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31章 科技VS资本,一触即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欢迎大家来到昆仑实验室。”高原笑着迎上白宏远等人说道:“早就听许轻舟说过几位的大名,如今能在这里相见,实在是荣幸之至啊。”
    年龄稍大的宵晖说道:“高老板千万不要客气,我们和许轻舟是多年同事兼好友,而且贵公司的x系列纤维横空出世,极大提振了我们这些做基础材料之人的士气,帮忙也是应该的。”
    谭庆谷道:“现在谁还不知道高老板的大名,能到这里来,亲眼看看x纤维的诞生,对我们也是一种学习,搞不好还会见证历史呢。”
    这些高级人才的到来,让昆仑实验室里顿时热闹了许多。
    一阵寒暄后,高原告辞,去找曹非鱼,落实这些外援的待遇问题。
    尽管他们是临时过来帮忙的,但也总不能亏待人家不是,衣食住行和奖金,各方面都要安排妥当。
    另外,x2型纤维上市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周了,高原还要查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
    厂区其实蛮大,除了实验室之外,曹非鱼还让人买来床铺家具,设置了食堂和茶水间,供大家吃饭和歇息,买了一辆别克gl8和一辆丰田考斯特,专供研究员们往返市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工业区的劣势还是渐渐显现了出来。
    把一支研究团队放在这种偏僻的地方,真的太不方便了,本来昆仑公司就对高水平研究者没什么吸引力,招聘的时候人家一听,要去老远的工业区上班,便纷纷打了退堂鼓。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曹非鱼按照高原的要求,构建了财务部,商务部,人事部,行政部,但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找到。
    “现在想想,还是你当初的判断正确啊。”曹非鱼无奈的笑了笑,“大城市提供的不仅是便利和繁华,更具有人才虹吸效应,在中小城市招人实在太难了,何况我们还在鸟不拉屎的郊区,周围连个电影院都没有。”
    “至于许轻舟那批人,他们是国家队委派到咱们当地工作,说不定再过几年,又会被调往别的科研院所,所以不能算本地人才。”
    “努力赚钱吧,回头我们去北上广深买楼,搞个集团总部什么的。”
    高原蹙眉,砸吧了两下嘴,“还是租办公楼靠谱,别看咱们现在效益不错,但北上广深买楼这种事情也是不敢想啊,该死的房价,早晚把我们这些做实业的,全部活活逼死。”
    “对了,x2型纤维开始放货了,上周的财务怎么样?”
    曹非鱼拿出整理好的报表放在桌上,“上周出货量为一千两百吨,其中x1型纤维由于季节的关系,销量降到了三百五十吨,剩下八百五十吨为x2型,平均每吨毛利润能达到两万三千元左右。”
    高原看着上周的财报,陷入了沉默。
    报表上写的清楚,代工厂超达上周的总产量也是一千两百吨,全部销售一空后,库存为零,这是典型的供不应求。
    不过这仅仅是x2型纤维正式出货的第一周,相信随着代工厂那边的磨合程度增加,产能会逐渐上来的,但是以超达厂的规模,最高恐怕也就每周两千几百吨而已。
    “你接着忙吧,我约了南化的李光达,谈代工的事情。”高原对曹非鱼说道。
    他作势要走,却被曹非鱼一把拦住,“南化是国营大厂,如果能谈成,产能会暴增一大截,我们是不是先做个降价预案?”
    高原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长的说道:“好的东西从来不便宜,我昨晚思考了整整一夜,决定还是不能降价。”
    曹非鱼微微一怔,“可是日本货已经降到每吨不足七千元了!而我们的x1和x2型纤维丝,吨价高达三万元,x2型纤维绒,更是达到了每吨六万元呢!”
    曹非鱼的顾虑可以理解,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足以让相当大一部分客户,倒向竞争对手的阵营。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当日本货率先大幅度降价倾销后,原本从早到晚没有停歇的催货电话,骤然间少了许多。
    原因无它,客户既然已经拿到了廉价日本货,对x2型纤维绒的需求,自然也就变的不那么迫切了。
    “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客户,都表示会用日本货作为销售主力,然后用我们的x2型纤维,打造售价更高的系列,你应该知道高档系列意味着什么的。”
    曹非鱼异常认真说道:“高档意味着低销量,而欧美日韩厂家虽然牺牲了利润,却保住了市场份额,今年冬天,他们保住份额,不至于一败涂地,明年冬天,等他们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就可以对我们发起绝地反击!”
    “面对那些统治化纤行业上百年的巨无霸,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啊!斩草还要除根,这可是你说的。”
    高原微微颔首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但我更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价格并不是万能的,否则小米早就把苹果干掉了,老罗早就应该继承乔布斯的衣钵。”
    “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呢?”
    “因为我们的存在,日本货就算降到成本,也很难卖掉?”
    “而我们的产品因为科技含量足够高,即便利润巨大,也依然势如破竹?”
    “仔细算一算,用x系列纤维和用日本货相比,每件衣服增加的成本不过几十元而已,或许床上用品会稍多一点,但这也未必就会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障碍。”
    听了这番话,曹非鱼当即愣住了。
    从理智的角度来说,高原讲的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只不过曹非鱼听到日本货降价的消息后,本能就想到了跟随降价策略。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科技和资本,究竟谁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想知道呢。”
    “对了,帮我联系一下吧,如今依然愿意与我们深度合作的客户,我想请他们吃饭。”
    高原念叨,他扔下这几句话,径直走出了财务室。
    依然是那辆开了十几年的本田雅阁,高原马不停蹄,去到当地最大的南方化纤集团。
    想当年,高原父亲之所以和超达化纤合作比较多,与南方化纤合作比较少,主要原因仅仅是国营企业做事比较繁琐,不像民营企业那样灵活而已。
    但要说规模,南化起码相当于三个超达,设备也是全新的。
    然而高原并不知道,自己现在虽然不是什么重点关照对象,但远在帝都那红砖高墙之内,他也是被挂了号的。
    吴东明回帝都之前,就托人辗转和南化的李光达打过招呼,于是高原惊喜的发现,自己和国营大厂谈合作,竟然十分顺利。
    接下来整个九月下旬,高原都忙的不亦乐乎。
    他一方面盯着南化集团上产能,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紧锣密鼓的筹划,准备发起秋冬攻势。
    价格高原是不准备降的,自己成本就六千三百元,降价就等于赔本自杀,但这口气又不能不争。
    于是,一场科技vs资本的交锋。
    一触即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