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247.第238章 给臭外地的一点小小的辽东震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38章 给臭外地的一点小小的辽东震撼
    不需要告示牌,李明一行人也能很直观地分辨出平州与幽州的交界线。
    因为,燕山在平州的那一侧,全秃了。
    和草木丛生、充满“野性美”的幽州一侧泾渭分明。
    这显然不是因为天气转寒,草木凋敝。
    冬风不至于不度山海关。
    事实上,平州那一侧山上的树,都被人砍了。
    连树墩子都没留下,只在原地留下一个个大坑。
    李明记得,当他今年年初离开辽东时,燕山还不是这样子的。
    一眼望去,整座山脉就像自从他走后连续996加班了一年,毛都掉光了。
    而加班的成效也十分明显。
    燕山在短短一年之间,几乎快走完了黄土高原上千年才走完的历程。
    当然,光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这一点,还不至于让辽东呈现出一些“超越时代”的特点。
    真正让李明感到不对劲的,另有原因。
    “明儿,平州……是在下雨么?”
    李令手搭凉棚,疑惑地向东北望去。
    远方的平州似乎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云雾之中,云倒是不黑,晴不晴阴不阴的,弥漫了整片天地。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晦暗不清的色泽。
    那是雾霾……
    辽东居然起雾霾了!
    在工业革命开始前一千多年的大唐!
    李明的嘴角止不住地抽搐。
    “并非下雨,那是咱辽东特有的天气,我也说不清是啥,大约是天冷吧。”
    长孙延随口替李令解答,将空气质量问题一笔带过。
    一行人离开了如同荒郊野岭的幽州边缘,正式进入平州地界。
    一踏上平州的土地,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道路陡然变得宽敞平坦,马蹄踏着毫不费力,让经历了半个月颠沛流离的众人,屁股难得轻松了一回。
    街道四通八达,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或是行商,或是赶路的工匠农民。
    不论职业,大家的步伐都忙而不乱,洋溢着无穷的活力。
    “好热闹,这县城之外的道路也能有这么多人,竟不输长安闹市?!”苏定方有些诧异。
    初唐时期,在经历了长时间动乱之后,人口还处于爬坡的增长阶段。
    离开城墙,乡里乡间的道路上一般是没什么人的。
    李明一行人横跨中原数千里,一路上见惯了萧条冷清,突然在野外碰见那么多往来的路人,竟有些不习惯了。
    这幅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给了初次来辽东的众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久闻辽东繁荣,今日亲眼得见,竟能远超我在宫中所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杨氏不由得感叹,笑吟吟地望着李明。
    对儿子的自豪是掩藏不住的。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还没进城呢,往里走还要热闹呢!”
    长孙延很享受首都人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点也不谦虚。
    李令同样对弟弟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可是在自豪之余,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她的良人崔挹也有同样的感觉,附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李令点点头,又策马来到长孙延和李明同乘的那匹马边上,低声问:
    “这条道……该不会是驰道吧?”
    根据贞观律,驰道只能陛下的车驾可以行走,其他人要借用,必须得到陛下本人的许可。
    这些来来往往的平民,包括李令自己在内的李明一行,多半是没有得到陛下的许可……
    “不是。”长孙延回答地自信满满。
    在这条路上走过一遭的崔民干一愣:
    “不是吗?”
    “当然不是。”长孙延拍着胸脯:
    “我们对原本的驰道进行了全面的拓宽和加固,怎么能是同一条路呢?”
