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4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青青仍然和女儿玩耍,不急不躁的,皇后心里却有些慌。
    曲青青现在站得太高,若是失了帝王宠爱,怕是会摔得很惨。她自己不在意,姜宣文却每每提着心。
    着了红药去打听,倒是没费多大功夫,人就回来了。
    “娘娘,皇上今儿可回不了后宫啦!司徒老大人正守着陛下哭呢!太子太保大人、吏部尚书大人、左仆射大人……总之吴家的大人们在太极殿外跪了一地呢!”
    吴家,三皇子,楚王妃的娘家。
    姜皇后皱眉。
    “这吴家历来最是忠心耿耿,不和其他世家同流合污,这次虽然三皇子有些……但他们怎么敢为难圣上!”
    青青瞄了眼皇后,那意思——你和吴家有仇?怎么扣那么大顶帽子?
    姜宣文瘪嘴——他家在御史台里人可多!每月都要参我家几次。
    红药却道:“唉,下官也是这样想,就多听了几句——现在倒是很同情他们呢。其实出了这样的事情,三皇子要休妻也说得过去,毕竟这天下总是男人们更便宜些。但他和吴家商量着,和离也就是了,何苦写了奏折。娘娘,您是没听见啊,那折子上的话,可真是太恶毒了!三皇子还是读书人呢!听说楚王妃已经撞了柱子,好歹就回来了,现在只剩下一口气儿,被忠心的嬷嬷抬回了吴家。您说,那家忍得下这口气?”
    姜皇后眉头皱得更紧了,厉声道:“让你问一问程元珍皇上有没有示下,谁准你打听这些闲言碎语!闭上嘴,不许对任何人再提一个字!满宫里都在说,不差你一个!”
    青青和姜皇后对视一眼,齐齐叹了一口气——这三皇子才将上了折子,事情倒是紧锣密鼓地出,还闹得人尽皆知,倒像是章和帝桌案上装了传声筒似得!
    这里面水太深,本来不干她俩的事儿,必须离远些,可别打湿衣裳!
    青青心里很是复杂。
    楚王妃,真是个奇女子。
    可叹,本是同林鸟,相煎何太急?
    第八十五章 春风得意疾
    三皇子上请休妻一事,最终还是以楚王夫妇和离作结。
    章和帝从来不是个慈父,这段时间虽然看起来和蔼不少,实际上本性的刻薄却半点儿不曾隐藏。他倒是好好安抚了吴家,大把的赏赐,钦赐的赞美原楚王妃吴氏的圣旨——这都没什么,关键是,他发了明旨,以不下于三皇子之前上疏的恶毒语言,严词评判了他“不堪为大丈夫,没有半点担当”。独孤家立刻落井下石,联络许多文生,发表数篇文论,意在针砭时事,明刀命枪地指向“端午弃子”之“恶俗”,其言论振聋发聩,引起极大的反响。
    吴家松了一口气,独孤家也避免沾上“不详”之名,挽救了两家的女儿,皇室更是免除了诸多不好的影响,可谓皆大欢喜。
    唯有贵妃称病不出,朱家一派厌憎三皇子,而三皇子自己,却是心丧若死。
    如今的他,可说是人嫌鬼憎,举步维艰,和之前的风光无限对比起来,落差尤其之大。而且,失了妻族的支持,短期内也难以娶到得力的王妃和侧妃,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好在,虽然章和帝金口玉言,他夏侯毅没有担当,不堪大用,几乎是断送了前途。可是正因为章和帝太毒舌,朕算起来,他这么多儿子,就没有一个没什么污点——唯一的夏侯任,不说年纪,就是之前种种不利传闻,也让这个父皇的“麒麟儿”说不上干干净净。
    因此,颓丧了几天的夏侯毅反而清醒过来。
    既然夏侯松这样和庶母有过瓜葛的人都能厚着脸皮东山再起,他夏侯毅不过是为人刻薄了些,还比不上父皇对先皇后那样“深情厚谊”,他还怕什么?虽然这次太子之争自己必然没了希望,但是太子什么的,离登上皇位,说是一步之遥,实际上,能跨过这一步的,还真没有多少。
