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84章 贾家的晴天霹雳和主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84章 贾家的晴天霹雳和主意
    对于用药抵债这个想法。
    切科夫斯基觉得真是一个好的想法。
    这样一来,华国就没有理由不提供大量的药物了。
    他也顺便解决了困境,国内就不会缺药,他的仕途也就能保住,甚至往上升几级了。
    只不过,一旦国家层面接触,他再想把持进药的渠道,就没戏了。
    差价的钱自然也就赚不到了。
    幸好最近这段时间,他捞的已经是不少了,而且也预测到,很快就有人忍不住来摘桃子。
    这时候把渠道交出去,总好过以后被人逼迫的好。
    只是,他有些奇怪,为什么莉莎波娃让他一定要把以药还债的时间拉长,尽可能的变成长期。
    莉莎波娃没有马上说出原因,而是娇笑着来到桌子旁,拉开抽屉,从里边拿出一个小药瓶,倒出十粒药丸来,送到了他的面前。
    切科夫斯基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就是最近在自己国家爆火的‘宫廷帝皇丸’。
    据说是华国古代宫廷秘方,专供皇帝用的御药。
    一度因为各种原因失传了,后来被中医研究院的一个知名中医大夫,根据一些资料上的描述,复现出来了。
    他对这种说法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对于这个药丸的药效,是真的喜欢。
    知道这个情人的意思,切科夫斯基顺从的接过药丸,端起桌子上的水杯,然后吃了下去。
    吃完后,伸手拉过对方,让她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笑着问道:
    “亲爱的,现在可以说了吧。”
    见他吃下药,莉莎波娃心里火热,她知道药效需要半小时左右,便耐着性子,伸手环着切科夫斯基的脖子,冲着他的耳边吹气如兰的解释道:
    “亲爱的,这种药,我听说,不少的国家都在抢着要。
    这种药,你作为男人,肯定知道它的好,就连我这个女人,都对它喜欢的厉害。
    我判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的功效后,会让它的价值变的更大,同时也更抢手。
    如果您能让华国和咱们签订一个长期的以药抵债协议,到那时候,就不怕因为竞争激烈而担心没药了。”
    莉莎波娃话音刚落,切科夫斯基就一脸兴奋的抱起她,直接往卧室里走去。
    一边走一边开心的说道:“亲爱的,你说的太对了。
    确实是这样,我了解过,他们今年的产量快到极限了,以后每年因为原材料的问题,增加的产量也不会太多。
    如果我们不提前下手,恐怕后边,就会因为价格的问题,而买不到药了。
    现在有了你的提醒,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作为你出了好主意的回报,我要好好的奖励你一下。”
    说着就粗暴的把她扔在了床上。
    然后紧接着自己坐在床边,从床头柜里抽出一根雪茄,斜靠在枕头上,一边抽烟,一边静等着药效出来。
    一周后。
    经过来回的沟通,以及老大哥内部的讨论。
    最终,不出所料,切科夫斯基以药抵债的想法,就获得了全部的通过。
    并由他全权处理此事。
    这一次,切科夫斯基满怀信心。
    因为,他手里的底牌,是华国无法拒绝的。
    当王孟德看到眼前这位身材虽然高大、但黑眼圈非常严重的毛子,用着流利的汉语,说出以药抵债的提议时。
    差点就惊呆了。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特别是还强烈的要求把债务给分成了二十年,少一年都不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欠债的是大爷呢。
    当然,鲁院长和上级也都清楚对方的意图。
    就是为了让华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宫廷帝皇丸’给他们。
    价格上,也要求比卖给其他国家的便宜一些。
    对于切科夫斯基的强势态度,参加谈判的人都气愤不已。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个好事。
    反正出口到欧美那些国家,和出口到北方,都是一个样。
    而且,这样还能缓解还债的压力。
    终于不用勒紧裤腰带,用农产品抵债了。
    接下来的谈判,王孟德都没有参加,这种事情,他在与不在,都无关紧要。
