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570章 谁借谁的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曦在安排任务时,确实有必须完成的要求,也有可以采取必要措施的意思。
    赵曦的本意是,不管最终这些废物禁军是否北上塞外,都必须脱离军伍…~朝廷绝不再供养这些废物。
    从赵曦第一次南征开始,一件一件的营生,不断的在为军伍谋出路。
    不管是矿工还是矿城兵,不管是各种作坊工匠还是轨道兵,各式各样的出路让他们选择,并且在筹建新军时,沟通了各类营生与新军的通道,形成了一个军地两用,军地转换的新模式。
    这都是赵曦在与文臣中斗智斗勇中才推动的。也是好不容易形成了如今二十万新军,近三十万工匠和专业兵种的现状。
    而最后剩下的这些…~怎么说呢,纯粹就是想继续混吃等死,苟活的废物。
    因此,朝廷不得不将国朝所有废物禁军集中到京畿周围来,并且圈养起来,然后逐年递减他们的供应…~
    结果是,他们依然坚强的活着。
    从皇城司的奏报得知,这些禁军的空额,几乎到了六成之多。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曦就不难想明白,原本的历史,在几十年后,十万金兵祸汴梁的原因。
    即便如此,赵曦仍然没想过下杀手,仍然在云应四州拿下后,为他们提供优厚的条件转民……
    这样看来,韩琦和文彦博还算仁慈了。
    “着令,轨道兵进入战备状态,凡遇到拦截和阻碍轨道运输者,杀无赦!”
    “着令,自汴梁到云应四州沿途的州府驻防新军,封锁沿途山林,避免乱事,且凡有冲击州府郡县者,杀无赦!”
    “着令,所有禁军驻地州府,要严密看管家眷,不得有侵害家眷事,否则杀无赦!”
    “让政事堂知会朝臣,凡请奏为禁军转民申诉者,贬两级出外!”
    “另外,将皇城司调查的关于目前仍为禁军的将领,跟文臣勾连的相关证据交于《内参》刊登。”
    赵曦现在不确定韩琦和文彦博这样做的意图,但他不得不替他俩把漏洞补起来。
    富弼看着官家的诏令,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没犹豫,直接加盖了中枢的大印。
    王安石看过后,连表情都没变。而韩绛和吕公弼,却是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到底是谁在借谁的刀?这又是何必呢?
    对于官家拟定的云应四州利益分配方案,明面上没人有意见,最起码政事堂相公们没人反对。
    可富弼清楚,官家云应四州的利益处理方案,让文臣不爽了。
    虽然文臣得到了该有的利益,可武将体系,很明显在云应四州得到了不少的利益,那怕是皇家和朝廷让出的,也让文臣不满了。
    在这个档口,出头并不是良策,所以,就曲解官家的旨意,采用这种逼迫的方式,企图激起哗变,让官家对武将戒备,从而达到压缩武将体系利益的目的。
    富弼能看清楚,官家岂能不明白?
    官家并没有指责韩琦和文彦博措施的不妥,反倒比他俩的措施更严厉!富弼极度怀疑,官家早已预料到他俩会这样做。
    说不准。
    看官家让各类抵报配合宣传的意思,不像是要强制推行。可给韩琦和文彦博交代时,又强调了务必完成。
    很凌乱。
    其实,这一次赵曦是真没料到,也真是去弥补韩琦和文彦博措施的漏洞了。
    赵曦以为,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应该能让大多数的禁军选择出关的。
    既然韩琦和文彦博采取了这样激烈的措施,就说明存在顽抗到底的可能。
    容忍有限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负隅顽抗,他不介意杀一批。
    赵曦当然不会相信韩琦和文彦博的做法没其他意图,对他而言无所谓,他需要的是结果。
    此一时彼一时,臣工和君王的制衡也是有变化的。就如当下,在针对这些禁军问题上,赵曦认为跟文臣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彻底解决国朝的这部分蛀虫。
    至于说韩琦和文彦博的措施激烈,若不是烦朝会上的乱局,赵曦可能比他俩更激烈。现在有人冲锋了,赵曦又怎么不懂的借刀呢?
    赵曦是尚武,也确实在有意提高军伍地位,可这些废物禁军已经算不上军卒了,完全出离了赵曦的底线。
    这群禁军也确实废物了些,本来朝廷都有些担心,担心真的会激起哗变,导致刚刚经历战祸的河东又乱起来。可结果,除了少数军卒聚集在轨道通道上被击毙以外,再没有任何意外。
    就是那些跟这些禁军勾连挺深的臣工,在看到内参明发的内容后,也没人再开口了。把准备好的弹章烧了,战战兢兢的等待朝廷的发落……自身都难保,谁还顾得上为别人辩解?
    “官家,内参所刊登之事,该如何处置?”
    富弼奏对,还是单独来奏对,就是想告诉官家,有些事不能做。
    由于监察衙门的官员培训尚未结束,监察细则也还没有正文发布,在处置与禁军军伍勾连的这部分臣工上,还只能是循陈例…没什么力度。
    “富相以为如何?”
    皇城司,赵曦的定位是安保、密谍,不想让皇城司成为朝堂倾轧的工具。再说了,他用皇城司探知的情报恐吓可以,一旦直接借用皇城司探知的情报处置臣工,势必会引起整个朝堂臣工的同仇敌忾。
    兔死狐悲,谁也不确定皇城司到底拿着多少情报,官家又会在什么时候抛出来处置。估计臣工们都憋着劲准备在朝会上开炮了……
    “官家,老臣以为,此事不可开先例。依朝廷监察体系宗旨,内参明发是为监察衙门提供线索,随后该是监察官介入调查。”
    “如今监察衙门未开衙办公,就意味着内参明发相当于弹章。老臣以为,留中不发是为良策。虽蔡确蔡子正并未透露消息来源,却与官家各项措施同步推出,臣工不难往皇城司密谍关联。”
    “官家,老臣以为,密谍用于朝臣,是使君臣离心之举!上一次正值对辽作战期间,又是涉嫌叛国投敌,即便是朝堂有非议,也不敢造次。”
    “这一次属于国朝内事,即便是针对军卒,所涉者众。老臣恳请陛下慎重。”
    赵曦却起身了:“彦国乃良相,国之重器!”
    “富相,解决禁军安置是必须要完成的,韩相、文相的举措势必会受到太多的弹劾。之所以内参明发,更多的是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做事。”
    “至于处置,我看重规矩,此事就此作罢。让监察衙门尽快开衙办公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