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春满京华 第2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通过这半年珍宝病重,看到她几次命悬一线,看到她被病痛折腾得不成人形,他的心很痛,恨得不替她去承受一切痛苦,他也知道了自己的心意……
    郑玉眼里一片柔和。
    孟辞墨笑道,“又想姑娘了?等到珍宝郡主还俗,就该男婚女嫁了。”
    郑玉没再否认,甩开大步向前走去。
    次日天刚蒙蒙亮,孟辞墨和郑玉就来了扈庄。
    李珍宝知道郑玉和孟辞墨会来吃早饭,难得没睡懒觉,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
    朝阳还未升起,世间万物笼罩在薄薄的晨曦中。晨风扑面,带着花香和湿气。地上还有薄雾,烟囱冒着炊烟,外院里鸡羊猫叫得欢……清晨的扈庄美丽又充满了烟火气息。
    李珍宝深深吸了一口气,又跳了两跳。还有些蒙的头脑一下子清明起来,觉得浑身充满了朝气。
    从前世起李珍宝就爱睡懒觉,哪怕要上学早早起床,也是半梦半醒满脑子浆糊,基本上没注意过清晨什么样。这一辈子都在治病养病,更没注意过。
    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蓬勃向上的朝气,为何古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江意惜正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弄得一手泥土。
    她笑问,“没多睡会儿?”
    李珍宝非常贤惠地说,“我想亲手给郑哥哥和姐姐、孟姐夫做点好吃的。”
    江意惜有些受宠若惊,在铜盆里净了手,同李珍宝一起进了厨房。
    李珍宝做了个皮蛋粥,又蒸了五小碗蒸蛋。
    皮蛋粥里没加肉,加了香菇和少许菜叶。蒸蛋用的是羊奶,怕羊奶有膻味,还先用杏仁煮了一下。
    等到孟辞墨和郑玉过来,天已经大亮,早饭也做好了。
    几人自是对皮蛋粥和蒸蛋一阵猛夸。
    厨房特别好的水珠也不得不佩服,“原来羊乳可以蒸蛋,蒸出来比豆腐脑还嫩。”
    饭后送走郑玉和李珍宝,江意惜一家才带着花花回京城。
    孟辞墨没骑马,同江意惜一辆马车,说了郑家对江洵的意思。
    郑家真的不同意。
    江意惜已经到了这个结果,又失望又难过。
    许久,她才说道,“洵儿那么好,可命运总是不济。”
    孟辞墨长长叹了一口气,把她揽入怀中。
    三月二十,武科殿试开考。
    殿试在宫里举行,武考孟辞墨能够看到。但今天孟辞墨轮值,晚上不回来。
    下晌他让孟连山回家告诉老国公和江意惜,江洵武考发挥如常,依旧是“翘关”稍弱。若是策问再考得如常,名次不会太理想。
    这是之前预想到的。尽管江洵勤奋练武,但年纪偏小,又不是从小就用功,“力量”始终是他的软肋。
    江意惜和老国公又把希望寄托在策问上。
    晚上,众人正在福安堂吃饭,婆子禀报,孟青山有事禀报。
    肯定是禀报“策问”的考题。考完了,考题已经不再是秘密。
    老爷子让孟青山进来回话。
    孟青山说,策问考的是有关西部战事的问题。
    老爷子和江意惜都是大喜。
    这方面老爷子给江洵讲的最多,甚至每一场战役都讲过,孟辞墨和郑吉也讲过。这也算提前押对题了。
    不出意外,江洵应该答得不错。
    老爷子高兴,酒都多喝了几杯。
    次日,老国公来到浮生居,他知道江洵今天肯定会来这里。
    午时初江洵来了。看他笑容满面,就知道考得不错。
    他给老国公长躬及地,笑道,“谢孟祖父再造之恩。”
    江洵背诵了他的答题。
    老国公非常满意,“不错,若不出意外,洵儿的名次会往上提不少。”
    江意惜听了喜不自禁,挽着袖子去小厨房做老爷子喜欢的菜。
    两日后,京城最繁华的东长顺门外挂榜。
    江意惜派吴大贵去看榜。
    江洵不会去东长顺门,九十八名武贡士要去太和殿外等候,由内侍唱名。之后皇上赐一甲盔甲、腰刀,直接封一甲官职,赏众进士银两,赐‘琼林宴’。明天兵部牵头,保护状元、榜眼、探花跨马游街……
    一大早,老爷子又来浮生居等消息。
    他抱着音儿在廊下翘首以盼,小存存和花花也伸长脖子望着大门,盼望舅舅能取得好成绩。
    午时初,吴大贵满脸喜色跑进大门。
    他高声笑道,“恭喜大奶奶,恭喜老公爷,舅爷中了探花,是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
    江洵是老爷子的学生,恭喜他也没错。
