PO文学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男子见钗子掉了出来,脸色一下就变得惨白。本来像今天这事,他干过几次了,每次被抓到,只是说他是秀才,便没人敢计较。没想到今天竟然栽了。
    跟上来的刘致靖将钗子捡起来,对女店主说道:“这是脏物,要送到京兆尹去,回头那边的人会还给你的。”
    齐湑冷笑道:“奉旨考试?你奉的哪门子旨?你这种渣滓也能考上秀才,没的污了秀才的名声。走,爷带你见官去。削了你的功名,也好让你家祖宗在地下好好安息。”
    男子听齐湑要带他去见官,连忙求饶,痛哭流涕地认错。
    齐湑见他满脸鼻涕口水的,嫌弃地将人扔给了刘致靖。两人闲的无聊,亲自将人送到了京兆尹。
    京兆尹的人自然认得这两位大爷,见两位大爷亲自将人送来了,此案一定非同小可,更是严肃处理。后来那秀才被革了功名,吃了一月牢饭,撵出了长安。
    ......
    梁珩两人回到莲花巷,开门就见院中正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淡蓝色长衫,一个穿着素白色长衫,面孔都很年轻,不过二十三四。约莫就是另两个合租的秀才。
    两人皆抱着一大堆东西,倒是不好施礼,便口头问好道:“两位兄台有礼。”
    另两人也站起身来,拱手朝他们施礼,“兄台有礼了。”那个穿着淡蓝色长衫的秀才上前来,问道:“兄台需要帮忙吗?”
    易旭笑着谢绝,“多谢这位兄台的好意了,不麻烦兄台。我们先收拾收拾,再出来与两位见礼。”
    那人笑笑,让到一边。两人便抱着东西进房去了。
    两人很快将东西放好,换了身衣裳,便出了房来。
    另两人还坐在院中。梁珩注意到两人身边多出来两张板凳,猜测是他们刚搬出来的,心里便对两人有了些好感。
    几人又一一见礼,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了。
    那个穿淡蓝色长衫的秀才来自万州,名张明之,穿素白长衫的秀才来自兴州,名马修文。张明之生着一张圆脸,说话间满是笑意,让人心生好感。而马修文则略显冷淡,话也不多。
    几人略聊了会,便各自回房温书了。
    第23章 孙氏
    不知不觉,时间便过去了半个月,已是七月下旬了。七月流火,盛夏的炎热一下就过了劲儿去,天气开始凉爽起来。
    泉城里,沈蓁蓁的日子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只是衣柜里衣裳又多了几件。
    这天天气好,沈蓁蓁一早就跟如意在院子里支了几根竹竿,将被子、衣裳取出来晾晒。满院花花绿绿的衣裳,风一吹拂,衣袂四扬,煞是好看。
    赵氏收拾了厨房,没急着走,沈蓁蓁跟如意正坐在院里绣花,赵氏便坐了下来。
    “珩儿这也走了十多天了,不知道他在京城里怎么样了。”赵氏叹气道。
    沈蓁蓁轻声安慰道:“婶子别太担心了,梁公子会照顾好自己的。”
    赵氏又笑道:“娘子和如意总是公子公子的称呼,我们这普通老百姓啊,都是直接叫名字,还是娘子和如意懂礼。”
    如意道:“叫名字吗?这多失礼。”
    赵氏笑笑,“可不是,后来珩儿十五岁那年中了秀才,旁人便称他梁秀才了。”
    如意惊呼一声,“公子竟是十五就中了秀才了吗?那真是神童了!我听说好些人考到老了也不见得能考上秀才呢。”
    赵氏道:“说起来,珩儿十六岁那年就可以参加秋试了,当时家里没银子做盘缠,便耽误了。”
    如意啊了一声,沈蓁蓁心里也有些替梁珩可惜。像这种少年天才,若是生在福贵之家,少不得要花重金请名师好生培养了。
    “当时有个姓吴的乡绅看中了珩儿,想要资助他考试。这原本是好事。但是那乡绅提出要珩儿娶他女儿。那乡绅的女儿没什么好名声,二十岁了还嫁不出去。这我如何能应,便回绝了。那吴乡绅怀恨在心,听说给其他乡绅下了帖子,后来也没人提出要资助珩儿。人活一口气,我就想着自己挣银子,给珩儿攒盘缠。”
    赵氏又道:“老天保佑,遇到了娘子你们,娘子对我们梁家的大恩,我真是一辈子不敢忘。”
    沈蓁蓁抬起头,见赵氏眼中含着热泪,轻声道:“当不得什么,邻里邻居的,互相帮持一把。”
    几人又说了半晌,赵氏临走前想起一件事来,便道:“孙嫂子好像生病了,我昨天去买菜,在善仁堂门口碰到了黄梵,他提着几袋草药。我问他给谁买药,他说给他娘买的。我寻思着一会儿去看看孙嫂子,娘子看,要不要一起去?”
