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333.第333章 等一手靖康之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33章 等一手靖康之变
    竟是宁远侯在锦州南面先挡住了汗庭大军南下。
    旨意说他改任前军左都督了,而他实则在辽东。
    江南也已经入了冬,各地在像往常一样把田赋先运到南京附近。
    依沈一贯的奏请,先只转运一半以防万一。离开了京城身处蓟州镇的皇帝还没有恩准这奏请,江南人心不定。
    蠢蠢欲动的人确实有。
    此前已经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王德完自城外匆忙赶回南京城里,找到了沈一贯。
    “龙江公,北面战事正吃紧,我听闻你奏请今岁漕粮暂只输运一半,这是意欲何为?”
    王德完见面就开炮,沈一贯看着他。
    八年前还只是个刚刚被起复的工科都给事,如今却是南京都察院的第一号人物了。
    南京都察院没有左都御史,五十五岁的王德完已经到达正二品的级别。
    “厉行优免多年,北方屯粮不少。如今鞑子攻入了辽东,自该以防万一。”
    “什么万一?”王德完盯着他,“边关告破、京城危急、朝廷南迁的万一?”
    “若山海关有失,鞑子长驱直入,漕河结冰前第一批粮到时恐怕刚到通州附近,万一都被劫了呢?不如谨慎一些,若边关无恙,待明年开春再行转运更为稳妥!”
    “难道江南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什么靖康之变,龙江公就这么听之任之?”王德完厉声喝道,“这是龙江公一人主张,还是成公公、李副枢、魏国公都一同力主?”
    沈一贯深深地看着他:“王右都既然提起他们,当然该明白老夫赋闲多年的人,绝不是独自胆大妄为。事涉军机,王右都不妨再耐心些。”
    “我只知道,淮扬南逃百姓里已经不知有多少人在夸大其词,说什么北敌皆反、辽东已失!”王德完执着地看着他,“我不管枢密院有什么考虑,江南不能乱!龙江公这奏请,是诱人作乱!”
    “只转运一半,正显得各边暂不缺军粮。锦州边墙告破,有胆小百姓惶惧不已,那也是人之常情,说什么老夫是在诱人作乱?”
    沈一贯有点怒了:“王右都,陛下尚未有旨意来,你如此苦苦相逼,想要老夫怎么做?”
    “岂敢相逼?”王德完昂着头,“但我在镇江听得南来百姓里也有人说老哈河大捷,彰勇侯并宁虏伯打破汗庭察哈尔岭南四部,可有其事?”
    “确实……”
    “既如此,为何不张榜宣扬四方?有大捷不宣而告之,倒是定要让边关告急这种谣传甚嚣尘上,你们安的什么心?”
    沈一贯懒得多与他说:“沈某如今是枢密院南京总参谋。事涉军务,王右都若担心沈某有不臣之心,不妨参劾至御前。成公公、魏国公那里,王右都若同样信不过,不妨一同参劾。”
    王德完气得拿手指着他,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老夫公务繁忙,不送!”
    王德完气冲冲地离开时,又见几个南京在职官员和致仕老臣前来拜访。
    听着里面沈一贯和煦的笑声,王德完的心直沉下去。
    看了看南京紫禁城的方向之后,他的脸色更加阴沉了一些。
    想了想之后,他径直去往那边,请见位于南京紫禁城西南角的成敬。
    见到人之后,王德完盯着成敬直奔主题:“成公公得陛下信重,委以南京守备太监大任,成公公有了反意吗?”
    “……”
    成敬见他问得直白,表情一时很复杂。王德完心一横:“我虽是南京右都御史,没有半点军权,但也断不能容你们胡来!成公公,你没句准话,今日就莫怪我了!要让我生离此门,我必传檄四方,请忠义之师来清剿国贼,看管诸王!”
    “……”成敬成为他口中的不忠国贼,无奈地说道,“王右都,你这是想到哪里去了?没人要造反。”
    “如此情势,不是有了异心,难道只为了诱谁趁机生乱?当此国战之时,行此计策殊为不智!”