    这个好成绩不说江意惜想不到,连老爷子都没想到,欣喜得不行。
    江意惜和老爷子各赏吴大贵二两银子。
    浮生居里一下热闹起来,下人都来给他们磕头。
    江意惜让人拿银锞子赏人,老爷子让人准备贺礼送去江家,又让人晚上准备十几桌席面,主子下人同贺。
    这个场面,只有当初孟辞羽考上举人时有过。
    主子们听说后,都来到浮生居恭喜江意惜,连老太太都来了。
    江意惜又让人准备席面,晌午在浮生居办几桌。
    看到这个场面,老太太的眼圈有些红了,又想起千里之外的孟游和孟妩。
    老太太问过老爷子,那两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老爷子没回答,只说当那两个人不存在,各自安好就行了。
    黄馨跑来问老太太,“祖母,我和绣小姨明天想去看探花舅舅骑马游街。”
    孟岚和孟霜也说想去,她们还是小时候看过那个盛景。
    孟辞令和孟辞安、孟辞存生怕不带他们,都跳着脚大声嚷道,“我们也要去。”
    孟辞存又补充道,“妹妹也要去,带妹妹。”
    老太太被吵得头痛,连连摇头,“那怎么行,街上太乱。”
    第356章 选亲事
    老爷子豪爽道,“怎么不行,让孟沉多带些护卫婆子,在江洵要路过的地方定家酒楼或茶楼,坐在里面看。特别是小子,要让他们多去看看那些状元、榜眼、探花,为自己树立远大目标。”
    又用眼光示意了一下孟照存,意思是只有这个小不点儿不能去,其他都能去。
    黄馨赶紧说,“现在就定,晚了就定不上了。”
    众人还在吃饭,孟连山又被孟辞墨派回来送信了。
    他禀报,“恭喜大奶奶,江探花被圣上封为御前二等带刀侍卫,正四品。“
    这个职位既威风,又责任重大,还要深得皇上信任和赏识。虽然江洵想去边陲的愿望暂时搁浅,但皇上放他出去历练时,肯定会委以重任,可以说前程不可限量。
    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状元和榜眼赐的什么职位?”
    孟连山笑道,“赐李状元为五团营从三品游击参将,宋榜眼为左卫营正四品都司。”
    不管文科武科,状元最出风头,其次是探花,有时探花甚至比状元还引人注目。主要是探花必须年轻俊俏,所有人都对探花感兴趣,许多榜下捉婿的人也最喜欢探花郎。
    就说今科,李状元年近三十,儿子都快定媳妇了。宋榜眼二十六岁,有媳妇不说,长得也孔武有力,面相平平。
    而江探花,年少英俊,出身勋贵,文武双全。明天的跨马游街,江探花肯定是最受欢迎的一个。
    老爷子和江意惜心里都清楚,若纯粹论成绩,江洵肯定排不到第三。但他年轻,俊俏,这两样给他加了不少分,才被皇上钦点为探花郎。
    晚上孟辞墨回来,说了皇上接见武科进士的事,样子很是自得。
    “皇上招见状元、榜眼、探花问话,对小小年纪的江洵大加夸赞,说他‘英雄出少年’。听说他是祖父的学生,我的小舅子,又说祖父教得好。今天好些朝臣都向我打听,江探花定亲没有。”
    江家,以最快的速度挂红着绿,此时一大家子正在如意堂等江洵回来。
    连三老爷都回家了。
    之前江家人觉得江洵能考上举人就不错了。考上举人,又觉得考上进士就不错了。没想到最后被皇上点为探花,还被封为御前二等带刀侍卫。
    今天下晌就来了许多人来说媒,包括世家大族,其中还有郡王府。
    三老爷笑道,“我在军营摸爬滚打十几年,还有孟家提携,今年才升到从三品。而洵儿,不满十七岁就中了探花,当上正四品的御前带刀侍卫。这个官职,不仅体面,还大有前途。”
    江伯爷和江晋心里更是酸溜溜。不提爵位光论官职,他们二人比刚刚入仕的江洵差远了。不过,江洵有出息还是江家的喜事,对自家子孙总有好处。
    他们的高兴大过嫉妒。
    江老太太乐得老脸都酸了,自家还有可能跟郡王府成亲家。虽然姑娘只是郡王的庶女,但两府也是亲家啊。
    她有些后悔把江洵的亲事交给江意惜。
    老太太跟大儿、三儿商量道,“明郡王府的七姑娘和西平侯府的二姑娘都挺好,咱们跟洵儿说说。若洵儿同意,惜丫头就不会反对了。”
    江伯爷说道,“黄御史家的三姑娘也不错。”
    三老爷斟酌着说道,“这几家姑娘的确不错。不过,既然惜丫头已经提前打了招呼,还是多听听那姐弟二人的意见。”
    江洵与同年们在食上喝酒,戌时末才回来。他没有直接去如意堂,而是去了祠堂。
    江老太太听说江洵又去了祠堂,脸色不虞。也不好发脾气,自我安慰道,“那是个孝顺孩子。”
    江洵亥时二刻才出祠堂。
    他以为家人都歇息了,正准备回自己小院,旺福说道,“二爷,二门还开着,老太太等人都在如意堂里等你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