    在四皇子出事后,夏侯毅和贵妃一直太过笃定,心里压不住的兴奋,导致理智的缺失。夏侯毅还要面对态度怪异的生母,阴阳怪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亲弟,趾高气昂的舅家,甚至是无所顾忌肆意挑衅的老四,心平气和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如今遭逢大变,跌到谷底,反而涅槃重生,脑子从来没有过的清醒。
    就像当初四皇子抛弃了软弱和散漫,现在的三皇子,也抛弃了傲慢与急躁。
    此时蛰伏,未必不是好事。
    夏侯毅忽然看得很清楚。
    首先,父皇的态度非常不对劲。
    这不像是要选继承人,倒是像在挑起各方势力的角逐,最后脱颖而出的,很难说是胜利者还是箭靶子。当然,如果章和帝寿命有限,在自己再次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前就……那只能算自己确实没那个命。而且,就算真那样,自己这个早早退出竞争的兄弟,下场至少比现在那些争得你死我活的失败者要好无数倍。
    其次,不管现在谁当上太子,无疑必定暴露他自己的大量实力,不说父皇会不会忌惮不满,就说失败者,也能进行针对性的打击。
    现在最具竞争力的,其实是老二、老四和老八。
    若是老二成功,那么后宫所有势力必然和其针锋相对——太后不会高兴这个一直看不上的孙子压过自家老四;姜皇后、玉德妃和老二有旧怨,几乎是不死不休;母妃和淑妃就不用说了,绝对会再次联合,全力对付他;甚至其他嫔妃和她们身后的势力,也会因为心中忐忑而不敢站到他那边,毕竟,不管是二皇子的生母还是名义上的养母的死亡,都和现在后宫还活着的人——包括嫔妃和宫人,脱不开干系。
    甚至,正因为现在清流和中立派势力太大,即使他们本就是父皇一手扶持起来的,但若是他们能左右储君人选,自己那个最怕大权旁落的父皇,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若是老四当上太子,无疑,母妃和淑妃一系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同时,太后和父皇的感情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融洽。虽然记不太清了,但父皇早年间,两宫太后、贵妃和淑妃,还有皇帝同两宫太后、贵妃、淑妃、贤妃、丽妃这六个女人之间的关系,那真是一团乱麻。
    那时候,现在这位西太后,可没有这样风光呢!
    若是老八——那简直不用再说,除了一心想当权臣,迷了眼的,谁都能看出根本就是父皇抛出去的弃子。夏侯毅敢断言,老八真坐上太子宝座,不用三个月,不是被圈禁就是死翘翘!
    最后,甚至是最重要的,就是,趁此机会,可以让母妃和舅家看清楚,老七是个什么货色!之前自己看不清,被他算计的,和母妃、舅家都离了心。现在虽然大家都怪罪自己,到底是血脉亲情,等气过了,自然会升起怜惜。特别是母妃,等她看清楚老七的居心叵测,自然会对之前误会自己而产生愧疚。
    而且,母妃他们一叶障目,夏侯毅自己却突然想清楚了——他那位父皇可不是什么慈父,这两年对老七如此宠爱,绝对另有隐情。而傻子都知道,如今的大汤,能对皇帝造成巨大影响的,除了玉德妃还有谁?
    现在想起来,老七那个北戎的侧妃,可不是玉德妃送的么!
    只要母妃和舅家一旦发现老七和玉德妃、姜皇后的联系,他毫无疑问就会被打落地狱。
    对于世家来说,没有什么罪过比背叛家族更严重!
