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他回忆起从前乡野间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婚礼的热闹场景,而现在身处皇室,那些质朴而温暖的画面变得遥远而模糊,不禁对他精心准备的礼物失去了原有的温度和意义感到遗憾。
夜色更深,林小风突然诗意盎然,想借月色咏怀,嘴边刚酝酿出一句诗还未出口,就被疾行而过的路人撞破了心境,只得尴尬地收住口。无奈之下,他登上马车回到自家宅邸,仍旧习惯性地在自家庭院的石凳上歇息。今夜的庭院却格外寂静,平常总是带着温暖笑容前来迎接他的贴身丫鬟林桃花却未曾按时出现。林小风心想,或许家里人早已提前用过了晚餐。正当他在半睡半醒之间徘徊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一盘点心悄然摆放在石桌上。
他睁开眼睛看去,果然是林桃花悄然无声地出现。林小风玩笑般地询问她是如何得知自己即将迎娶公主的消息。林桃花没有立即作答,而是面色平静地反问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林小风一脸不解之际,林桃花才悠悠地道出实情,原来午后的礼部已派遣专人将消息传达到府中,她因此得知。她祝福林小风荣登驸马高位,然而言语之中却没有流露出应有的欢愉。
林小风强颜欢笑,敏锐地察觉到林桃花情绪低落,四周弥漫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压抑气氛。此刻林桃花的眼眸中闪烁着淡淡的哀愁,林小风出于关切,小心翼翼地探问家中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林桃花强忍泪水,坚称家中并无任何异常。然而林小风心思细腻,很快洞察到林桃花内心的忧虑——在他成为驸马之后,她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亲近他、侍奉他。林小风马上给与慰藉,承诺在宫廷之内他会遵循规矩行事,但在家中,他保证不让林桃花受到丝毫的委屈。
林桃花专注地凝视着林小风,终于把心中的顾虑倾吐而出,直言驸马身份带来的严格约束,可能会剥夺她像过去一样贴心照料的机会。林小风听后微微震动,但很快明白了林桃花的忧虑所在。他沉稳而坚决地向林桃花许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他都会一如往昔地保护她,让她不必对此挂念担忧。林桃花满目深情,坦白多年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伴在林小风身边,现在听说他要迎娶公主,心中顿时涌起即将失去这份陪伴的痛苦。她鼓足勇气问林小风,他是否真的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是否对她有过特殊的感情。
林小风听闻此言,心中犹如波涛汹涌,首次意识到自己从未认真审视过对林桃花的感情界限,她的率真表白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与挣扎。在林小风犹豫不决之际,林桃花情急之下,大胆地献上了热烈的一吻。林小风惊讶之余,出于本能轻轻推开了她。然而林桃花意志坚定,她以林小风曾教诲她要勇敢追求幸福为由,坚持自己的举动。面对林桃花的深情表白,林小风感动之余,在感情归属问题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在那个关键时刻,林小风未能给出明确的回答,两人的情感关系因此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持状态,故事在这一刻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念和无尽的遐想空间。
林小风遭遇这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心灵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他那只停滞在林桃花胸前的手,瞬间化为一尊时间雕琢的沉默塑像,映照着这一幕令人窒息的情景。面对林桃花那撕扯心扉的真情告白,即使是他这样历尽世事的人,也被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仓惶席卷而来。林桃花在寒冷的夜色中悲泣低语:“若我嫁为人妇,恐将是魂魄碎裂,如今与你已这般亲近,你理当承载这份情感纠葛所带来的责任。”林小风的视线无意间扫过黑暗中几双偷窥的眼睛,愤怒如火山熔岩般在他的胸腔里翻腾,他暗自立誓必将给这些越界窥探之人一番刻骨铭心的教训。
在情感的激流中,林小风努力找回理智,深深地凝视着林桃花那火焰般炽烈的眼神和决绝的姿态,他不由自主地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抚摸着她因激动而颤抖的脊背,温言安抚:“罢了,看来我们之间的命运线早已交织密布,无法分割。我愿意正面应对并接纳这一切。”林桃花在他怀中啜泣,滴滴泪水仿佛灼痛了他的心尖,那一刻,他深深体会到林桃花除了依赖他,再无第二个人能够给予她足以安稳度日的庇护。于是,他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接纳了这段情缘,声音庄重且决绝:“你的期望,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听闻此言,林桃花脸庞上还挂着泪痕,却绽放出一朵释然的笑容,再度依偎在小风坚实的怀抱中,两人在静寂中以无言的默契相互承诺。小风虽然嘴角挂着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但他神情严肃地警示:“今日你展现出的勇气,注定我日后必须更为严谨地守护你。”随之,他轻轻推开了林桃花,示意她先行回屋休息,而他自己,则决意找出那些暗中窥视的家伙,予以必要的警告。
林桃花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后,林小风威严地唤出了隐身于暗处的身影,不出所料,谢洪信、陆玄芯与靳佳颖逐一显现。他首先严词责备了谢洪信的窥探行为,洪信吞吞吐吐地辩解这是出于朋友的关心。谈及驸马之事,众人借助轻松诙谐的对话缓和了紧张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名来自阳曲县的紧急信使快马加鞭赶到,呈上一封封装帧严密的物件。林小风接过后,携李涵淼一起回到房间共同拆封,神秘地透露:“这其中之物或许有助于殿下的生育大事。”随着包裹打开,里面赫然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五彩缤纷的服装与首饰,李涵淼见状不禁瞪大了双眼,惊讶万分。林小风微微一笑,直至揭示真相——原来这些都是专门为太子妃精挑细选的装饰品,目的在于协助她在太子面前获取更多的疼爱与重视。
大婚前夕,林小风犹如置身深渊边缘,疲于奔命于礼部内外,沉浸于繁冗的宫廷礼仪研究之中,谨防在即将到来的婚礼中出现丝毫纰漏。这位肩负锦衣卫重任的男子,在政务漩涡中力求完美无瑕,尤为对西郊筹建的研究院项目倾注了难以计量的心血,似乎这幢科学圣殿的诞生相比自身的人生大事更为重大,它承载着他驱动时代潮流、实现革新抱负的宏愿。研究院奠基仪式的隆重举行,预示着帝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即将驶入高速轨道,加之朝廷对阳曲等地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一副描绘国家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新房之内,红烛摇曳,光影斑驳,锦绣帷幔半掩,熠熠生辉。林小风在醇香的酒气熏陶下微醺,他轻轻握住了李涵淼细腻柔软的手,感觉到她手指间的微微凉意,那是新婚之夜特有的忐忑与紧张。林小风含笑挑起盖头,眼前展现出李涵淼如花般娇艳的容颜,那一抹淡淡的红霞,撩拨着人心弦。二人举杯共饮交杯酒,林小风带着调侃的口吻探询接下来洞房之夜的程序,李涵淼满脸羞涩地讲述了宫中所传授的“同床共枕”的规矩。
