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得了莲花种子和种植方法,方长不等简氏兄弟那边报名结束,就向仓鼠精米满仓说道“在下准备离去,不去向两位简先生告别,还请以后见到他们,代为传达一下。”
    书生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方长从仓鼠精家中离开,在这城内寻了酒馆,将腰间酒葫芦重新装满,轻飘飘离开兴庆府城。
    ------------
    第138章 【新年将至气象新】
    从兴庆府城东门出来,方长沿着官道前行。
    最冷时候刚过,大地上雪未消。
    由于阳光照射,剩余的雪地再也不似初成时那样松软,表面结成了一层硬壳,依然雪白,但若用手摸上去,会有沙子样的感觉,不爽利。
    身旁行人似乎比往常多。
    他耳力甚好,能够听见很远处的交谈声。
    小部分人是家境还算不错,听说了城中二位简先生,开了所价格极其优惠的学校,从四面乡里赶来,给家里孩童报名。
    其余几乎所有人,都是趁着年前,来城里逛一逛,即使不采买一番,也能感受繁华,过过眼瘾。
    方长在一颗叶子落尽的大树下驻足。
    他轻轻解下腰间葫芦,拔开盖子,却只是执在手中。
    回过头来,方长朝兴庆府上方望去。
    那里文气如龙虎,但转瞬而化,变为涛涛江海,遍布空中,浑厚无比,并向四方远远蔓延开去,气势恢宏。
    方长知道,这便是简正清简正初兄弟二人,此番作为在天象上的反应。
    而且不止如此,兴庆府城上方之气,隐隐间,如添筑大厦之基,让因大劫而有点晦暗的人族气运,显得稳固了不少。
    实在是功德无量。
    方长举起葫芦,仰头灌了口高粱酒,而后对着所见情形笑了笑。
    他把酒葫芦重新盖好,系在腰间,转头继续向东行走。
    …………
    ……
    气温微升,新年将近。
    方长依然走的很慢,他带着悠闲心情,欣赏着路上每件事物,欣赏着所遇到的每件事。
    无论是枯草还是树木、碎石还是雪堆,都能引起他的兴趣,不过与这些相比,路上百姓之间千家万事,更有意思得多。
    他也不用“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状态遮掩,只是如普通路人一般,顺着官道行走。
    偶尔来了兴致,便顺着阡陌走上一段,穿村过镇,绕些远路,只为在多瞧一点未曾见过的景致之余,接触点有趣的人和事。
    前方又是个小镇。
    马上就是新年了,大家早都闲了下来,为过年所做的各项准备,也到了上场的时候。
    秋末粜粮食所得钱帛,被取出来,拿到集市上,换各色过年的食物用具,再给家里人扯上几尺布,给儿孙买泥人竹哨,给女儿买头绳木钗。
    镇子相对于村落来说街道更宽敞,能够摆下更多摊位,又常常是周围村落的地理中心,故而轮到这里有集市时,规模会大上不少,号称“烂市集”。
    这是镇里集市一年中最繁忙,也是最拥挤的时候。
    人挨人,人挤人,熙熙攘攘。若是穿的稍微厚实一些,不等将集市逛完,额头就会见到汗水。
    锅灶里白色热气向上飘荡着,随着微风散开不见,空气中传来各种气味的混合,并不好闻,却满是生活。
    吆喝声、交谈声、讨价还价声、食物在油锅里的滋啦声、家禽咕咕声,也混在一起,迎面扑来。
    两侧摊位上,摆着密密匝匝的年货,米面、猪头、熏鸡、香肠、干菜、酒、葱姜、糖块、糖瓜、麻糖、年糕、香油、陈醋、点心、盐、豆腐干、豆腐丝、年画、窗纸、果子、皮冻、红纸、果脯、蹄筋、草纸、布匹……
    还有孩子们喜爱的泥塑、风车、糖人、脸谱、木刀木枪、糖葫芦、头花头绳、爆竹……
    摊位前,各自有不少人围着,他们一边翻来捡去,一边七嘴八舌的问,摊主往往手脚麻利、丝毫不乱的应对,空挡里两方还在不断讨价还价。
    此种情形下,摊主们丝毫不恼,因为只有挑拣和用力砍价的,才是最为真心的买家。
    方长走进这座其貌不扬的普通小镇。
    周围路过的赶集人,会下意识与他保持一尺距离,让他避免了拥挤,就像一条鱼滑入水中,顺畅地在这堆满了摊位行人的集市上走动。
    他在一个正煎豆腐块的小摊前停下。
    煎豆腐摊主正在忙碌,他架起了小炉子,将一块厚铁板烧得滚烫,在上面小心抹一层薄薄荤油,将切成四方薄片,腌制过的豆腐放在上面,煎炸的六面焦黄,声音悦耳,香气扑鼻。
    乡下也不讲究排队,都是围在一起,方长走进去,旁边人下意识就让开来,距离他一尺开外,只是眼睛依然瞅着焦黄的豆腐。
    他问道“请问这豆腐怎么卖?”
