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农家小福女 第1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以他向满宝表达了购买的意愿,“我出钱,让你二哥给我做一个像这个这么大的竹球好不好?”
    “你出多少钱?”
    “你卖给白二的竹球是十文钱,那我出十二文好啦。”
    满宝略一思索便点头,“好,一言为定。”
    周二郎现在也不是特别忙,送上门来的生意,虽然很小,但他也接。
    何况,竹球并不难做,他又有经验了,所以满宝一提,他就去存放竹条的茅草房里拖出竹条来。
    自从周四郎他们搬进新屋后,他们之前住的茅草屋就空出来了。
    因为房间够大,周二郎干脆收拾出来,把他的宝贝竹子都搬了进去,天气冷的时候,他都不在院子里竹编了,而是在屋里。
    好吧,虽然茅草屋里也并不暖和多少,但总比在院子里吹冷风要强吧?
    周四郎忙了好一会儿,快速的把竹球给缠出来了,和满宝书架上摆着的差不多大,然后递给满宝:“你和白家小公子说,以后这种小竹编不用给钱的,他要是喜欢,和我说一声,我都给他做。”
    这次满宝已经提前收了钱,那就不好退回去了。
    满宝却道:“在商言商,二哥,你一定得收钱,以后说不定会有很多很多人和你买竹球呢。”
    周二郎就哈哈大笑道:“这东西也就你们小孩儿会玩,谁会花钱来买?何况你还定价这么高,十二文呢。”
    结果话刚说完,第二天白二郎就拿着钱冲到周家,要周二郎也给他做一个那么大的求,如果更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满宝问他,“你不是有一个了吗?”
    不提还好,一提他就忍不住抱怨,“你那个太小了,你明明有大的,却不卖我,哼,我以后再也不跟你做生意了。”
    满宝:“……”
    白二郎继续缠着要周二郎给他做竹球。
    满宝就冲上去拦在周二郎前面,道:“哼,你不跟我做生意,我还不跟你做生意呢,我让我二哥不给你做。”
    周二郎:……
    最后,周二郎还是收了白二郎的钱,替他走了一个大竹球。
    然后第二天,周家门外就又围了好几个小孩儿,都是拿着钱要买竹球的。
    周二郎一边给他们做,一边问,“你们拿钱来买球,你们父母知道了吗?”
    他觉得如果二头他们敢拿钱去买这些不当吃不当穿的东西,他一定会狠狠地揍他们一顿的。
    孩子们理直气壮的表示这是他们的压岁钱。
    周二郎无言,不过这些孩子都是学堂里的学生,家境不错,显然并不在乎这十二文钱。
    之后几天,周二郎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订单,有本村的孩子要做竹球的,也有大梨村等附近几个村的孩子找过来,或委托本村的孩子预定的。
    这让周二郎惊奇不已,干脆做了一批拿到集市上去卖,但奇怪的是,拿到集市上的竹球一个都没卖出去。
    最后他拿回家,还是别村的小孩委托村里的小孩儿帮忙购买,这才把那批竹球都卖光了。
    不说周二郎,满宝都觉得这个现象很奇怪。
    第197章 春种
    正月还没过完,春雨擦着尾巴就开始往下落,除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短暂的晴朗了一天外,其余时候不是在下雨,就是在酝酿下雨。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迅猛。
    春雨一下,春风再一吹,地里的青草就跟吃了科科说的营养剂一样蹭蹭的往上长,明明满宝睡觉前路两边的野草只冒了少许,一觉醒来,路两边已是一片翠绿。
    然后满宝就背着自己的小书箱,扛着一把比她不知大多少的雨伞去上学。
    周家兄弟却没她这么好的待遇,虽然天空中飘着细雨,但他们也要下地。
    穿上蓑衣,扛着锄头和犁就下地。
    就连老周头都穿着蓑衣,戴着草帽一起,周六郎自然也是去的。
    周家的田地不少,很难做到科科说的精工细作,甚至就连有钱的白地主家都做不到。
    水土好的田全部种上水稻,次一些的则种植小麦,非田,是旱地的地上则要播种各种豆子以及种植瓜果。
    比如满宝很不喜欢吃的冬瓜,节瓜,南瓜等。
    周家的地多,但劳力也多。
    犁地几乎是男人们的事,但偶尔小钱氏她们也会扛着锄头一起下地平整一下土地。
    今年除了家里好的田地外,他们开出来的三块荒地也要精心一点儿,因为那里面要种植的可是很值钱的姜块和山药。
    尤其是姜块,就连刚入行的周三郎都上心得不得了,好几个傍晚都摸黑到地里撒肥,争取在下种前将地养得更肥一点儿。
    为了抑制地里草的生长,周三郎他们往荒地里撒了一层薄薄的稻草层。
    这是去年满宝种植姜块和山药时发现的秘密。
    去年因为气温起伏大,他们下种后为了保温,在地上撒了一层稻草保暖,最后发现被稻草遮掩的地方野草没那么多。
    所以今年他们也这么干,然后下种的时候再把种的地方稻草扒拉开,下种后露出来。
    这样姜块发芽后长出,野草还没长出来,给他们争取了不少时间。
    毕竟这段时间是春忙,他们是真的很忙。
    今年家里又多了周四郎的二十亩地,所以他们恐怕不能去白地主家做短工了。
