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二百八十章 诞生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必须承认,陆雯既是一位睿智的科学家,又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
    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几乎摧毁了半个人类文明的情况下,也引发了人类在蒙昧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爆发。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陆雯的出现,使其变得更有价值。
    同样的,英雄造时势。
    如果没有陆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宇宙人类,也就不会有延续下去的人类文明,更不会有与她有关的任何历史记载。
    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百五十年,绝对是一个飞翔的时代。在这个是激情澎湃的时代里,宇航探险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很多人贡献其一生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时代里涌现出来的很多英雄人物,都值得后世的人类永远铭记于心,因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后来的宇宙人类。
    人类的第一次宇宙打开发,就是由中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国际空间站被定性为一个多国联合研制与建造的空间平台,主要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工作,所以其规模相当有限,但是最终,国际空间站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平台,演变成了“绕地空间系统”的核心部分。
    这一切,得归功于一名中国的宇航工程师,即国际空间站的缔造者:钟厚生。
    大战期间,钟厚生是陆雯手下的一名科研人员,主要负责空间科研工作,在最初几年里从事的工作就是设计清理卫星。直到大战结束前,在中国提出建造国际空间站后,钟厚生才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当时,钟厚生是全球最出色的空间系统工程师。
    按照他的设计,国际空间站首先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平台,即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各种应用舱段。
    这一设计思想,为国际空间站后来的大规模扩展打下了基础。
    要知道,仅仅五十年之后,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就达到了最初设计时的一百多倍,成为一座能够容纳数万名宇航人员的超级空间基地,而且是绕地空间系统的控制部分,成为人类迈出地球,飞向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前进基地。发展到最后,国际空间站实际上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同步轨道,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拥有完整的生命维持系统,能够同时为数亿人提供生活与工作场所。
    事实上,宇宙人类就是在国际空间站上成立的。
    公元二三一七年,即宇宙历元年,生活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八亿人经过公决,宣布与地球上的国家政府脱离关系,成立“空间政府”,正式与地球人类摆脱关系,成为一个由数十个民族组成的,在地球上没有领土,却拥有包括国际空间站、月球殖民地、火星殖民地、小行星带的国家。
    后来,这个国家直接演变成了“宇宙人类联合体”。
    当然,到那个时代,国家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模糊了,因为任何地球人类,只要宣誓遵守宇宙人类的规则,就能成为宇宙人类,而认为宇宙人类联合体的公民,只要愿意返回地球生活,就将成为地球公民。也就是说,国家不再是限制人类活动的人造障碍,决定身份属性的只是其生活与工作方式。
    显然,钟厚生肯定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然,他也没有被宇宙人类忘记。在宇宙人类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十个人中,就有钟厚生。在宇宙人类眼里,钟厚生是文明的奠基者,而他创造的国际空间站,正是宇宙人类的发源之地。
    事实上,肯定不能把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功劳全部归于一个人。
    钟厚生只是总工程师,而且在他有生之年,国际空间站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是中国政府名下的财产。
    在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这其中,就包括开发出了纳米材料的中国科学家文辉宏,以及把纳米材料推广到应用领域的美国科学家杰克-康纳。
    事实上,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中国。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当时美国科学家已经能够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纳米材料了,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正在探索工业生产的方法。只是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美国就已战败。
    美国积极研究纳米材料,首先考虑的也是军事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讲,纳米材料绝对是一大技术革命,至少是材料领域的技术革命。
    要知道,纳米材料在强度、韧性、刚度等力学性能上,超过了任何一种已知材料,是最接近理想的工程材料。说得简单一些,如果用纳米材料来制造装甲,可以在重量减轻九成的情况下,把防护能力提高十倍。如果用在工程建筑领域,作为摩天大楼的承力结构,则能修建高度在两千米以上的大厦。
    当然,纳米材料首先就用在了宇航领域,而且首先用在国际空间站上。
    原因很简单,地球同步轨道实际上是一条没有宽度的闭合环线,只有在这条线上,航天器才能与地球的自传保持同步,而只要偏离了这条线,就会产生内部应力。如果航天器的体积不是太大,比如只是一颗直径数米的卫星,普通材料的强度就足够抵消应力了。可是当航天器的体积变得十分庞大,比如像国际空间站,横向尺寸超过了一公里,那么普通材料的强度就无法抵消绕轨飞行时产生的内部应力。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国际空间站由普通材料制成,其寿命不会超过二十年。
    显然,这是不可接受的。
    要想延长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就得使用高强度材料,而最理想的高强度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后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舱段都用纳米材料加强,其设计寿命达到了一百年。
    事实上,在经过不断的改进之后,国际空间站的实际使用寿命不是一百年,而是超过了五百年。
    如果没有纳米材料,宇宙人类就不可能在国际空间站上诞生。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有纳米材料,国际空间站在二十二世纪就将废弃,然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更重要的是,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为国际空间站随后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到了后来,只要定期更换国际空间上由纳米材料制成的主要承力结构,就能使国际空间站一直运行下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宇宙人类能够从地球人类中独立出来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决定建造国际空间站,并且把国际空间站打造成人类飞向宇宙深空的前进基地时,宇宙人类就已经诞生了。
    只是,有了生存空间,还需要有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
    创造这个环境的,是一个名叫辛巴拉的印度裔中国科学家。
    在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之后,辛巴拉首先提出,应该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宇航员能在空间站内长期生活与工作,并且改善空间站的生活空间,使其成为宇航员真正的家。
    为此,辛巴拉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他本人也是自然生态学专家。
    在他的努力上,中国政府最终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即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类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当然,基础就是反重力场技术。
    说得简单一些,首先就得在国际空间站里创造一个与地球类似的重力场,而不是让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不但人类在失重状态下体制会变差,其他生物在失重状态下也很容易发生变异,而变异后的生活是否能够在必须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存活,显然是一个未知数。
    结果就是,创造一个重力场,成为解决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为简单的办法。
    所幸的是,这不是什么技术难题。
    当然,这也是国际空间站能够迅速扩大,并且在一百多年之后,成为数亿人类生活与工作场所、进而演变成家园的重要基础条件。
    更重要的是,这为人类后来向宇宙空间殖民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宇宙人类能够诞生,最根本的不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有了一座家园,而是能够随心所欲的向其他星球殖民,并且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与工作,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也获得更加丰富的生存资源。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宇宙人类才敢于向地球人类叫板,最终摆脱了地球人类,成为人类文明的新载体。
    也正是如此,钟厚生、文辉宏、康纳与辛巴拉被称为宇宙文明初创时期的“四杰”。
    有趣的是,这四位伟大的科学家都在陆雯手下工作,而且都直接听命于陆雯,因此陆雯才被公认为“宇宙人类之母”。
    事实上,建造国际空间站正是陆雯的提议,也是她在科学领域的最后一项伟大工程。
    原因很简单,建造国际空间站,最初的目的是为部署重力场波动探测器打掩护,而后者正是陆雯最关心的宇航工程。
    在此之后,陆雯就很少参与宇宙科学工程项目了,而是致力于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
    只是,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与开发,并没因此停止下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