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44章 四辅大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44章 四辅大臣
    说起一二品官员的虚衔,众臣就没几个敢吭声了。
    正一品左右丞相、从一品平章政事、正二品左右丞、从二品参知政事,这四个一二品的官衔是现成的,洪武年间就用过,用来作为虚衔绝对足够,但是没人敢提。
    因为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太祖就裁撤中书省,并且在《皇明祖训》中留下祖训: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所以和丞相搭边的官职,臣子是没人敢提议设置的,就连虚衔也不敢,唯恐被人劾奏。
    眼见有些冷场,朱由检只能自己提议道:
    “太祖罢免丞相后,曾经设置四辅官。”
    “你们觉得重新设置四辅官做虚衔怎么样?”
    内阁首辅黄立极道:
    “陛下,太祖设置四辅官不久便废除了,设置殿阁大学士替代。”
    “如今已有殿阁大学士,不用重复设置四辅官。”
    朱由检“嗯”了一声,说道:
    “朕当然知道四辅官早就被废除了,现在的殿阁大学士,就是取代的四辅官。”
    “不过四辅官这个名称,朕觉得还挺不错,能不能作为一二品官员的虚衔?”
    内阁大学士当然是不愿的,因为四辅官是殿阁大学士的前身,用这个名称作为一二品官员的加衔,会分散内阁权威。
    但是其他臣子,对此却极为乐见,有了四辅官作加衔,他们也能自称“辅臣”了。《大明会典》中与“辅臣”有关的职务,他们也有资格担任。
    礼部尚书来宗道赞同道:
    “陛下,太祖设置四辅官时曾说‘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重设四辅官做为加衔极为恰当,就是四辅官只有正三品,应该重定品级。”
    言语中直接把四辅官这个名称给定下来,开始商定品级。
    然后其他尚书、侍郎纷纷发言,都默认了四辅官的名称,直接商定品级。
    四位内阁大学士无奈,却又无法反对。一二品官衔中和丞相搭边的太多了,一旦自己提出的虚衔名称出现纰漏,那就是全家处死的大罪。
    四辅官有太祖的谕旨在,重新设立是绝对安全的,他们提不出别的方案,自然无法反对。
    此时,他们也察觉到内阁大学士和九卿地位的变化。至少在常参会议上,九卿联合起来能抗衡内阁。这让他们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对于九卿顶撞阁臣,朱由检是乐见其成的。作为一个皇帝,他可不希望内阁这个秘书机构树立起绝对权威,甚至威胁到自己这个皇帝。常参会议和四辅官的设立,都是在分散内阁职权。
    不过,看着群臣针对春、夏、秋、冬四辅官应该设置为几品吵吵嚷嚷,他也觉得无趣,把这些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直接道了出来:
    “春夏秋冬四时无分高低,就不用这个作为四辅官的名称了。”
    “《尚书大传》说‘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这四邻又称作四辅。”
    “太祖以《尚书》设置三公三孤加衔,朕就以《尚书大传》设置四辅加衔,诸位觉得如何?”
    群臣当然赞同,他们其实也早就想到了“左辅右弼、前疑后丞”这四辅,但是这里面“后丞”和“丞相”搭边,篡了北周皇位的杨坚又担任过大后丞和大前疑,实在有些犯忌讳。他们自己不敢提出来,只能让皇帝说。
    甚至,皇帝提出来后,他们还得主动推辞,表示不敢用“前疑后丞”,礼部尚书来宗道请求道:
    “大前疑是周公担任过的职位,臣等不敢承担。”
    “请陛下改‘前疑后丞’之名!”
    朱由检从善如流,说道:
    “‘后丞’在一些古籍中被写作‘后承’,《说文解字》曰:‘承,奉也,受也’,先前又确定承政司为朝廷官员加衔。”
    “所以朕就取这个‘承’字,设置承政大臣,承奉旨意行事,作为从二品官员加衔。”
    “承政司也设置正三品承政使,作为承政大臣候选。”
    “众卿觉得如何?”
    群臣还能说什么,只能高呼圣明,认可了承政大臣作为从二品官员加衔。
    甚至一些人还想到和承政大臣连起来的承政司加衔,觉得设立承政司也是皇帝指使,这位新皇帝的心机,真是深不可测。
    许多人看向来宗道,觉得这位礼部尚书在和皇帝一唱一和,早已投靠皇帝。来宗道莫名其妙背了个帽子,却又无法解释。他难道能向别人解释清楚一切都是巧合,自己从没有和皇帝私下有过联络。
    朱由检当然没有这么深的心机,承政司这个名字是来宗道提议,只是恰好和承政大臣连起来而已,被他顺手设置了承政使作为候补承政大臣。即使换个名字也是同样的结果,不影响朱由检规范各级官员加衔。
    此时,针对“前疑”二字,朱由检做出了改动:
    “‘前疑’在一些古籍中被写作‘前仪’,这个字和孟子讲的‘义’有关,是一个好字。”
    “但是仪字容易和朝仪的仪混淆,朕改为言字旁的‘议’字,设置议政大臣,作为正二品官员加衔。”
    “议,语也。议,谋也。议政大臣可商议朝廷大事,作为朕的辅官。”
    眼见皇帝引经据典,连用哪个字都早就想好了,群臣更确定了自己猜测。认为皇帝是有备而来,想要用四辅官的虚衔改变高级官员的玩法——
    承政大臣和议政大臣说是虚衔,但皇帝说了承政大臣承奉旨意行事、议政大臣可以商议朝廷大事,谁还敢把它们完全当做虚衔吗?
    一些上了年纪、不喜欢变化的朝臣,本能地想要反对。只是皇帝那边,却已经开始说“左辅右弼”:
    “辅弼两个字就不用改了,朕以正一品辅政大臣、从一品弼政大臣,授予有功之臣,为朕佐理赞化,以安生民。”
    “内阁首辅黄立极辅佐朕登极有功,加正一品辅政大臣衔。”
    “内阁大学士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辅佐朕登极有功,加从一品弼政大臣衔。”
    “辅弼大臣在其余大臣之上,班次排在最前!”
    好吧,连内阁大学士也收买了。群臣心中无语,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念头。能够获得正一品加衔、还得到了“辅政大臣”这个名号,让私下称呼的首辅真正成了首辅。这种青史留名的事情,黄立极拼上老命也要维护,其他想当首辅的人也不可能反对。
    果然,皇帝的任命一出,黄立极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急忙跪地谢恩,接受正一品辅政大臣加衔。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三位大学士也随之下拜,接受了从一品弼政大臣加衔。
    朱由检设立的四辅大臣加衔,就此定了下来。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