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大清第一作家 第1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郭络罗氏知他难处,心里也在腹诽:怎么皇上老盯着爷使唤?
    看他在忙碌中消瘦下来,恢复了原先俊美的样貌,郭络罗氏心疼坏了,开始给他炖鸡汤塞补品,胤禩没拒绝,一不小心比之前更圆了!
    忙碌的时候,往往会忍不住吃得过多,压力一大就更加暴饮暴食,因为过劳而造成的中年发福,令胤禩还没到三十岁,就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机”即将提前到来!
    他忙开动小脑筋,向汗阿玛建议:您不是要树立威严又拉拢文人吗?其实可以“转嫁矛盾”、“祸水东引”、“围魏救赵”……
    等文人们对倾城恼怒,那胤禩就又能关进去了!
    为了不做骡子,他愿意去与大哥做一段时间的邻居。
    康熙皱眉道:“那些写话本看话本的算什么文人,朕想要的是治国之才。”
    胤禩对“倾城”对于文人之间的影响力很是自信。
    他写话本可不是以八股文为形式来写的,除了《大秦传奇》充满古韵,写得他卡如难产以外,其他话本可都为了看客好理解而采用了白话。
    白话文渐渐变为了“流行”,人们开始用起来了,这还不算影响巨大吗?要论受众,《大秦传奇》的受众可比《南山集》广多了。用词精妙,还雅俗共赏,倾城的影响力,早就出了话本的小圈子。
    前些年,因《南山集》而陷入麻烦之中的戴名世听闻自己弟子被抓入了牢狱之中,几番走动都没能将弟子赎出来的戴名世,只能奋发读书。他猜测自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但既然没有失去人身自由,身上功名也没除,他便再试一回,希望能够高中科举,日后再想办法将被带走服劳役的弟子捞出来。
    今年,戴名世出现在殿试之中,一时风光无限,康熙召见他前来问话,见他主动投效,有意以此作典型,来敲打天下文人,并收揽文人归顺之心。
    京城所出的官报就如同一个媒介,作为朝廷与各地文人沟通的桥梁。
    而负责刊登倾城话本的京城文报,刊登出了《书中客》的最后一章荆轲刺秦,并刊印出倾城最后的那几句拉住了仇恨的话。
    看客们,直接在原地炸了!
    “我早该知道,我早该知道倾城怎么可能对我们安好心!”
    “还让我们自己写,这是人干的事?!分明是他躲懒!”
    “皇上不是要拉拢文人吗?倒是管一管他儿子啊!”
    众所周知,八贝勒倾城的府邸就在王府大街,对于倾城家在哪里,天下人早就已经扒拉干净了,还知道他的贝勒府分别与四贝勒、九贝勒相邻,西边有裕亲王府,东边是安亲王府。
    正是如此,八贝勒才不怕被人找上门,王府大街呢!自然只有王公贵族们会出入其中。
    他也正是借此,即使家在哪里被天下人扒干净了,也同样有恃无恐。
    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由于写的太好,名声太响,王公贵族子弟也开始来堵倾城了!
    想要树立典型拉拢文人,反而被一群人嚷嚷着让他管束“倾城”的康熙一时无言以对。
    他再一询问,得知胤禩正在忙碌“正事”,忙得脚不停歇。
    “八贝勒受皇上之命,正在与大人们商议肃清吏治,禁奢靡浮夸之风的章程。”
    康熙闻言,嘱咐道:“成,让他商议完后再来朕这儿。”
    “商议之后,八贝勒还要回内务府整顿内务。”
    康熙了然点头,又道:“无妨,让他晚上来。”
    云麾使低下头,恭敬道:“回皇上,八贝勒晚上还需掌卫之要务。”
    云麾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小心翼翼问道:“可能……三更以后就忙完了。”
    他强烈暗示康熙:八贝勒,已经给您使唤成了三瓣儿,他还不叫苦,您看看多好一大儿,也不心疼一下。
    康熙沉默了,反思自己逮着一只羊捋羊毛的做法似乎过分了一些。怨不得倾城不写话本呢!他忙得都没时间睡觉了。
    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累着了也不知道与朕说,说他笨好还是说他逞强好。”
    康熙随口道:“你转达朕口谕,让老八将手里的事情丢一部分给老四去。”
    没多久,胤禩便接到了云麾使的传达。
    他精神一振,乐了:“好!既然汗阿玛都这么说了,那我唯有对不住四哥了。”
    这叫什么?这叫奉旨甩锅!
