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286章 二百八十五章力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杨和张辅对视一眼,一同叹气,他们四个是真的喜欢明朝这种环境。
    五代领导人,平稳交接,就靖难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其他的时候都很平稳,没有流血也没有流汗,让他们看到了大治天下的期望。
    这种环境下,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环境,对没有能力的人,或者跟不上时代的人,就相当不友好了。
    张辅拱拱手,率先离开,他还有好多事要做。
    张氏给的教材他得先带着老将们去学习。
    学习完这些之后,他们还要给勋贵和军方后人普及教育,普及教育后就要军校正式开学了。
    而且看张氏的意思,军方中还得自己培养一批科研人才。
    看着教材上面对武器的介绍和发展方向,他就领悟到了这种思想。
    如果编写教材的李靖知道他把前言理解出这种意思,肯定大嘴巴子抽他。
    老子就是在武器篇前言随手写了一下。
    毕竟老夫是将军,对后勤提一点要求怎么了。
    结果你个傻子竟然理解成让你们自己去搞科研,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张氏这里是用张辅组建军校,另外一边就好多了。
    ………
    姚广孝把组建军校的想法和朱棣讲了。
    朱棣再次把我两个儿子,一群武将都召唤到一起。
    坐镇在武将中有两个熟悉的身影,盛庸和平安。
    大家看着站在朱棣旁边的姚广孝,心情复杂。
    这个该死的和尚,又是他在搞事。
    “朕想组建军校,从小培养军事子弟。”
    朱棣开口就是王炸,勋贵们都被吓了一跳。
    “你们自己思考一下,到底能不能行。”
    朱棣瞪着他们,尤其是平安和盛庸,这两人最难搞,
    “可以,陛下的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这是目前能最快解决勋贵学识问题的办法。”
    平安平静的开口。
    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之一,但是是最后最小的那一批。
    朱元璋的义子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身份都是朱元璋的儿子,假儿子也是儿子嘛。
    朱元璋这人对知识对教育的追求是一种执念。
    故而即使在乱世中,朱元璋也给这群义子们普及教育,期望他们成才,最好都是文武双全才好。
    这也是朱元璋起家的另外一股势力。
    这批义子中最出色最有名的两个就是沐英和平安。
    沐英是最早的,镇守云南的沐家就是他创立的。
    其余的义子都纷纷进入军队之中,把持着一个又一个官位,军队从上到下,都有朱元璋义子的身影。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朱元璋义子们愿意替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原因。
    朱元璋给了他们活下去的资本,给了他们知识。
    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在那个时代学习过文化知识,所以在听到朱棣讲要组建军校,第一个同意。
    扫视一眼周围的人,平安冷哼一声,除了盛庸,其他人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同等兵力下,除了死去的张玉和朱高煦值得看一眼,其他的都是弟弟。
    “陛下应该知道太祖的义子们,您觉得我们这群人为什么对太祖忠心耿耿,您觉得我们这群人实力如何。”
    平安反问道,朱棣愣住,随口苦笑。
    “平安老弟,你就不要说笑,以沐英大哥为首的你们,对我老爹自然是尊敬无比,忠心无比,能力也都非常出色。”
    朱棣每每听到这里,身上的伤痕就隐隐做疼,真恐怖啊,平安真是好几次差点打死他。
    朱高煦脸色也发黑,他也差点被打死。
    平安脸上充满笑意。
    “这就是了,当年的北伐战争,我们和其他人最大的差距就是军队素质的差距。”
    “我们军队的军官,普遍都有学识。”
    “想必你也知道,太祖和那群老将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
    朱棣脸色巨变,以前没有注意到,现在被平安一说,他瞬间想到。
    同时坐在下方的勋贵将领们,也都脸色巨变,他们可都见过自己老爹和爷爷的。
    那是一群真正的一直在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达到了最绝巅的地步。
    “出生贫寒,未曾享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心中的自卑一直在告诉他们,你们就是泥腿子出身,你们要想被人看的起,就要学习。”
    “而且百姓人家,本身就对学识特别尊敬。”
    “您想一下太祖对宋濂先生的尊敬。”
    平安对建立军校这事无比支持,甚至于以叛将的身份在这里肆无忌惮的诉说。
    平安知道自己不该说这么多,但是他还是要说,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朱棣越看平安越满意,觉得自己没杀他是对的。
    这一世,因为要进行大量的对外作战,朱棣就没有杀平安和盛庸。
    而两人也做的很好,平草原,进中亚,战欧陆,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一心为国。
    用那句话说就是,当朱棣放了他们一条命后,当他们在聊天群内见到朱元璋后,他们的八尺之躯就已经许国。
    再次扫视一眼在座的众人,朱棣摸摸下巴,确定没人再提意见后,缓缓开口:
    “既然如此,那么建立军校,给勋贵子弟优先入学的资格,毕业后必须参军,必须给他们灌输一种信念,保家卫国。”
    “记住,一定要告诉他们,参加军校,入伍之后,你的七尺之躯,就不光是你和你父母的了,更是国家的。”
    “进了军校,一定要有为国家负责,为民族负责的信念。”
    “要不然,我们不要。”
    “昂贵的知识,最好的教育,不是留给废物的,更是留给有用之人的。”
    朱棣瞪着他们,一字一句的道。
    在场之人,都感受到了那种威严。
    他们更能体会到朱棣的信念。
    “我要军校出来的子弟,每一个都有肩抗国家民族的责任理念。”
    “我要他们做到那种为了国家,可舍生忘死,无论职位大小的坚定信仰。”
    “军校,不光要教兵法和军事素养,更要教导做人。”
    “明白吗?”
    平安盛庸和朱能三人带领众将低头领命。
    他们知道,朱棣要教育出一批真正为国为家考虑的将军。
    ………
    第一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