    这意味着他们开春将会减少一项收入,当然,现在收入的降低,等到入秋小麦、豆子和水稻收获时,他们会得到比往年更高的收益。
    理论上如此,如果老天爷足够赏脸,今年能和过去的三年一样风调雨顺的话。
    不过今年的天气的确有些怪。
    开春便淅淅沥沥的不断下起雨来,就在田里的水渐渐增多,老周头不得不带着儿子们去放水,一脸忧愁的看着老天爷时,没过两天,天就晴了。
    老周头几乎不敢怠慢,立即带着家人将育好的秧苗插下,就连二头和二丫都得到地里去,全家除了满宝和三头三丫和四头这四个小的外,就是钱氏都忙得团团转。
    因为家里人都下地,她自然要负担起家务活儿,就算她不能干重活儿,但做饭做菜,打扫院子这样的事却是可以的。
    加上还有满宝几个小的帮忙呢,如此一来,一病弱四幼小,倒也帮得上家里的忙了。
    春天抢种是和秋天抢收一样累的活儿,家里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去,满宝心疼得不行,打开自己的钱盒,数了数里面的铜板后就数出二十文来去买肉。
    她觉得豚肉虽然没有羊肉好吃,但它便宜呀。
    长久来看,还是买豚肉更划算些,就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未来四嫂家是卖羊肉的,而且两家的肉摊就摆在一起。
    接了钱负责买肉的大头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每次去买肉前都会问一声周四郎有没有话让他传。
    周四郎春忙累得不行,根本没脑子想更多的事,闻言就随手从路边扯了一堆野花塞给他,“替我送给她。”
    满宝喜欢往自个的房间里放花花草草,没有花的时候,野草都能摆上,就连大丫和二丫几个也是,每天都缠着二哥给她们做竹花瓶插花。
    所以周四郎得出一个结论,女孩子都喜欢花花草草。
    别的东西他没有,花花草草却多的是,路上,山上哪儿哪儿都是。
    等路上的被他扯光了,他就会在干活休息的时候随手从山上扯一些好看的花回去,让满宝挑选过后剩下的丢盆里泡水,第二天水灵灵的塞给大头,让他去买肉的时候给方小娘子带上。
    所以,自从春忙后,大头每天都要往大集上跑一趟买肉,大多时候是买豚肉,偶尔买羊肉。
    但不管他买什么肉,他都会代替四叔给未来四婶送一束花。
    别说方家,就是整个大梨村的人都知道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时候就说,“别说,这周家四小子还是很看重二妞的,二妞这夫婿选得好。”
    至于周家总是去隔壁肉摊买肉的行为,头几天还有人在心里嘀咕,就是方家心里也略微有些不舒服,但这花送了十多天后,大家心里就只剩下舒服了。
    至于不在岳家买肉跑隔壁肉摊上,大家也从心底表示了理解,毕竟两家卖的肉不一样,价钱也相差很大。
    一方面,大家觉得周家条件比不上方家,只能选择更便宜的豚肉,可另一方面,这乡下地方,每天都能吃得起肉的人家也没几家。
    至少就是大梨村的村长都不舍得这么吃的。
    这么一比较,似乎周家的家境还很不错呢。
    反正程氏就放心了很多,她道:“虽然也就农忙的这段时间他们家才每天买肉,可能这么干的人家也不多,显然他们家底还是有的。”
    至少不比他们之前看的几家差,那几家的家底看着比周家要厚,但似乎也不舍得在这样的日子天天吃肉的。
    方家就是屠户,这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们要买肉,基本上都是来大梨村。
    所以对谁家家境如何,他们最了解不过。
    方屠户就到:“也就两个来月的时间了,等春忙一结束就出门了,这段时间让她少出门,捂一捂,说不定能捂白一点儿,我看周四那小子别的还罢,就那张脸和那张嘴还行。”
    显然,方屠户也想让女儿从颜值上匹配周四郎。
    第198章 咻忽
    在插秧前,老周家已经瞅着空往地里撒了麦种和豆种,在插秧完后,地里的麦苗和豆苗都长出来了,当然,和它们一起长出来的还有数不尽的野草。
    于是春忙进入第二个阶段——除草。
    这种工作,男女老幼都适合,就是满宝都跟着在离得最近的几块地里除草。
    除草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粗放型的,一种是细作型的。
    前者,拿着一把锄头,一路轻轻地锄过去,将垄上的草连根锄掉,再用泥土掩一下苗沟里的草。
    不仅可以除掉一些草,还能为麦苗或豆苗提供更多的土壤养分。
    而后者,则是拿着小锄头一点儿一点儿的把沟垄里的草全都锄掉,还要把他们运出来。
    哪怕老周家人很多,也是做不多所有的地都细作的。
    他们会根据种子的破土情况和地的肥沃来做选择。
    发苗率最好的地,土壤更加肥沃的地被细作,其余的则视情况而定,有余力,就细作,没有余力就粗放型种植。
    当然,老周头是不懂什么粗放细作的,这些都是满宝在和科科讨论时听到的名词,老周头有的只是几十年的耕种经验,村子里的村民几十上百年来都是这么干的。
    和外面的农民失地后沦为佃农或流民不一样,在七里村,甚至是在白马关镇这一大片的村子里,彻底失去土地的农民很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