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561章 升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61章 升官
    莱登之事前后经历了整整两个多月这才结束,随着孔有德等人押解至京师,这场闹剧也落下了帷幕。
    崇祯皇帝对于孔有德、李九成父子等人的处置很快就下来了,包括其部将共计七人,以祸乱之首判处死罪,随后在西市处决。
    刘宇烈和王道纯欺瞒朝廷夺去官职遣戍充军,原山东巡抚余大成巡抚地方不力,以至孔有德部叛乱,降职去了南京六部坐冷板凳,山东按察使宋光兰、山东按察司佥事王徵两人夺职。
    此外,孔有德叛乱后拿下的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地方官员和山东将领也均有处置,或下狱、夺职或降级留任。至于王象春的王家也没讨得了好,孔有德叛乱的原因崇祯皇帝也搞明白了,如果不是王象春的管家和长子逼迫太甚,孔有德也不会起兵做乱。
    得知这个情况后,崇祯皇帝对王象春极为恼怒,王象春居然为了区区一只鸡就逼反了孔有德的辽军,再联想到当初山西军勤王兵变的往事,崇祯皇帝更是生气,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这不岂非要逼反天下的明军不成?
    为了杀鸡骇猴,崇祯皇帝打算对王象春严厉处置,原本是打算扣上他一顶逼反孔有德的帽子也处死的,不过王象春毕竟是东林党的骨干,更是上过东林点将录的名人,朝中为王象春说情者不少,并解释道孔有德当初叛乱时王象春并不在老家山东,而是在南京呢,山东的事他根本就不知道。
    王家的所为并非是王象春本意,仅仅只是王象春的长子和家仆私下行为,王象春虽然有过,但这个过仅仅只是治家不严罢了,孔有德叛乱从事实和他并不能直接扯上关系,所以杀王象春没这个理由,还请崇祯皇帝明察。
    鉴于众人求情,而且言之也有几分道理,最终崇祯皇帝没有处死王象春,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打发他回乡养老去了。
    而对于孙元化的问题,崇祯皇帝看在徐宪成包括首辅周延儒还有徐光启等人为他求情的份上,再加上孙元化在叛乱后所作出的平叛措施也没问题,所以最终崇祯皇帝还是放了他一码。
    虽然没有把孙元化下狱严惩,但他的巡抚却没了,除了仅留下一個官身外,孙元化几乎是一撸到底。
    这个结果有些残酷,但孙元化却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暗松了口气,崇祯皇帝能如此开恩已是难得,假如不是因为徐宪成和李信的缘故,他孙元化说不定这一次生死难料。
    既然有处置也就有奖励,徐宪成此次平叛立下大功,李信身为兵部主事亲临战场同样立功不小。
    崇祯皇帝刚处置了一大批人,尤其是现在山东巡抚和莱登巡抚都没了,自然需要另派人执掌山东和莱登。
    考虑到徐宪成等人的功劳,崇祯皇帝直接下旨让徐宪成就任山东巡抚兼莱登巡抚,这个职务等于把天启年时从山东分出莱登的做法重归于以往,重新把两地军政进行了合并。
    现在山东巡抚和莱登巡抚两职再一次合二为一,由徐宪成担任。李信同样立下大功,由兵部主事转任山东兵备道,驻扎莱登,此外莱登总兵张可大平叛有功,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衔。
    圣旨送到登州后,众人皆是大喜。
    徐宪成带着人迎了天使接了圣旨,等把天使安顿好后,徐宪成、孙元化、李信、张可大四人回到二堂,相互道贺。
    “如此,这事也算彻底了结了,我孙元化能有此结果多亏了诸位帮衬,在下心中感激不尽。”孙元化虽然丢了官,却没有半点沮丧,而且他对徐宪成等人的升官重用心中很是高兴,毕竟徐宪成和李信都是自己好友,张可大也是自己的搭档,大家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且这一次要不是他们帮忙,自己还真是生死难料呢。
    “就是委屈了初阳兄了。”张可大虽然还是总兵,可眼下已有了右都督的职衔,从品级上已升到了一品,几乎和当初的毛文龙差不多了。虽然升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孙元化的罢职却心中觉得可惜,在他看来孙元化虽然因为用人不当过于信人导致这场叛乱,还差一点丢失了莱登,可孙元化在大明官员中却是难得懂军事的文官,而且他还精通火器,对武将也没文官的那种骄横,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让人叹息。
    “没什么可委屈的,有这样的结果就很不错了。”孙元化笑呵呵地说道。
    “不知初阳兄日后有何打算?”李信开口问道。孙元化想了想道:“我打算先去一趟南京拜访几位老友,然后再回苏州府的老家。或许过些时日,再到南边去转转吧。这些年先在京师,后又去辽东,接着又至莱登,忙忙碌碌已多年没有回乡了,如今丢了官倒也不是什么坏事,以后有更多时间潜心修学,研习格物,也算是一件好事。”
    “初阳兄如此实是浪费了一身本事啊!”李信忍不住道:“初阳兄大才,我等都是知道的,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正需要初阳兄这样的人才。初阳兄退居家乡,潜心修学固然不错,但于国事却根本无益,何不继续留在莱登?”
