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君侧(字面意思)!
第79章 清君侧(字面意思)!
“好,马上办!”孙伏伽一口答应:
“下官这就写文书与刑部和御史台,待刘德成尚书和韦挺御史会签后,便可向陛下上奏。只要陛下点头,给南衙十六卫下旨,便可让万年县衙出动衙役,请阿史那将军协助调查……”
“等等等等!”李明打断了孙伏伽的吟唱。
他奶奶的,流程流程,怎么穿越了也得走流程!
阿史那结社率正在给李世民保驾护航呢!
老鼠给米仓当门卫了属于是。
走完一套流程,怕不是要给李二过头七……
“能不能简化一点,先将人犯捉拿归案?”李明问。
孙伏伽几乎是一秒摇头:
“右监门卫中郎将,那可是高居四品的禁军指挥官。
“七姨娘的供词虽然很有价值,但也仍只是犯妇的一面之词。如果因此就贸然逮捕一位中郎将,那朝堂和宫中早就乱成一片了。”
这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唐又不是非洲奇葩小国,没有一把手点头,怎么能随随便便把军队高官下了?
更何况还是负责皇宫安全的禁军高官。
这么乱搞,哪一天玩脱了就演变成长安无限制吃鸡大赛了。
连遍地类人群猩的南北朝,都很难有这么抽象的行为。
“形势非同寻常,因此不能不使用非常办法。”不知不觉中,李道宗完全站在了李明这一边:
“大理寺能否出动衙役,先将阿史那结社率控制住?”
礼部尚书也如此提议,让孙伏伽品味出了不一般,认真地说:
“大理寺主管断案审案,除了狱卒和门卫,并无多余衙役。
“或者,下官跳过刑部,现在就进宫,先向陛下上一道奏疏?”
李明和李道宗面面相觑。
“你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孙伏伽的眼睛闪烁着清澈的无知。
连续几个月007,他全身心扑进了这起案子了,已经和外界脱节了。
“陛下今天早些时候,就去九成宫了。
“阿史那结社率随行!”
孙伏伽如遭雷击。
他终于明白了现在的严峻形势,也理解了为什么李明和李道宗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反贼竟在陛下身边!
更糟糕的是,九成宫的城防远不如京师严密,驻屯的军队也少。
如果要刺驾,就是在九成宫!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孙伏伽焦急地开始踱步:
“我写信让万年县和长安县出动衙役捕快?
“不行不行,他们怎么可能是禁军的对手……”
他心中浮现了一个个办法,但又都一一打消。
先不论这两个县衙是否会听大理寺的命令。
衙役皂班,不是雇佣的京城不良人,就是由服徭役的白丁充任。
他们去打全甲具装的精锐禁军?真的假的?
李明想起了n多小说里的段子,拉拉李道宗的袖子,小声道:
“能调集军队,去九成宫勤王护驾吗?”
李道宗白了他一眼:
“您疯了?陛下不在,谁敢乱动军队?
“而且就算不怕被当成反贼一刀砍了,陛下的亲笔手谕、心腹使者和虎符三者但凡缺一,也调不动京城的军队——
“这还是太子借兵围攻您以后,陛下新设立的规矩。”
站在皇帝的角度,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自己刚去外地度假呢,突然一支军队喊着什么“禁军叛变”就杀过来了,指明要砍一个禁军中郎将。
到底是谁叛变?
你是要清君侧呢,还是清君?
军队逼杀皇帝左右的人,马嵬驿还有一百多年呢!
“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道宗沉思片刻,果断地说。
一切摇人的办法都被堵死,那就只剩最后一条路——
单骑闯关。
“在下这就加急前往九成宫,密奏陛下此事。
“陛下身边有百骑,以及其他分属不同卫所的禁军,应该足以应付那个阿史那。”
九成宫在三百里外,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紧凑一点半天就能到。
李明毫不犹豫地大喊:
“带上我!”
