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7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钰将此话听进心中,神情不免有些放松。
    一旁的喜春忙见缝插针道:“陛下,不如现下就传膳?”
    柳安笑骂道:“这会儿不用膳还让陛下饿着不成?还不快传膳来。”
    “是。”喜春见赵钰的情绪好了不少,也连声应下,忙让内侍将温着的膳食一一端进来。
    赵钰敲了下柳安的额头,笑道:“就你精。”
    柳安笑着抿唇躲开,两人一同用了午膳后休息片刻才各自去忙。
    作者有话说:
    晚安宝子们~
    感谢在2022-04-23 17:46:12~2022-04-25 22:18: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imon 10瓶;35628453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赵钰赐下的那道蒸羊让不少人眼热, 千方百计打听那三人是怎么忽然得了陛下青眼。
    昨日他发下的那道圣旨被内阁截下来,并未外流,因此不少人并不知晓。可也有些素日与户部、吏部关系近的,也从王常鸣、刘闻口中听到些许风声。
    说是陛下要开始清查土地, 若有违法的都要从重惩治。
    秘密一旦流传出去便不再是秘密, 一时间不少消息灵通的都听到这个消息。许多心中有鬼的人整整一个下午无心做事,时不时晃神注意宣政殿的动静。
    另有些大臣则是因着手上的实权, 自持得了赵钰的信重, 便大着胆子求见。好歹面圣后能知道些许消息, 总比现在两眼一抹黑的好。
    每隔一会儿,喜春便要来报某某部某某人求见, 赵钰批一份折子就得抬头好几次。多来几次便烦了,直言吩咐道:“今儿下午求见的不说具体事项一律不见,让他们趁早都散了。”
    “是。”
    “等等,先别忙。”赵钰叫住要离开的喜春, “去催催内阁, 让他们把圣旨明发。告诉谢宁,这样的事下不为例。”
    赵钰原不想理会这些, 只是事情既然已经传扬出去, 满城的风言风语不处理也不成。若放任下去指不定越传越离奇,反而惹得民心不安。
    毕竟土地是天下人最关心的事, 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不免让百姓心思浮动。可他满打满算也不过继位半年,这会儿赶忙去清查土地就是嫌自己的位置太稳当。
    况且从他几次出宫来看, 百姓对官吏畏惧居多, 信任甚少。若这会儿清查土地, 别说官吏会想办法搪塞, 百姓也会以为朝廷要将他们的土地收走, 定然阻碍重重。
    倒不如先将此事放一放,待百姓真正信任朝廷时再进行不迟。至于葭州百姓...以葭州的情况来说,那边的百姓现在最期待的恐怕就是朝廷派人清查土地。
    喜春有些犹豫,劝道:“陛下,钦差出京还要预备好几日,这会儿就把消息传出去,就怕葭州会有准备。”
    赵钰只笑道:“不必多管,葭州又不会长脚跑了。便是他们能收买百姓做伪证,也得看人家买不买账。”
    百姓不过是读书少而已,又不是傻子。即将能回到他们手里能种粮食的土地,和望族施舍般给的几两银子,当然是土地更重要。
    葭州收拢土地的望族若要脱罪,现下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将手中超出规格的土地全部卖给百姓。可习惯了搜刮民脂民膏,他们若真能如此决断,赵钰反而要佩服他们。
    赵钰又玩笑道:“这也算给他们吃颗定心丸,免得整日忧心忡忡不好好做事。若再有上蹿下跳过来求见,先让他站在日头底下晒。”
    喜春笑道:“还是陛下英明。”说着便赶忙去另一旁的偏殿传话。
    果不其然,将圣旨明发下去后便无人过来寻赵钰了。原本葭州的事与他们无关,清查土地对朝廷对百姓来说又是好事,他们此时蹦出来不免让人疑心。
    既然一时半会儿牵扯不到他们身上,他们便也放下心来安心做事。
    *
    百姓对土地最是敏感,一时间京中最时兴的话题便从那家大来书斋变成葭州土地兼并案。这可美了茶馆的说书先生,一日日的新闻故事说不完一样,总有更新鲜更引人注目的。
    因着王清出身葭州,又是新晋的状元郎,一下衙便有一同登科的榜眼探花邀请同去茶馆吃茶。
    苏泽轻轻将茶碗放下,咂摸几下茶味儿后道:“略涩了些,不过味儿也香。”
    他正是此届探花郎,生得俊秀雅致,又出身江南大家,浑身的书卷气让人见之心喜。王清长得不起眼,又出身寒门,并不懂茶,一笑后便道:“我倒尝不出来。”
    榜眼周直同王清一般出自北方,家室不显,闻言只憨厚一笑道:“吃着不如当时殿试的茶好。”
    虽说贡生们殿试时为了避免出恭会特意不饮水,但殿试结束后他们也会尝一尝提供的茶水。毕竟好容易进一次宫,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一辈子也只有这一次能站到宣政殿的正殿上了。
    三人寒暄几句后,苏泽便好奇道:“王兄籍贯葭州,不知对此事了解多少?”
    他家长辈正巧在户部做侍郎,也算是位高权重。可此事他也未曾透露多少,只道是王尚书和刘尚书商议好后奏报。
    这也是圣旨的说法,可苏泽却不信。两位尚书为官多年都不曾管过这样的事,怎么今年出了个葭州的状元就管了。
    王清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正色道:“苏贤弟慎言。此乃家国大事,两位尚书心系百姓,自然要为百姓着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