    众人战术后仰,肃然起敬。
    律令好像确实只明确禁止了擅闯、或者毁损驰道,而没有说对驰道进行改造修缮会有什么处罚。
    因为长孙无忌在参与编纂《贞观律》的时候,大概没有料到会有人敢玩这么一出,而自己的好大孙也在这伙胆大妄为之徒之中。
    “人多好啊,人丁兴旺才是福啊。”
    老太太张出尘最爱热闹了,她坐在马车里,笑呵呵地和老伴儿说着。
    “呼……是啊。”李靖终于能坦然地松口气了。
    人多,意味着治安好,没有强盗山匪下手的空间。
    这样他就不必坐在马背上全程警戒,可以和老伴儿在车里休息休息,把护卫的重担丢给后生仔苏定方了。
    他开始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心生二念,作死养了支私兵。
    更不该被李明殿下给发现了。
    和他那忌惮李靖才能的老爹不同,李明殿下可是真一点儿也不见外啊。
    本着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可劲儿地使唤李靖。
    一点也不因为李靖是一朵年迈七旬的娇而怜惜他。
    连李明自己的禁军都敢交给他,让他完全负责自己的护卫。
    也不怕李靖真的心怀反意,真一刀把他给嘎了。
    这如燕山一般厚重的信任,让李靖有些吃不消了。
    早知道会这样,李靖觉得还不如当初向李世民陛下坦白,伸长脖子来一刀。
    起码轻松。
    长眠比睡眠不足好多了……
    “明哥,怎么样?辽东官民一心,取得的重大成就,一切都是依循了你定下的方针。”
    长孙延拍拍坐在前面的李明的肩膀。
    难得有向家人吹逼的机会,可明哥却出奇地安静,让长孙延不得不越俎代庖了。
    “咳咳!”
    李明重重咳嗽了一声,看着前方那浓浓的雾霾,僵硬地点点头:
    “嗯,我看出来了。”
    越往前走,他就越能闻见pm2.5爆表的气息。
    对孤陋寡闻的唐朝人来说,大概会以为这是“东北风情”。
    而对李明来说,这大概意味着,年度体检报告里会多出好几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或↓箭头。
    奶奶的,辽东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要不要这么高啊,这给大地剃光头的效率也忒高了吧……
    …………
    现在是秋冬季,燕山的气温已经降下来了。
    不过李明一行无需冒着严寒翻越大山。
    他们可以走东边的滨海古道(也就是后世的辽西走廊)。
    通过临渝关(即山海关),就能进入辽东腹地。
    因为现在气温低,燕山与渤海之间的滨海古道上,滩涂烂泥地已经冻硬了,可以供不拉重车的马队进出。
    再过上几百年,待唐朝的这段温暖的间冰期结束,这条辽西走廊就将彻底从海底显现,让东北的各族老铁真正快乐起来。
    但在海平面高企的唐朝时期,这条狭窄泥泞的古道还名不见经传。
    西边是燕山脚下,连片光秃秃的地块中间,偶尔会冒出来几块金黄的农田。
    东边则是茫茫渤海。
    一派田园景象,平静而闲适。
    清新的海风吹散了雾霾,让李明的脑子也欢快地运转起来。
    如果自己推进一下历史的进程,用人类的鬼斧神工,在这里提前造一条永久的、能走大车的高速公路呢?
    那么,来往辽东与内地的商旅队伍,就无需绕道崎岖的燕山山路了……
    问题是,改造烂泥地有没有可行性?
    等土木老哥薛万彻回来后,要不问问他?
    “算了算了,我还是别大兴土木,当秦皇隋炀了。”李明冷静了一会,暂时打消了这个宏大的土木项目。
    在唐朝给冻土修路,相当于在现代给太平洋加盖、给喜马拉雅装电梯——不太现实……
    “快看!他们在干什么!”
    崔挹惊愕地指着在山脚下耕作的农民。
    “怎么了怎么了?”
    这一嗓子,当场把苏定方给喊激灵了,警惕地拔出佩剑。
    禁军也立刻紧张起来,握紧手里的马槊和弓弩。
    “敌袭?”
    刚刚还在抱怨啥活儿都干的李靖,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准备带头冲锋。
    军人们屏息凝神,仔仔细细地望向山脚下的农民,眼光似火。
    可是一群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些农民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举动,真的只是农民而已。
    “快看他们在收割什么!是稻子,稻米!”
    崔挹小老弟终于把一句话喊完整了。
    苏定方握剑的手微微颤抖,有一种照着小崔的脑壳就是一刀的冲动。
    人家收个稻子,关你什么事?