林小风试图重新回到床榻,借口腰痛难忍,然而李涵淼立场坚定,毫不动遥蜡烛燃至末梢,光线愈发明灭不定,即将熄灭之时,李涵淼突然惊醒,严厉指责林小风的越界之举,甚至愤愤然称他为“薄情寡义之人”。林小风苦笑一声,他只是出于人性本真的渴望,希冀能在新婚之夜温暖相拥,分享那份独特时刻的甜蜜。尽管新婚生活的开端充满了波折与磨砺,然而正是在这情感的碰撞之中,他们的情感纽带反而得以不断加固,每一次深入心底的对话,都让他们的爱情越发醇厚而深刻。
靖江帝笑容可掬,对林小风的迟到加以善意的揶揄:“若不是朕亲自召见,你是不是打算把日子就这样拖延下去呢?”林小风尴尬地笑了笑,拱手赔罪:“新婚燕尔,沉溺于家的温馨,竟一时疏忽了礼节。”
而后,林小风坚持让李涵淼换上这些华贵的服饰展示一下,李涵淼面露羞涩,连连推脱,而林小风严肃地强调,此事关联到国家的根本利益。李涵淼顿时脸颊飞红,双手捂面,竭力反抗,这一幕虽然显得颇为尴尬且富有趣味,却恰恰折射出这对夫妻间独树一帜的互动方式和不言而喻的默契。在这类微妙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的情感联系愈发深厚,双方的理解与包容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共同构筑起属于他们自己的婚姻世界。
林小风内心忐忑不安,担心李涵淼会因此产生芥蒂,然而李涵淼表明相见的目的并非为了清算过往,而是期望双方能坦诚相见,增进了解。林小风愈发感到内疚,他向李涵淼许下承诺,将在适当的时机向靖江帝全盘托出事实,并保证所有人都能知晓李涵淼的豁达大度,她所求的仅仅是真心对待。李涵淼同样担忧靖江帝得知实情后的反应,林小风深情地将她紧紧抱住,给予最深沉的安慰,他发誓一定会将所有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避免误解。
人群散去,林小风独立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嘴角勾勒出的苦涩而又坚毅的微笑,昭示着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然而,他内心的坚强信念告诉他,凭借他超群的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必定能够逐一破解眼前的困境,为身边的女性同伴找寻到一个圆满的归宿。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他身上,映衬出对未来满怀期待却又肩扛重任的形象。他知道,未来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他意志与智谋的严峻考验,而他,将以无比坚韧的精神面貌,迎接那风云变幻的未来曙光,无论它如何扑朔迷离,他都将勇往直前。
终于,大婚之日降临,林小风身着鲜艳夺目的大红吉服,头戴黑玉镶边的乌纱帽,胸前佩带琳琅满目的红绸花球,在宫娥宦官的簇拥之下,一步步踏进皇宫深处,准备迎娶皇族血统的佳人。尽管林家没有直系亲属陪同,但林桃花、谢洪信等至交好友情谊深重,宛如骨肉相连,却囿于身份等级制度,只能在家中设宴等候佳音。林小风自幼失去双亲,独自行走在人世,每年祭祀之日,他都会亲往县城庙宇,对着父母的牌位深深鞠躬,那份哀思与虔诚足以感动天地。
新娘李涵淼,乃是靖江帝宠爱有加的掌上明珠,她的居所——公主府邸,位于皇宫咫尺之遥,一侧依傍蜿蜒流淌的护城河水,一侧毗邻熙攘繁华的市井街巷,这座融合尊荣与宁静于一体的府邸,巍峨壮观,气象万千。府邸划分内外两区,内部装饰精美绝伦,外部管理井井有条,既坐拥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又配备一众官吏、仆役各司其职,俨然一座小型的行政中枢。纵然驸马在府中的地位相较于公主显得卑微,活动范围有限制,但林小风却从不拘泥于繁琐的礼节规则,那些礼部教习的繁复仪轨在他耳中仅如耳边风般飘过。
原本靖江帝期盼林小风能正式地称其为“父皇”,却不料林小风的一个口误,让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王景文及时地提醒,林小风羞愧地纠正了自己的称呼。短暂的沉默后,林小风主动打破僵局,询问靖江帝此次召见的意图。靖江帝面容和蔼,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不可过于懈怠政务,尤其是鉴于他那特殊的身世背景,更应该加倍努力,勤于职守。
靖江帝以王者的包容,挥手示意林小风落座,话语间透着浓厚的亲情意味:“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些许礼节就不要太计较了。”林小风倏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转换,脸颊顷刻间涨得通红,他尴尬而艰难地以“爹”称呼靖江帝,此言一出,满室皆惊,犹如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炸雷,震得众人愕然。靖江帝虽感意外,却并未动怒,而是泰然处之,淡然接受了这个冒失的称谓:“无妨,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林小风的这一口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王景文心中暗自赞赏他的胆量与勇气,但也为他的鲁莽捏了把汗。
·············································
次日,林小风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丰厚的财力,不动声色地博得了公主府上下所有人的青睐与尊敬。他不仅大方传授知识,出手阔绰地赠予金银财宝,更给予府中上下人员锦衣卫级别的优待,使得所有人都对他感激涕零,心生敬佩。李涵淼对他的依赖日益加深,鉴于此,林小风毅然决定长居公主府,彻底打破陈旧的规矩,开始全面革新府邸的风貌。他雷厉风行地着手改善生活质量,从奢华浴室的构建到聘请顶级厨师团队,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倾注了他对精致生活的极致追求。
陆玄芯接着追问有关公主的安排事宜,小风掷地有声地保证,无论如何都不会忽视或抛弃她,这让陆玄芯安心离去。剩下靳佳颖独自站立在那里,犹豫地询问刚才所说的公主是否指代她本人。小风嘴角勾勒出一抹神秘的微笑,一把拉过佳颖,言语间透露出她在其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隐约透露出她身份的特殊性,并告诫她在外面务必加倍小心,以防身份暴露带来无谓的风险。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与矛盾,靳佳颖展现出豁达与包容,愿意一同承担这一切挑战。
