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之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日清晨,天色微亮,大内钟鼓楼上钟鼓齐鸣。
    在签押房中等候早朝的百官便齐齐起身,正衣冠,视礼仪,取朝笏,品秩有序的依次出门,又依次走进大庆殿中,严格按照官制等级和部门辖制以及文武之分,按列站好。
    当然,还有诸多不够资格进入大庆殿的京官和个别外官。
    宫女数位,早已按部就班于龙椅两侧。
    一位内侍省高级太监,内西殿头尖着嗓音宣道:“皇上驾到。”
    没有影视剧那般的什么大黄龙袍。
    赵昚身着黑底黄龙绛纱袍,头顶织绘黑舄图的通天冠,脚踏黑底金龙靴,意气风华走入大庆殿,大宋天子之威昭然如雷。
    大宋太监之首,内侍左都知、通侍大夫谢盛堂在后亦步亦趋。
    赵昚在龙椅上坐下,大马金刀顾盼朝堂。
    内西殿头太监又呼礼,于是自大庆殿到其外广场,呼啦啦跪下一大片,群臣跪下高呼万岁。
    看着天下才俊尽在殿前,赵昚虽已习惯了,但依然很有成就感。
    这就是君临天下!
    我赵昚雄心万丈,欲要恢复祖业,这才改了五日一朝之制,而每日早朝。
    这天下,终究是赵昚的。
    赵昚挥挥手,谢盛堂便呼道:“皇上有旨,众卿平身。”
    百官起身。
    赵昚满意的看着满堂文武,今儿个倒是稀奇了,六部三省,枢密院诸部以及诸寺监的官员竟然尽数到齐,以左右相公为首,竟无一缺席。
    大宋官服是绯色罗袍裙朝服,袍花各异,戴进贤冠,幞头平伸极长,冠后簪白笔,腰间挂玉佩,也有武将悬玉剑。
    赵昚惯例的挥手,为年迈的左相陈康伯赐座。
    至于其他官员,甚至于新晋右相的汤思退也没这般恩赐。
    这还是算好的了,让众臣站着议政。
    有的朝代,整个朝会都需要跪着,出现了不少官员跪着跪着就晕倒了的情况,尤其是酷暑六七月,那些没资格进入大殿的官员顶着日头跪上半个时辰,里外都要湿个通透。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这种过场肯定是要走的。
    近来国泰民顺,又无天灾人祸,战事刚过后的****也已过去,是以这几日的朝堂无大事,唯一重要的大事便是宋金和谈,不过这种事情一般在小朝会上就决断,况且这事虽然摆上了议事日程,但官家还没决断,金国那边也还在筹备之中,是以今日朝会着实就是走走过场。
    议论了些在平民百姓眼中都是大事,但在赵昚眼中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后,又发布了一些人事变动的旨意,本日朝会似乎要落幕了。
    赵昚问了句众卿家还有何事启奏后,大庆殿安静了一刹那,旋即六部之中走出一位大佬来,手持朝笏秉礼道:“臣有事启奏。”
    赵昚不着痕迹的笑了,一旁的谢盛堂心里也笑了。
    这个时候这位大佬出头,八九不离十就是那件事那个人。
    果不其然,这位六部之一的礼部大佬慷慨激昂振振有词,“建康有士子李凤梧,本受天恩宣召,理应秉礼秉制,以所怀之才厚报天家之恩,却以庶民之身抗旨不遵,其辞以儿女情,甚为荒唐儿戏,此为大不敬天家之罪,恳请官家降罪于他,以儆效尤!”
    这位大佬自然是礼部尚书魏杞。
    话音落地,哗啦啦一声,礼部诸官齐刷刷的站了出来,“臣等附议。”
    再之后,与礼部尚书魏杞交好的工部尚书王望北和户部尚书曾怀两位大佬及其官员也齐刷刷站了出来,“臣等附议。”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东府及诸寺监官员,这其中自然有太常卿柳相正。
    倒是西府枢密院诸部,无一官员附议。
    赵昚笑了笑,“那卿家以为当如何处置?”
    魏杞大义凛然的道:“此子罔顾天恩,目无礼仪,着实有失我读书人之理仪,应剥其科举资格,永不录用!”
    大宋毕竟是个读书人的天下,断然不会因此就来个杀头甚至满门抄斩什么的,这样的处罚对读书人而言,已是极重极重。
    赵昚不置可否,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西府,尤其是枢密院几位官员。
    如今枢密使悬置,枢密院最大的官员便是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蒋芾,同知枢密院事、保和殿大学士陈俊卿,这两位成了西府顶梁柱人物。
    虽然官职品秩不如东府的两位相公和参知政事洪适,但实际上却是可以抗衡的。
    此时看到官家目光,哪会猜不透其中曲折,陈俊卿便出列秉礼奏道:“臣斗胆,觉得此事如此处置大为不妥。”
    赵昚哦一声,“陈学士有何高见?”
    陈俊卿大声奏道:“魏尚书所言,臣不敢苟同,我大宋以文立国,素来惜才如子,且不说前有王荆公后有苏相公之轶事,彰显了我读书人的风骨,且说李凤梧之不遵,实在情有可原,诸位皆知,读书半生只为一朝入仕谋天下福利,李凤梧既能力压慧子木待问夺得苏园学会魁首,必然是才情卓然之辈,焉能不识礼仪,其辞之首是为肩伤,其辞之二是为秋闱,皆在情理之中,无错只有,其辞之三是为新纳美人,少年热血刚正,亦是人情伦理,何罪之有?”
    赵昚微微点头。
    魏杞正待辩驳之,不料蒋芾站了出来,“臣听闻得那建康李凤梧品行不端,且不说与小妾白日宣淫这等大不雅之事,民间多有传闻,这位建康小官人调戏有夫之妇,勾引良家妇女,声名狼藉,是否应得官家大宋雏凤之谬赞?臣以为,当留此子于建康,以观其后行,若着实失德失礼,秋闱春闱后再夺其科举资格亦不迟。”
    这下那些附议魏杞的官们郁闷了。
    好你个陈俊卿和蒋芾,一唱一和,一褒一贬,倒是让李凤梧屁事没有了。
    魏杞又欲辩驳之,却不料赵昚率先说道:“两位卿家说的在理,我大宋断然没有因抗旨便剥其前程的粗蛮之举,但李家小官人失德之事确有不妥,然建康远离大内,我等也无法明辨真相,朕便再宣旨于他,着他奔赴临安,到时候诸位贤卿与朕一起审视,若真是失德失仪,朕便叫他终生不得入贡举。”
    赵昚都如此说了,此事盖棺定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