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四十一章 太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十月初五清晨,三百先锋骑兵由义从督满昱率领,离开了敖仓,顺着河流,直奔浚仪、陈留而去。
    当天中午,骑军主力分批上路,缀在先锋后面,汹涌而出。
    入夜之后,银枪军战兵外加少量工匠悉数上船,顺流而下。
    这就是邵勋的作战计划:打草惊蛇。
    既然存在严重的战场迷雾,不知道敌人在哪,那么就主动出击,与敌人纠缠、接触,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
    六千余骑兵、近一万五千匹马骡,携五日食水,浩浩荡荡,已经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有利的一点是,敌军大概只知道他率军回援了,却不知他到哪了,又会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必须趁着敌军斥候没发现他的宝贵时间窗口,尽可能多机动一段距离,靠近核心战场——其实,他也不知道如今豫兖二州哪里才是核心战场。
    初六午后,汹涌的马群、人群抵达浚仪。
    正如临大敌的乞活军陈午部喜出望外。
    与他们实力差不多的王平部被匈奴人纵骑围射,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他们如果遇到大股匈奴骑兵,下场会好到哪去?
    此时见到堪称从天而降的陈公,陈午甚至都没打听他带来了多少人,直接就拜了下去。
    看到这个人,一切都稳了。
    从来没有这一刻,陈午觉得如此安心。
    陈公在河南的时候,他还没觉得怎样。
    可一旦当他不在,外面又大敌压境,怀疑、担忧、彷徨等情绪就难以抑制地冒了出来。毕竟他们之前屡吃败仗,被石勒打,被匈奴打,惶惶不可终日,实在没太多取胜的信心。
    邵勋没有在此停留,只补充了一些食水,换了少量马骡,然后又征发了三百骑兵,便继续上路。
    初七夜,汹涌的骑兵浪潮抵达了考城。
    一整个夜晚,考城内外都喧嚣不已。
    天明之后,“邵”字大旗矗立在高岗之上。
    城头的守军先是一怔,继而爆发出了猛烈的欢呼。
    欢呼声越来越响亮,很快城门便打开了,大群军士涌了出来,挥舞着长枪、环首刀,用更猛烈的声浪高呼:“陈公万胜!”
    声浪之中,一袭红袍快如闪电地跃上高岗。
    马儿似乎也激动了,人立而起。
    此人看都不看,随手一拉缰绳,马儿喷了個响鼻,乖乖落下前蹄。
    城头之上,一些幕府士人喜极而泣。
    接到消息的裴妃和刘氏匆忙登上城头,放眼望去。
    他穿着她亲手制作的红袍,手持长长的马槊,威武不凡。
    旗帜高高飘扬着,军士们聚拢在他周围,刀枪剑戟罗列,森严无比。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河南需要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纵横疆场的男儿。
    “太白!”
    “太白!”
    又是一阵声浪传来,继而传遍考城内外。
    所有人都在欢呼,不仅仅是因为主心骨来了,更多的是对之前恐惧担忧情绪的发泄。
    太白看了城头好一会,直接一拨马首,向北疾驰。
    裴妃面带微笑,下意识摸了摸小腹,仿佛在对孩子说:“你阿爷为你打天下去了。”
    刘氏收回目光,恨意似乎已经变成了很遥远的事情。
    同时又有些悲哀,这个乱世不但让人饿死、病死、战死,它还会操控人心,让人忍不住放下过往的种种执念。
    这个男人曾经强辱了她,她不想屈身事——贼!
    刘氏深吸一口气,双颊上的嫣红若隐若现。
    ******
    寥落的晨星渐渐隐去,黎明静悄悄覆盖了原野。
    平坦得让人诧异的土地上,一群又一群的骑兵在匀速快跑着。
    路边有人在放牧马群,或者给马儿喂食混合了盐水的豆子。
    有人枕着荒草垫子,闭眼假寐。
    还有人刚刚停下,将跑累了的马交给他们幢五分之一的留守人员,着其带着休息,恢复马力。其余人则换乘一路空跑的马匹,继续前进。
    他们越过田野。
    在这将明未明的时刻,田野中寂寥无比,半个人影都无。
    他们穿过木桥。
    周围一片寂静,唯有桥下潺潺的流水,隐约送来了一丝活气。
    他们路过堡寨。
    寨内的上千户人家像死绝了一样,无声无息,亦不见灯火。
    西北方出现了青黛色的城墙,突兀地立在空旷的原野上,看上去比白天更加高大,甚至有扑面迎人之感。
    秋日的黎明、荒芜的田野、寂静的乡村、青色的城池、沉闷的马蹄、粗重的喘息……
    这一切构成了战争年代豫东平原上典型的场景。
    “噼啪!”晨风骤起,旌旗呼啦啦作响。
    头马嘶鸣一声,加快了脚步,顺着驿道转向东北。
    其余人沉默跟随着。
    有人顺着驿道走,有人穿过村落,有人越过田野。
    无垠的大地之上,骑兵渐渐充塞,虽只有两千骑,亦呈现出了铺天盖地之感。
    济阴郡城定陶东,一支步骑混合的人马刚刚拔除营垒,开始行军。
    天还没完全亮,士兵手里打着火把。
    张越骑在马上,脸上闪耀着红色的火光,凝眉不动,如同一尊雕塑般。
    大风卷着旌旗,在他左右猎猎飞舞。
    亲兵们紧紧跟在张越后面,神色轻松。
    先锋游骑早就去过济阴了,城内人心惶惶,无兵无将,仿佛一个冲锋就能轻易拿下。
    破得此城后,大伙又能多一笔进项,美哉!