小风明白自己对她们有着深厚的歉疚,遂郑重承诺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她们应得的地位与待遇。靳佳颖眼眸中闪烁着期待与信赖,紧紧依附在小风宽阔的胸膛上,坚决地说:“我对你有信心。”小风温情脉脉地梳理着她如瀑布般垂下的秀发,最终劝她早点回去休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林小风屹立在经过全新改造的庭院中央,眼神掠过每一块精心布局的土地,而李涵淼则满脸幸福地倚靠在门边,轻声唤着他的名字。林小风缓步走近,有力地环绕住妻子纤细的腰身,满腔热忱地描绘起未来的宏伟蓝图,寄望将府邸中的优质生活方式推广至民间千家万户,以此实现国家的安宁,人民的福祉。李涵淼听着他的远大构想,虽感新鲜奇异,却也不禁含笑颌首,对丈夫那看似颠覆传统却又充满前瞻性的眼光与理念暗自钦佩。
此时此刻,林小风曾讲述过的那位拥有多位妻妾的朋友最终遇见真爱的故事,忽然在李涵淼的记忆中浮现,她脸色一正,直截了当地问林小风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否正是他自己。林小风一时语塞,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选择了坦诚面对,承认的确有这样的经历,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歉疚,但他深知对李涵淼的感情深厚无比,深知她的温顺贤良是世间罕有的佳侣。李涵淼听闻此言虽心中涌起委屈,但她明白事已至此,无力改变,她只提出了希望有机会见见林小风在别处的家庭成员。
李涵淼的泪水宛若断弦之珠,一连串滚烫地跌落,在林小风宽阔如山的肩头上敲击出节奏分明的哀鸣,浸染之处宛如春雨滋润过的土壤,滋生出无边的苦楚与内疚。林小风深知这一天的到来仿佛是冥冥中预定的命运篇章,可未曾预料到的是,这刻骨之痛竟在二人新婚之夜如此突兀地降临。他轻柔地摩挲着李涵淼微颤的脊背,就如同在触摸一部尘封已久的古老诗卷,心中默默喟叹:“我明了你纯洁如玉,纯真善良,以一颗真诚无暇的心托付终身于我,我定不负你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然而,我之前未能坦诚相告,实属思虑不周,为此我心怀愧疚,万分抱歉。”李涵淼强忍悲痛,擦去挂在眼角的晶莹泪珠,尽管痛苦犹在,但她还是选择接受了林小风的歉意。林小风小心翼翼地为她梳理被泪水打湿而紊乱的鬓发,话语之间流淌着深情与执着:“今晚是我们人生舞台上最华丽的一章,让我们暂且搁置心头的纷扰,全身心投入这场美好时光的盛宴。”
然而,李涵淼的态度坚定不移,拒绝与林小风同床共枕,林小风无奈之下只好顺从她的意愿,恭敬地在地上铺好寝具。昏黄的烛火摇摆不定,光影投射在他面庞之上,刻画出一副深邃的懊悔与自我谴责的画面,他在心底立下了誓言,从此往后,无论面临何种境遇,都将秉持坦诚,不再有任何隐瞒与误会滋生。夜渐深沉,李涵淼终于进入了梦乡,林小风悄然起身,静静地凝望着熟睡中的她——尽管她的眼帘已阖,但那双清澈如星辰的眼眸并没有完全紧闭,其间仍残存着一丝尚未消散的紧张与不安。林小风试着低声唤她,李涵淼却佯装沉睡,没有回应他的关切。
每当暮色笼罩大地,天空被夕阳涂抹成深邃的蓝紫色,林小风便在自家宅邸中悠哉游哉,尽情享受这份悠闲恬淡的日子。自从娶了董家的女儿,他更是对官场上步步攀升的兴趣淡薄,坚信在家中处理政务要比在衙门中忙碌奔波来得自在得多。直至靖江帝连番催促,他才不得不告别府邸的宁静,步入那庄重森严的皇宫,去觐见帝王。朝会已毕,靖江帝正在暖阁之中与众臣商讨国事,林小风才慢悠悠地来到,脚步带着几分歉意。
在这复杂的夜晚,二人相互依靠,一同面对生活微妙的转折点,他们的爱情在现实的砥砺中愈加强韧,交织着理想与现实,携手走过崎岖,向着那尚未揭晓的未来坚实迈进。
谈话转向近日发生在京都的医疗事件,阳曲县在京都开设的新式医馆推广青霉素治疗,却不幸酿成人员伤亡的惨剧,致使京都人心惶惶。林小风闻听此事,心中惶恐不安,初步推测可能是患者个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其他特殊状况引发了悲剧。靖江帝进一步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单一的医疗事故本身,而是新医馆过于炫耀自身成就,甚至不惜贬低传统医学,从而触怒了以祖师会为代表的大批传统郎中,招致医馆被围攻的局面。
靖江帝着重强调,朝廷应当公正不阿,平衡新旧医术之间的矛盾,亟需调解以防止事态恶化,波及无辜百姓。林小风虽然对新医馆的做法有所保留,但他深知医者首要任务是救人,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靖江帝特意叮咛林小风要妥善处置此事,约束下属的不当言行,迅速平息纷争,恢复京都正常的医疗秩序。林小风领命离去,内心坚定地决定公正处理这场纠纷,以保障民间的安宁祥和。
林小风迈出了暖阁的门槛,心头萦绕着一团盘根错节的思绪,犹如乱麻般难以捋清。阳曲县新开设的中医馆,只因其大胆引入了青霉素这一西方医疗手段,何以能在靖江古城激起如此巨大的涟漪?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名为祖师会的团体势力竟能如此庞大,竟能调度京都近乎半壁江山的郎中们,这其中隐藏的王衍孙的身影,更是让人揣测不透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思量许久未果,林小风毅然决定亲临太医院,探寻掩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
抵达太医院,正值郭太医悠哉游哉地沉浸在茶香与医书的世界中。林小风上前询及祖师会之事,郭太医起初闪烁其词,敷衍应对,随后又突然改口承认此事并非与己无关,这般前后不一的言行举止,无疑给原本扑朔迷离的事态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复杂的面纱。林小风不肯罢休,步步紧逼,终于撬开了郭太医的话匣子。郭太医坦白,在休假日间曾与祖师会有过一次偶然交集,但他本人并未正式加入该组织,与其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牵扯。他进一步阐明,祖师会实为一个相对封闭且严苛的同行交流圈,那些初来乍到京城欲谋生计的年轻郎中,往往须先行登记在册,通过他们近乎严苛的审查方能取得执业资格。
得知这一切后,林小风犹如拨云见日,对祖师会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它效仿古时行会模式,隐现操纵市尝掌控行业生态的趋向。离开太医院后,林小风立即召集谢洪信一同赶往阳曲医馆,实地勘查情况。那座位于繁华市井中的医馆,正是由王衍孙亲手操持,因率先采用青霉素治疗法而名声鹊起。此刻医馆门前人头攒动,林小风挤入人群中,视线所及,王衍孙正在与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者激烈辩论,而在他们中间,赫然停放着一具冰冷的遗体,成为焦点所在。
祖师会一方咄咄逼人,指控阳曲医馆鲁莽行事,不顾生死,未经许可便擅自开张,并采取了颠覆传统的治疗手法,企图以此为由迫使其关门歇业。而王衍孙的副手则立场坚定,反复强调医馆在患者病情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已经竭尽全力救治,并预先做出相应赔偿,绝非有意造成患者的不幸去世。
林小风适时挺身而出,终止了双方激烈的言辞交锋,直截了当地向王衍孙询问事件始末。原来,医馆在使用青霉素治疗一位患者时,遗憾未能挽回其生命,遂遭到了祖师会成员恶意挑唆,鼓动病患家属上门滋事,其背后的目的便是要让医馆被迫停止运营。王衍孙透露,阳曲医馆凭借青霉素的创新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短时间内积累了极高的人气,而这显然触动了祖师会内部某些人士的利益神经,引来了他们的嫉妒与敌视。祖师会一方面诋毁青霉素,散布其可能引发不孕不育等骇人听闻的谣言;另一方面,广大病患仍坚信阳曲医馆的医疗技术,对其保持高度信任。
