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鱼从东海来 第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鱼从东海来
    作者: 不明眼
    简介
    1995年春天,浙江舟山沈家门码头漂来一艘满是血迹的鬼船,船上的五名船员和两名东海大鱼墓的科考人员全部失踪,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无人知晓,真相迷失在大海中央。
    23年后,来自草原的小萨满、四川大学的海洋考古学者以及神秘的茶馆老板一同追踪不明包裹回到这片海域,
    随着第二艘满布血迹的鬼船被发现,大鱼墓的真身,鬼船事件的真相,还有属于这片深渊的秘密也终将被这些命运交错的人缓缓揭开......
    第1章 引子一。 鬼船
    1995年春,浙江舟山码头,阴天。
    十一点出头,几个皮肤黝黑的孩子正在海边玩闹,两三个堆沙,还有三四个提着从渔船上拿来的小桶,正在海边挖小海蟹和蚬子。
    他们都是海边长大的孩子,同这片大海最是亲近不过,其中还有一些人的父亲还在东海捕鱼未归,他们的母亲天天在家念叨,也因此天气刚刚转暖,这些孩子便穿着还略显厚实的棉袄来踏海。他们嬉笑着在海滩上追来跑去,打上岸的浪头将孩子们的脚印一次次冲刷不见,而随着一阵阴冷的海风吹来,一个孩子忽然在海边站住不动了,他睁大了眼,眺望着远处的海平线,似乎在那乌云堆积的阴沉天际下看到了什么。
    “有船!有船来了!”
    两颊冻得通红的男孩儿喊起来,又叫冷风灌了一腔,声音在空旷的海滩上显得极其尖细,很快引的越来越多的孩子围过去,他们睁大眼看着海平线上的那一小片阴影变得越来越大,渐渐露出桅杆和船头......那是一艘比寻常渔船要大出不少的出海船,通体发白,它远远地在海平线那里徘徊了一阵,像是没有方向,最终慢吞吞地朝码头驶了过来。
    随着船体越靠越近,几个大一点的孩子看出不对来,那船压根就没往码头的空地儿去,而是径直对着几艘停泊在码头的小型渔船撞了过来。打头的几个男孩子尖叫起来,一路跑一路大喊要撞了要撞了,就这么才终于叫在远处忙活午饭的几个渔家妇女抬起头,她们常年在海边等待外出打渔的丈夫,早练就出了一双双擅长远眺的好眼睛,其中一个女人一眼看到那艘路径诡异的船侧面用血红油漆写上去的“跃进号”三个字,她心头一颤,也顾不上手头切了一半的鱼头,一下子站起来就往码头跑去。
    她再没想到,这艘船还能回来!
    明明在几个月之前,他们就失去了和跃进号的一切联系,定位消失,无线电中断,这艘出海考察船上的七个人连同跃进号一起迷失在了茫茫的东海上,她甚至以为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哪里能想到,哭了几个月,她的眼睛都快哭瞎了,跃进号竟然回来了。
    女人发疯一样地往海边跑去,同时大声疾呼的孩子还惊扰到了一些在码头上做生意的渔民,他们纷纷放下手上的杆秤和海货,抬头看过来,就见那艘看上去破败不堪的船没有丝毫停留,径直就朝海边的渔船冲了过去。
    “小心!”
    撒足狂奔的海岸巡逻员扯着嗓子大喊,但已经来不及了,跃进号的船头直直地插进了一搜小型渔船,由于吨位的差异,一连又压住了另外两艘小船,而后终于在人们的尖叫里慢慢地刹了下来,通身的铁皮都发出了让人心悸的震颤声。
    一时间,无数渔民,游客,甚至乃至路边的三轮车司机都闻讯而来,原来空荡的海滩和码头上忽然挤满了人,巡逻员吹着哨让挤过来的人群散开些,又扯开嗓子喊道:“船上的人呢!睡着了?怎么停的船,碾到人家船了知不知道,还好没人,赶紧出来好好把船栓了!”
