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7章 调兵遣将
就如同现在,如果城内的世家愿意的话,他们有着七成以上的希望能够将城外的青州军迎进城内。
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官场上,世家都有着寻常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虽说虞翻当前表现的强势,暗中可是有着很多虞翻不知道的事情。
纵然是虞翻有着谋略又能如何,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事情还是需要下面的人去做的。
李训练私兵的过程中,虞翻曾经来到不少次,见到李在训练私兵的时候极为认真,露出赞许之色,不过虞翻却是将赵潜安排在了李的身边担任副将。
赵潜也就是大军副将赵宏之弟,赵潜之前的行事,在城内乃是秘密,而孙权也宽恕了赵潜曾经跟随张昕投靠青州军的事情。
李对此倒是不以为意,一如既往的训练世家的私兵,别看赵潜是虞翻安置到私兵队伍中的副将,但是私兵听从的是李的命令,除非他们的家主改口,在执行家族的命令上,这些私兵的执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的话,虽说赵潜是副将,在私兵队伍之中,实际上是没有着任何的权力的,一件事情经过李说出来,与他的命令有着天壤之别。
赵潜面对这等情况也是无可奈何,若是因为这样而将事情告知虞翻的话,倒是显得他有些无能了。
虞翻将纪灵斩杀之后,军中的将领同样得到了不少的赏赐,赵潜也在其中,而今赵潜在军中的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即便李是庐江郡的都尉,在他看来也不算什么。
武将之间是有着属于他们的争斗方式的,赵潜将会通过正面的较量,逐渐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甚至于超过李,这些在赵潜看来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赵潜忽略了世家的私兵对于他们家主命令的执行力。
三日后,黄忠得到了来自城内信件,看完之后面带笑意。
这封信件的到来,便是青州军向庐江郡发起进攻,甚至将庐江郡攻破的依仗,同时也是晋国在庐江郡布置多年的棋子。
“传令军中将领前来中军议事。”黄忠道。
军中的匠人正在加紧打造攻城器械,各部的将士同样没有闲着,他们在训练之余,却是在装土袋,而且是光明正大。
若是城内的细作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会让虞翻认定青州军准备采取益州军攻破江陵城的方式,想要将庐江攻破,但是虞翻面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应对方法。
城内的连弩车和床弩的数量倒是有着不少,作为吴国的重要城池,庐江郡与曹操的治地接壤,在防御上自然不能有所松懈。
只要城内的器械能够在青州军进攻城池的时候,给青州军造成足够的威胁,便能延缓青州军攻破城池的速度,这对于江东军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战场上的形势已经极为紧张,三方的军队不会在这场交战中轻易的放弃,江东军折损了不少的兵力,如果在这场战事中不能得到足够好处的话,实力锐减,甚至连庐江郡也会落入到晋国大军的手中。
战事开始之后,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江东的世家对于这场战事是支持的,他们不想成为晋国的子民,唯有与晋国的大军对抗,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好处,才能让世家的权力继续在吴国显耀。
在这种时候,无论吕布对世家做出什么样的承诺,世家都不会轻易的相信,以往的事情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吕布与世家之间的恩怨,以及吕布对世家的仇视。
军中将领得到命令之后,急忙赶往中军大帐。
黄忠轻咳一声,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缓缓道:“我军到来庐江郡已经有半月的时间,军中的攻城器械亦是打造了不少,本将军决定,对庐江郡发起进攻。”
帐内将领闻言精神一震,他们皆是各部的将领,在军中也是重要的人物。
“今晚,各部将士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若是在得到命令之后,行动不及时的话,本将军会追究责任。”黄忠道。
将领疑惑的看着黄忠,按说青州军进攻城池的时候,肯定是要依仗霹雳车的优势,对城上的守军进行压制,但是听黄忠话语的意思,分明是打算在夜晚进攻城池。
不过事关攻城的大事,军中的将领可不敢违背黄忠的命令,黄忠在管理青州军的时候,以军纪严明而著称,为黄忠强调的事情,他们不敢违背。
留下张绣之后和陈宫之后,黄忠道:“城内已经传来消息,今晚二更时分,内应会出动,张绣将军率领千名烈阳弓骑在城北做好准备,只要城门打开之后,立即率领骑兵进城,将城门掌控在手中。”
“末将领命。”张绣抱拳道,神色间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攻破庐江郡,对于当前的青州军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虞翻的原因,让青州军的大将纪灵战死。
纪灵之死,对于军中的将士而言是不小的震动,如此一来,军中将士对于攻破庐江郡的渴望可想而知,他们自从进入战场之后,可谓是攻无不克,在庐江郡吃了不小的亏之后,他们想要攻破城池,为死在城内的袍泽复仇。
让江东军看看,青州军的强悍。
而今机会终于到来了,张绣寻常与纪灵的关系是不错的,自然希望能够更快的攻破城池,为纪灵报仇。
当看到纪灵的头颅在城门上悬挂的时候,张绣心中怒火就已经被点燃了。
“本将军率领大军随后便会进城,到时候,让虞翻小儿品尝一番我青州军的强盛。”黄忠缓缓道。
陈宫闻言欲言又止,不过他明白黄忠的愤怒,虽说黄忠是军中的主帅,更是军中的将领,副将身死在对阵敌军的过程中,黄忠肯定是有着诸多的愤怒的,而这样的愤怒,没有比之攻破城池,更加能够让其怒火得到释放的了。
“军中之事,就有劳军师了。”黄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