    胤禩心疼得摸了摸自己软软白白的小肚子,愿意将明面上得到的好处与权力都转交给胤禛,以换过劳肥那十斤肉挪到胤禛身上。
    第130章 拉老四加班,美滋滋
    只要别人胖起来,那自己就不算肉嘟嘟。
    胤禩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大约可以总结为:因为没有压力,于是玩心上来撩老四。
    怪只怪他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他竟然还拿端正先生的名号来威胁我!
    胤禩表情一瞬间狰狞起来。
    受康熙之命与胤禩交接事务的胤禛奇怪道:“想什么呢?”
    胤禛深思:老八变得圆珠玉润后,心境也变得“心宽体胖”了。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比以前更顺眼,看到他心情就会变好。
    胤禩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各大事与胤禛细说:“其实我手里事也不多,也就亿点点!亿点点罢了,我相信四哥能胜任的。”
    将实权也转交给胤禛,连带着带起来的一批年轻官员队伍也丢给了他。
    胤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倒是毫不恋权。
    肃吏治,查各地科举舞弊的风声是否有属实迹象等。总之,不仅需要在京城里走动,还得去外地出差。再有戴名世《南山集》后续,他的弟子还在服劳役呢!而戴名世《南山集》以及他早些年的持才傲物迟早也会变成爆发出来的隐患。
    戴名世在文人、清流之间的名声响亮,与胤禩写话本不同,人家是真材实料要再现一本“新史记”的,谁搞了他,名声在文人之间恐怕也臭了。
    那名声臭与胤禩不写话本的层面可完全不同,文人的气节与坚持都体现在这儿了。
    汗阿玛收服戴名世做了典型,那么戴名世就不能死,但《南山集》问题确实存在,得杀鸡儆猴,之后该如何处理使得两全其美,都需要走动布置一番,至少汗阿玛在民间的名声可要维持着光鲜亮丽啊!
    再有就是内务府总管的职位是汗阿玛丢给他的,这个不能交代出去。只是内务府负责皇家开销,各地都有汗阿玛派出去的织造等人为内务府赚钱,就像那江宁的曹家,包衣世家,曹寅就是奉命去经营,以丰富皇上的钱袋子。
    但是曹寅他一直在亏钱啊!由于此前好几次南巡都是他们家操办,以至于入不敷出,汗阿玛觉得他有功劳,认为曹家金钱如流水与自己南巡有很大关系,且几次南巡都顺利免不了要嘉奖曹家,于是对他亏钱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不两江总督噶礼上走来弹劾曹寅挪用公款。
    曹寅建议汗阿玛私造铜钱,做铜斤买卖的本金还是问汗阿玛借的,汗阿玛借出去就是默许了!
    朝廷的钱都不敢瞎造,其中门道多着呢!户部那儿负责此事的官员有一整个队伍拿捏协定最后才得出最适合朝廷下发的数字,那曹寅私造铜钱岂不乱套?
    又要平衡君父那边的态度,又要阻止曹寅造铜钱搅合商市,这其中是汗阿玛的私信,君父稳坐钓鱼台,怎么都不算输,帝王也有私利也会有私心,胤禩为了汗阿玛面子,不会明面上去阻止针对曹寅,这件事还挺棘手,好在全都丢给老四去做了。
    戏文里雍正皇帝继位后就清算了曹家,曹家也因此而没落,胤禩问过老九了,这事交给老四来办,靠谱儿!
    胤禩想:虽然这一世老四还能不能继位都不一定,只要太子稳住,等汗阿玛百年,他或许会和我一样做个王爷。
    胤禛:“……”
    好家伙,以为只是一点点,没想到是亿点点!
    胤禩见状,摊手笑道:“所以我才将事儿丢给四哥了啊,内务府的事已经够我忙的了,钦差查案怕是分身不暇。”
    一匹骡子也是赶,两匹骡子也是拉,一人干活累,拉老四来加班怎么就美滋滋呢?
    他感觉很奇怪,明明和九弟关系最好,怎么就忍不住盯上老四呢?
    老四也总是盯他,难不成真的是上辈子的冤家,这辈子讨债来了?
    胤禛严肃着脸问他道:“是八弟向汗阿玛举荐我的?”