    巡逻员猛吹了几声哨,然而跃进号上却始终没有回应,不多时人群中的窃窃私语越来越多,终于有个本地的渔民站出来道:“别吹了,你刚来不久,知不知道这船都丢了好几个月了?我看是碰上大鱼,船上多半没人,都叫鱼吃了。”
    “说什么呢!你才给鱼吃了!”赶到近处的女人听得脸色发青,她等了几个月,周围人翻来覆去地说她男人是叫大鱼吃了,弄得她也睡不着,每天哄孩子睡了就盯着海看,后来看得眼睛都花了,好不容易等到跃进号回来,她再也不想听这些风言风语。
    女人看着近在眼前的跃进号,她等不及,扯了把上船的梯子,一把推开还在吹哨的巡逻员跳了上去。跃进号出海的时候她晓得的,因为当时从四川来的海上考察队一共就两个人,所以用不着那么大的阵仗,这艘船是用他们当地的渔船改的,给的是最好的船,女人本来还觉得自家男人是捞了个肥差,但谁能想到,这趟本来几个月就折返的旅程归期却一直拖到了春天,这么长时间连个音信都没有,许多人都说,跃进号怕是成了鬼船了,谁叫他们是追着大鱼去的,而且船上还带了个女人,这都是坏规矩的事。
    女人的身手从未这么敏捷过,船没有拴,给她这一下弄的剧烈地晃了一下,岸边的人发出一片惊呼,巡逻员气急败坏地连连吹哨:“你这个女的怎么不听人劝!已经叫了派出所的人了!”
    女人没有理他,又或者说她已经被船上的景象吓呆了,她呆愣地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甲板上大片黑色的污渍,一阵海风吹来,风里除了熟悉的海腥味,还有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岸上的人也闻见了,几个孩子捏着鼻子险些呕出来:“这什么味儿,好臭啊!”
    “这是有东西烂了呀。”一个老人家说得满脸笃定,又冲女人喊,“快下来吧,那上头多半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别到时候把你也吞了。”
    女人的心砰砰直跳,下头的人还没瞧见甲板上的东西,但是她已经瞧见了,这大片大片的污渍像是已经风干很久,都牢牢地沾在甲板上新刷的漆上,蹭都蹭不掉。
    一阵阵腥臭的风吹来,女人屏住呼吸,她还抱有一线希望,于是又往船舱里去了,谁能想到这一路上的臭味越来越重。跃进号早就断了电,女人叫了两声王仁贵,没人答应,她大着胆子往里头走了点,结果这时候,她脚上突然踢到了什么,圆的,在黑暗里滚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是撞在女人的脚上。
    那是一只斑驳的罐头,像是从海里捞上来的,已经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女人心头一跳,正要把它捡起来,突然有一束光从她背后照过来,一下子照进黑暗的船舱里,在瞬间女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她瞪大了眼,险些就跌倒在地上。
    在船舱里,大量黑色的污迹喷溅在雪白的漆面上,狭窄的走道里同样布满污渍,单看样子,像是有什么东西给拖了过去,留下了长长的痕迹。女人如今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都是人血,她身子一软,靠在一旁的钢骨上,一下摸到了满手的粘腻,似乎这个地方到处都布满了黑色的血,就快比上码头上的杀鱼摊了。
    “别靠在那上头,警察就快来了。”
    女人背后又响起了一个声音,那是一个老外,鼻子很大,棕色头发。他捂着鼻子,用手电照着船舱里头,像是想要找到一个活人,但很快四个角落都照到了,船舱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踪影,岸上这时候有人等不及了,喊道:“小乔啊,那上头有人没有?你是外国来的,大鱼应该不会找你。”
    “我再看看,别急呀!”
    老外的中文说得很溜,女人也认得他,知道他是刚来中国做渔业生意的,她扶着老外站起来,老外让她别进去了,就在外头等,万一里头真有他们说的那个逼gfish,应该也不会吃他这个白种人。
    女人给吓得说不出话,她见老外一头就往船舱里头钻,本想拉住他但是没成功,老外踩在满是黑色血迹的地板上,脚甚至会被黏住,每次抬起来都会发出十分恶心的声音。女人感到一阵阵作呕,等了一会儿老外就出来了,他用手捂着一边衣襟满脸嫌弃:“里头没人,但是,都是血,太多血了,很臭,我们还是赶紧下去吧。”
    “没人......真的是大鱼,真的是大鱼把他吃了。”
    女人心底的最后一线希望落空,脸色彻底变得惨白,老外拉了她一把,为难道:“还是下去吧,我不会被吃,但是你不行啊,你们中国人的规矩很多,还是不要违背的好。”
    女人就这么跌跌撞撞地给老外扯下了船,她身上还沾着血,在岸边的人见了她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一个小孩子扑过来抱住她的腿:“爸爸呢,爸爸回来了吗?”
