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58章 荀谌:冀州世家来投,这礼物陛下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58章 荀谌:冀州世家来投,这礼物陛下满意否
    太守府议事堂,公孙瓒懵了,愣在原地怔怔的看着贾诩。
    这位声名赫赫的汉室奸臣,竟当着他的面宣读圣旨?
    天子即便有圣旨下达,怎么也不该由他来宣旨才是啊。
    “幽州牧公孙瓒接旨!”
    见公孙瓒没有动静,贾诩表情肃然的加大声量重复了一遍。
    “文和,你手上所拿,当真是圣旨?”公孙瓒满脸质疑的问道。
    且不说贾诩这传旨之人的身份是否有问题,可他手上所谓的圣旨,分明是从衣服上扯下来的一节布料啊。
    “假传圣旨乃欺天之罪,在下岂敢担此罪名!”贾诩断然呵斥,一展手上的衣带诏,再一次重重的说道:“幽州牧公孙瓒接旨!”
    公孙瓒见状,意识到了可能真的是圣旨。
    否则在他的地盘,贾诩即便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假传圣旨蒙骗他。
    将满腹的疑惑暂且放下,公孙瓒恭敬的行礼。
    “臣公孙瓒恭闻圣言!”
    公孙续、公孙范以及赵云,对跟着公孙瓒一起,向着圣旨行大礼。
    贾诩站直身体,朗声念道:“制诏御史: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袁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当念江山社稷之飘摇,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汉室!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三年春二月诏。”
    圣旨念完,贾诩立刻上前扶起公孙瓒,并将衣带诏交到他手中。
    公孙瓒仔细看了两眼手上的衣带诏,满脸震惊道:“文和,这……这竟是陛下洒血而书!”
    一旁的赵云光听圣旨的内容,便已气的剑眉倒竖,双眼通红。
    此刻听公孙瓒一说,连忙凑过去看了眼。
    见到那圣旨上以血书写的文字,顿时怒火中烧,忍不住咬牙切齿的大骂:“袁贼!安敢如此欺压天子!”
    贾诩讶异的看了眼赵云,不曾想这公孙瓒麾下,竟真有心怀汉室的忠义之士。
    叹了口气,都公孙瓒说道:“这衣带诏,确为陛下洒血而书。想必易侯此刻心中满是疑问,在下定一一解答。”
    公孙瓒立刻问道:“陛下的圣旨为何在文和手中?”
    贾诩仰着头,一派汉室忠臣的模样,傲然道:“天子落难,困于邺城。在下明面上投了袁贼,实则早早便效忠了天子。袁熙杀弟囚父,亦是在下促成,为的便是使陛下脱离袁贼挟持。”
    “此番前来幽州,便是辅佐易侯发兵南下,攻克冀州,解救天子。”
    公孙瓒听罢,还是不敢相信。
    汉室忠臣?这与贾诩这么多年来给人的刻板印象相差甚远。
    “易侯请看,这里有传国玉玺的落印。”贾诩指着衣带诏上的玺印说道。
    公孙瓒立马低头察看,的确与他之前受封易侯的玺印一般无二,确是传国玉玺落印,心中也便信了三分。
    贾诩又道:“前些日子在下抵达幽州,与易侯阐明邺城局势。今日易侯请在下前来,想必心中已有决策了吧?”
    公孙瓒点头,一脸正色的说道:“天子落难,本将军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管?”
    “本将军决定发兵三万攻打冀州,不破邺城,势不回转!”
    “文和若有良策,不妨说来。”
    他也不管这圣旨是真是假,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大义。
    如今贾诩亲自将大义送上门来,他出兵冀州便算师出有名,能理直气壮的大声喊出清君侧的口号。
    更何况袁绍被囚禁,邺城局势动荡,对他而言简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此时若不发兵,等到袁熙彻底接掌了袁绍的势力,或是袁绍脱困,必然又会率大军攻来。
    贾诩哈哈一笑,道:“易侯无愧汉室忠臣之名!我有三策,可助易侯大破冀州!”