李道宗也毫不犹豫地秒拒:
“不行!太危险了!”
对面是狡猾而训练有素的突厥裔禁军,决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知道阿史那结社率这个人,其他重要情报全是空白。
阿史那结社率的党羽是谁,有多少人?
不知道。
除了右监门卫以外,其他禁军部队中的突厥人,是不是也是一伙的?
不知道。
其他军官和汉人禁军,是否参与其中?
不知道。
敌人是否已经把持了九成宫的各个关键节点,是否已经暗中提高戒备,断绝一切人员出入,堵塞了一切面圣的通道?
不知道。
乃至于敌人是否已经动手,是否已经得手……
都一概不知!
单骑闯关,李道宗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觉悟。
怎么能再带个小拖油瓶?
面对皇叔的决绝,李明只是冷静地反问:
“你现在出发去九成宫,到那里也是凌晨了。没有皇子开道,你如何能在半夜进宫?
“还是说,你想拖到明天?”
拖到明天再汇报陛下,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结社率要动手,最好的时机就是今夜。
到了明天,可能就没有陛下了!
“可能会死,即使这样您也坚持要去?”李道宗直言不讳,盯着李明的眼睛。
李明丝毫不躲避视线,肯定地回答:
“如果父皇有事,我必死无疑!”
抛开利益算计不谈,父亲有难,儿子哪能袖手旁观?
而且权衡之后不难发现,只有险路才是活路。
如果做缩头乌龟,皇帝如果被杀,自己就当场去世了。
就算过了这一关,待政敌挖完他的墙脚,他还是慢性死亡。
不如闭上双眼,往前莽上去。
奋力一搏,才能为自己多挣一份和嫡子分庭抗礼的政治资本。
奋力一搏的人,才有资格活下去。
李道宗鼻子一吸,重重点头:
“好!”
“我们也去!”孙伏伽等大理寺官员一齐请缨。看着他们风一吹就倒的鬼样子,李明也直接秒拒:
“如果对方还没有动手,去的人多了会让他们怀疑的。
“通风报信,两三人足矣。”
…………
李明和李道宗二人快马加鞭离开大理寺——
来俊臣说他在天牢里就像在家里一样,所以特许他留在那儿,与同好切磋技艺。
李明坐在后头,紧紧抱住李道宗,突然想到了一个幼稚的问题:
“对了,结社率是看门将军,他不让我们进大门怎么办?”
礼部尚书为他耐心解答:
“监门卫分左右两府。左监门卫管入,右监门卫,也就是阿史那领军的那一府,管的是出。”
前提是左监门卫没有和他沆瀣一气……李道宗在心里默念,调转马头向东。
“哎哎走错了,九成宫在西边!”李明急得大喊。
“九成宫距离京城至少三百里,一匹马驮两个人狂奔容易力竭,在下找人再借几匹!
“而且还需要一些兵器,以防万一!”
李道宗一个拐弯,来到了一栋大宅子前。
门牌匾额写着大大的“韦宅”,是李道宗的女婿、也是李明正在被挖墙脚的小弟,韦待价的家。
门卫看见亲家老爷骑着马狂奔而来,殷勤地上来打招呼:
“郡王殿下……”
“快开门,有急事!”
李道宗扯起洪钟似的嗓门,大老远就在那儿喊。
“是是是!”这阵仗把门卫吓坏了,赶紧打开府门。
一秒也不耽搁,李道宗纵马跃过门槛,直入宅邸深处,熟门熟路地向马厩奔去。
院子里一片大乱,韦挺不在家,韦待价手捧书卷急匆匆出来。
看见老丈人一脸急切,纳闷地问:
“丈人,您这是……”
一个小脑袋从李道宗身后探出来,正是李明。
“阿韦!借马,借兵器!”
“好咧!”
