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山河日月_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起来吧。”冷笑过后,康熙的表情不置可否。
    “嗻。”
    “给朕详细说说,今天胤禛胤禩他们出宫,都做了些什么?”
    家宴
    胤禩将胤禟送回翊坤宫,便去找良嫔。
    谁知康熙也在那里,被逮了个正着。
    见了胤禩,他一脸蔼色。“听说你今个儿出宫,买了两个奴婢?”
    胤禩肃立一旁。“回皇阿玛,正是。”
    康熙挑眉。“你堂堂一个皇阿哥,宫里不缺奴仆,怎的还到宫外去买?”
    “儿子见那两人可怜,年长点的脸上有疤,没人买下,便随手将他们买下了。”
    “唔,你还没开府,将人安置在佟府,倒也妥当,只是你想过没有,你能救得下那两人,却救不了其余灾民?”
    胤禩一愣,不由腹诽,怎么又考校起我来了,这不是您要操心的事么?
    他垂下头,一副恭聆圣训的样子:“皇阿玛教训得是,儿子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能多救一人便是一人。”
    能不出头,就不出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胤禩这辈子的座右铭。
    康熙见他哑口无言的模样,没有生气,反而多了一丝笑意。
    在他看来,这个儿子心地纯良,若能好好培养,不失为栋梁之材,就是太拘谨了一点。
    殊不知胤禩这辈子小心翼翼,要的就是一个拘谨。
    不过这次应答,倒是多了个好处,那便是康熙也默许了他买下的这两个奴婢,同意让他成年开府之后带过去伺候。
    秋去冬来,转眼又是年底将近。
    过了年,三阿哥胤祉就十三岁了,四阿哥胤禛也有十二岁,再过一两年便到了指婚的年纪,成婚开府,就象征着阿哥们成年独立,所以康熙也开始让他们二人熟悉朝政大事,以便将来可以和衷共济,为国效力。
    但太子却因此逐渐感受到压力。
    原本他所要防备的,只有大阿哥一人,现在底下的弟弟们都渐渐长大,并且一个个看起来都非无能之辈,那么作为皇太子的他,又要如何自处?
    大阿哥却在一旁冷笑。
    这下好了,当弟弟们长大,对那把椅子有了非分之想,你这个太子,还能坐得安稳么?
    除夕这日,上书房放假,众阿哥们都像出了笼子的鸟儿,兴奋坏了。
    晚上宫中有家宴,下午无事,各人便都各自回到自己的母妃处。
    佟皇后不在,胤禛又不想去德妃那里,看着额娘与胤祯其乐融融,便怏怏地跟在别人身后,慢慢走着,心中有些怅然,又有些欣羡。
    此时他已年纪渐长,不再动辄喜怒形于色,时常板着脸,看起来颇有威严,近身伺候的太监奴仆尚且有些畏惧他,更别提那些平日和他没什么接触的弟弟们,惟有胤禩从小与他玩到大,依旧待他如昔。
    胤禩从后面追上来,察言观色,已知胤禛心头所想,便笑道:“四哥,时辰还早,不如同去我额娘那里坐坐?”
    胤禛一看是他,缓了神色,点点头:“也好,那就叨扰良嫔娘娘了。”
    胤禩笑道:“四哥,你我一起长大,何必如此客气?”
    重生之后的怨恨与芥蒂,慢慢地转化为现实。
    胤禩很明白,自己不能将前世的雍正,与今生的胤禛重叠在一起,如果他想好好过日子,还是得拉拢这个四哥,只是人心始终是肉长的,这几年相处下来,连他也弄不清楚,这其中究竟有几分刻意,几分真心。
    胤禛看他眨眼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心中怅然也消散不少。
    “就你这样子,跟人家说同我一起长大,我还怕丢份了。”
    月华初上,康熙在畅春园摆宴,太后,后妃,太子,诸位阿哥都到了,依照各自的位置落座,说笑寒暄,无论真心假意,彼此面上都带了喜洋洋的笑意,连带着气氛也热闹起来。
    太后最喜欢儿孙满堂的热闹场面,宜妃又惯是会说话的,在一旁逗得她笑得前仰后合,德妃,荣妃等也陪着笑。
    年方三岁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嬷嬷的帮助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十四阿哥胤祯太小,便没有出席,所以胤祥倒成了席上最小的阿哥,只见他戴着虎头帽,吮着小手指,东张西望的模样,就像年画里的娃娃似的,看得胤禩扑哧一笑。
    “你笑什么?”四阿哥转过头来。
    “十三弟很可爱。”胤禩笑眯眯地望着,也许是这辈子不再抱着无望的野心,连带着周围的人事也感觉美好起来,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现在却都能收入眼中,放在心里。
    他不知道胤祥和胤禛是何时走近的,纵使上辈子跟胤禛斗得你死我活,对于这个古道热肠,直爽仗义的拼命十三郎,他也没有过什么反感。
    胤禛却只看了一眼,却是想起另一桩事情,眉眼俱都柔和下来。
    “我记得你三岁的时候,比他要可爱多了,拽着我的袖子喊哥哥,连精奇嬷嬷也拉不开。”
    胤禩奇道:“哪有这回事,我怎么不记得?”
    “你当然不记得,三岁的事情怎么会有记忆?”胤禛忍不住伸出手掐住他的脸颊往外拉了一下。“你小时候也比现在这副老成的样子可爱多了。”
    “哎哟,四哥!”
    两兄弟正玩闹至兴头上,那边太子的眼睛扫了过来,却是带了些许阴霾。
    康熙姗姗来迟,众人自是起身跪拜相迎。
    太后是个好脾气的,只是薄责了几句:“怎的来得这么迟,孩子们都等急了。”
    康熙孝顺,与这嫡母又素来相处融洽,闻言忙道:“是儿子的错,正好朝政有些事情,耽搁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