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681章 676红薯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681章 676.红薯饼
    明明跟她说了,墩墩也就是去年算得上紧俏,今年会有很多的,明年会更多,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很普通的红薯,走进千家万户。
    就像阳光玫瑰葡萄那样。
    18年的时候300块一斤,一串卖出过980块的高价。
    今年咋样,一斤才10块钱。
    等到明后年,没准就十块钱三斤啦。
    从天价到寻常,不过短短四五年而已。
    墩墩八成也会如此,所以不必这么激动。
    说了没用。
    薛老师好像更激动了。
    好吧,有人看孩子了。
    骆一航放心的把小骆琪交给薛老师。
    自己和王绍鹏去干正事。
    “今天打算先收五十亩,看一下总产量与测点有没有差异。”王绍鹏指着正在开挖的这一片说道。
    “之前测点产量怎么样?”骆一航问道。
    测点就是这七百亩种出来之后,选几个地方收一小片,用于计算平均产量。
    “2249斤,平均亩产。”王绍鹏回答道。
    骆一航惊讶了一下,“2249,涨了不少啊,我那里去年两千零几十。”
    “嗯,改良了一些种植技术,这个红薯个头小嘛,间苗的时候尝试着去三留一,效果不错。”
    间苗,又称疏苗。
    就是在红薯苗长到10公分左右的时候,调整种植密度,把过密的和长势不好的去除掉,避免互相争抢养分,以及保留生长空间。
    去三留一,就是原本要去掉四株,改成去掉三株,增加种植密度。
    产量提升了一成,效果很好啊。
    “绵阳农科院那边更激进,除了间苗密植之外,还尝试了提前一周进行控蔓,效果很不错,测点亩产两千四,而且长的很均匀,品相很好。”王绍鹏又提了一下农科院那边的成果。
    控蔓,就是控制藤蔓生长,用于平衡茎叶和块茎生长,避免红薯藤旺长导致的红薯块茎受限,还能避免早衰。
    墩墩因为合成淀粉少嘛,块茎内多是以分有机物形式储存,少了一步工序,是相对少。
    不需要那么多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提前控蔓有助于增产。
    果然像绵阳农科院说的。
    产量的高低,品种是一方面,品种决定基准线。
    至于产量是高于还是低于这条线,得看土壤、光照、气候、病虫害防治,以及种植技术。
    把它脾气秉性全摸透了,对症下药,产量比刚培育出来时候涨个七八成都有可能。
    这才一季,已经增产了两成。
    ——
    然后又看见来了几辆卡车,停在了堆红薯藤的地方。
    王绍鹏喊了一嗓子,从田里出来几个人,拿上叉子,把红薯藤装上车运走。
    车是附近养猪场叫来的。
    扒出来的红薯藤也没浪费,全拿去喂猪了。
    正看着呢。
    小骆琪和两个小学生姑娘风风火火跑过来。
    每人手里举着两个红薯。
    跑到骆一航面前,“航哥哥,帮我削皮。”
    这么快就交到小伙伴啦。
    骆一航摸摸身上,没有带小刀啊。
    王绍鹏则笑道:“刚挖出来的不好吃,哥哥给琪琪拿好吃的好不好。”
    骆琪摇摇头,一本正经回答道:“这个好吃的。甜甜的。”
    小丫头可是会吃的,骆一航那边有什么好东西,都少不了她一份。
    平安沟也是经常去,正经的吃过见过。
    这生红薯,就是过来玩的时候,她爸爸带着她跑去田里亲手挖出来直接削皮分着吃过的。
    王绍鹏嘿嘿一笑。
    神神秘秘的说道:“哥哥这里啊,有更甜更好吃的红薯。稍等一下啊,等哥哥去拿。”随后。
    王绍鹏带着骆一航,去到仓库那边,看了井窖。
    所谓井窖,就是在地上向下挖一口井,不出水那种。
    井口直径一米左右,深五六米,在底部铺上一层十几公分厚的沙子,隔绝水汽。
    把收获的红薯放进去,放到七八成满,周围留出换气的地方。
    这口井的温度能控制在十五度左右,一是可以长时间储存。
    二是对红薯进行一个“化”的过程,甜度还能增加很多。
    “还能增加?”骆一航又觉着新鲜。
    去年的墩墩收获之后直接放冷库的,转头就卖掉了。
    没弄什么化。
    王绍鹏兴致勃勃打开第一个井窖,从里面提出一包红薯。
    又找了一把水果刀。
    俩人就在井窖口削皮生吃了一块。
    墩墩红薯粗纤维少,感觉水分更多些,口感甜甜脆脆。
    化后更是美味,是比去年的还要甜些。
    这个方式不赖嘿,偷了,偷了。
    诶,有意思,可以弄个小零食。
    王绍鹏拿着这袋子红薯,去田边给小骆琪和小朋友们削生红薯吃。
    而骆一航则也拿了一袋子,去到厨房,打算炸个红薯饼尝尝。
    不做红薯泥搓丸子再压成饼那种,太麻烦。
    做个简单的。
    红薯削皮,切成小丁丁,加点面粉加点水搅拌一下让它能黏起来不会散。
    再拿漏勺舀一点下油锅炸。
    注意要用中火,别炸糊,也别散了就可以。
    简单方便又快捷,还很好吃。
    小时候学校门口卖五毛钱一个,每天放学能围一大群小孩。
    甚是怀念啊。
    骆一航很快就做好了一大堆,给食堂的大婶们分了几个。
    剩下的装了一篮子,盖上块屉布挡灰尘,拎着回到田边。
    此时课外活动的小学生们,全都没在田里捡红薯了。
    有好吃的谁还“干活”啊。
    装红薯的帆布袋都扔在田埂上。
    乖乖排成了两行。
    一行排队让薛老师拿湿巾擦手。
    擦干净赶紧跑到另一队后面排着,探头探脑往前看。
    队伍前面,王绍鹏拿着小刀,咔咔削皮,削完之后一切两半,每个小孩分半个红薯抱着啃去。
    田埂上一片咔嚓咔嚓。
    小娃子们啃的眉开眼笑。
    小骆琪看见骆一航,蹦蹦跳跳跑过来,举着她那块满是牙印的生红薯。
    “航哥哥,王哥哥家的红薯比咱们家的甜。”
    嘿,王哥哥叫这么亲热,还比咱家的甜。
    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骆一航幼稚的胜负心一下就冒出来了。
    掀开篮子上的屉布,给骆琪看,“我这里的更甜,还脆脆香香的呢,你拿一个,再给老师也送一个过去……”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