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90.变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灵帝诸子多夭,存活下来的就只有刘辩、刘协两位皇子。
    刘辩出生于熹平五年(176年),如今虚岁十四,母亲何氏当时只是一名宫女,其出生后,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得灵帝宠爱,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为皇后。
    刘辩出生后,何氏怕他同其他皇子一样早夭,将其养在据说道术高超的道人史子眇的家里,在道人家果然健康长大,周围人们不敢叫他本名,便称为“史侯”,意为史道人家里的侯爷,演义中出现童谣“候非候,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其中“候”指的就是这位史候。
    刘协生于光和四年(181年),虚九岁,母亲王美人,因得灵帝宠遭何皇后嫉妒杀死,灵帝怕刘协也遭皇后所害,将其送到生母董太后膝下抚养。
    两个儿子中,刘辩年纪大,可他自幼便养在民间,母亲虽已贵为皇后,却同样来自民间最底层,刘辩的贵族礼仪教育自然就不那么完美,在灵帝眼中,这是轻佻的表现,毫无帝王威仪,素来不喜,相较起来他更喜爱幼子刘协。
    可何氏当上皇后之后,其异母兄何进已官拜大将军,手握京师兵权,这时候若立无母族势力的幼子刘协,定会生变,所以群臣虽几次请立皇储,灵帝却全搁置不议,直到他病死,都没能立下太子。
    去岁设立西园八校尉,目的就是要分何进兵权,灵帝将这股力量交在自己最信任的宦官小黄门蹇硕手上,封其上军校尉,可相较一名宦官,其余袁绍、曹操等校尉更愿意听命何进,蹇硕也不能完全掌握八校尉。
    灵帝崩,董太后、蹇硕拥立刘协,何氏兄妹自然拥立刘辩,冲突已不可避免。
    最先发难的却是宦官蹇硕,他在宫中暗藏甲士,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帝,可蹇硕的司马潘隐是何进旧识,在其进宫时用眼神暗示,何进忙从便道回军营,谎称自己生病,不能再入宫,同时令军队集结宫外威胁,蹇硕计划失败。
    灵帝死后两天,以宫外大军为后盾,大将军与何皇后成功拥立民间称为“史侯”的刘辩继任天子,改年号为光熹,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封弟刘协为渤海王,没多久又改为陈留王,朝廷中则由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注1)。
    刘辩继位后,上军校尉蹇硕还想废帝另立陈留王为帝,可惜事泄,不久,何进命黄门令逮捕蹇硕并将其诛杀,太皇太后董氏亦被儿媳毒死宫中。
    蹇硕身死,西园八校尉全落入大将军手中,何进掌雒阳全部兵权,且与宦官不合,这时候,之前苦遭“党锢之祸”的党人清流们就要开始清算旧账了,出生于“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袁绍最喜结交清流名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全是大名鼎鼎的党人。
    何进一家出自民间,是靠当上皇后的妹妹发迹起来的,自也愿意亲近来自大家望族袁绍、袁术兄弟,以提高自己威势,两下一合,很快提拔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还有二十多党人。
    至此,袁绍等屡次劝何进诛杀宦官,只是十常侍无孔不入,何太后处侍候的周全,何进每次在妹妹面前提出诛杀,都被其呵斥,且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弟弟何苗受宦官重金贿赂,从中作梗,多方阻挠,诛杀之议无果。
    身世显赫、志大才疏的袁绍这时候出了第一手昏招:请何进调集四方武将豪杰,领兵开进京城洛阳来,对太后进行兵谏!
    诛杀几名宦官,居然要让总领兵权大将军调动外镇力量,这简直就是顾头不顾腚的做法,可关键是同样没几分本事的何进觉得这主意可行,典军校尉曹操等劝阻无果,何大将军下令召河东太守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进符使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待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果然觉得事态严重,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全放回家。
    这时候,袁绍又出了第二手昏招,他写信通知州郡地方官,诈称何进的意思,命他们逮捕还未归家的宦官亲属入狱。
    要动手也得等人家离开京城,到时几名郡县官吏便可行,还能一网打尽,可袁绍迫不及待,自认大势已定,居然让地方官提前动手。
    历史,总是由许多必然中的偶然事件组合起来的,那些自认正义无害之人的危害不比张让、赵忠小,汉末董卓之乱、诸侯并起,袁绍之责极大。
    这个时候,宦官们走投无路,也只剩拼个鱼死网破一条路可走。
    夏历八月二十五日,十常侍等宦官借口离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又进了宫,在何太后居住的长乐宫里嚎啕大哭,齐跪乞求太后救命,何氏这才得闻地方官奉大将军命捉拿宦官家眷,召何进入宫准备训斥,于是,悲剧发生了。
    在张让指挥下,中常侍段珪等率党徒数十人,在何进行到宫中嘉德殿前时将他杀死,当夜,得知何进被杀,其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武将带兵围住**,开始攻打。
    第二日天亮,宦官们坚持不住,又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裹胁何太后、天子、陈留王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逃入北宫,何太后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赵忠等未逃脱,被乱兵砍死,京中一日尽诛宦官,许多没长胡子的男人也在街头被误杀。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圭等迫于乱军,无计可施,带天子、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宫,逃往洛阳城外,天子所用六颗玉玺皆未随身携带,也无公卿跟随,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带骑兵追赶,快破晓时才在黄河岸边追到,此时少帝又饿又渴,闵贡杀羊进上,又厉斥张让等**国乱政,持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知死期已到,向天子叩头辞别,随即投河自尽。
    之后又被乱兵冲散,只剩闵贡扶少帝与陈留王,三人乘夜色往南行,欲回皇宫。走了几里地,得百姓家一辆板车,改乘牛车行,天亮后,又找到两匹马,天子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合骑一匹,继续往南行,这时才渐有公卿赶来会合。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河东太守董卓率军来到洛阳城外,远见宫中起火,知生变故,便统兵急进。到京城西时,才听闻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又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这就是“候非候,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
    天子几日惊恐不断,此时又见董卓突率大军前来,竟被吓得哭泣流泪,董卓上前与其叙话,天子语无伦次,反倒是一旁才九岁的陈留王对答如流,董卓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他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同族,心里已经有了废黜天子,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当天(八月二十八日,西元189年9月25日),少帝回宫中,大赦天下,改元昭宁。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废黜天子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进奉给陈留王,刘协即位为天子,改元永汉。其后袁隗扶弘农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称臣,见废帝此惨状,何太后哽咽流涕,百官亦都生怨。
    何太后被迫写下的废帝诏书为:
    “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大意是少帝(注2)刘辩天生举止轻佻,仪表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在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作儿子的孝心,懒散怠慢,和平日不守丧时没什么两样,甚至做出**的行为,丑闻被天下人所知,有辱社稷和祖宗,因此将他废黜为弘农王,而陈留王贤明,故另立刘协为帝。
    注1:录尚书事,初始名为“领尚书事”,后改“领”为“录”,权更重,“录”的意思为总领。魏、晋后,掌大权的大臣大都带录尚书事名号,直到隋朝才完全废除。
    注2:称被废的皇帝。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天子见黜者,汉魏已后,谓之少帝。”
    (推荐《横扫乾坤》和《世纪帝国》,我书下面就有链接,可以直接点进,这是老虎第一次在章节中推书,也是最后一次,大家可以看看,喜欢就收藏推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