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些大学生可不像小学生一样教什么信什么,坐在下头提问的有之,公然反对的有之,诘难得讲学者张不开口的也有之……
    讲得稍差点儿的,竟有被人嘘下讲台的!
    再比较前几天自习时八个人在台上有问有答,嘉宾们还能将自家理念讲得清清楚楚,台上台下也是一团和气……究竟差了什么呢?
    差的是台上的规矩?
    可自习课上那台子上就坐着几个提问的。
    差的是能镇场子的老师?
    可桓老师也陪着方提学和张、王两位老先生来听课,有时在台下、有时上台给他们纠错补漏。
    那么差的就是一位能引导讲师说出要领,将讲师说得不清楚的地方用更简洁明白的语句重述出来的主持人了。
    许多人不是学问不佳,只是到台上紧张,或是天生口拙,讲不出来,就差这么一个主持人从中引导、讲解,讲学水准就差了一个档次!
    众生请不来宋时做主持人,便凑起来公推了几位学问好、口才好,生得也年少标致些的书生做主持人,讲学时轮流请上台主持。可单一个人上台讲学时要这主持人用处不大,两人抢话反又尴尬;若凑几个人上去,主持人自己有时也安排不清次序,也拦不住他们争吵,总不如宋时讲的妥当。
    方提学兴致上来,也亲自上台当过一回主持,可他一上台,这讲台上就成了他老人家教导学生的课堂,仍不是自习讲台的感觉。
    宋时得去刻书版不能过来,还能上哪里找这么个又通理学、又会说话、又控得住场、又劝得住人的主持人来?
    怎么他就这么熟练呢!
    这回不光是方提学有满腹感叹要写信抒发,端午长假结束后不久,与会的才子名士们收到那本封面印着版画风格交椅山大讲坛、纸上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福建省讲学交流大会语录》时,也都勾起满腔文思奔涌。
    往常什么东西都是苏样儿的好,从苏州兴起的再传往他们福建,不然也有南北两京占先,这回的讲学大会可是他们福建开了先河!
    别处有专门为讲学而建的讲坛么?
    别处办得起这样的一省名士大会么?
    别处名士讲学时有这么独出心裁的讲法么?
    别处有这么天姿秀出的主持人么!
    必须写信给亲友炫耀一番!
    并连这本宋氏字体印的新书……罢了,还是只给请柬寄,再抄一本《语录》副本寄去,新书留下自己收藏吧。
    第56章
    第一届福建名家讲学交流大会结束了,但它的影响力远未结束, 反而刚刚开始。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名士、才子们在连开三天大会, 又亲自登坛讲学后, 已对这座讲坛生出了无限眷恋。
    才要分别,就已经盼上了下一场大会。
    《语录》封皮上印着“第一届”, 会不会还有第二届?第二届是明年、后年,还是像前朝朱陆二子的鹅湖会一样,十余年后才有后续, 而当年与会的大家却已不能到场?
    众人便向武平县里的书生们打听, 听到了切实的好消息:他们的讲坛就在这里, 他们县里这么多读书人也在这里,怎么不能开讲学会?
    不仅要开, 还要三年两会, 逢岁科两试之年的端午, 就在武平召开。唯独会试之年不开, 是因为会试时许多才子要北上京城应考,赶不回来, 要等着他们回来了一道开会, 那才算得上是全福建学子的盛事。
    如此便好, 如此便好。许多人就此放下心来, 但也有意尚不足, 还要问问宋时参不参加的——他若不参加,这大会必定要失色许多了。
    这点却不好说。
    满县的人都知道,宋家是北直隶人, 虽然选到这里做官,但到了省试时,宋时必定是要回去考试的。凭他在会上的表现便可知他经义、理学都学得透,说不定到京里走了时运,便能一举过了乡会两试呢?
    再者说,武平县宋令这一年多来又救灾、又清整豪强,政绩斐然,听说也是要升迁的。若宋令离开武平,宋小舍肯定要跟着父亲走,那也必然不能再主持讲学会。可惜今日大会的盛景将成绝响了!
    都成绝响了,那就更值得可劲儿吹了。
    光吹大会上名士大家讲的如何贴近天理,交流中有多少奇思涌现还不够,得全方位、花式地吹捧这场大会!