    队伍中时不时传出口令声。
    斥候们懒洋洋地出了大部队,向外奔去。
    昨晚放出去的斥候,三人一组,一人五马,到现在还没回来,应该是没什么大碍,何必再放第二批呢——三人一组、一人五马、携数日食水,彻夜不归,本就是斥候常态,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侦查到敌人才会赶回来汇报呢。
    斥候们散出去没多久,突然间又脸色煞白地冲了回来,直奔将旗所在地。
    张越的亲兵正待上前呵斥,却见斥候身后的空旷原野上,猛然掀起了漫天烟尘。
    他们的速度很快,人数众多,且看样子非常精悍,即便已经看到了敌人,依然不紧不慢、好整以暇地调整着速度。毫无疑问,这是老手了。
    敌骑出现得如此突兀,进攻发动得如此突然,一下子让正在行军的张越部数千人惊慌失措。
    亲兵的战马在他身后跳跃着、嘶鸣着,似乎渴望着冲上去厮杀。
    张越沉吟片刻,毕竟是打老了仗的人,知道此时万万不能犹豫。
    当机立断之下,他用严厉的目光看着麾下将校,威逼利诱一番后,带着仅有的数百骑迎面冲了上去,长枪对长枪,大戟对大戟,来了一次硬碰硬的骑兵对冲。
    凶猛的骑兵浪潮对冲而过,双方都有大批人惨叫落马。
    冲散张越部的晋军骑兵完全不停,直扑汉军步兵。
    汉军正处于行军状态,器械不齐,又未结阵,除后队的少数人匆忙跑进辎重车队内,躲过一劫外,大部分人被一冲而散,喧哗声响彻整个原野。
    晋军骑兵冲出去百余步外,又分成两股,返身继续冲杀步兵。
    铁蹄奋起之下,步兵狼奔豕突。
    鬃毛飞扬之间,血雨缤纷落下。
    毫无意外,他们又被冲散了,并且失去了任何一点结阵的可能。
    而在他们二百步之外,双方的骑兵又来了一次硬碰硬。
    张越最终忍受不了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唿哨一声,带着亲兵、骑卒拉开了距离。
    无奈的是,他们不擅长骑射,压根没带几张角弓,恨恨地看了对面一眼后,向东仓皇遁去。
    但对面并不打算放过他,号角声徐徐响起,散在远处的骑兵纷纷靠拢过来,缀着张越一路猛追。
    张越失去了残存的最后一点战意,只顾得闷头逃跑。
    跑着跑着,斜前方又涌来一队骑兵,大概百十人的样子。
    他下意识一拨马首,冲向北边。
    号角声越来越多。
    马蹄声越来越急促。
    呼喊声也越来越近,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一样。
    张越扭头一看,东西南三面都有大群人围拢过来,没办法,只能闷头向前冲了。
    土地越来越松软,掠过的芦苇丛越来越多,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蓦地,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水汪,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张越心一横,猛地跃下马背,在地上翻滚一番后,跌跌撞撞冲进了泥泞的芦苇丛。
    追杀他的晋军骑兵也纷纷下马,大声呼喊着追了过去。
    张越丢弃了铠甲、长枪,死命奔逃,甚至就连军靴都跑掉了一只。
    有箭矢从他身侧掠过,刺激得他浑身汗毛立起。
    接连两声惨叫之后,最后跟着他的两名亲兵不甘倒地。
    张越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注意力高度集中,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逃,一定要逃出去!
    缀在后面的人越来越多,箭矢愈发密集。
    耳边隐隐有马蹄声传来,那是绕过这片泥泞湿地,迂回到前方等他的人。
    果然,那边的芦苇丛已经开始东倒西歪。阳光照射之下,隐现兵刃的寒光。
    张越悲愤地骂了几句,改变方向,直接冲进了菏泽之内。
    他会游泳,进入到湖泊之中后,或有脱身之机。
    “嘶!”深秋的湖水冰冷刺骨,让他的双腿直抽抽。
    张越咬着牙,继续向前,但没走几步,脚又陷住了,怎么拔都拔不出来。
    身后传来猛烈的水花践踏之声。
    张越回过头去,却见几人用残忍而惊喜的眼神看着他。
    一瞬间,数把兵刃搁在了他的脖子之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