目睹此情此景,林小风在心中暗自哂笑,靖江之地竟也成了现代与传统医学理念激战的舞台,实在荒诞至极。他决心亲自插手此案,化解误会,确保阳曲医馆能够正常运营,维护这片土地上医患双方的权益,以及医疗服务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他深深认识到,这是一场关乎新旧观念冲突、正义与私利较量的时代寓言,也是身为朝廷官员他无法回避的使命。林小风矢志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他要让靖江之地的每一位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最为公正且先进的医疗服务,让进步的力量照亮古老的医道之路。
数位苍髯老者,代表祖师会的权威,如同鹰视狼顾般警惕地瞪视着王衍孙,林小风从容不迫地迈步向前,率先向这群老人发问,探询他们的来历以及集结于此的目的。为首的老者昂首挺胸,一副傲骨嶙峋的模样,当得知眼前之人就是名震京都的林小风时,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叹之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的身上。林小风不只是市民们公认的励志典范、青年们的指引明灯,更是清正廉洁的官员,近期更是因迎娶公主而名声大噪,全城上下无不津津乐道于这件喜事。得知林小风的身份后,老者虽然不敢轻慢,但却在心底暗自轻蔑,认定驸马并无实权,只不过是寄生于皇室羽翼下的赘婿而已。他迅疾调整姿态,肃穆地自我介绍,自称单玉湖,向林小风行礼道:“林都尉,久仰大名。您想必已经与王衍孙交谈过近日发生的事件,但我们担心您对详情并不完全了解。王衍孙那小子用青霉素害死了一条人命,病人注射药物后不久便离世,仅赔了几十两银子草草了事。今日我们齐集此地,就是为了给那冤死者讨个公道,同时也是为了捍卫祖师会的荣誉,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玷污了京都医界的名声。”
林小风面色如常,平静地回应:“医者仁心,生死轮回,怎能轻易断定王衍孙蓄意杀人?”单玉湖听罢,非但没有收敛傲慢,反而更加嚣张地反驳道,他列举王衍孙曾在祖师会上质疑千年流传的经典医理,推崇所谓的异端学说,这是对先贤医德的亵渎。若王衍孙继续肆意行医,极有可能危害百姓生命,误导后辈学子。单玉湖恳求林小风主持正义,遏制王衍孙的异端理论在医界蔓延。
林小风凝视着单玉湖,目光随之扫过周围的每一个人,心中油然生出万千感慨。从古至今,医理的纷争从未停歇,没想到在靖江这块土地上,现代医学竟会遭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他追溯历史记忆,对传统医学饱含一份敬意,尤其对源自古老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有着深刻的认知。阿育吠陀医学在外界看来有时被认为是采用牛粪牛尿治疗疾病,然而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厚的知识体系,主张人体五行协调,重视疾病的预防,其诊断方式与中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别具一格。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阿育吠陀医学的传承面临着巨大压力,陷入了无数的争议与挑战。
林小风深知,医理之争背后,往往是文化立场与价值观的交锋,很难轻易达成共识。正如网络上关于印医的论战,各方观点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林小风内心深处对那些全盘否定传统医学价值的人持有一种鄙视,他深信,连动物都能本能地找寻药物疗伤,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累积起来的医术哪能毫无价值?但这样的争论往往陷入无尽的循环,难以取得定论,关键原因就在于文化层面的差异无法用简单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林小风在沉思中,不禁为医界分歧的现状感到惋惜,衷心期盼医界能够和平共存,而非永无止境的对抗与纷争。他明白,解决之道不在简单的胜负判决,而在如何寻找到一条能够兼容并蓄、互补共生的路径,让传统与现代医学在冲突与交融中共同推进人类健康的事业。
遗憾的是,古老的印医体系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逐渐褪色,越来越多的国民倾向于接纳现代医学,而将世代相传的传统医学抛诸脑后。纵使有高层权势人物力挺,甚至有人倡导牛粪、牛尿疗法等传统方法,却始终难以扭转印医日渐式微的趋势。症结所在,印医在传承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断层,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羊群,逐一散失在历史的旷野。相较而言,尽管中医在近代也曾遭受猛烈冲击,诸如洛克菲勒等国际巨头曾试图扼杀中医的发展,背后的真实动机虽晦涩不明,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却深入人心。更有一些狡猾的医药企业,囤积特效药材,拒绝对患者施以援手,反而恶意诋毁古法医术,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持续销售药品,榨取高额利润。
林小风对此现象困惑不已,深知资本的本性贪婪而短视,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但在医学领域,各大资本却呈现一种罕见的一致性,联手抵制传统医学,而其他资本对此冷眼旁观,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然而,即使中医历经磨难,一度被边缘化,但它却能在困境中凤凰涅槃,与时俱进,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唯独在医学这一领域,人们在不断追溯历史渊源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医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矗立在文明的巅峰,千年的智慧传承至今,继续为后世创造福祉。
靖江的医学尚处在起步阶段,药物使用较为单一,远远不及后世那些精致复杂的复方药物。林小风在积极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对靖江本土的传统医学同样倾注了深厚的关切,他前世曾因投资中医相关产业而获利颇丰。面对当前的矛盾局面,林小风内心矛盾重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拿出五百两纹银赠予单玉湖,劝导他疏散聚集的人群。单玉湖大为吃惊,林小风低声解释道,死去的病人病情实属危重,非医馆之过错,医馆已对病家进行了经济补偿,并额外捐出五百两白银支持祖师会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林小风当众纠正舆论风向,强调旧医体系实际上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呼吁新旧医学应当相互借鉴,而不是针锋相对。单玉湖听闻林小风的这一番见解,心中疑虑渐消,对林小风的远见卓识表示钦佩,欣然接受了捐赠,双方的误会由此冰释,围观的群众也随之散去。林小风还不忘告诫王衍孙,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需要潜心钻研,不宜过分纠缠于外界的纷争,而应专注于医道本身的修为。王衍孙对此难免心有抵触,但林小风耐心剖析利弊,下令他回阳曲筹备医学研究院,广泛招募各地精英人才,以十年为期,立志要在医学研究上超越祖师会,开创一个新的医学纪元。当林小风转身离去时,他的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出深思熟虑后的笃定与运筹帷幄的自信。