    夸讲坛的就夸它无附丽、无修饰,圆圆一个高台正合他们读书人不求名利,但求浑然一个天理的精神;夸交椅山的就夸山势奇古,天然作怀抱阴阳之势,正合安放讲坛;夸旁边宋氏学校的就夸校舍规模宏阔、馆舍精良,大会时又邀各地名士为学生讲学,以开民智……
    总之讲学场地要夸、人物要夸、语录要夸、会议餐要夸、开幕式闭幕式的节目要夸,连宋时随手改了规则的排球都要夸夸是筋强力壮的国士才能试的精奇玩法。
    夸到无可夸处,连县里去年大水后新修,刚栽上一把就能攥过来的小树苗的河堤也要贷款吹一句“数年后便有芳树夹道,武陵人若至此,必误认作桃花源矣”。
    与这场聚福建一省才子的盛会相比,从前那些名士讲学、文社聚会的场面就太小了。虽然有些聚会烹羊置酒、租画舫、伴名妓,比这场大会豪奢数倍,可单论讲学的内容、深度,都不如他们福建的大会!
    这场讲学大会的影响很快传遍了整个福建。
    参加过讲学的提起那些日子来都赞不绝口,没参加的也都为本省能办起这样的盛事自豪。
    酸这场大会人的少,更多人倒是遗憾自家没去参加。
    宋氏新书体印的请柬还在他们案头,他们本也能在这场大会上登台讲学,折服聚会的鸿儒、才子,扬名一省的。可那时就因为瞧不起它是小县城办的讲学会,错过了这场大会,也就错过了这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这种遗憾纠缠下,他们想象出的大会甚至比真实的大会更好,那些“梦游”“遥记”“存思”的文章也写了一摞又一摞。
    这些文章自然不光在省内消化就完了,诸生有在外地做官的尊亲长辈、出嫁的姐妹姑侄、读书的兄弟朋友……都收到了福建送来的文章和新书,得知武平县建了座讲坛,还办起了全省名家才子的讲学大会。
    主办人正是去年天子钦点,叫各州县学习他不向朝廷要钱粮、不拖欠秋税的武平宋县令的儿子。
    这位公子在许多文章中被夸成了潘安、宋玉般的美少年,又学业精熟、能言善辩,竟还创出了一种字体极纤锐有力的全新印书之法。
    别的不论真假,但他亲手印的请柬和福建讲学大会的语录早已流传到京里。更早的还有一部讲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黄炯如何审断当地大户霸凌百姓大案的《白毛仙姑传》,他在那部诸宫调曲词里就出过场,是一位在武平县洪灾中冒着大雨到处救人的仁人公子。
    这宋公子真的有这么出色?还是那群福建书生没见过世面,稍微出个有些才学、又略有几分俊秀的少年人就当成能盖压天下的才子了?
    别省的人犹可,苏州才子却被这些福建书生狠狠拉踩了一回,不报此仇如何罢休?
    苏州吴中正是才子汇聚之地,吴中才子素来也最傲气,一群少年人带着名妓在湖上饮宴,说着说着便提起福建今年新办的讲学大会。那大会只是个不知名的生员办的,竟敢拿他们苏州才子的文会比较,还说他们福建的讲学会胜过苏州,这可叫人如何忍得?
    一名傲岸的少年才子重重将酒杯墩在桌上,冷哼一声:“我苏州才子之名,岂是随便哪个下乡小县的人就可比的?徐某欲去福建与那宋某斗诗斗文,哪位贤兄肯与我同行?”
    船上作陪的名妓朱胜儿却是个闺中名士,极有见地地劝他:“徐公子自是诗词魁首,可那宋公子却是以理学出名,你去邀他,他不必答应,便是答应了,又输与你了,也不失他的名声。”
    便是比理学,他又能输与那福建、不,那北直隶人么!
    他怒冲冲站起来邀人,也有两三个才子附和,别人却都觉得朱胜儿的话更有道理,议论几句,便望向这场大会真正的核心——端正持重、诗文俱优的才子祝颢。
    连朱胜儿也只看着祝颢,满眼依赖,与制止崔生员时的冷静自持大不相同。
    祝颢稳重地说:“那宋时既未亲自说过自家比咱们苏州才子更有才识,那咱们去寻他,便有些师出无名。何况元玉诗文风流,堪称天下才子,那宋时只是教乡人吹捧几句,名声身份远不相如。若咱们平白找上去比试,不论胜负,皆是主动去拿自家身份去衬他的名声了。”
    难不成就这么放着他不管了?可他自己虽没说什么,那些福建人却要把他捧上天了!