    女人看着小孩的脸,几个月来的委屈一下子涌出来,她想到家里的船没了男人就没人开了,还有这个儿子,家里没了顶梁柱,之后又要怎么养,女人越想越觉得天旋地转,很快竟是双膝一软,直接倒在了地上。
    岸上的人群就此像是炸开了锅,刚刚的老人家摇了摇头:“是大鱼吃的,肯定是它干的,这是艘鬼船啊,都别上去了,赶紧回去拜拜观音吧,去去晦气。”
    远远的有警车的声音传来,女人睁着眼睛,看到刚刚的老外走远了,而同时,又有一个中年人不顾人的阻拦要往船上冲,好像也是船员的家属。她转过头,看到船上血红的跃进号三个字,眼前终究是一阵阵发黑。
    是大鱼,是大鱼把这艘船上的人都吃了。
    第2章 引子二。 老萨满
    2018年9月,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
    老萨满从蒙古包里出来,草原上早晚凉,正午时太阳晒着,还是有些热的。他这把年纪,身上穿着厚重的神衣,给那群游客跳了快半小时的舞老早就汗流浃背,此时他微微喘着气,进了右手边的第二个帐篷。隔着帘子,外头那群上海游客的声音还远远地传进来,正在夸门口迎宾的小姑娘卖相好,老萨满叹了口气,将帽子和鼓都放下,喝了口门口放着的奶酒,跟着又去看床上睡着的年轻人的情况。
    和寻常的蒙人长相不同,老萨满屋里睡着的这个年轻人颧骨不高,脸上也没什么肉,身板瘦而单薄,眉清目秀地甚至像是个女孩儿,如今也不知道是染了什么病,虚得脸色惨白,嘴唇颤抖不停,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像是在睡梦里也不安稳。
    老萨满用手试了试年轻人的额头,摸了一手的虚汗,而年轻人就像是感知到他的触碰,浑身剧烈地颤抖了一下,紧咬的齿关里吐出几句破碎的蒙语,还是一如往常,是在叫他的父母。
    老萨满摇了摇头,要是早知道那个包裹会把人弄成这样,他再也不该让年轻人自己去拿快递,本以为是去了内陆的那几个不孝徒弟给他寄了土特产,却没想到包里的东西竟然这么凶险,害的他这个小徒弟旧疾发作得厉害,当日险些把舌头咬断,紧接着又连着发了两天高烧,如今已经是第三天了,小徒弟不但没有醒来的迹象,似乎还在梦魇里越陷越深。
    老萨满看了一眼一旁桌上沾满血迹的襁褓布,四周有兽骨和香木,还有一堆灰红色的动物毛发,老萨满起身捻了一撮毛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很快神色变得更加凝重。他转身封上帐篷的门,找火盆生了火,随即将那些兽骨香木和毛发都扔进火堆里,一股奇异的香味涌了出来,老萨满拿起鼓,又深深吸了口气,将那些火盆里飘出的白烟都吸了进去。
    白烟在干燥的室内飘荡开去,年轻人似乎也受到这个气味的安抚,紧皱的眉头松了一些,浑身也停止了颤抖,蜷缩成一团的身体舒展开来,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呻吟。
    老萨满连着吸入了三口白色的烟雾,渐渐他脸上的肌肉绷紧,牙齿咬在一起咯吱作响,这阵古怪的动静维持了一会儿,而后老萨满突然像是接到什么讯号,两眼翻白,浑身颤抖地拿起鼓摇晃不停,在床榻前跳起一段奇异的舞蹈,像是跳神,但又和刚刚给上海游客跳得截然不同。
    说来也奇怪,老萨满年年近七十,但跳起这舞蹈来动作却是大开大合,同时嘴里念念有词,一点都看不出是个老人家。最夸张时,他的身体几乎像是折叠起来,虽然没有音乐,但每一下动作都没有丝毫犹豫彷徨,就这样跳了将近二十分钟,老萨满已是满头大汗,他端起奶酒喝了一口,猛地喷了年轻人半身,做完这件事后,老人便如同浑身脱力一般,竟是差点倒在了地上。
    “臭小子,还不醒?”