    再说了,他近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正准备启动研究疟疾的治疗办法呢。
    前世,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算是西药。
    这一次,他打算先试一试能不能用纯中药的手段,来解决这个疾病。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幸好知道了黄蒿这个植物,不用再盲目的从众多的植物中去重新筛选一遍。
    能给他的研究省去一大半的时间和精力。
    七月底,周日。
    这天下午。
    太阳在拼命的挥洒着热量。
    屋子里如同蒸笼一样,人在其中完全无法待得住。
    于是,王孟德就和何胜男一起,领着几个孩子,来到了胡同口的大槐树下乘凉。
    几颗大树底下,聚集了不少的邻居。
    此时,杨槐的期早就过去了,只剩下茂盛的枝叶,挡着阳光。
    “王大夫来了。”
    看到他们一家子来了,不少的邻居都笑着站起身来,纷纷热情的打着招呼。
    还有几个人,麻利的把自家的凉席往旁边让了让,把好位置留给他们。
    人群里,贾东旭和贾张氏两个人也带着棒梗和小当坐在一块石头上,看到他,露出了一丝僵硬的笑容。
    至于秦淮茹,则是在地安门大街,一家饭店门口,排着队呢。
    等下到了饭点,他们全家,都要去饭店里去吃晚饭。
    王孟德跟着大家打了一声招呼,也不客气,他道了一声谢,把凉席铺好,让几个孩子坐在上边玩。
    然后转身和众人闲聊着。
    这些人里,他基本上都认识,大部分人,都找他看过病。
    每一次,都是药到病除,甚至有的连药都不用吃。
    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
    聊了会儿天,又看了几盘棋,太阳逐渐的偏西了,几个孩子也都玩累了,正躺在凉席上呼呼大睡。
    何胜男也下意识的一手缓慢的挥舞着蒲扇,坐在旁边打着瞌睡。
    就在这时,由北往南,从地安门大街的方向,骑来一辆自行车。
    很快,这辆自行车就停在了胡同口,刘海中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然后把自行车扎在旁边,就快步来到了大树底下。
    “老刘,这么大的太阳,您这是去哪了?”
    隔壁院的老范,抬起头来,看到刘海中浑身都要湿透了,便好奇的问道。
    这么大的太阳,没有要事,谁都不愿意顶着大太阳,在外边乱跑。“嗨,居委会的曹大姐,今天一大早就去院里通知我们,要每个院的管事一大爷,下午去居委会开会。
    一直开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他们都还在后边走着呢,我借了许大茂的自行车,先回来了一步。”
    刘海中虽然热的口干舌燥,浑身大汗淋漓,但还是有些得意的说道。
    而且他还故意说得大声,打算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现在,他在轧钢厂是没希望当官了,也就是院里管事一大爷这个称谓,能让他过一下瘾。
    “老刘,是有什么新政策么?快给我们说说。”
    果然,他的话,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另一个相熟的人棋都不下了,也好奇的问道。
    旁边不少人虽然没有开口,但也都把目光放在了刘海中的身上。
    “要说政策,还真有一个。”
    看到有人捧哏,刘海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然后接着说道:
    “从7月30日开始,京城的大小饭店和饭庄,除了有十八家知名的饭庄之外,其他的一律实行就餐收粮票制度。”
    自从去年底,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陆续的实行了就餐收粮票政策后。
    就只剩下京城,作为首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
    全国各地区、各兄弟省市皆以大局为重,全力以赴的支援京城。
    让京城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在饭店吃饭不收粮票的城市。
    可惜好景不长。
    这个漏洞,让一部分周边省市城市和本市的居民发现了,他们集中涌入大小饭店,夜以继日的在饭店门口排队。
    这种景象,引起了高度重视。
    不仅是造成了混乱,也使得粮油大量的消耗。
    于是,京城市经过报请后,宣布在今年的7月30号正式实现,饭店吃饭也要收取粮票。
    “什么?以后去饭店吃饭要粮票了?”