    “辽东居然能种大米?我没有看错吧,这还是辽东吗?幽州北部的土地也种不了吧!”
    崔挹无视军人们无语的目光,还在那儿激动地喊:
    “这不是只能种些小米高粱之类的吗?”
    经他这么一提醒,大家才发现了不对。
    按照原来的时间线,东北地区第一次出现水稻,还得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渤海国时期。
    “哦,那个啊?”李明倒是对此见怪不怪,解释道:
    “我专门安排了几个生产大队,挑选了几块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块,试种各种从内地带来的稻种。
    “看来实验成功了,还真让他们找出了能在辽东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
    对于这回答,崔挹还是大为吃惊:
    “就下官所知,不断有先人挑选合适的稻种,在平州尝试种植水稻,可都没有成功。为什么殿下在平州仅仅一年就……”
    “当然是因为殿下乃气运之子,天命所归啊。”崔民干很丝滑地接过小侄子崔挹的话茬子,说话很是好听。
    身为天下第一姓,老崔向来是很有傲气的。
    何曾对别人如此低声下气?
    连对皇帝本人,他也不曾如此阿谀奉承。
    但今时不同往日。
    在河北动乱、被迫离开河北的家乡以后,他们一家如浮萍一般,断了根儿了。
    李明殿下就是他这一支崔氏的庇护者。
    说难听一点,他差不多是将身家性命都交于了李明殿下之手。
    虽然李明未必讲究这个,但是臣服的姿态还是得做的。
    为了家族的存续,崔民干的身段也可以很柔软。
    “那倒也不是。”
    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李明挥了挥手,制止了老崔大唱赞歌的行为:
    “只是单纯的广撒网而已。”
    “广撒网?”两个崔一时没有听懂。
    “水稻能否在辽东成活,一要看不同地形的水热环境,二要看粮种本身。”李明为两人答疑解惑:
    “所以我让他们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粮种,在辽东的海边、山间等不同地区,都种了一遍,一个一个试。”
    崔挹还听得半懂不懂,崔民干心算一番,有些发愣:
    “这一个个种子试过去,得要多大的地块,耗费多大的人力啊!
    “万一没有结果,可不是全年颗粒无收?”
    李明点头表示赞同。
    “是这样的,以空间换时间。”
    他随意指了指身后:
    “我们沿着滨海道这一路走来,大多是寸草不生的空地,对吧?”
    “是哒。”旁听的几人点点头。
    “那些其实都不是空地,而是失败了的试验田。”
    李明轻描淡写地说道。
    “啊?!”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而有过实际执政经验的崔民干,更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这一路走来,一望无际的荒地,居然全是所谓的“试验田”?!
    成片成片的土地,全年没有一颗收成,就是为了试出,哪一种大米种子能够适应辽东的气候,可以在关外生长?!
    “看来这部分的实验比较成功,选拔出了能耐海边滩涂盐碱地的稻种。”长孙延附和着,简单地评价道。
    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惊。
    “你是说……别的地方也这样,大量大量地撂荒?”李令的惊讶掩饰不住。
    沿着海滨向东北延伸,这一连片没有产出的土地一望无际,已经够大够“浪费”了。
    居然只是所有实验用土地中的一部分?
    “是的。”李明和长孙延异口同声。
    “山间高寒、平原干旱……各种自然环境都要试一遍,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最适合的大米品种,从而在东北地区最快速地铺开种植。”
    “今年试种,明年试点,后年全面铺开。”李明补充道。
    来自京城和幽州的几位土包子倒吸一口气。
    他们真正理解了李明所谓的“以空间换时间”,具体是什么意思。
    追求极致的高效,凡事都追求快速,连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大有时不我待的气概。
    这股勃勃生机、奋发进取的拼劲,正是辽东的底色。
    也是李明治下的人民,与其他州县臣民之间的根本区别。
    “这么做快是快了,只是……”
    杨氏看得更深一层,沉吟道:
    “只是这么多土地因此歉收、绝收,民间不会有意见吗?”