    祝颢道:“外头传他的名声,不过是因为他办了一场大会,那咱们就也办一场大会,请些福建名家名士来看看,咱们苏州的大会是什么样的,岂不就行了?至于宋君本人,他只是个不张扬的生员,也不必咄咄相逼。”
    朱胜儿笑道:“祝公子要办讲学会,奴家愿将这画舫与敝宅舍出做个场地,再请几位姐妹同来大会上侍奉。”
    这些苏州名妓多半不是官妓,而是私妓,住的地方都是精雅的园子,又有红袖添香,实在是读书人聚会的胜地。有她借出宅子,邀请才色双绝的佳丽在讲学会上陪伴与会者谈论文章理学,侍宴献艺,再请些他们苏州的真名士讲学,岂不远远压倒福建那场?
    众人都知道朱胜儿爱慕祝颢,便带着几分善意的笑容劝他接受这番好意。祝颢却淡淡地说:“多谢胜儿美意,不过这场大会非只为我等扬名,更是为令世人知道我江南理学胜如福建,所以定要办得精丽奢华,处处压过他。如此倒不如我亲去镇江,借赵兄伯贤公的园子一用。”
    镇江商人财力雄厚,又都雅好文学,与才子们关系都亲近。他们的园子建得最精致清幽,又舍得出钱出力资助文会之类,如请得他们支持这场讲学会,必定也能办成整个江南的盛事。
    此言一出,除了朱胜儿略有些失落,那些才子们都是眼中一亮,连连附和。
    什么荔枝树下宴饮的野趣、什么十丈红毯、什么自习会、主持人……也只是小地方出来没见识的人才觉得好,见了他们苏样儿的讲学,自然知道差距。
    那宋时唯一拿得出手也就是个新雕版法罢了,可印出的字也不是绝佳。只他们这些才子用心写上几个字叫匠人刻成请柬,便足以盖压他那字体绝纤细的新版书。
    众人议定此事,便分头拜访名家,借宅院、家人,朱胜儿又替他们联络姐妹……忙碌起来,就没人顾得上最初在画舫上提议要与宋时斗诗文的徐才子了。
    他虽然经众人劝了一遍,却还是因少年气盛,对那被人夸得能压倒他们苏州才子的宋时不大服气,私下乘船下了一趟福建,亲自写了帖子往武平县请宋时。
    非要让他亲眼看看苏样儿的讲学比他们福建的强!
    可惜他到了武平,拜见了知县宋大人,却没能见着宋时。宋老大人只把他当成苏州来游学的学生依例接待,给了些玻璃制交椅山讲坛模型、实木镶玻璃相框的小幅讲坛景点风景画、编出版画风格交椅山图像的竹丝风扇之类不值钱的旅游纪念品,又给了几两银子,便要打发他出去。
    这些玻璃品倒叫徐才子收敛了几分轻慢——别的不值钱,平板玻璃却难得,这不光是有钱就能弄出来的,还得养得起手艺精绝的玻璃匠人、自身也得有些品味,才能弄出这些礼物来。
    他含着几分真心向桓县令致谢:“学生来此不是为了贪老大人的好处,而是在家乡听到令郎的才名,特来拜访,并送一份请柬请他到苏州参加一场讲学会。”
    宋县令却不知他们苏州人还包藏着打压自己儿子的祸心,只知道儿子出名了,兴奋地说:“小犬竟能受苏州才子邀请,实是宋某之幸。不过他如今不在县里,而是在府里跟着桓通判读书,你若要见他,我叫家人引你去府里。”
    就是讲学语录里那个桓通判?可惜那桓通判是个在职的官人,不能私离本府,不然叫他也见识见识苏州的大会可该多好?
    不要紧,再请那王、张两位讲学先生到苏州听他们的讲学就是。只要这两人肯低头,听他们讲学的书生们也就再无可吹嘘了!