祖师会总舵隐身于京畿皇城脚下一栋古朴雅致的府邸之中,单玉湖领着几位核心成员春风满面地归来,对于林小风提出的“旧医改称古医”的倡议,他们满心欢喜,积极谋划着如何尽快将这一崭新的名号在京城里遍地开花。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林小风对待他们的态度竟是如此宽容,其温润如玉的脾性令祖师会的成员们倍感意外。近日,单玉湖率领众会员与阳曲医馆激烈对抗,此刻正悠闲地坐在厅堂里,品味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忽地,一个身影急匆匆地闯入视线,此人正是郭太医。郭太医向单玉湖询问,林小风是否对他们施加了压力,因为他记得林小风日前亲自造访太医院,与他有过一番交谈。单玉湖坦诚相告,林小风的确来访,且态度极为友善,不仅送来了银两,全程并无任何冲突发生。他特别强调,尽管林小风贵为驸马爷,但仍保留着官职,深受靖江帝的青睐和倚重。
郭太医听罢,面上显露出惊讶的表情,单玉湖则详尽叙述,林小风非但没有偏袒王衍孙,反而助力祖师会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并在医学理论上对他们的理念表示认同。郭太医对林小风态度的逆转感到不可思议,单玉湖则笑着批评他过于谨小慎微,判断有误,警示他不要误判林小风与王衍孙之间的关系。郭太医回溯起王衍孙那股倔强傲骨的劲头,揣测林小风可能并不欣赏王衍孙的作风。单玉湖进一步解析,林小风本是草根出身,即便如今身居高位,恐怕对王衍孙的贵族气质并无太多的好感。对于外界热烈讨论的“旧医更名古医”的说法,郭太医在听取单玉湖的解释后,也觉得贴切恰当,心中的疑云逐渐消散。 尽管单玉湖对王衍孙和阳曲医馆能够安然无恙的局面略感惋惜,但他始终坚持斗争不能就此罢手,他提及王衍孙曾对郭太医的不敬,认为杏林中的老前辈绝不应受到如此轻慢对待。郭太医回想起自己受辱的经历,胸中怒火再次熊熊燃烧,对单玉湖的观点表示肯定。在众人的讨论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青霉素的卓越疗效,然而祖师会自行研发的替代疗法却成效不佳,单玉湖在此背景下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他计划选取一种病症,公开向阳曲医馆发起挑战,并通过北廊日报昭告天下,他选择的病症,恰恰是人人畏惧的不治之症——肠痈。众人闻之纷纷表示反对,毕竟肠痈历来被视为无法治愈的顽疾,即使是青霉素也难以彻底根治。然而,单玉湖却矢志不渝地坚持实施这个计划,他的坚定决心和非凡胆识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人们不得不对他的策略和勇气刮目相看。
单玉湖的眼神深邃如幽深湖泊,声音犹如青铜古钟般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句落下都如同钟鸣般震人心魄:“如果我们公开进行对决,倘若青霉素并不能治愈肠痈,那么它所标榜的‘起死回生’神奇招牌自会轰然倒塌1郭太医闻听此言,摇头苦笑,提出了他的疑虑:“但是,这样的比拼岂不是儿戏?假如双方都不能治愈疾病,又该怎样判断谁胜谁负?”单玉湖的目光越过在座的同僚,嘴角勾勒出一抹神秘而深沉的微笑:“胜负的评判标准并不在于能否彻底治愈,而在于谁能有效地延长病患的生命期限,哪怕只是短暂的延长,也可算作胜利。肠痈虽无法根治,但减轻其症状、延缓其进程的方法并非无迹可寻。王衍孙的医术糙疏,常常依赖一些非主流手段误导视听,若能借此机会打破他青霉素的神秘光环,局面就会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设立赌约,要求他停止宣传所谓的异端医术,并索要青霉素的制作秘方。”郭太医内心仍有诸多疑虑:“如果他拒绝接受挑战怎么办?”单玉湖悠然地捋了捋颌下的银白胡须,显得自信满满:“若他不敢应战,那我们自然是不战而胜,虽然无法获取青霉素的秘方,但阳曲医馆的信誉必将遭受打击,王衍孙不可能会选择逃避这场挑战。”
同一时间,在皇家御花园中,王景文正朗诵着当日的报纸,靖江帝脸上挂着一丝无奈,向林小风问询,原本寄望于他能平息这微不足道的争执,谁知祖师会竟公然发布了挑战书,双方剑拔弩张,很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靖江帝担心医者间的斗争会分散他们救死扶伤的精力。林小风无辜地回应,昨日他已竭尽全力斡旋,无奈祖师会一心想要在医理领域奠定正统地位,所以他认为不如让他们通过一场较量来解决问题,较量过后,各方自会恢复平静。
靖江帝提及肠痈乃顽疾之一,询问青霉素是否真有治愈的可能。对此,林小风并无深入了解。靖江帝详尽描述了肠痈的病症特点,林小风对照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推测这可能是现代所说的阑尾炎。靖江帝听闻阑尾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心中生出了困惑。林小风以成功的阉割手术为例,阐述了手术风险及其带来的生存率提升。靖江帝听罢,内心感叹,若能真正找到攻克肠痈的办法,那必然是造福万千黎民百姓的伟业。
靖江帝当机立断,命令林小风妥善处理此事,并明确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能亲眼见证治疗肠痈方法的演示。于是,林小风携同王景文踏上征途,开始搜寻具有高超手术技艺的刀匠。王景文不明白刀匠如何能医治病人,林小风巧妙地比喻人体器官如同精密器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手术的基本原理。靖江帝得知此事后,对这场尝试充满了期待,期盼此事能顺利推进,并载入史册。两人来到了存放蚕丝织造工具的仓库寻找刀匠的踪迹,王景文心中的疑虑仍未消散,林小风安慰他,尽管当前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了对人体“部件”进行精确切割、修补甚至更换的可能性,尽管实际操作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对医学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王景文步履沉稳,宛如走过历史长廊,引领着林小风穿越皇宫曲折迂回的走廊,直至抵达一个堆满蚕丝器具的偏僻之地,那里隐藏着宫中赫赫有名的阉割圣手——谭好手。谭好手,人如其名,一把手术刀在他手中舞动如诗,出招迅捷且精准无比,其独步天下的技艺在皇宫之内几乎无人能够匹敌。林小风仅凭几句话交流,即察觉到谭好手在专业领域的积淀深厚,尽管他对现代医学的理解相对粗浅,但在手术卫生与消毒方面的理念却颇为独特,且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这份根基扎实的手艺足以让不少太医汗颜。
