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332章 识破魏军图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安没有能人吗?
    当然不是。
    桓楷虽然被曹昙及魏国众将推崇为毒士贾诩,但毕竟不是真贾诩。
    桓楷对新汉的了解,还停留在蜀汉末年的阶段,并没有综合去考量,这些年来汉国上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赵广大力提拔和重用年轻人才魄力,要比曹昙、司马炎之流大的多,随着姜维等老一辈人的淡出,如今的长安朝堂上,如陈寿这样的中年官员都已经算是老人了。
    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军功军爵制的恢复,还有丝路商贸的复通,都要长安呈现出两汉以来未有过的勃勃生机。
    从培养后备的角度来讲,长安有的是人才,如黄崇、马融这样的年轻人,缺的是机会,并不是能力。
    同时,在赵广的大力倡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这一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被很好的运用到了汉国朝堂治理中。
    侍中黄崇,代表着跟着赵广一路起家的元从子弟,在赵广的大力简拔下,黄崇的官职晋升速度非常的快,其综合能力方面也比诸葛尚、诸葛诠、苏绍等人要胜过不少。
    黄崇这些年来,跟在诸葛绪、苏愉等官员后面,也学得了不少的治政知识,他的想法和理念也颇得汉国众官员的认可。
    北参军司大佬马融,代表汉军军方力量。马融久在军中,和汉军中的各级将领、参军司的众参谋都熟悉的很,他的态度也代表着汉军军方的意思。
    最后一位是张星彩,她代表的是宫中势力,或者更贴切的说是以张星彩、诸葛婉为代表的汉国新兴商贸群体。
    这一群人掌握了汉国除农业以外的大半经济命脉,随着汉国版图的扩张,他们已经渐渐的从关中、巴蜀两个传统的地区,向凉州、西域、弘农、并州、荆州等方向拓展自己的业务。
    从这三个群体可以看出,赵广虽然人不在长安,但掌握朝政的人还是他的人。
    综合来看,在赵广领军出征的这段时间,汉国朝政的运转就如同一部驶上高速公路的汽车,沿着既定的轨道在不停歇的前进。
    四月中。
    长安城,未央宫。
    马融、杜预从洛阳返回,汉国朝堂在姜维的主持下,就魏军进入汉中之后的具体动向召开军事内政专题会议,商讨应对策略。
    魏军一路遮遮掩掩,试图将北上关中的真实意图给隐藏起来,桓楷的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还真别说,让长安的汉国朝堂上,对魏军接下来的动向产生了分歧。
    “大司马,魏军此次弃了襄阳,入武关、新城、汉中,其目的究竟是哪里,现在还无法判断出来,不过,大将军在上洛时与魏国降将许综、文武等人有接触。”
    “据许、文两人所说,魏军此时西征开始时的目标就是长安,就是关中,所以,参军司认为,我军要对秦岭沿线的几条谷道重点防范,派出重兵布防,以防魏军突然从山中窜出,袭扰我关中腹地。”
    会议一开始,马融就代表北参军司作了发言,马融这一路上,与杜预相谈甚欢,两个人一个是参军司的大佬,一个号称杜武库,头脑里智谋无数,对魏军接下来的动向,两人一番猜测,倒也说的八九不离十。
    “有没有可能,曹昙想要入巴蜀,占我大汉益州、梁州之地?要是米仓道天险被魏军攻破,则当年魏军胡烈部兵入巴西,奔袭成都的情形就会再现。”黄崇忧心冲冲,代表出生于蜀地的官员提问道。
    黄崇这一问,也不是无的放矢。
    如今,吴国的交趾军在南中向北攻击,巴蜀两地的汉军主力又多随罗宪在荆州征战,整个巴蜀地区,唯有南参军司李球带着一众三线部队在支撑着,一旦南、北关隘被突破,巴蜀的情况将很不乐观。
    马融同样出身巴郡,但他现在代表的却是北参军司,听到黄崇有异议,坚定的说道:“曹昙要是入巴蜀,那他就是自寻死路。前番魏贼入境,致我大汉益、梁两州民不聊生,如果他们再去,巴蜀的百姓必然纷起反抗,按大将军所言,这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覆灭只在旦夕。”
    杜预在杜模的身边站着,刚刚投奔汉国,他虽然自诩能力出众,但未经考验,也不可能一下子得到重用。
    杜预聆听着汉国朝堂上的争论,马融、黄崇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都有几分道理,相比而言,马融提到的人民战争之类的新词,倒让杜预感兴趣起来。
    姜维柱了一根柺杖,多年征战留下的腿疾,让他站起有些艰难。方才,马、黄两人争论之时,姜维一时闭目养神,不发一言,等到众人的意见都表达的差不多时,姜维才始猛然睁开了眼睛,目光锐利的扫视众人一周。
    “大将军临出征前有言,汉国的根基在关中,关中的根基在长安。巴蜀之地,虽然重要,但和整个大汉的疆域来讲,只是西南一隅。如今,李参军在成都驻守,那里虽然缺少精锐,但却有成千上万支持大汉的百姓,我们要相信他们,相信李参军能够挡住魏军的进攻。”
    “至于关中怎么来防御,我想请一个人来给我们好好解说一番。杜预杜长史,请上前来,说一说你的具体构想?”
    姜维的语音一落,他的目光就停注到了杜预的身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杜预神情一怔,他还真没想到,姜维会在这个关键时候提到自己,不过,这等军谋之事正是他的长项,对魏军如何布防,在回长安的一路上,他也早就盘算过多次。
    “大司马,诸位:以杜某看来,魏军孤军入关中,看似兵分三路,有入蜀、北上、东退三个选择,但实际上,曹昙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上。”
    杜预长吁了一口气,见众人被他的话语吸引,即继续道:“入蜀如方才马参军所说,是一条死路,这条路别人没走过,而我杜预却是亲身体会;东退襄阳看似稳妥,但却无任何意义,魏军本来据守坚城,却又主动放弃,如今再返,所为何来?曹昙要是那样做的话,不用我们打他,魏军就自动崩溃了。”
    “所以,曹昙的选择只会是北上,他的野心是图谋关中,占据我大汉的腹心,只有占领了丰饶的关中平原,魏国才能在逆境中重生,这一点,和当年赵大将军从蜀中北伐关中是一个道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
    同样的道理,在杜预嘴里一说出来,情况就不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