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凤回巢(重生) 第6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臣以为,此事必和吐蕃太子妃有莫大关联!”
    吐蕃太子妃,正是齐王的嫡出女儿,当年远嫁和亲的乐阳郡主。
    吐蕃骤然出军,边军中冒出数十个叛徒,边军折损了主将和众多将士……这一切,一定有乐阳郡主的“功劳”。
    卢尚书出言之后,其余众臣也纷纷出列,强烈谴责乐阳郡主。
    顾海出列启奏:“乐阳郡主远在吐蕃,她身为吐蕃太子妃,必然留在吐蕃国内,不会随军至边关。吐蕃突厥的联军在短短数日里便攻占五座边城,绝不仅是数十个边军内应之功。臣以为,一直隐而不见下落不明的齐王世子必在敌军之中。”
    顾海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细细一想,又觉得顾海的猜测极有道理。
    吐蕃和突厥俱是游牧民族,擅长骑术和游战,却不擅长攻城守城。
    往年突厥来犯,多是来去如风,败了立刻遁走。便是胜了,也只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关外。像这般大举来犯以攻城为重,前所未有。现在这般摆出长期缠斗的架势,分明是有熟悉边军作战模式优劣的人在背后指点。
    这个人,非齐王世子莫属!
    崔阁老沉声附议:“顾尚书所言极有道理。臣也以为,齐王世子一定藏身在敌军内。为敌军出谋划策,攻打边城。现在摆出这副长期耗战的架势,更是居心叵测,不得不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神色有些晦暗:“传朕旨意到边关,从即日起,注意敌军动态,全力搜索齐王世子的下落。若有机会,格杀勿论!”
    ……
    大朝会散了之后,天子又召集重臣至福宁殿,商议重要国事和边军战事以及种种应对之策。
    一转眼,便是半日时间。
    大秦地域广袤,百姓众多。州郡有五十余个,要么这个州受了旱灾求开仓放粮,要么那个州出了贪墨大案,总之,国事永远处理不完。
    即便有内阁五位阁老预先处置了大半,到天子面前的奏折也依然摞得半人高。
    萧诩自登基之后,便十分勤勉。当日的奏折坚持当日批阅处理完毕,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形,否则,绝不会拖延。
    也因此,萧诩时常忙碌到半夜。
    不过,近来萧诩到了晚饭时辰便休息。
    今日也未例外。
    处理最要紧的国事之后,剩余的一摞奏折,萧诩很自然地吩咐崔阁老:“今日烦请崔阁老留下,将剩余的奏折批阅完毕。其余诸位阁老,忙碌了一整日,不妨先回府稍事休息。”
    几位阁老中,属崔阁老最年轻力盛。
    王阁老等人一起告退。
    出了福宁殿后,一位阁老低声道:“皇后娘娘有孕,皇上忙于国事之余,每日还要抽出时间陪皇后娘娘,可见鹣鲽情深。”
    可不是么?
    这世上多的是三妻四妾的男子,风流自赏也是所有士大夫和勋贵们的特质。像罗尚书那般从不纳妾的是异数。
    身为天子,对皇后情深至此,实在是让人钦佩。
    王阁老步伐还算稳健,神色间却有一丝不愉。
    一山不容二虎。他这个首辅位置尚未坐稳,便又冒了崔阁老出来。内阁本是按资历排序,最迟入阁的崔阁老偏偏官声最佳,又最得天子器重,俨然有了和他这个首辅分庭抗礼之势……
    当日为了削弱傅阁老的势力,天子特意抬举了他出来,和傅阁老唱对台戏。现在他做了首辅,天子又刻意扶持崔阁老。
    这便是帝王的平衡朝堂之术!
    第1020章 音讯
    踏进椒房殿的那一刻,萧诩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脚步也轻快起来。
    “阿宁,”萧诩含笑上前,拉起顾莞宁的手:“你今日感觉如何?孩子没闹腾你吧!”
    顾莞宁面色红润,气色颇好,抿唇一笑道:“这个孩子定是十分乖巧。在我肚子里半点都没闹腾。我现在好吃好睡,半点孕吐的反应都没有。”
    这一胎比起前两胎都要平稳的多。
    萧诩细细地看顾莞宁一眼,然后笑了起来:“养胖一些才好。”
    顾莞宁抬眼看向萧诩,敏锐地察觉出萧诩眉宇间的阴霾:“怎么了?是不是边关战事又不平顺了?”