    “三策?”公孙瓒瞬间瞪大了眼睛,急忙亲自安排贾诩落座,“快快快,先生且坐下详细说来。”
    不知不觉,他口中对贾诩的称呼变成了先生。
    以往打仗,都是一群武夫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打,时常陷入袁绍谋士的计策当中,吃了不少的大亏。
    而今有号称“算无遗策”的毒士贾诩相助,并且一张口就是三策,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这种玩脑子的仗,他做梦都想打啊!
    见公孙瓒激动的模样,贾诩心中冷笑。
    衣带诏的确给了他一个出兵攻打冀州的名分,可更多的却是束缚。
    用陛下的话来讲,那就是道德绑架。
    这圣旨不接没事,了不起对外宣称不知圣旨真伪。
    可一旦接下,便被绑架住了,在世人眼中他就是陛下的臣子。
    日后若不尊陛下的号令,那便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大汉逆贼。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贾诩详细的给公孙瓒讲完他的破冀州三策。
    公孙瓒听完之后,抓着贾诩的双手欣喜若狂道:“得先生相助,胜得十万大军!”
    贾诩微微一笑,默默的将手抽了回来。
    时常被刘协攀住的双手,此刻被公孙瓒抓住,他只觉得别扭。
    “先生且回去好生休息,本将军这便召集众将好生商议讨伐袁绍之事。”
    人的名树的影,以前公孙瓒就知晓贾诩的本事,如今听完破冀州三策之后,更是拍案叫绝。
    公孙瓒说着,又对一旁的赵云说道:“子龙,你送送先生。”
    “诺!”
    赵云领命,将贾诩送去公孙瓒为他安排的一处院落。
    “我见足下仪表堂堂,姿颜雄伟,又听易侯唤你子龙,可是常山赵子龙?”
    进入厢房之前,贾诩问道。
    “伱认识我?”
    赵云皱了皱眉,贾诩劣迹斑斑,即便刚才所献之策令他深感佩服,但他依旧对贾诩的印象非常不好。
    贾诩摇了摇头,晃动手中羽扇,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赵云。
    “陛下曾言,易侯麾下有一小将姓赵名云字子龙,可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今日一见,子龙果非常人。”
    “陛下竟知晓我?”赵云瞪大双眼,一股自豪感从心中油然而生。
    看着略有激动的赵云,贾诩微微一笑,“陛下曾从是荆州牧刘备口中得知子龙,又在袁绍攻打易城之时,亲眼见到子龙的勇武。回宫之后,便写下十四字评语。”
    得知天子有十四字评价,饶是以赵云的心性,此时也难免有些失态,问道:“还请告知,是哪十四字?”
    在赵云期待的目光当中,贾诩缓缓说道:“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
    赵云听罢了,并未如贾诩所想的那般兴奋和激动,反而一脸羞愧难当的模样。
    “云未立半寸功绩,如何当得起陛下如此评价。”
    贾诩见状,对赵云的评价瞬间拔高。
    心中感慨陛下不愧是太祖高皇帝的后裔,这识人之明当真是与生俱来的吗?
    感慨之后,又道:“此战破冀州,便是子龙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赵云眼神坚定,斩钉截铁道:“袁贼倒行逆施,以致天子蒙难。云定奋力杀敌,解救天子!”
    天子的十四字评语,赵云自觉如今远远配不上。
    他心中暗暗发誓,此生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拼搏。
    为陛下平定乱世,光复大汉。
    ……
    邺城,荀府。
    荀家在冀州世家当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荀氏出自曹操的大本营颍川。
    可荀家的核心人员,也就是所谓的荀家八龙,却各投他处。
    荀彧、荀攸叔侄俩在许县为曹操效力,是曹操最为倚重的两大心腹。
    而荀彧之弟荀谌,却在邺城为袁绍效力。
    曾有人曾向袁绍进言,说荀谌乃曹操安插过来的内应,让他小心提防。
    可袁绍对此压根不理会,依旧对荀谌委以重任。
    这简直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典范!
    此刻,荀府的堂前,满满当当坐满了人。
    冀州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都有家主或族老在此。
    即便是中山甄氏,也不例外。
    逢家、郭家、辛家被袁熙灭了满门,这血腥手段,让这些世家大族惶恐不安,生怕哪一天就轮到自己头上了。
    尤其是沮授、田丰以及审配背后的家族,更是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众人到齐了之后,沮授之弟沮宗急不可耐的问道:“友若,二公子杀性太重,我等该如何处之!”