    “王右都这却又是想得浅了。”
    “忠正之士不敢轻忽,今日定要问个明白!”
    王德完摆出鱼死网破,甚至威胁出门之后就传檄四方指定国贼了,成敬也没法子。
    “沈总参此策,恰恰是不让有些蠢货真的趁机生乱。”成敬叹道,“诱敌深入,拖延时间让几路官兵合围汗庭大军,这是枢密院早就定下的方略。既如此,先败的消息传到江南来,总有些蠢货以为机会来了。与其让他们私下串联,屯粮抗赋或者拖延时间缓交田赋,不如让他们自以为找到了主心骨。”
    王德完呆呆地看着他。
    “如此一来,至少今岁赋税能收得顺利一些,他们也能耐心一些,自以为计划得周密一些,等个更合适的时机。”成敬悠悠说道,“宁远侯本就去了辽东,陛下却有旨意说他改任前军左都督来了江南。朝廷既然早就在明白提防江南有人趁机生乱,江南心里有鬼的一些人自然会惊惧。这是要命的大事,把握越大反倒越不必轻举妄动,王右都明白了吗?”
    “……据我在江南这几年来看,没人敢反!”
    “反是没多少人敢反的,但以避兵灾、以时局凶险为由囤积居奇呢?让赋税财计陡然严峻呢?沈总参这是为陛下排忧解难拖延时间,回头定有陛下训斥来,王右都就不必再添乱搞什么传檄四方请忠义之师来清剿国贼了。真这么做,你倒是要成为那个造反之人。”
    “……拖延什么时间?”
    “当然是大捷。”
    “可老哈河大捷……”
    “老哈河算什么大捷?”成敬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枢密院拼着鞑子肆虐辽东腹地的风险,要的当然是一举打溃汗庭甚至生擒汗庭虏酋的大捷。耐心一些,不会太久。”
    王德完现在总算明白了一些,随后眼神锐利:“这么说,还是有借机在江南大杀一批的考虑?若筹划落空了,还是让鞑子劫掠一番跑了呢?”
    “那也有老哈河大捷断了汗庭察哈尔一臂,此后多些时间,不论是平建州还是继续驱逐鞑子,都更需要一个安稳的江南。若边关实无危急,总有人要危言耸听什么靖康之变,什么朝廷该南迁,什么江南国本不该受此苛待,难道不该杀?”
    最后瞥了一眼王德完:“知你忠直,这事我就不奏明陛下了。你若仍担心我这是搪塞你,不如先私下去联系你这样的忠正之士。就算真有人要造反,当然要挑个好时机。你们先积蓄力量,到时候也好为国尽忠不是?”
    “……”王德完一时又迷惑起来,看着成敬。
    “都半个多月了,陛下还没有旨意来,就是默许了我们先把水搅浑。到时候谁忠谁奸,危急之时就看得更分明,王右都自个斟酌吧。”
    “……说到底仍是要诱人作乱,只不过又不让他们真能乱起来。”王德完十分不满,“可若没有大捷来,弄巧成拙如何是好?”
    “那是北面将士的事。我们在江南,就做在江南该做的事。你必须搞清楚,陛下和枢密院定要打这一仗,想打出个大胜仗,仍是为了再推新政,再造江南!”
    王德完心头剧震,此刻才隐隐把握到关键。
    江南之所以仍要“画蛇添足”地来这一桩,竟是为了给朝廷再递一把刀。
    除了泰昌朝前三年的紧张气氛,后面这几年里,既然表面上挑不出厉行优免和学籍监察等新政地下“乖巧”士绅们的错处,那倒不好又“苦苦相逼”了。
    大胜仗会给皇帝更高的威望去震慑许多人,方便推行更让他们不满的新政。先败后胜的谋划里,还能筛出一批最不安分的人。
    只不过关键还是在那里:如果没打出大胜仗会怎么样?
    现在沈一贯成敬他们这么做,江南一些有心人确实会等一个好时机。
    他们是真的想等到靖康之变这样的好时机!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