    萧诩避重就轻地应道:“这倒不是。你现在只管安心养胎,其余诸事不必多虑。”
    顾莞宁略略蹙眉,声音里有了一丝不悦:“便是你不说,过两日我一样知晓。”
    这倒也是。
    边关在打仗,任何相关的消息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开。顾莞宁并未刻意将手伸进朝堂,不过,消息依然十分灵通。
    萧诩无奈地笑了一笑:“罢了,我说给你听,你别动气。”
    说完,将齐王十余年在边军安插内应之事说了出来。
    顾莞宁的神色果然冷了下来。
    说到底,此事和死去的定北侯顾湛不无关系。
    年轻的顾湛太过信任自己的姐夫,并未想到齐王包藏祸心,竟利用顾湛对他的信任,做出这等事情。
    此时这件事曝露出来,顾湛的声名无疑也受了影响。
    碍着帝后,朝堂之上无人敢多这个嘴。众人私下少不得要非议顾湛几句。便是连定北侯府,也会受些牵连。
    “今日三叔在朝堂上,又有了大胆的猜测。说萧睿必定藏身敌军之中,指点敌军如何攻城守城。”
    已经开了头,萧诩索性将另一桩要紧事也说了出来:“我已经下旨去边关,命边军全力搜查萧睿下落,格杀勿论!”
    顾莞宁默然片刻,才道:“不是易事!”
    萧诩目中闪过冷芒:“不管如何,非杀不可!”
    这个熟悉的名字,曾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心头刺。
    时隔几年,回想起萧睿,那张冷厉的俊脸竟依然十分鲜明。仿佛被镌刻在脑海中,平日从不提起,却从未真正忘怀。
    萧诩很快又道:“总之,你以安胎为重。这件事交给我就行了。”
    顾莞宁嗯了一声。
    每次提起萧睿,夫妻两人的心情总有些沉闷。两人都不愿多提,很快扯开话题。
    ……
    又过数日,神卫军也抵达边关。
    援军的陆续到来,令边军士气大振。平西伯父子俱是骁勇善战之人,亲自领兵上阵杀敌,很快便打了一场大胜仗,夺回了一座边城。
    胜利的消息传来,令众人欢欣鼓舞。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吐蕃突厥也陆续有了增援,战事激烈至极。边关送来的战报上的损伤数字,也极为惊人。
    与此同时,边军虏获了俘虏之后,不再斩杀,而是严刑拷问萧睿的下落。
    普通的士兵和低级将领,根本不知萧睿这个名字。
    直到一个月之后,顾柏亲自领兵上阵,俘虏了吐蕃军队里的一员高级武将。严刑逼问之下,这个武将熬不过刑罚,终于吐露实情。
    萧睿确实藏身吐蕃的军队中。
    只是,他极少在人前露面,十分低调。他无官无职。平日待在中军帐里,充任军师的角色。唯有数十个高级将领才知道他的存在。
    而此次和突厥联军来袭的吐蕃主将,正是吐蕃太子。
    消息传到众人耳中,众人并不惊讶错愕,反而都有“果然如此”的感觉。
    萧诩看着战报,眼中燃起怒火。
    再多的猜测,都不及这个确切的消息!
    萧睿,你怎么能这么做?!
    萧家子孙争夺江山,成王败寇,无需怨天尤人。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和乐阳联手,引外敌入关,进犯大秦!
    他日死后,到了地下,你有何颜面面对萧家列祖列宗?
    天子的怒意如此明显,众臣也不敢在此时火上浇油。
    倒是顾海,因萧睿和定北侯府颇有牵连,主动张口谏言:“萧睿这个逆贼不愿在人前露面,一直躲在中军之处。除非彻底打退敌军,否则,想杀了这个逆贼,着实不易。”
    “臣以为,可以双管齐下。一边命人刺杀萧睿,一边下国书给吐蕃突厥,命他们交出萧睿。只要他们肯答应,便可以议和。”
    敌军当然不会轻易交人。尤其是吐蕃太子,既这般信任器重萧睿,便不会轻易将他交还大秦。不过,突厥人就未必这么想了。若能带回大笔的金银钱粮,死伤无数的突厥人或许会萌生退意。
    吐蕃突厥毕竟只是联军,未必全然一条心。
    大秦表明态度,会给萧睿带来极大的压力。或许会让吐蕃突厥之间生出隔阂嫌隙。以后也有可乘之机。
    萧诩点头首肯:“准顾尚书奏!”
    ……
    定北侯府。
    顾海回府之后,将今日朝堂之事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听了顾海的一席话之后,气血翻涌,额上青筋毕露:“这个混账东西!便是夺不成江山,也不能投身敌军,转头来杀大秦兵将,帮着那群不开化的蛮子来谋夺大秦江山!”
    “大逆不道!便是将他千刀万剐,也不解气!”
    眼看着太夫人面孔气得通红双目冒出火星,顾海不敢大意,忙扶住太夫人的胳膊:“母亲先平心静气,稍安勿躁!”
    怎么可能平心静气?
    怎么可能稍安勿躁?
    齐王是她的女婿,乐阳郡主是她的外孙女,萧睿更是她自小看顾着长大一直极为疼爱的外孙!
    齐王一门谋逆造反,定北侯府虽未受牵连,却也是她心头的一块心病。
    现在萧睿竟投身到了敌军中,暗中为吐蕃人出谋划策,来攻打边城进犯大秦……自家人内战是一回事,投敌却是另一回事。
    太夫人嘴唇发颤,面色悄然泛白,眼前一黑。
    “母亲!”
    顾海骇然呼喊出声,紧紧地抓住太夫人的胳膊,不让她彻底晕厥:“来人,立刻请李大夫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