    老萨满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床榻上的年轻人,半晌艰难地支起身,坐到塌前用手拍拍年轻人的脸,他用的力气不大,很快年轻人便又低低地呻吟了一声,眼皮弹动,像是要醒了。
    老萨满这才松了口气,他又从口袋里抓出一把之前那种灰红色的动物毛发,放在年轻人的鼻子底下揉搓了一下,很快小徒弟就像是鼻子痒,猛地打了个喷嚏,紧跟着就睁开了眼睛。
    在一瞬间,年轻人的眼睛几乎像是动物一样,瞪得又大又圆,一下子转过头来盯着老萨满看,嘴里还发出一连串的咕哝声,不像是在说话,而像是动物在警惕地打呼。老萨满摇了摇头,又拍了一下他的脸,用蒙语道:“该醒了。”
    年轻人又“呼”了一会儿,渐渐的,他的眼皮子放下来,神情也恢复了正常,像是还有点迷糊,他眨了眨眼,用蒙语问道:“我怎么了......师父?”
    “醒了就去洗澡,把身上那些脏东西洗掉。”
    老萨满站起身,似乎是累到了极点,连脚步都有点虚浮,费力地将鼓放在一边,又拿着壶喝了一大口酒:“缠着你的邪魔找上门了,我也就对付这一次,之后的还得你自己去想办法。”
    年轻人坐起身,只觉得浑身都被冷汗浸透了,而他身上还在不停地有汗冒出来,闻起来有股奶酒的甜腥气,他的声线很好,说的蒙语也十分婉转好听:“是那个包裹吗,师父?”
    “对。”老萨满叹了口气,“你短时间再接触那上头的血应该没事了,但是不要一直盯着看,你这次差点把舌头咬下来。”
    年轻人从床上下来,觉得有点虚,他往嘴里塞了几片奶酪,这才彻底缓过来,视线又落在那块襁褓布上。那上头布满大片大片的血迹,却不是同一时期沾染上去的,旧的血迹已经变成了黑色,而新的是三天前被年轻人自己弄洒的,就在他打开包裹的一瞬间,触发了里头的某种机关,一瞬间整包的血都被洒在了上头,年轻人几乎立刻就失去了意识。
    如今他想起几天前的事情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多盯着那块布看:“那个快递的外包装呢?”
    老萨满脸色很差,似乎连话都懒得说,只用下巴指了指一边,在角落里落着一只顺丰快递的盒子,年轻人捡起来看了一眼,发现快递是从浙江舟山一个叫沈家门的地方寄出来的。
    寄信人的名字写的是大鱼考古队,年轻人拿着包装袋坐上桌,问老萨满是什么意思,老萨满叹了口气,连喝了几口酒才说道:“大鱼不是什么干净的东西,你要记住了,碰上大鱼之前,你最好能找到我和你说的那个人。”
    年轻人下了床之后就一点看不出生病的影子,草草地裹了块皮子在身上,盘腿坐上椅子,问道:“师父你和我说好几次了,但是什么叫做双身啊?”
    “我都白教你了。”老萨满瞥他一眼,用手弹了一下他的脑门,“要打开这儿去感受,戴了这么多法器,不打开这儿也是没办法感受神灵的。”
    年轻人自知理亏地低下头,这两年新巴尔虎右旗这边的游客越来越多,他陆续在身上戴了很多丁丁坠坠的东西,但大多数都是从义乌来的,有没有用不知道,挂在耳朵上一点不重才是真的。他看老萨满脸色难看,乖乖又给他烫了点奶酒:“师父,你有没有其他弟子在浙江,我去投靠他们。”
    老萨满看他一眼:“你真要去?”
    年轻人摆弄着耳垂上长长的绿松石坠子:“师父你其他几个弟子都出去了,我觉得我也可以自己出去工作了,只要师父你把你的家伙借给我。”
    老萨满看着他摇了摇头,像是知道他会这么说,也没有阻拦,只是起身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只很不起眼的盒子,木头都因为草原上太干而裂开,老萨满道:“这只鼓不能丢,丢了你会有大灾祸。”
    年轻人没想到老萨满答应得这么爽快,有点惊讶地接过盒子,只见里头是一只很旧的羊皮鼓,旁边还有一根陈旧的鼓鞭,老萨满淡淡道:“这个只有你能用,但要记得你的病,否则下一次再把舌头咬下来,旁边就没有我了。”
    年轻人发愣地看着老萨满,忽然觉得三天不见,他好像又衰老了一些,脸上的皱纹也变深了,年轻人抿了抿嘴,在刻意显得恭顺时,他的声音会变得格外好听:“师父,你有没有帮我问过,我能不能找到双身的人,又能不能知道我父母的事?”
