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45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薛向听说过集议,先皇时他就听说过。
    集议是政事堂相公各抒起见,与官家商讨朝廷重事的。
    而这一次,他见到与传闻不同的集议。
    看样子,政事堂相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张张统计表格,相公们三言两语,接下来就是官家郑重而情真意切的感慨。
    在大家沉浸其中时,官家把这事的处理措施已经说完了。
    每一句话,都带着官家的执政理念在里面,值得在场所有人去领会。反正薛向是感触很深的。
    他与官家的交流不少,但都是特定领域里的交流。他不是护卫营出身,像这样叩心的理念式演说,他还是第一次听。
    这时候,他也能理解护卫营出身的那些文武,在做事时表现出来的风格了。
    官家,是个有魅力的人!
    韩琦有意再论一论,真的,官家这样的处理太狠了。不就是一次奏报吗?没必要整的倾家荡产吧?
    可文彦博不停的拉扯他。他知道,这是在阻止他。
    再看看欧阳修和司马光,已经完全被官家的说辞感动了。
    至于吕公弼……虽然是反对青苗法的,谁都知道,只要官家表态,他以及他们家,他的门生,会立马转向支持。
    唉……弄不成了!看来王介甫的青苗法是真的有可能推行了。
    可这青苗法……是真的不合适呀!
    韩琦他不是没肚量的人,虽然不喜王介甫的一些小动作,可在国朝国策面前,他还拎得清轻重。
    走吧,说是集议,还不如说是来听官家训话的。训话完了,走吧,按官家说的做就行,还愣着干啥?
    韩琦看了看各位,好像都还在思考官家的话……
    “我看就让王君贶牵头这次调查吧……这个……”
    说着,赵曦又拿出一本装订的很规整的薄皮册子。
    “新币刚铸造时,我记得当初的相公们问铸币多寡如何判定的问题。”
    “当初我说过一种理论,就是以粮食为基准铸币。当初为确保新币不至于搅乱国朝的易货、度量以及税入,曾做过一次田亩的奏报。”
    “那时候的奏报,是为新币铸造发行而备,想必真实度尚可。当时的汝州是王君贶府尊。”
    “时隔近二十年,不至于沧海桑田,耕田到底有多大变化,由王君贶主导调查,估计也能有个比较直观的对比。”
    果然是一环套一环,连主导调查的人都选定了……
    又能怎样?找不到可以拒绝的理由。
    而文彦博想的不是这个,他想的是:难不成官家在那时候已经开始为今天准备了吗?
    若真是那样,官家可不仅仅是可怕了!
    王拱辰…王君贶,对青苗法的不感冒。不是因为他跟欧阳修是连襟,是他压根就不感冒。
    官家为何安排王君贶主导调查?王安石很不解。
    这次集议,官家自始至终,都是在偏向青苗法,可最后却安排一个反对青苗法的去调查……
    所以,王安石在官家拿出陈年旧册时,又一次抢在韩琦面前拿到了手里……唉,这老王,怎么就不长记性?
    王安石已经顾不得了。汝州是出事了,可汝州事件的调查结果很可能是耕田增减的风向标…~毕竟各州府郡县上报的数据可信度不大已是共识。
    所以,他需要知道当初王君贶知汝州时,上报给朝廷的田亩数。
    他根本就不在意韩琦的恼怒…~如果他是个在乎别人看法的,就不会几个月还不洗澡了。
    王安石快速的翻到汝州那一页……还好,就是今朝汝州已经报多了,依然比王君贶主汝州时少了些。
    他王拱辰就是再胆大,也不敢把汝州现在的数字再浮夸……
    本来官家安排王君贶负责调查,多少让韩琦心里舒服了一点,结果因王安石这一次抢先,又有一口气堵胸口了。
    这个獾郎!
    韩琦那个郁闷呀……不得不从王安石手里接过那薄册。
    先看了看汝州……官家故意?这让王君贶很难做的。
    王拱辰当初所报数比现在浮夸后还多。王拱辰总不能说以为田亩影响各州府发放的新币数量吧?
    可如今,他主导调查,必须得查出汝州上下官员瞒报的事实,并减少这次上报的田亩数……
    偏偏这些都是促成青苗法的基础。
    王拱辰难呀!官家又何必煎熬王拱辰呢?这是要表态不成?这还没结论呢,就要定下推行青苗法吗?
    再翻翻…~原来十多年前每个州府所报田亩数都很多。
    对照如今各州府郡县所报,那怕是标注着红色的,也就是反对青苗法的州府郡县,也一样要比当初的少。
    官家无意烤王拱辰,是在烤整个作假上报的人。
    没必要,就这次处置汝州的办法,就已经把所有人都烤热了。
    是不杀,甚至连贬谪都没有。可还有比这更狠的吗?
    这还是仁慈了!这叫仁慈吗?
    “这次调查,工坊城会遣人参与,但他们不掺合对汝州官员的调查,只抽查几个村、的耕田重新丈量,以便对本次上报数据有个大概的谱。”
    集议散了,就是薛向也收拾干净那些统计表格回工坊城了。
    就欧阳修磨磨蹭蹭的落在后面……
    “官家,臣老迈,不堪朝廷事务。向官家请辞……”
    这老头,怎么就过不了这坎呢?
    赵曦也真是服了。
    欧阳修于朝廷,他治政能力也就那样,他的作用并不在治政上。
    可赵曦同样明白,如今,或者说任何时候,政事堂的稳定,就是朝堂的稳定,也是政策延续的保证。
    这也是他当初劝韩琦,并替韩琦开脱的原因。留韩琦在朝堂,他是诚心诚意的。
    可这欧阳老先生…~
    “欧阳公,恕我不能同意。我也知道你去意坚决,或许并非因为弹劾之事。”
    “请欧阳公以国事为重,继续于政事堂为国操劳。最迟等到富相回朝可好?”
    这个要求不过分,想了想,欧阳修还是同意了。
    “欧阳公,若有时间,建议你抽空多关注一下讲武堂。我的意思,在你辞去政事堂职衔以后,希望你能到讲武堂授课。”
    “武将除了战略战术的学习,除了忠诚和服从的教育,更需要培养一种品质,就如欧阳修所具备的君子之品。”
    让老臣接触一下讲武堂的理念,能避免将来做事时杂七五八的闲言碎语。
    赵曦真正的意思是,在他执政以后,不准备放执宰回乡……因为那样很可能造成整个执宰的祖籍,眼里就只有这名执宰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