    而此时,太子之争最严峻的时刻,朱家又必须龟缩,“心怀大志”的老七会不和玉德妃、姜皇后勾连?那真是笑话!而且,现在母妃蛰伏,但耳目却正是警醒的时候,完全不用自己出手,老七就会被抓住马脚!自己被一巴掌拍死,老七恐怕比老四还得意些,毕竟,即使这次争太子失利,有了朱家、玉德妃、姜皇后三大势力的帮扶,他根本是无往不利,所以必然得意忘形,必然行为失当。
    夏侯毅对此相当笃定。
    因为他自己就深有感触。人在得意时,真是多少智商都不够用!
    而扫除老七这个“内部隐患”,对夏侯毅来说,真是“利在千秋”!
    所以,现在看,虽然不能当上太子很可惜,夏侯毅想要达成最后的目标,必须要更隐忍、绕更多布满荆棘的远路。甚至,还不能排除,这其间无数“意外”、“非人力可为”的种种变故使得夏侯毅所有谋划竹篮打水——否则大家也不会打破头的争那个位子了。
    但是,夏侯任却比之前还要充满信心和确定。因为,这之后的所有,都不再是因为自己是朱家的外甥,甚至不全是因为自己是章和帝的儿子。
    他,夏侯毅,将凭自己,战斗。
    其他的,不过是外物和辅助。
    章和二十一年六月,帝下旨立四皇子为太子,拟定明年冬,祭天以告。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齐王夏侯松,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夏侯松面带矜持的微笑,起身从吏部尚书手中接过这道明黄圣旨,心里终于放下一块大石。
    虽然金宝等物还要到祭天时才能正式到手,那时候他才有正式的“监国之权”,但拿到这封圣旨,就基本不会再有波折了。从三天前的大朝,章和帝宣布了最终结果起,四皇子一脉就没一刻放松过,就怕某些人“临死反扑”,最后翻盘。这三天来,也确实遇到无数明枪暗箭,其中的惊险处,真是不堪回首。
    好在,事情尘埃落定,最后的胜利者,是他夏侯松!
    圣旨发下,宫里也早早开始整理东宫,崇文馆也暂时休学,待太子重新确定各项规章制度、学子人选等,再开馆。
    当夜,多年不用的东宫灯明火炽,明德殿太子宴群臣,章和帝赐下珍宝以示赞同。宜秋宫太子妃见外命妇,太后亲自露面一息,皇后、贵妃、淑妃、玉德妃等皆有赏赐。
    七月初九,太子极其眷属正式入主东宫。
    八月初,太子各属官确定,太子开始每日到皇帝、太后、皇后处晨昏定省。太子妃、太子良娣等女眷也开始在后宫活动,太后、皇后、玉德妃等无不和善以对。
    不日,章和帝又赐淑妃娘娘“珍”字为号,且自掌东宫事务。
    这不仅仅是珍淑妃权利得到加强,或者太子更放心东宫安全的问题。
    要知道,东宫事务,从来就是皇后的权掌,皇帝这一举措,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不管是不是大家想多了,至少,目前章和帝表现出来的,都是完全信重太子,大臣们站队也安心不少。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见着衣裳渐厚,太子党心里却越来越火热。
    大汤太子的监国之权可不是说着好听的,那是实实在在的权柄,甚至可领京畿一半兵权。同时,那时候起,太子属官就不再只是明面儿上的品级,而是实打实朝堂上的实权和话语权。而太子属官,除了太傅、太保等“老师”是由皇帝亲自挑选——即使是这些,那也是从铁杆的太子党中选,不会有其他势力参杂其中——其他的,那可都是太子完全自主!也就是说,太子其实拥有了和皇帝差不多的,掌控官员的权利!