    沈蓁蓁有些吃惊,上次见孙嫂子的时候,她气色看起来还算好,怎么就病了?
    沈蓁蓁放下手里的衣裳,道:“是要去看看,但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好送的,婶子晚一点去吧,我去买些东西。”
    赵氏应下,家去了。沈蓁蓁又带着如意上街买了些补品。
    沈蓁蓁到家没多久,赵氏便来敲门了。两人提着补品出了院门,就见赵氏手里提着个篮子,里面装了二十来只鸡蛋。普通人家看病送礼都送些鸡啊蛋的,沈蓁蓁还是受着以前在家时的影响,首先想到的是送些补品。
    三人到了孙家院门外,孙氏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一声中气不足的声音,“菱儿,去开门。”
    沈蓁蓁听到一阵脚步过来,院门就被打开了,一个七八岁模样小姑娘的脑袋冒出来。小姑娘头上梳着两条小辫子,用一根红绳扎着。面颊有些消瘦,眼睛很是灵动,倒是挺漂亮的小姑娘。
    “婶婶。”菱儿认得赵氏,叫了一声。
    赵氏微笑了下,“菱儿,我们是来看你娘的。”
    菱儿将院门推开,让她们进去。赵氏伸手摸了摸菱儿的脑袋,“你娘在哪里,带我们进去。”
    房里的孙氏听到动静,出声道:“是梁家婶子吗?快进来。”说完又传来一阵低沉的咳嗽声。
    几人跟着菱儿走进孙氏房里。
    房间很是简陋,窗户正关着,有些暗。只有一副立柜和一副平柜,看着像是用了有些年了,油漆斑驳,颜色发黑。屋子里满是草药的苦涩气味。
    如意跟着赵氏将补品放在柜子上。
    西面放了张床,上面正躺着个人。几人走过去,等看清了孙氏的脸,沈蓁蓁不禁心里惊呼一声。
    孙氏脸色蜡黄中带着惨白,嘴唇起满了干皮,脸上原先还有几分肉,如今两颊竟全部凹下去了,瘦得有些脱相。
    孙氏挣扎着想坐起身来,被赵氏按住了。
    赵氏看着孙氏的样子,心疼得声音都有些哽咽,“孙嫂子,你就躺着,别起来。”算起来,孙氏嫁到黄家来也有十五六年了。赵氏守寡,孙嫂子又是这么个遭遇,平时两家来往得比较多,互相帮持着。
    孙氏看着沈蓁蓁和如意,勉强笑道:“劳烦娘子和姑娘来看我。”声音里带着虚弱。
    沈蓁蓁勉强笑了笑,“孙嫂子别客气,邻里邻居的,都是应该的。”
    这时菱儿搬了两张板凳进来,孙氏又招呼她们坐。
    赵氏坐在孙氏床边,语气里有些责怪,“孙嫂子是什么时候病的,我们竟一点音信都没听到。”
    孙氏道:“前段时间,我就感觉有些头晕,使不上劲儿,也没多管,前天早晨,我起身的时候,一下就倒了。没力气起来,还是梵儿进来扶我起来的。”说着虚弱地笑了笑,“想来也不是什么大病,这么些年我从没生过病,身体好着呢。”
    孙氏说着安慰人的话,沈蓁蓁却听得心下一沉。
    这么多年没生过病,想来是孩子还小,身体拧着一股劲,也不敢生病。前段时间黄梵去做了学徒,孙氏心里有了些盼头,劲松下去了,身体就一下垮下来了。
    沈蓁蓁问道:“嫂子可看过大夫了?”