    老萨满摇摇头,他确实累了,想要喝酒,但连手都有点抬不起来:“不能太贪,否则邪魔会找上你,你要记得你的身世,既是最干净的,但同时也是戴罪之身,有邪灵缠着你,要想安稳地活下去,你得找到那个双身的人,他跟你是一样的。”
    年轻人从小到大已经不止一遍听这个话,每一遍都一样,闻言不由失望地垂下眼,手摸到盒子上那些皲裂的木纹。这些代表了鼓的年纪,老萨满虽然没有和他说,但是这只鼓明显已经是这里最能拿得出手的神器了,他心里明白,又恭顺道:“师父,到时候我也给你寄特产。”
    老萨满没有回音,年轻人抬起头,发现老萨满已经悄无声息地睡着了,也不知是醉了还是累得,年轻人无奈,将老萨满扶到床上,紧跟着他小心地望向那块襁褓布,确定自己只是隐隐感到眩晕和恶心之后,他起身走到了桌前。
    这块皱巴巴的布至今还散发着强烈的腥臭味,看上头的纹案,应该是从某件蒙族传统服饰上撕下来的,上头遍布血迹,在某一角还有一条长长的血迹犹如红绳一般。
    年轻人凑近闻了一下,隐隐约约,其中还夹杂了一股海洋的气息。
    这是鱼血。
    年轻人强忍着恶心盯着布看了一会儿,手摸到胸口挂着的玉佛牌,他有种强烈的感觉,这块布和这块玉佛牌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
    那也是他的父母死前去过的最后一个地方。
    第3章 引子三。 龙女号
    2018年10月,浙江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
    接连几日的阴雨后,舟山终于放了晴,下午三点,大量游客都在码头上集合,准备搭乘下午的船出发去普陀山,这些人大多都提着行李,还有不少打扮精致的姑娘在阳光下撑着伞,翘首以盼自己的船能早点进港。
    就在这漫长的等待当中,码头边也出现了一些叫卖的商贩,一天里最晒的点,码头上的保安都不知去了哪儿,这些寻常叫人呼来赶去的商贩此时也都一并冒了头。几个晒得黝黑的妇人胳膊上挂着成串的贝壳项链,缠着几个年轻的姑娘讲价,而同时甚至还有渔民带着新鲜的海鱼来码头边叫卖,都是早市上没卖出去的,价格便宜,也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询问。
    离下一班从普陀开来的轮渡进港还有二十分钟,一个年轻人走进了码头边的麦当劳里,个子很高,穿着短短的夹克,双腿修长,进去之后便点了一份汉堡的套餐,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了。
    阳光很好,年轻人被晒得微微眯起眼,刚吃了一口汉堡,便有两个正在玩你追我赶的孩子跑过来,女孩儿刹车不及,扑在年轻人的大腿上,整个人一下就蔫儿了,小声道:“哥哥对不起。”
    “看清楚,不是哥哥,是姐姐。”
    年轻人说话时的重庆口音很重,给她递了一根沾了酱的薯条,小女孩看着他睁大眼,这才发现面前的人虽然头发梳得很短,但是黑框眼镜下却是一副极其清秀的长相,竟是个假小子一般的姐姐,小女孩噎了一下,拿着薯条便跑走了。
    年轻人笑了笑,像是饿急了,三两口便把手里的麦辣鸡腿吃了个精光。在舟山吃了两天清淡的海鲜大排档后,她觉得自己的味觉都要丧失了,这两天做梦都是串串和烤脑花,原本在重庆都吃腻了的赵家码头,现在天天都惦记。
    吃完薯条,假小子打了个饱嗝,拿着大杯可乐慢悠悠地走出了麦当劳,虽然已经是初冬,但因为太阳高照,她整个人都被晒得暖洋洋的,靠在栏杆上上看着远处白色的客轮慢慢地靠近,而就在这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码头边响了起来。
    “来看一看油斑鱼了啊,刚钓上来的!赶着回家便宜卖了!”
    小贩的口音一听就是舟山本地人,皮肤黝黑,面前放着一只很大的水盆,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过往游客的注意力。假小子吸着可乐,听一个操着北京口音的男人已经开始问价了,她想了想,还是起身走了过去。
    北京人带着妻女,明显是趁着休渔期结束来这儿度假吃海鲜的游客,假小子到了近前的时候,他已经同渔民进入到了最后的杀价环节,渔民又让了几块,满脸不痛快地准备成交,结果就在这时,人群里忽然有个声音道:“你说你这是撒子鱼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