一看是十四党党魁,韦待价立马把书一扔,也不多问,亲自牵来几匹上等好马。
又让下人给老丈人备上一张杨木弓和一柄长剑。
“不要剑,要铁骨朵!”李道宗大喝。
铁骨朵是专用于破甲的钝器,你们这是要打谁?!……韦待价心中一凛。
但还是按老丈人吩咐,准备了一柄木柄锤,锤头是苞大小的六棱铁头。
这便是铁骨朵,也是实战中常用的锤类兵器——
像演义中那种动辄几十斤的西瓜大锤,在实践中并不存在。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华夏超人。
“我也要兵器,我也要防身!”李明也嚷嚷起来。
李道宗秒拒:
“您就算了,小孩拿兵器能顶什么用?”
李明反唇相讥:
“面对精锐披甲禁军,一个成年人又能顶什么用?”
李道宗被怼得哑口无言。
宁们到底要干什么,难道终于走到要造反的地步了吗……韦待价听得瑟瑟发抖,为李明殿下拿来了一把袖珍小剑,亲自帮他背在背上。
还别说,还挺威武。
“殿下,这是您的剑。”韦待价擦擦冷汗:
“千里良驹,精钢骨朵,我也都为二位准备好了。
“现在……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了事吗?”
李明回答下次一定:
“事情紧急,回头再和你解释!”
李道宗十分配合,直接拍马启程,扔下韦待价在风中凌乱。
…………
作为曾远征西域的礼部尚书,李道宗此时学着突厥人的先进经验,用一条套马杆,同时指挥着几匹战马。
马群一齐向西疾驰,整齐划一。
“嘶……咦?”
出了城,行到半路,李道宗突然觉得有点古怪。
知道韦家是爱马士,但这马也太听话了吧?
怎么感觉好像有人在帮着一起赶马似的……
他心里嘀咕着,回头一看。
好家伙,韦待价那小子正骑着马跟在后面,有样学样地学习老丈人,挥舞着长杆,协助指挥马群。
因为马蹄声凌乱,他居然没发现这毛脚女婿跟了一路!
“你干什么?滚回去!此行危险!”李道宗大喊。
但韦待价根本不听,还在那里振振有词:
“臣乃曹王典签,有记录殿下言行、向殿下传达圣训的职责。
“管他是赴汤还是蹈火,王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李道宗一怔,看看李明。
他现在也渐渐养成了凡事征询李明殿下的习惯。
李明立刻拿定主意:
“韦待价统领过右监门卫,熟悉那里的人员和轮班情况,可以作为助力。
“而且三个没有盔甲的人,不至于引起对方警觉。”
李道宗一听有理,便对韦待价大声喊:
“我们去往九成宫,勤王护驾!”
“什么?!”
有禁军在,护驾轮得到你们?
韦待价无语地看着这搞笑二人组,忽然有种自己应该乖乖听劝、回家读书的冲动。
“你知道担任宫禁的右监门卫之中,有多少突厥人吗?”李明问。
“突厥人?”韦待价好像猜到了点什么:
“右监门卫共收有归附突厥人一百零八人,我当值时有约二十人在宫中轮值。
“但阿史那结社率接手后,不知轮入宫中的突厥人数是否有所增加。
“此外,左监门卫有突厥人四十。其他禁军中,左右卫有突厥人合计……”
他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说明。
李明仔细地听着,表情一点点严峻起来。
归拢一数,宫里的突厥禁军足有大几百人!
这些可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甲士,不是什么炮灰。
放到正面战场上,这几百人足以冲散几万人的游牧部队。
何况在九成宫中。
“那些人对朝廷不满吗?他们都有反意吗?”李道宗问。
“那倒不至于。契苾何力二位知道吧?有部分突厥人就像他那样,比汉人更汉人。
“当然更多的则是日子人,只要军饷不少,在哪里混日子不是混。
“但是……”
韦待价细细回忆着:
“也有相当一部分突厥人,对中原生活很是不习惯,渴望回到草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