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85章 一网打尽(第三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搭理那些像便秘的人,在圈好了地,打好了界桩后,王师真的要回去了。
    “两旬叨扰,承蒙款待,不胜感激。如今,诸事办妥,曦即将离去,就此作别,诸位留步。待商贾进驻,自会照会诸位,还望不吝照抚……”
    赵曦笑盈盈的跟人作别,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总算是走了,这个上国太子殿下真是要命。希望他这个牛皮,纯粹是玩乐吧。
    想想那荒山野岭,坑坑洼洼的地盘……也算是个仁义人,没带着牛皮去郡府之地画圈,也省得了协调乌蛮的麻烦。
    也罢,此事也算了结了。
    三家人看着远去的帆影,相互苦笑的看了看……一瞬间居然有团结一心的想法。
    可能吗?还得回去跟董家纠葛去……
    段廉义却想的是:妹妹此去汴梁,不知心愿可能达成否?
    西军回朝了,在王师进入戎州时,朝廷的诏令便到了,狄青只得率军回朝。
    至于赵曦,连张方平都奇怪,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不提太子殿下回朝的事儿。
    怎么可能提及?早先还在大理境内时,各个指挥使都发了家书……铜矿的买卖几乎涉及了多数的朝堂官员。
    这事的主持人是太子殿下,就是官家甚是想念,也被群情激昂给灭了心思。
    国朝缺铜,太子殿下此行解决了国朝缺铜的局面……这就是台面上的措辞,立足相当牢固。
    一个个心里都清楚,各家有各家的心思,都把这个措辞放嘴边嚷嚷,都特有理。
    就是赵祯,包括曹氏、滔娘,也都觉得赵曦应该在成都路待些日子。
    这次赵曦也真是找了个苦差事。
    这还是把甄别那些带着印鉴的书信工作,交给了吕公著、韩缜等人。否则就是三头六臂,他也忙不过来。
    他在做整个铜矿的规划图,策划书,包括整个铜矿运行的章程条例。
    赵曦需要的不是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开采,他要做成接近于后世大型工矿企业的模式。
    所以,他需要全面的做出文案来,让具体承办者遵照操办即可。
    “殿下,这是将朝堂一网打尽了!”
    张方平陪着,可越看越惊心。特别是看吕公著、韩缜整理的那些书信。
    这也太庞大的,太子殿下这意图……这个铜矿,几乎是另外一个朝廷了。
    那些书信,几乎覆盖了自开朝以来,世代为官家族的五成,而在任的五品以上官员也达到了两成。
    触目惊心啊!
    “学士,曦敢问,何为朝廷?”
    这……一时把张方平也问愣了。朝廷就是朝廷,怎么还有何为朝廷一说?
    “朝廷是由帝王与臣工组成,那么帝王和臣工就是朝廷。上次提及铜矿之事,学士也有言:若朝廷主办此事,恐纠缠不清。”
    “如今曦只是换个方式而已。皇家、国戚、文臣、武将,凡组成朝廷的,铜矿均有参与。此与朝廷主办何异?”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可张方平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难不成是因为有武将掺和了?不对,若真如太子殿下所言,朝廷本就有武将,上朝也是文武列班。
    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劲?是主导权!
    太子殿下的见解,这就是朝廷。但张方平清楚,若朝廷有争议了,那就是真的争议,可以在朝堂上吵翻天。
    可铜矿嘛,若有违大义和大势者,可剥夺。仅此一点,太子殿下就已经拿捏住了大多数臣工。
    国朝现行的体制,贬黜和擢升,对于士大夫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根本没人在意。
    也是因为这点,臣工们才敢肆无忌惮的喷官家,喷相公,甚至捕风捉影都可以。
    那以后呢?铜矿份子不是职位,被剥夺后,很难再续。别看一个个不屑于财货,心底真正在意的是财货。
    有了铜矿这个噱头,就意味着每个臣工在面对太子殿下时,都会斟酌……
    殿下,汝这是……张方平真有些被惊着了。
    不管是听闻,还是亲身经历,张方平知道太子殿下的聪慧,也认同太子殿下具备千古帝王之资。
    可,这还没继承大统呢,就已经拿捏了诸多的臣工。
    “殿下,朝堂诸公诚心为公者为多数,莫用利刃伤了忠诚!”
    还真没简单的人物。张方平这话一出,赵曦就知道,人家已经看透他的猫腻了。
    “曦敬受教诲!”
    赵曦起身,很恭敬的向张方平施礼。
    张方平说出那话,就意味着这事,他只做一个知情者,并无意挑破。
    “学士,曦并无歹意。此番行为,实为国朝钱币之困境。至于延伸之意,非曦本意。况所谓有违大义大势,学士放心,非万不得已,非罪大恶极,曦不会为之。”
    希望如此吧。
    其实,张方平也想到了,箭在弦上才是最具有威胁的,射出去的箭已经确定了目标,已经不具备拿捏人的基础。
    太子殿下这手段不用,才是最具威慑力的。
    只希望这铜矿的收益,不至于让同僚们丢掉该有的风骨和立场吧!
    张方平很颓然,自顾自的回后堂了,他得整理整理思路,考虑考虑将来的仕途。
    面对这般妖孽的帝王,做臣工的压力很大。
    想多想少都没用,张方平也还是脱不开财货这些俗物……没办法,反悔不了了,自己的印鉴已经落下去了,也已经被吕诲叔编进名录了。
    就这么吧!反正朝堂都这样,自己也没必要矫情。
    所谓的区别,无非是自己是一个知情者,这又何尝不是太子殿下对自己的坦诚。
    也罢,同一条船,自己或许还是个摆渡者。
    张方平也确实是个坦荡的人,跟赵曦交流后的第二天,毫无影响的又掺和进去了。
    赵曦是有些担心的,真担心这个倔头把自己这点猫腻挑开了,从而让自己的谋划胎死腹中,最后把深入大理境内的辛苦也作废了。
    还好,这张老头不错。
    还能怎样?国朝缺铜的现状,任职成都路的张方平是最有感触的。
    为解决国朝缺铜,其他都可以抛开的。
    想来朝堂上的那些相公们,未必不明白太子殿下的心思……殿下继承大统是必定的,帝王本来就有拿捏臣工的权利,多一项也无所谓吧。
    关键是,从此国朝有可能不缺铜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