    徐才子跟宋县令问了两位老先生的地址,又借了个家人,一门心思往府里寻人。可到了府里又被一竿子支往府城外——城外出了一桩强盗杀人案,桓通判带着本厅差役出城缉捕犯人,而宋时认作他的刑名师爷,也跟着出去了。
    捕盗大事,自然不能为这书生耽搁。
    门子留下他的帖子,淡淡地说:“徐先生且回去等着消息,桓三尊回府后,小的自会将帖子奉给他老人家。”
    平常找桓凌的都是提学、巡按、京里来的钦差这样的人物,一个小小的外县生员,若不是说有武平宋令介绍,他连这帖子都懒得传哩。
    那门子对这桩差使不上心,徐才子也对这门子的态度不满,出门便使钱打听了桓凌的去向,带着两个优童骑马向出事的城东奔去。
    出了人命的地方自然好找,他们才出城便听人议论,东山脚下一座枯井里寻见了尸首,一个妇人正在那边认尸,哭得极惨,已经有府里的大老爷带着人在那里验尸了。
    徐才子知道此时自己便过去也没人理会,但也要第一时间看见宋时生得什么样,配不配得上福建书生们吹嘘的文章。
    骑马奔行不远,便见杂草间隐着一座轱辘都烂光了的旧井,周围叫人用木棍和绳子围出了一圈空场,有差役守卫。一旁板车上拉着个棺材,一名妇人正伏在车边哭泣,而一个青衣官员和一个玄色直身、青巾包头的书生正在旁边说话。
    他和两个优童离着那空场分明还有数丈,也是走在官道上,场中官员却像感觉到了他是对着自己来的,蓦地回眸看来。他那双目光森冷如电,眼下却覆着一块方形布料遮住口鼻,显得越发威严冷酷。而旁边的书生也抬起头来,露出一双未被包头巾和方布遮住的眼,眼尾稍稍向上斜挑,但目光温若春风,不那么有压迫力。
    徐才子心底便认定这两人就是他要找的人,拉紧马缰道:“在下苏州学子徐珵,特来求见汀州府通判桓大人与武平县生员宋兄。”
    那桓通判眼中的冷光稍稍收起,宋时却露出一点不知该说是震惊还是荣幸的神色,仿佛他不光是报上名字,还说出了苏州才子要拜倒在他脚下之语似的。
    徐才子纳闷地勒住马,翻身下去走向他们。还没走到二人面前,他却见见桓通判将那张被布覆得严严的脸凑到宋时耳边说了几句话,那宋生才回过神来,眼睛微眯,似乎是笑了笑,抬起一双似鱼泡儿一样肿得怪异的、仿佛还沾着红红黄黄之物的手在空中挥动几下。
    空场旁的差役们都依他指挥停下脚步,徐珵也不由自主停步,被那双怪异的手、隐约熏人的气味,和他从未见过、却分明能猜到是什么的红黄之物吓得直挺挺朝后倒去。
    第57章
    徐珵,后改名徐有贞, 是景泰、正统年间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陷害于谦的主力, 也是祝枝山的外公, 明朝各种正史野史畅销小说里都绕不过的一位名人。
    这还是宋时亲眼见着的第一位历史名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 但也挺让他激动。
    毕竟因为郑太祖改变了历史进程,把元明两朝蝴蝶了,当下的朝局也和历史上记载的相差不少, 许多名人索性没出生:明朝皇帝和世袭勋贵都不用提, 宋时年少时请人打听过本该在仁、宣朝主持内政的三杨内阁, 却发现杨士奇已经被蝴蝶了,杨溥也在翰林学士任上退了休, 唯有杨荣还在朝任兵部侍郎, 离入阁也遥遥无期。
    而眼前这位年轻的徐珵, 将来不会有个明英宗等他拯救, 自然也没机会挟功登上首辅之位,也没机会害人。这个改变对别人来说是好事, 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件好事——因为他没本事当好首辅, 在害了于谦后没几年就被同党狗咬狗赶下台, 后半生又是流放又是闲居,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老老实实当个普通人呢。
    宋时感慨一声, 挥手拦住要去抓那书生衙役,正要上前见礼,却见徐珵不知犯了什么病, 直挺挺地往后便倒。
    这是犯什么病了?
    一个历史上能活到英宗复辟的人,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有慢性病,肯定是一路骑马来找他们,跑得太快累晕了。
    不要紧,他会急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