    孙氏抿了抿干燥的唇,“没有呢。梵儿坚持想请大夫看,我给拦下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吃药也能好,没的白花银子。”
    沈蓁蓁劝道:“嫂子还是请个大夫看看呢,大夫不见病人,也摸不准是个什么病情,开的药也不一定能对症。”
    赵氏也跟着劝,“孙嫂子,若是银钱不够,我先借些给你,先把病治好了再说。”
    孙氏连忙谢绝,“我知道梁珩他进京赶考去了,婶子哪里还有银子?婶子别担心,过不多久病就好了。”
    几人坐了半晌,见孙氏精神不大好,便告辞了。
    沈蓁蓁出了黄家门,对赵氏道:“婶子,一会我取些银子给您,您送去给孙嫂子吧。她那个样子,我瞧着得请大夫看看才行。”
    第24章 茶会(捉虫)
    沈蓁蓁取了二两银子,拿给赵氏,托她送过去。想着跟黄家毕竟不大熟,自己送过去,怕孙氏会不肯收。
    赵氏到了黄家,孙氏果然好说歹说不肯收。
    虽然跟沈娘子是邻居,但沈娘子跟他们家非亲非故,也并不相熟,如何能收人家这么多银子。就算是借的,二两银子不知道要何时才能还上人家,所以孙氏怎么都不肯收银子。
    赵氏正在劝着孙氏,黄梵便走进房来。
    “婶子。”黄梵叫了一声赵氏。
    赵氏一看黄梵都下工回来了,想必时间不早了。便站起身,将银子递给黄梵道:“这是对门那边沈娘子借给你家给你娘看病的。好孩子,快拿着,给你娘请个大夫看看。婶子还要回去做饭。”
    黄梵愣了一瞬,接过赵氏手中的银子。
    孙氏见儿子接了银子,有些着急,“梵儿,快把银子还给婶子,这银子我们不能拿着。”
    黄梵不吭声,紧紧地捏着银子,低着头不说话。他娘的病不能再耽误下去了,这银子他以后一定努力挣钱还给沈娘子。
    赵氏有些生气,道:“孙嫂子!这是沈娘子一番好意,你怎么这般不领情!这银子说了是借给你家的,沈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你这样,沈娘子得多寒心!”
    孙氏听了一顿,没再吭声。
    赵氏便道:“我回去了。”说着转身往门口走。走到门口,就听后面孙氏哽咽道:“婶子替我谢谢沈娘子。”
    赵氏转过身,面色松动了些,“这就对了,那我这就回去了。”
    黄梵跟在赵氏后面,送她出了院门。
    “谢谢婶子。”到了门口,黄梵道谢。
    赵氏看着一身粗布短衫,嘴唇上刚冒出绒绒的胡须,身高却快赶上梁珩的黄梵,心里颇有些感慨。黄家这俩孩子都是好孩子,孙氏虽然命苦,但对孩子却是严格教养,俩孩子都十分懂礼。就是命不好,摊上这么个爹。
    赵氏伸手拍了拍黄梵的手臂,“别耽误了,一会儿就去善仁堂请个大夫来给你娘看看。”
    黄梵眼眶微红,用力地点点头。
    赵氏便回去了。黄梵站在门口看着赵氏进了沈家的院子,怔怔地站了好一会儿。他想起那天遇到的沈娘子的模样,明明只像是比他大几岁的样子,娘却让他叫她婶子。黄梵看着手里的银子,感觉到胸腔里似乎有一股热意在喷涌,熏得他眼眶酸涩,直想要流泪。
    ......
    长安城里。
    这十来天,梁珩足不出户,除了偶尔跟院里其他三人交流交流学问上的心得,就一直闷在房间里温习书本。
    这天,易旭一大早就过来叫他。易旭早就知道仙茗居今天要在舞阳河畔举办茶会,以供参加考试的学子交流心得。前几天,他便约了梁珩和另两个书生,说好今天一起去看看。
    考试自己闭门造书是不行的,试题不仅从四书五经里出,还要考时策,多与人交流,会受益良多。梁珩便应了下来。
    因为怕去晚了没位置,其他几人很早就收拾好了,准备要出门的时候,马修文却磨蹭了半晌才出来。
    张明之跟马修文关系还算好,便笑道:“马兄可是在对镜理红妆?竟收拾了这般久。”
    马修文脸色当即就有些沉下来,“说了让你们先走了嘛。”
    几人闻言,心里都有些不舒服。等了半天没句好话就算了,合着等你还等错了?不能说你客气的说句先走,大家就真的先走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