    事实上,那就是皇帝除了兵权,最重要的权利。
    也不怪大多皇帝不愿意立太子,也大多和太子相处不好,实在是这个称谓代表的权利,已经足以威胁到手段不够的君王。
    也不怪,众皇子对此,争得头破血流了。
    万寿节前,太子于明德殿邀众皇子,商议献礼一事。二皇子、八皇子皆遭训斥,众皇子讷讷不敢言。
    当真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不问前路无知己。
    万寿节前夕,皇后对章和帝提出,如今众皇子大多成年,各有家室,但许多皇子还不曾有名,也有皇子加冠礼都没能举行,实在不像。
    章和帝大感愧疚,大赞皇后慈爱,并亲自为众皇子取名、赐字,且打算在万寿节时为儿子们加冠。
    姜皇后此举自然赢得不少名声,也顺便抹黑了先皇后一把。
    当天,太后斥责皇后苛待嫔妃,罚其抄写《女则》九百遍。
    当夜,章和帝留宿长春宫。
    次日,陈才人“犯上”,不敬皇后,贬为采女。
    第八十六章 兄弟齐加冠
    章和二十二年万寿节,本不算很盛大,但因为整整八位皇子同时加冠,这一天,却是在大汤历史上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实话,就是最小的十五皇子(不算夏侯任),今年都过了二十岁生辰,最大的五皇子,那都已经是三十而立的人了。这时候来个集体加冠,简直是明晃晃揭示,皇家“虐待儿童”、“歧视青少年”。虽然大汤没有“相关机构”这个最强组织来干涉此事,但在万寿节这种举国同庆、万国来朝的日子,高高兴兴地自揭其短,真的好么?
    不管青青觉得多么奇葩,大臣们多么尴尬,章和帝自己兴致盎然,众皇子更是喜不自禁——即使暗地里活动捣乱摔杯子的太后、淑妃等人,也只是不愿意平增对手的筹码,绝对没有忧心皇帝的面子。贵妃却是无所谓的,虽然如此一来,其他皇子的身份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三皇子和七皇子的地位自然不像以前那样超然。但是同样的,太子的麻烦就会越来越多,他们当然就可以浑水摸鱼。
    害怕变化的,永远是既得利益者。
    总归来说,这次寿宴还是喜气洋洋的。
    自章和十六年进宫,到如今,玉德妃曲青青已经坐实了“第一宠妃”的位子。而且,宫里像是太后、皇后、贵妃、淑妃等人,还知道,章和帝对曲青青根本是独宠!那些偶尔看似得了皇帝青眼的女子,无一真正得了临幸,不过是被当作歌姬舞女、清倌棋侍之类。
    甚至,皇帝根本就没打算遮掩——否则玉德妃怎敢光明正大数次嘲笑原先的陈才人,是个处子呢?但是,一,章和帝不曾耽误朝事;二,曲青青不曾干涉政务;三,皇帝儿女够多了。后宫妃子、满朝文武,竟找不到确实的理由来劝谏!
    太子党对此其实是满意的。
    如今太子正位东宫,最怕的就是后宫起波澜,皇帝受了枕头风,对太子生了嫌隙。曲氏独宠,他们要防范、讨好的,自然就很明确。何况,曲氏和淑妃虽然不算和睦,但也不曾明面上有过龌龊。太子怕曲氏的枕头风,曲氏难道就不计较“日后”他们母子三人的处境么?
    何况,太后对玉德妃向来宠爱,她自然会投桃报李。
    虽不曾有盟约,实际上,双方是有默契的。
    可是这次皇后劝了皇帝,给众皇子行冠礼,却是实实在在损害了太子一系的利益。
    年龄远远超过了,却来行冠礼,当然是丢脸的。可是皇家人,没几分厚脸皮,谁能活到现在?重要的是实在的利益!之前,哪怕是封了郡王爵,但众皇子没有名、字,说不好听的,在社交上,根本就不算是“成人”。没成年,当然就不能领差事,自然就不能掌握太多的权力。
    以前也就罢了,他们本来就不像是皇帝亲生的,何况,就算是高高在上的大皇子等人,冠礼、取字什么的,也是母家一手搞定的。皇帝为人刻薄,因为早年诸事,对儿女一贯是秉持严苛打压的态度,认为“寒风成梅香”。最重要——他老人家都没享受过父爱,不也成了经天纬地的帝王?若是他的种,就得经得起风刀霜剑!
    但是现在有了太子!
    如果其他皇子还是以前的待遇,那根本就没有半分希望,余生只有卑微与忍耐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