    刘海中的话,让一部分人脸色巨变,瞬间跳了起来。
    其中脸色最难看的就要数贾东旭和贾张氏两个人了,他们俩也是跳的最高。
    贾东旭面如死灰,贾张氏跳完愣了片刻,才缓过劲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开始大哭起来。
    同时嘴里还嚷嚷着‘不活了’等话语。
    刘海中说出来的这个政策,对于贾家可谓是晴天霹雳。
    如果以后没办法去饭店吃饭了。
    贾家的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他们家就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每个月三十来斤的粮食、三两的食用油定量,每天二两的蔬菜定量。
    以前能去饭店里就食,凭借着贾东旭一个月四十二块钱,再加上易中海的帮衬,日子紧巴巴的也能勉强的过下去。
    现在突然不能去饭店里吃饭了,可就要了命。
    贾家连大人和孩子,他们家可是有五口人,这点物资,连十天都撑不过去。
    至于和别人调剂,那也是想都别想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多余的粮食,甚至大部分人家都不够吃。
    去黑市更是想都别想,一张一斤的粮票,最少两三块钱,一斤粮食的价格,也肯定不会比这个低。
    就算是易中海全部的工资帮衬他们家,都不够。
    看到贾张氏在那哭哭啼啼,周围的人也没有看笑话的意思,他们都心有戚戚焉。
    虽然没有想贾家这么惨,但每家每户,每个月都多多少少有过,去饭店里吃饭的行为。
    现在没有了薅羊毛的机会,他们的日子,也都会艰难一些。
    除了这档子事情。
    大家都没有心情继续在这边乘凉了,正好也到了饭点,于是便都三三两两的散去。
    回到家里。
    冉小梅已经快把饭做好了。
    何胜男连忙上前帮忙。
    饭桌上。
    当听说了这个政策,王浩咬了一口二和面馒头,不忍心的说道:
    “贾家下个月,可就麻烦了。”
    “这能怪得了别人?我听院里人说起过,早几年,户口还可以随便迁的时候,秦淮茹就提议把几个人的户口都迁到城里来。
    还是贾张氏和贾东旭两个人,一直不上心,或者怀有其他的心思,后边政策一变,再想迁户口,可就难了。”
    冉小梅夹了一筷子咸菜,小声的说道。
    “哎,这几年的日子,确实太难了。”
    王浩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口气。
    他所在的医院里,医护人员都算是收入可以的人群,就这很多人家,一到月底就缺粮。
    特别是今年一来,经常有同事问他借粮票解燃眉之急呢。
    而他们家,他和儿子两个都算是高收入群体,每个月又有好几斤的高脑油补贴,才算是让一家人没饿着。
    甚至还能帮衬着农村老家和亲家一些。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王孟德私下里往家里带一些物资。
    别说帮衬其他人了,自家能顾好,大人孩子不挨饿,就算是万幸了。
    此后几天。
    贾家整天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就连院子里的气氛,都被感染了,没有了往日那么多的欢笑。
    傻柱也每天苦着脸,因为他从轧钢厂带回来的饭盒,都进不了自家的大门,刚到中院,就会被在水池边洗衣服的秦淮茹给劫走。
    每当他想说几句拒绝的话,都会被秦淮茹用泪眼汪汪的表情打败,最后只能乖乖的放手。
    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傻柱便受不了了。
    又到了周末。
    他特意强拉着王孟德去他家里喝酒。
    酒桌上,闷头连喝了好几杯,才扭扭捏捏,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孟德,你主意多,贾家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办法?”
    斜眼看了一下他,王孟德端起酒杯,随意的说道:
    “傻柱,别人家的事情,你怎么这么上心。
    再说了,你自己家的事情都没顾好呢,雨水前天可是跟胜男说了,她上周的粮票,居然少给了两斤,这两斤,哪里去了?”
    “咳,孟德,我这不是看贾家可怜么,咱们都是邻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傻柱红着脸,强行给自己辩解道。
    说完看到王孟德不为所动,便一咬牙说道:
    “你不是一直想要我的火锅配方么,帮我想一个主意,我就把配方给你一份。”
    “当真?”
    “当真!”
    “好,我还真有一个主意,至于能不能成,我可就不管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