就在他们深入研讨之际,李德贤气喘吁吁地急匆匆赶来,手中紧抓着刚出炉的报纸,额头上的汗珠犹似豆粒般滚落,紧张地追问林小风此番造访谭好手的真实意图。林小风面色泰然,娓娓道来,面对祖师会对阳曲医馆的挑战,他们已然运筹帷幄,并提到了赌约中至关重要的焦点——青霉素。
李德贤找了个边角坐下,聚精会神地聆听林小风剖析关于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就能实现康复的道理,以及配合青霉素治疗的策略。起初,李德贤满脸困惑,仿佛陷入迷津。林小风运用战场救护的例子,生动地比喻切除身体内部如同朽木、虫蛀般的病变部分,而肠痈或许就是腹腔内某种隐匿的炎症或寄生物侵袭的象征。一番解说之下,李德贤豁然开朗,不由得点头称许林小风的表述通俗而富有画面感。
紧接着,林小风携同谭好手一同踏足阳曲医馆。甫一进入,谭好手便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医疗器械深深吸引,特别是那宽敞明亮的解剖室和精密复杂的实验设施,他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之声。林小风安排谭好手先行熟悉环境,并与王衍孙就祖师会提出的挑战展开商议,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同意接受挑战,但条件是必须确保病患所患肠痈确实为阑尾炎。王衍孙翻阅一幅细腻的人体解剖图谱,经仔细辨认,证实了林小风的诊断准确无误。
林小风掷地有声地应承下来,并在原有赌约基础上增添条款:一旦失败,愿意献出青霉素的独门秘籍;一旦胜出,则要求王衍孙接任祖师会会长职务。他坚持全程公开透明,规定一个月内完成手术,并责成祖师会承担公告费用,通过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吸引全社会的关注目光。
谭好手细致入微地审视着医馆内的每一件手术刀具,对其工艺精良程度赞不绝口,视若艺术品。林小风嘱咐谭好手不仅要把手术技艺传授给王衍孙,同时还许诺在事情成功之后将会有一笔丰厚的报酬。谈话间,谭好手无意间提及自家世代相传的阉割手艺,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林小风见状迅速转圜话题,再度强调谭好手在这场战役中的核心任务——辅助王衍孙完成阑尾切除手术,并保证术后将给予一笔厚重的奖赏,预先支付千两白银作为定金,待手术顺利完成后再奉上两千两。谭好手欣然接纳,并透露其家族中存有一种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毫无疼痛感觉的神奇药物。林小风听闻后大感兴趣,进一步询问阳曲医馆是否采用麻醉药物,王衍孙展示出他们现拥有的简易麻醉设备,林小风决定额外花费一千两购买相应的麻醉配方。
于是,谭好手心满意足地肩负起这次颇具挑战性的使命,众人皆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攻克肠痈这一关键战役上,共同屏息凝神,静候挑战来临的那个月圆之夜,那将是决定各自命运的重要舞台。
祖师会堂内,单玉湖淡然而立,目送王衍孙的身影渐行渐远,那一抹自信且从容的微笑犹如冬日暖阳,洒在他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周围的门徒簇拥着他,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有人疑惑他会首竟然肯将这尊贵的地位作为赌注,还有人担忧一个月的时间太过紧张,毕竟肠痈病症变化多端,难以预料。单玉湖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只是嘴角微挑,含笑下令一名弟子急速奔赴报社,将刚刚与林小风达成的赌局协议公诸于世,昭告四海。面对众人对时限紧迫和病情复杂的忧虑,单玉湖轻描淡写地解释:“一个月光阴,足够让疾病真相浮出水面,倘若确有必要,延长时限亦不失为权宜之策。再说我手中尚有一味祖传的大黄牡丹汤,虽无法彻底治愈肠痈顽疾,却能在关键时期稳住病情,哪怕拖延数月也不足为惧。”在座的会中同僚闻听此言,脸上阴霾渐散,纷纷表示赞同,群策群力,共谋在这场较量中克敌制胜的策略。
祖师会行事果决,旗下医馆闻令即动,不到三天工夫,便从众多病患中精心挑选出了两位符合条件的对象。林小风亲临现场,细致入微地审查了二人的病情,随着他一声令下,这场生死攸关的比试终于拉开了序幕。两位病患被妥善安排在医馆内,衣食住行受到专人严密看护,一切活动都被严格限制,以防病情突变加剧。尤其那位阑尾炎病患,林小风更是百般叮咛,严禁参加任何剧烈运动,且禁食一切辛辣刺激食品。
洁净如新的手术室内,准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谭好手倚仗着家传的阉割绝技,胸有成竹,然而当他首次目睹王衍孙手持手术刀,冷静而精准地解剖犬只时,不禁为之震撼。王衍孙的动作流畅自如,仿佛再现了庖丁解牛的传说,那血淋淋的画面背后,却是令人叹服的专业素养。因犬类并无阑尾结构,他们转而选择了兔子作为进一步解剖训练的对象。经过连续数日的实践操作,谭好手心中逐渐明晰,自己的优势其实并不在于外科手术本身,而是祖传的麻醉药物配方。他明智地退居幕后,甘心成为王衍孙手术台上的得力助手。
王衍孙虽未受过正规医学教育,但他在青霉素研究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无数次活生生的实验积累,医术日渐精湛,心理素质也愈发沉稳。加之林小风全力以赴的支持和不惜一切代价的资金投入,在短短几日内,他们不仅成功完成了对动物的开腹与缝合手术,且术后存活率稳步攀升。适逢时机成熟,王衍孙向林小风报告,提出在死刑犯身上尝试实施手术。
林小风与李德贤精挑细选了几名罪无可赦的死刑犯,筹备执行这一大胆计划。手术室里,浓烈的医用酒精味道弥漫,首位死刑犯面色惨白,双眸惊恐,从温暖舒适的死囚牢房被带到这个冰冷陌生的手术室,心跳骤然加速,四肢被牢牢绑缚在手术台上。王衍孙与谭好手小心翼翼地将他安置妥当,然而死刑犯忽然剧烈挣扎,嘶哑的声音穿透手术室的寂静,绝望地呼救。
林小风面容瞬时冷峻,雷霆之怒瞬间爆发,他厉声喝止,以威严的言辞震慑住了死刑犯,使其瞬间失去抵抗勇气。即便死刑犯依然哀求明白地死去,林小风严词教训,告知他这是他唯一洗清罪愆的机会,理应感恩戴德。谭好手接收到指令,手中的手术刀犹如一道闪电划破空气,直指目标,刀法之精准,令人暗自惊叹。死刑犯在强大的气势面前,最终无力地停止了挣扎。
王衍孙深知手术安全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地用酒精为死刑犯全身仔细消毒,而死刑犯依然沉浸在深深的恐惧与无助中。林小风对即将使用的麻醉效果仍抱有疑虑,谭好手坦诚自家祖传的麻药未曾用于如此复杂庞大的手术,但他坚信其效力非凡。在王衍孙冷静沉着的指挥调度下,手术终于开始,谭好手遵循古法施予麻药,片刻过后,死刑犯渐渐陷入了深度昏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精消毒气息,王衍孙则屏息凝神,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例人体手术。所有在场的目光都凝聚在手术台上,一场关乎生死、荣誉以及信念的对决,正悄然上演,结局如何,只能由时间揭晓。
林小风内心波澜起伏,心底暗自喟叹,王衍孙堪称医界的独步英才,这样的人才不应困守于小小的医馆之中,而应在更为广阔深邃、充满挑战的医疗世界挥洒才华,比如像诏狱那样生死边缘之地,亟需他这样的高手挺身而出。王衍孙脑洞大开,竟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应急止痛方案——以鲜活的鸡浸泡在烈酒中,然后敷于患处,此举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即使是阅尽世间沧桑的李德贤,也被王衍孙的这一创举激起了深深的敬畏之情,眼中闪烁着敬佩与惊奇的光芒。