    “留在莱登?”孙元化一愣,他都被罢官了,现在身上除了一个官身外连半个职务都没,何况眼下徐宪成已是山东巡抚兼莱登巡抚,他这个前巡抚留在莱登干嘛?
    “对!”李信点头道:“朝廷的旨意初阳兄刚才也听了,眼下朝廷有意把山东和莱登再合二为一,并下旨由小弟为山东兵备道,驻守莱登。”
    “小弟自问能力不差,却比不上初阳兄,况且初阳兄在莱登主政时除去辽将一事轻信于人外,其余诸事并无什么过错。反正初阳兄回苏州府也未有大事,倒不如留下来帮衬我一把,更何况徐贤弟和张帅对初阳兄也不是外人,何必急着回乡呢?”
    “李兄说的没错。”徐宪成接过话道:“初阳兄之才我等皆知,虽此次朝廷问罪,但其罪并不损初阳兄之名,还请初阳兄看在国家和山东军民百姓份上暂留莱登,以助我等。”
    “对啊孙大人,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要是回去了岂非可惜?倒不如留下来吧,反正都是自己人,也算帮大伙的忙了。”张可大在一旁也劝。
    众人一番劝说,倒让孙元化有些动心。虽然孙元化对朝廷的处置没有异议,可要说心中一点失落都没那也不可能的。一个堂堂巡抚被一撸到底,仅仅保留了一个官身,数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孙元化岂能半点没有想法?
    再加上徐宪成他们都是自己的好友和同僚,也是因为他们的缘故才击败了叛军,并且守住了莱登。假如不是这个缘故,按照孙元化之前的准备,说不定现在莱登自己落到孔有德等辽将手里了,而他也成了阶下之囚,甚至兵败身死。
    从这点来讲,就算说是救命之恩也不为过。现在他们劝自己留下来协助,孙元化无论于情于理都不好意思拒绝。而且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假如真的回了苏州老家,他孙元化这辈子恐怕也就如此了,可如果留下来辅助徐宪成和李信他们,说不定有朝一日还有起复的可能。
    想到这,孙元化忍不住就动心了。他的神色变化徐宪成看在眼里,当即心中就明白了孙元化的打算,趁热打铁直接就把这个事给敲定了下来。
    最后,孙元化没有拒绝徐宪成的好意,同意留在莱登。虽然他现在没了官职,徐宪成也没办法给孙元化再谋一个官职,毕竟朝廷官职不是可以私授的,不过以山东巡抚和莱登巡抚的名义,让孙元化以参赞身份行事却没任何问题,就这样孙元化摇身一变成了徐宪成的参赞,继续留在莱登,除去兵事由李信执掌外,民政方面依旧由孙元化来管理。
    解决这些后,接下来摆在徐宪成面前的就是耿仲明和张焘等辽将问题了,眼下孔有德等叛将已经伏诛,但耿仲明等人的事还没解决。徐宪成虽怀疑耿仲明等人和孔有德会有勾结,尤其是在之前的平叛一战中,孔有德还私下给张焘写信,让张焘配合孔有德夹击张可大,并扬言等打到登州城后再联络耿仲明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拿下登州。
    可就算有这样的情况,但仅仅只靠孔有德的一封信根本无法证明耿仲明和张焘有谋反之意,更不用说他们当时连信都没看见呢,更不知道这件事的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耿仲明等人扯进叛乱中根本就站不住脚,哪怕徐宪成对他们再不放心,也没有实际证据处置。
    何况这件事徐宪成给朝廷去过奏折,说了自己的想法,崇祯皇帝也没明确答复,只是让徐宪成自己看着办。
    他又能怎么看着办?总不能直接把耿仲明等人给杀了吧?先不说他们不是参将就是游击将军,级别最低的也是千户,没凭没据的杀人,影响实在太坏了。而且现在莱登的辽军辽民可是不少,一旦杀掉耿仲明等人激起兵乱和民变,刚刚平息的叛乱说不定就又闹了起来,徐宪成可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现在这些人还关在登州城里呢,具体怎么处置徐宪成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继续给崇祯皇帝上书,建议把耿仲明等辽将打散后安排到其他地方去,此外还建议把莱登的十数万辽民分别安置在京畿各处,以填补之前己巳之变造成的人丁损失。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