    “不,是汗阿玛自己想到了你。”
    胤禛了然,看来,汗阿玛还是希望他和老八之间互相配合,一刚一柔软硬兼施。
    待正事谈完,胤禛随口说了一句:“老大在宗人府吃喝不愁,你不必去看他,既然已经选择明哲保身,就不要在局势动荡时做多余的事。”
    胤禩:“这是大哥说的?”
    胤禛没有回答,默认了。
    胤禩想到十四最近跳得有些欢,若有所思。
    他在脑海中描绘起了如今局势,动荡吗?
    对他而言其实并不,而从汗阿玛的角度来看,阿哥们互相之间牵制,太子势力收敛起来不敢掐尖冒头,所有人的明哲暗斗都在汗阿玛的掌控之中。比起之前的形势来说,现在才是最稳定的状态。
    汗阿玛就是那根定海神针,有他在,乱不了。
    而汗阿玛现在的身体,再稳当个十年都不成问题的。
    胤禩离开后,胤禛盯着桌案前他带来的文书,脑阔有些隐隐作痛。
    怪不得老八这段时间黑眼圈重呢,原来都是公务愁的,汗阿玛也是,总让儿子左右为难。
    胤禛揉了揉眉心,招来心腹及幕僚,开始了挑灯夜战。
    虽然将明面上的事交出去了,胤禩仍要管内务府与掌卫之事,自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写话本了。
    胤禟才叫轻松呢,在朝中挂了个闲差,经营商船在海上贸易赚得盆满钵满,是纳税大户,户部管收税的官员见着他就知道九贝勒又要给国库送钱了,那钱的基数可不是一点半点儿。这些年来,靠着海上贸易,胤禟的商队从别国赚取到了惊人到富可敌国的财富,自然也惹来不少人眼红。
    胤禟也鸡贼,他知道现在最大的靠山是汗阿玛,而汗阿玛信任八哥,借此表忠心,直言自己赚到的钱,只要汗阿玛一句话就可以给他,并且又是为国库创收,又是为内务府创收。
    内务府进项多了,钱不也是进的康熙口袋?
    于康熙而言,这是摆在眼前的好处,赚得是外藩毛子的钱,渐渐也就放任了胤禟的行事。
    而内务府总管现在是胤禩在做,兄弟两个一拍即合、“狼狈为奸”,日子是越过越滋润了。
    于是,看了《书中客》最后一句话的民间,久久等待倾城后续却未等到,果真开始有人尝试着续写《书中客》,或是自己创作“进入书中”、“进入画中”等题材的话本。
    第一位续写《书中客》的是一位屡试不中的秀才,他年龄也已经到了,家中清贫,考不上科举,总得想法子赚钱养家糊口。
    秀才的文笔还不错,模仿倾城的话本写出来,虽不如倾城原汁原味的美妙,却也有其独特的故事,他选择了好的结局,按照倾城最后一段话的指点,写了留在大秦,大秦延续几代之类的结局。
    接着倾城的热度,那穷秀才一夜之间出了名,靠着写话本赚了千两黄金,一家子脱离贫困,甚至在京城置办的房产,与书肆签订了之后供应话本的契书!
    他的成功,自然也令人眼热,很快便掀起了跟风之潮。
    这年头的科举,那是万人过独木桥,真正中者实在是少数,大多数落榜的读书人会另谋生路,他们有的卖字画,有的做一些抄录工作,有的转为账房先生,会在落榜后心灰意冷而转职之人也不少。
    话本畅销使得这一块捞金领域引起了读书人的注意,一夕之间,尝试着写话本赚上一笔的还真不少。
    胤禟在各地都有经营茶楼,下属们同样为他挖掘到了不少“后起之秀”,他偶尔会来与胤禩共享情报,笑呵呵地介绍给他看如今市面上流行的话本是谁写的。
    倾城掀起的话本潮流,改善了民间的精神娱乐方式。有闭着眼睛吹嘘倾城之人还用一句歪理来赞美倾城的贡献“若非是有话本消磨时间,人们多余的时间就会用来赌与嫖,或是做别的偷鸡摸狗的勾当,如今有了话本看,贼都改邪归正了!”
    “这可是真人真事,有一位贼去富家中偷盗,无意之中看到了倾城的话本,惊为天人!这一看就陷下去了,也忘了逃走,被人‘人赃并获’,富家将他扭送衙门,那贼被关进牢中还痛哭流涕,祈求官老爷让他将话本给看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