就在这一刻,林小风灵感涌现,毫不犹豫地指示助手取来四面铜镜,这些镜子被精心安放于手术台四周,借镜反射原理构建起了一种原始的无影照明效果。林小风颇感得意,自诩为这“镜照无影”技法的开创者。尽管王衍孙对此手法初见之下略感费解,但林小风态度坚定,他解释说这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夜间手术照明难题所做的前瞻布局,旨在医史上留下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印记。
手术前夕,林小风敛神屏息,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个细微环节。尽管眼前的场景血红交织,令人心惊胆战,但这正是阳曲医馆在医学长河中踏出的里程碑式一步,林小风满怀自豪,自觉有幸成为这一历史性转变的推动者。待助手们摆布好铜镜之后,王衍孙手持手术刀,神情专注,带着医生特有的冷静与坚毅,缓缓切开腹部肌肤,皮肉之下,五脏六腑赫然呈现,仍在微微颤动。即使谭好手早已历练无数,看到这般情景,内心仍不免一阵悸动,但他努力保持平静,紧跟王衍孙的节奏,精准配合每一项操作。王衍孙眼明手快,精确找到阑尾位置,一刀斩断,随后快速缝合伤口,所用的竟是古朴的桑皮线,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只因过去缺乏有效的消毒手段,未能得以广泛应用。虽然缝合线纹路并不工整漂亮,但整个手术流程迅捷流畅,效率极高。
一夜过去,曙光初照,原以为可能命悬一线的死刑犯竟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医馆上下顿时围聚而来,既紧张又满怀期待地观察他的恢复状况。王衍孙关切地上前询问,死刑犯痛苦地低吟,特别诉说下腹部疼痛难忍。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沉,直至仔细检查确认其生殖系统安然无恙,大家才稍微放下心来。然而,命运弄人,就在这样一个看似重生之夜后,这名死刑犯却不幸猝逝,死状诡异,令人匪夷所思。林小风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手术过程看似顺利,为何竟会导致如此悲惨的结果?在追问之下得知王衍孙并未在术后使用预防感染的青霉素后,林小风立刻洞察到症结所在,认识到他们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无菌操作的认识及措施存在重大疏漏,初步判断该死刑犯的死因极有可能是术后严重感染导致。他面色严肃,强调自此后所有的手术务必常规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这一事件给在场的所有人上了沉重而深刻的一课,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医学的复杂性和从事医学工作的严谨态度是多么至关重要。
林小风是个不畏艰难的斗士,阳曲县医疗建设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次从无到有的蜕变,均出自他亲手擘画和不懈耕耘。当他走下学院的高坛,踏入纷繁芜杂的现实生活,发现曾经熟稔于心的教科书知识正逐渐褪色,反而是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汲取的实践经验与民间智慧更加熠熠生辉。阳曲县的医疗进步之路步步坎坷,却步步扎实,每一份成绩背后,都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抵御风雨的见证。王衍孙亦在这荆棘丛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屡败屡战,每一次的失误都仿佛锤炼他的意志,让他从灰烬中浴火重生。再度步入手术室时,王衍孙已然脱胎换骨,他戴上了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的特制羊皮手套,决意挑战自我,再试牛刀。相较于第一次的摸索,第二次手术确实更为流畅,但术后对患者的照料仅停留在糖水与肉汤的简单补给层面,令人惋惜的是,患者终究没能撑过两个昼夜的生死考验。然而,王衍孙并未因此颓丧,他面色沉静,眼神坚定,以一颗执着的心解剖尸体、剖析病因,为下一轮的救治战役默默做着准备。
这段时间里,林小风携手李德贤,频繁穿梭于医馆内外,亲身经历了第三场手术的全过程。当手术室的紧张气氛渐趋平缓,二人移步至街头巷尾那熙攘的茶肆二楼,烹茶论道,闲聊日常。林小风胸襟开阔,直言不讳地认为,目前对手采用的治疗手段并无决定性的优势可言,反倒是自家团队在注重整体营养调理方面略胜一筹,这漫长的医疗竞赛中,他们或许已在悄然间占据高地。相对而言,李德贤则显露出一丝忧郁,对新兴医疗手段的有效性萌生了疑虑。
林小风微笑着宽慰道:“哪有一帆风顺的成功之道?想要铸就一番宏图伟业,哪怕耗尽数载春秋,也在所不惜。”面对李德贤关于假如王衍孙真的取得突破,是否会推广新医术至全县所有医者的提问,林小风回应道,新旧医术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尤其是在新医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不宜急于求成。他把新医比作初生的婴儿,虽因青霉素等新型药物的横空出世而崭露头角,却还不足以扛起中医界的大旗。他认为古医与新医应当相辅相成,互鉴互学,待新医真正成熟后再考虑逐步替代,同时鼓励现有医者深入发掘古医中的有效疗法,萃取其精华。
李德贤纠结于二者为何不能兼收并蓄,共同发展,林小风语重心长地解释,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医术本身,而在于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寻找最优解。毕竟,无论物质还是人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进一步阐明,古医虽然凝聚了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但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其间既有金玉良言,也掺杂着许多未经验证的猜想与谬误,这些潜在的风险可能误导患者,甚至损害他们的健康福祉。为了让李德贤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林小风提及茶馆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凤凰传说,即使无人亲眼目睹,却因其美妙的故事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人相信其存在。以此类比古医中某些难以证实或证伪的理论,就如同那个虚构的凤凰,尽管深入人心,却难以捉摸其真实性。于是,在对待那些晦涩不明的古医理论时,应该暂时搁置争议,更多地倚赖实证与逻辑为基石的新医学体系,同时对传统药方的疗效机制也应当进行深度探究。