    摊主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一文钱三片,三文钱十片。客人您别看豆腐不太值钱,可我这用料细心,是加了盐的,还用了好荤油,实惠得很。来些吧,保证好吃,让您吃了还想吃。”
    “来二十片。”说着方长便派出六文钱。
    “好嘞~~!”见有生意上门,摊主很高兴,立刻收了钱,又取出几片豆腐放在铁板上。
    烂市集的好处,就在于不必歇火,不断有客人,大大节省成本。若以单日收入来讲,今天可是一年中最不能错过的好日子。
    由于今天总能卖得出去,摊主的制作安排也不一样,铁板上一直有批豆腐在煎炸,如此方长不必等待一个烹饪周期,就能取到自己那份。
    旁边有人带着两个孩子,从摊子前面路过,孩子们被香味吸引,吵闹着要吃。
    还好豆腐不算贵,这人拗不过,便就走过来,掏出三文钱购买。
    “客人稍等,我先将这位要的那份儿煎好。”说着,他通了通下面火炉,弄得更旺,而后手上速度更加麻利了些,小铲子和铁板的摩擦声更加迅速,宛如一首简单又简短的打击乐。
    方长看了看旁边人,对方衣服上有补丁,但是气色很好,看起来不是富贵人家,但也算得上衣食充足。
    他率先开口,搭讪道“这位老哥,来赶烂市集?”
    “是啊,都一样,今天出门的人,差不多都是赶集人。”中年人开朗地笑道“我也如此,来此带孩子们玩耍下,顺便置办些年货。”
    “今年秋天咱们府里丰收了次,虽然粮价如以往一样,刷的跌了下去,到现在都没缓回去,但终究是多收成了些许,能过个肥年了……”
    谈话间,一旁摊主抽出一样草纸,将两叠豆腐小心放在上面,而后递给方长道
    “客人,您的煎豆腐。”
    ------------
    第139章 【父与子】
    “噢,谢谢。”
    方长伸手接过,也不怕热量,使单手托着。
    周围娃娃们都是拎着草纸包,待豆腐稍凉之后,直接下手捏着吃,或者折两段树枝木棍当筷子。
    毕竟提供木签成本太高,对于卖煎豆腐这种小本生意来说很难承受,而且这里的顾客们,比起承受更多溢价,更喜欢物美价廉,哪怕忍受一些不方便。
    对于旁人做法,方长并不取。
    他背后包裹里倒是有筷子,那还是他在仙栖崖上待着时,用竹子做成的,但他懒得拿出来,便从鞘中抽出直背小玉刀,一块一块戳着吃。
    虽然这豆腐摊连名字都称不上来,但味道确实不错。
    刚做好的豆腐片色泽金黄,在寒冷天气中冒着热气,外表就十分让人有食欲。
    其腌制的很入味,鲜香可口,虽然层次感较少,但区别甚为分明,外皮弹,里面软,嚼起来有一点点像肉,无怪乎孩子们都喜欢。
    没吃几块,旁边带孩子的顾客,也从摊主手里接过煎豆腐,分给旁边俩孩童。
    孩童们欢笑着,吃得美滋滋,旁边中年人眼中满是宠爱。
    两个小童注意到了中年人,不约而同地举起手中豆腐片,齐声说道
    “爹爹,你也吃。”
    “好,好。”见孩子乖巧,中年人眉开眼笑,咬了两个豆腐角儿,才摸摸他们脑勺,重新将视线转向方长。
    方长笑道“集市甚是热闹,看来今年年景不错。”
    “阁下不是乡里人?今年年景确实不错,比前几年都好,”中年人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眼看便要化冻春耕,愿明年也是好年景,连续两年丰收的话,真个能多过上几年好日子。”
    寒暄了几句,方长问道“这集市上还有什么比较好吃?”
    中年人想了想,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东头那里有个小棚子,里面摆着木墩木锤,里面将糖和碎花生与芝麻放一起砸,又甜又香,我小时候很是喜欢。
    将豆腐吃完,方长将手与玉刀一起用除垢术清理干净,还刀入鞘。
    而后他和中年人道声别,便转身如游鱼般重新进入拥挤人群,不见踪影。
    就像这段日子里,接触每个人时一样,毫不拖泥带水。
    …………
    ……
    当方长走到虎桥镇时,柳树已经发了新芽,春暖花将开。
    宁河府并不像更北方那样冻得结实,白沟河的水融化的早,哗啦啦朝着远方奔腾,那大部分是云中山里融化的雪水。
    田野重新泛起了绿色,草尖儿如绒毛般,在复苏的大地上冒出来,带着勃勃生机,但若仔细查看,又太过稀疏,并不成片。
    农人们正在整备耕牛,给它们梳毛,喂好料蓄力,接下来就是春耕,决定着一年的收成,以及家的生计,可马虎不得。
    镇里依然如往常那般样子,只是随着春过雪消,官道重新变得好走,于是经过这虎桥镇的车马客商,又多了起来。
    多起来的人,让虎桥镇的各家客栈,还有各处饭馆,重新红火起来。
    镇里此起彼伏,都是各式伏虎饼的叫卖声,它以白面烙制,重油重糖,味道好、耐储存,是这虎桥镇最出名的特产,也是远近客商行人们,非常喜欢的干粮。
    只是各家制作窍门不同,因此简单的配方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风味,互相间区别很大。
    方长先是去镇口,找到惯常进的那家酒馆,重新将自己酒葫芦打满。
    而后他将葫芦系好,慢悠悠地行走,准备找熟悉地方解决晚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