    今日便是由他牵头,召集各家来荀府议事。
    若不商议出个对策来,心中始终惴惴不安。
    坐在主位上的荀谌心中早有对策,却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来,而是扫了眼惶恐不安的众人,反问道:
    “眼下城内谣言四起,传言二公子杀弟囚父。诸位以为,孰真孰假?”
    沮宗不假思索道:“我以为辛毗不会无的放矢,二公子杀弟囚父,十有八九为真。否则他为何挟持我大哥一家人搬去大将军府?”
    审配的侄子审荣附和道:“不错,逢纪与我叔父向来支持大公子袁谭。逢纪又岂会成为三公子挟持大将军的同党?这压根就说不过去!”
    “依我看,辛毗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传出那般消息。其目的绝不是单纯的毁坏二公子的名声。”
    听了两人的分析,在家的世家大族代表人,全都点头表示认可。
    袁熙所做的事情,只要有人挑开了,就很难瞒下去。
    除非袁绍出面,公开为他澄清。
    可问题就在于袁绍久久不露面,旁人想要登门求见也被袁熙以身体不佳为由推辞。
    荀谌点了点头,说道:“方才二位所言不无道理。诸位来我府上,无非是寻求一个心安。”
    “当下局势扑朔迷离,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真相究竟如何。”
    “我有一些浅见,说与诸位听听,是否采纳,诸位可自行斟酌。”
    在场众人闻言,全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竖起耳朵做倾听状。
    荀谌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堂前踱步。
    “如今,摆在诸位面前,无非有三条路可走。”
    “其一,尽一切可能面见大将军本人,倘若大将军果真被囚禁,那便将大将军解救出来。”
    “其二,投靠二公子。”
    “其三,寻求天子庇佑。”
    各大世家的家主和族老听到荀谌给出的三条建议,纷纷沉思了起来,在心中琢磨其中的利弊。
    过了约莫一盏茶时间,沮宗开口说道:“解救大将军,充满危机,一但被二公子发现端倪,我等的下场便如逢家、郭家和辛家一般,有被灭门的风险。”
    “投靠二公子,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风险,且能保住家族,不必如今日一般心惊胆战。但恕我直言,二公子不似人主。”
    “我认为,寻求天子的庇佑,或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沮宗说完,一旁的审荣微微点头,但眼中带着一些忧虑,问道:“可说句大不敬的话,天子据说只是傀儡……能庇佑我等吗?”
    话音落下,甄氏的一位族老立马驳斥:“此言大谬!骠骑将军吕布对天子忠心耿耿,有数万大军驻扎在徐州和扬州。谁敢不尊天子,必被骠骑将军踏平。二公子并无名望也无兵马,岂敢不尊天子?”
    甄氏族老的话,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与吕布比其他,袁熙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众人又陷入了思考和权衡当中,一边想办法解救袁绍脱困,一边想寻求天子的庇佑。
    亦或者二者同时进行。
    但却无一人想着投靠袁熙。
    沮宗对荀谌拱了拱手,说道:“不知友若可有办法面见天子,替我等请求天子的庇佑?”
    在众人的注视下,荀谌说道:“明日一早,我便入宫求见天子,但我不知道天子是否会见我。”
    在座之人,除了他之外,再无任何人有资格面见天子。
    于是众人又是说了一番好话。
    如今邺城封城,袁绍未能露面掌权之前,他们的希望只能放在天子身上。
    荀谌观察着众人的态度,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冀州多个世家大族来投,不知这份礼物陛下是否会满意?”
    自从袁熙杀弟囚父的消息传出来,荀谌就已经开始盘算和分析。
    袁绍只要不死,袁熙便永远无法掌权。
    若袁绍死了,单纯依靠袁熙的个人声望,完全撑不起偌大的基业。
    这次事变之后,无论结局如何,他都不看好袁绍父子两。
    相反只要天子能抓住机会,便能重新掌权。
    而他,心中就有数种方式助天子龙腾九天。
    袁绍已是冢中枯骨,他要做雪中送炭的从龙之臣。
    还有9000字,我润色修改完后一口气上传。大约23点左右。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