林小风矢志不渝地相信,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不论何种探索,医学终将回归科学的本质,古医的现代化进程势必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连。正当李德贤沉浸在对医术未来走向的思索中时,谭好手匆匆赶来,一脸欣喜地通报,日前接受手术的那位病人终于苏醒,且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听到这一好消息,林小风与李德贤相视一笑,默契在心,他们深知,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在静静期盼这一刻佳音的降临。而这,正是他们不懈追求医学进步的最佳回馈,也是对阳曲县医疗事业发展的一种无声赞歌。
御花园内,靖江帝刚毅的身影犹在挥洒一套刚劲威猛的拳术,拳风凌厉,力透纸背。此刻,他停歇于凉亭之下,额上微泛细密的汗珠,犹如清晨露珠挂于翠叶。他徐徐问起:“这满城沸沸扬扬的新医与旧医之争,近日进展如何?这热闹场面持续怕已有一个月了吧?”王景文闻声,赶忙疾步上前,俯身低语:“主上,明日即为决胜之时,阳曲医馆声称将进行一项能根治顽疾的手术,此事已在市井街巷引起轩然大波,无数黎庶百姓都翘首企盼,屏息以待。”
靖江帝听罢,唇边浮现出一抹玩味的微笑,仿佛洞察人间万象:“林小风此子果然勇往直前,所到之处总能掀起阵阵波澜。那医馆现下是什么光景?”王景文详细回报道:“臣已差遣人马查探详情,据说林小风等人以一名囚犯先行试刀,进行了开腹手术,不仅成功施术,且该囚犯已恢复正常饮食。既然敢公然演示,想来已有十足的底气。”
····················
次日正午阳光明媚,阳曲医馆门口早被络绎不绝的人潮围堵得水泄不通,宛如一幅活色生香的民俗画卷。林小风卓然独立于医馆台阶顶端,一双锐利眸子扫过下方摩肩接踵的人群,面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无奈。祖师会中的重量级人物单玉湖赫然现身,他的出现不出意外;然而,令林小风始料未及的是,甚至连京都的寻常百姓都对此事抱有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挤程度远超预期。为此,林小风早已安排锦衣卫严阵以待,确保现场秩序。
人群中,林小风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脸孔,他踏着人群的涟漪,嘴角挂着谦逊的笑容,由锦衣卫开道穿越人群,来到那人跟前,恭敬询问:“陛下为何屈尊降贵,亲临此地?”靖江帝含笑答曰:“如此关乎民生国计的大事,朕若缺席,恐将来必留遗憾。”此言一出,周围的一众官员也随之显现,纷纷表示愿意共睹新医术的风采。
林小风领受皇命,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人群,引领众人步入医馆内部。甫入馆内,一股浓烈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与外间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靖江帝关切地询问病患所在及手术时间,林小风便引路众人拾阶而上,贴心地预备了洁净衣物以防染尘。众人抵达手术室,病患已然整装待发,医护团队皆已严阵以待。
靖江帝步入手术室,病患一见龙颜不禁惶恐不安,挣扎间询问为何要在皇家注视下受此手术之苦。王衍孙面无表情,以坚决的语气告诫其不必多言。随着手术即将启动,靖江帝遵照规矩更衣,与其他官员一道在外静候。不多时,林小风小心翼翼地带靖江帝单独进入了手术观摩区。
手术室内,病患静静地躺卧在手术台上,已提前服用过迷魂汤剂,沉睡如酣。麻醉师谭好手手法娴熟,确保病人浑然不觉痛苦。靖江帝目睹这一幕,神情微变,心头掠过一丝惊讶与懊悔,暗叹此种手术方式确乎独特而震撼。林小风亦察觉到一丝微妙的尴尬,王衍孙的直率与粗犷给他带来些许不适。
此时的王衍孙手持手术刀,如同得天授意,每一刀下去都恰到好处,精确无比。历经无数次的实践砥砺,他的医术已达登峰造极之境。谭好手在一旁默然配合,适时递送器械,并拭去王衍孙额上的汗珠。靖江帝全程凝神观看,不住发出赞许之声,钦佩新医术的独特与高妙。王衍孙凭借高超技巧准确找到了阑尾炎症位置,迅捷切除,缝合手艺堪称鬼斧神工,仅用了半个时辰便宣告手术圆满结束。
靖江帝亲眼目睹这番奇迹般的历程,忍不住连声赞扬,虽然尚不确定病人术后是否能挺过生死关,但能以开膛破肚的方式解除病痛而又能让身躯完好如初,这样的技艺实属惊人。王衍孙将切除的阑尾呈现给靖江帝检视,直言病灶已除,而病人是否能够度过危机,还需待麻醉效果消退后才能判断。靖江帝接过阑尾仔细审视,心中对摘除阑尾后人体功能影响仍有疑虑。
王衍孙坦诚现阶段尚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而林小风则适时援引《论语》中的经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调在面对未知领域时,保持谨慎进取的态度,至少比漠视生命垂危更显智慧。靖江帝听后深表赞同,遂与众官员退出手术室,缓缓下楼。楼下众人一见圣驾降临,皆敬畏地列队行礼。林小风手捧手术器具走出医馆,向众人宣告手术已成功完成,病灶已成功剥离,接下来则是精细观察与悉心护理的关键时期。
众人群情激奋,如同闻腥而至的蚂蚁般纷纷聚拢,他们的眼神一致聚焦在那个血迹斑斑、形状模糊的物件上,顿时爆发出一片惊愕的哗然。林小风眼见此景,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慌乱,反倒是挂着一抹从容不迫的微笑,缓声道:“诸位不必惊慌失措,病人尚在人间,待他悠悠转醒,我便会引领各位前往探视。”彼时正值日中,饭菜飘香,林小风果决地下令医馆准备自家招牌的佳肴款待众人,预计正当酒足饭饱之际,病人也将正好从麻醉中苏醒过来。
就在这紧要关头,祖师会中的单玉湖翩然而至,听说林小风竟已成功切除了患者的肠痈,不禁面露愕然之色。他急切追问病人的具体状况,林小风淡然回答病人尚处于深度睡眠中,并借机探询祖师会当前疾病的治疗进展,单玉湖虽面有难色,但还是透露病情正在调理中,且已初见曙光。
林小风毫无遮掩地将切除下的阑尾展示给众人,单玉湖望着那象征着真实开腹手术成就的实物,不禁瞠目结舌,难以置信。林小风再度爽朗一笑,阐述唯有如此方能斩草除根,彻底解决病痛。单玉湖内心充满了困惑,但他极力保持着表面的冷静,决心静待病人苏醒,亲自验证这次手术的实际效果。
片刻之间,厨子们端上了精心烹调的美食,肥而不腻的肉肴琳琅满目,只是医馆内的特有药香夹杂着丝丝血腥气,使得大多数人胃口大减,只能勉强下咽。唯独林小风、李德贤等少数几人依然能够淡定自如地品尝这些佳肴。靖江帝留意到单玉湖面对这一切时的反应,心中暗自思量,猜想他或许真的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
餐桌上,当人们得知口中咀嚼的正是手术后的剩余材料时,顿感惊愕,更有甚者因无法接受而呕吐不止。靖江帝同样心生警戒,眼前的满桌珍馐瞬间失去了诱惑力。
饭后未久,王衍孙前来通报病人已然苏醒,众人跟随林小风步入病房。病榻上的病人虚弱无力,身边围满了关心的人群,他口中呢喃,只觉得自己下腹部疼痛剧烈,甚至误以为遭受了阉割之刑。谭好手见状,赶紧宽慰道,这只是手术必要的处理,并非阉割。病人在经历了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后,终于确认自己的“传宗宝物”仍在,此言一出,四周议论纷纷,不少人心生揣测,认为手术或许误伤了肾脏才导致如此剧烈的疼痛。
单玉湖尽管内心疑窦丛生,表面上仍旧保持着平和的微笑,而在一旁观察的靖江帝却看穿了众人的误解,深知这不过是谭好手之前施展的麻醉手段所带来的暂时性效应。靖江帝脸色瞬息万变,深知消除这个误会的重要,等待着林小风进一步向众人澄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