    她倒不是担心因此而喂不饱辽东的百姓。
    自己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至于这么愚蠢。
    她担心的是,这样会招致地主的反对。
    想象一下,如果老李同志某日突发奇想,要征用关中的广阔良田来“做实验”……
    只怕早就有一大堆韦氏、杜氏、这个氏那个氏的门阀贵族,来进京“痛陈利害”了。
    尽管这实验从长远来看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也注定会被直接利益受损的小团体搞黄。
    “没有什么地主了,民间都完全支持我。”
    李明轻巧地说出了让听者惊骇的事实。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才是我搞生产大队的动机。”
    大地主豪强崔民干低着头,一声不吭。
    一年时间,遴选出能在燕山以北成活、甚至丰收的水稻,短得让人难以置信。
    而为此动用的社会资源,同样巨大得让人难以置信。
    在铲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有利益集团后,就能调集封建社会难以想象的力量,进行宏大得令人咋舌的社会实践。
    这一切都折射出,李明对辽东的掌控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其他地区的人难以望其项背、甚至难以想象。
    这就是全天下未来的主人么?
    简直高效得可怕……
    …………
    平州,治所卢龙县。
    辽东委员会办公室。
    “哦豁,他们真打起来了?”
    平州、营州两州刺史兼常务委员,韦待价,阅读着从关内传来的情报。
    今日份的情报是,李治和李泰的军队终于在函谷关打起来了。
    “按传信过来的时间计算……八个兄弟已经打了快有半个月了吧?”
    韦待价磕着核桃,颇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感觉。
    虽然今天才传来确切的消息,但从李明殿下过去传来的文书,他也不难看出,兄弟几个迟早要有一战。
    更何况,李明殿下都把他在长安的死忠,都给打包送到辽东了。
    不少都是阿韦的老熟人。
    无不预示着天下风云再起。
    要是连这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韦待价这两年就真是白做这个“十四奸党”了。
    对于这场新时代席卷天下的八王之乱,韦待价的评价是:
    “茶壶里的风暴。”
    在赤巾军的护卫下,他根本不用担心这场兄弟内讧会波及东北的核心区域。
    他完全可以隔着燕山观火,那边打得热火朝天,而这边建设得热火朝天,两边互不干扰。
    “不,不能抱着这样的心态,辽东和大唐是一体的。”
    韦待价自我反省起来。
    内地的兄弟州县打起内战,辽东怎么能隔岸观火呢?
    必须得两边卖物资,狠狠发一笔战争财啊!
    韦待价立刻拿出纸笔,伏案写起了方案。
    “韦委员。”传令来报。
    韦待价头也不抬:“我在忙,有什么事之后再说。”
    “哦。”传令乖乖退下。
    过了一会儿,尉迟循毓来了。
    从长安回辽东半年,小黑炭头的块头又大了一圈,照旧莽莽撞撞地冲进来,扯着嗓门儿瓮声瓮气地喊:
    “阿韦!粗大事了!”
    怎么伱也叫我阿韦,这外号是你这小黑子能叫得的吗……韦待价心里嘀咕着,没好气地嘟囔:
    “怎么一个个都来烦我,正值多事之秋,我很忙的,到底有什么事?”
    “大事!”
    首席财务官房遗则也跟着冲进来了,因为长期坐办公室缺乏锻炼,他皮肤白了一圈,跑了没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
    首席财务官居然难得离开了他一直坐镇的账房,这简直千年一遇。
    韦待价这才意识到,大约真的发生大事了。
    “到底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他心里咯噔,放下了笔。
    “明哥!”
    房遗则和尉迟循毓异口同声道。
    “啥?”韦待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是李明!李明从长安回来了!”
    “什么?!传令呢?你们怎么不早说!”
    韦待价拍案而起。
    “你不是说你很忙……”
    尉迟循毓正在嘀咕,只感觉身边刮起了一阵风。
    韦待价早就蹦出了书房,往卢龙县城门口奔去。
    尉迟循毓和房遗则,一黑一白两个小伙伴互视一眼,赶紧跟上。
    “哎哎哎你等等我们!不在南门,你方向走错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