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295章 戏剧《清忠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戏曲在文化宣传上的作用,朱由检是见识过它的威力的。在没有电影等艺术形式的情况下,它就是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自宋朝诞生南戏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越发成熟。关汉卿、马致远等杂剧大家,更是让这种艺术形式,被文人广泛接受。
    王世贞、徐渭等人,都曾创作过戏剧。十多年前去世的汤显祖,更是有戏圣之称。
    朱由检招揽的凌濛初,便和汤显祖有交往,而且创作了很多戏剧,刊刻有戏曲选集《南音三籁》。
    大明的戏剧,可谓空前繁盛。朱由检想到这些,向刘宗周等人道:
    “戏剧中有乐曲,不知诸位以为,它能不能算乐?”
    刘宗周作为讲官,思索了一下之后,当即就回应道:
    “戏剧当然是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戏剧是人感于物所作,当然能算作乐。”
    参加经筵的温体仁、钱谦益等人,同样也认为戏剧能算为乐。
    有了这个共识,朱由检道:
    “既然如此,乐府不但要收集诗歌、曲谱、舞谱,还要收集戏剧。”
    “如今民间流传的戏剧,多有良莠不齐之处。要组织人员对它们进行整理,以大同思想为指引,进行相应修改。”
    “公开演出的戏剧,要能宏扬正气,不违背公序良俗。让人们在听戏时既能身心愉悦、又能受到教化,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平。”
    “将来进入大同之世,需要所有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水平。戏剧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发挥作用。”
    “一些不符合迈入大同之世要求的,要组织人员修改。”
    从思想上指明戏剧创作的方向,让它为宣传服务。
    大明的官员,对这点接受程度很高。因为戏剧既然能算为乐,当然要为礼乐教化服务。皇帝的这个要求,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
    温体仁作为礼部尚书,乐府的设立就在他的责任范围内。听到这个命令后,询问道:
    “乐府应该由谁掌管,设几品官?”
    朱由检不打算让这些人员当官,思索之后,说道:
    “乐府和大明通讯社一样,看做事业单位,不设官员管理。”
    “督导工作,由翰林院设立文艺馆,任命翰林院学士掌管,一并负责乐府。”
    “乐府的成员,邀请诗歌、作曲、舞蹈、戏剧大家进入。例如在通讯社任主编的凌濛初,便可以邀请他兼职。”
    “其余成员,你们可以推荐。”
    这样一说,很多官员都把本地的名家,向皇帝推荐了过来。阮大铖等擅长戏剧的朝中官员,也被推荐兼职。
    毕竟乐府这个名字,还是很让文人中意的。重制礼乐更是大事,想参与此事的人数不胜数。
    就连刘宗周,也向皇帝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和周茂兰一起进京,在写《清忠谱》的李玉。
    甚至,他还提到了这部戏剧,请求作为模范:
    “《清忠谱》这部戏,完全按事实写出,意在弘扬正气、褒扬忠义。”
    “臣以为可以作为模范,收录进入乐府。”
    朱由检见刘宗周如此积极响应,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但是在听到《清忠谱》的内容后,却是眉头微皱,思索刘宗周的用意:
    『《清忠谱》事俱按实,却又明写褒贬,这是要将我的军啊!』
    『我若处理不好,岂不成了昏君?』
    在《清忠谱》中,魏忠贤等阉党之人明显是反派,周顺昌、周茂兰等人,则是清正忠义的主角。
    ()
    如今周茂兰这个主角,来到朝廷为父亲周顺昌伸冤。朱由检这个皇帝,能不答应这件事吗?
    所以朱由检认为,刘宗周提到这部戏,是在将自己的军!
    相比在京城四处闹腾的黄宗羲,刘宗周这个老师,明显要厉害多了。只要周顺昌的案子能解决,黄尊素等东林君子的案子,难道会有困难吗?
    可以说,刘宗周一出手就是绝杀,让朱由检无路可退。只要他不想在《清忠谱》上成为是非不分的昏君,就得把周顺昌的案子翻过来。
    这种被臣子逼着的感觉,朱由检心里不太好受。但是想想自己本就答应为遇害的东林党人翻案,如今只是做出个样子,就能在《清忠谱》上留下美名,所以他顺应形势道:
    “刘先生掌管调查总署,周顺昌等人的案子,就由刘先生调查证据,提交给大理寺定案。”
    “先生名满天下,相信不会让朕失望的。”
    “《清忠谱》就让李玉好好排,作为一部模范戏。”
    把事情交给了刘宗周,看他如何处理。
    刘宗周虽然不怎么拉帮结派,但他确实被阉党列入东林党,和很多东林党人交往密切。当年阉党捣毁书院、迫害东林君子的时候,刘宗周曾经作赋、慷慨悲歌,想要对阉党奋力一击。只是被高攀龙劝阻,让他杜门谢客。
    后来,高攀龙被阉党迫害,自沉池塘而死。黄尊素等人,同样相继遇害。刘宗周自以为不免,在这样一个境地中,领悟了慎独学问。
    可以说,他心中对阉党是极为愤恨的,极重正邪之分。
    此时,眼看皇帝把翻案的事交给他,刘宗周心中快慰的同时,立刻参劾起一个人,那就是之前被人推荐加入乐府的阮大铖:
    “阮大铖当年争吏垣而不得,致魏大中竟死於诏狱。”
    “杀大中者魏珰,而大铖其主使者也。”
    “有魏大中之子魏学洢书信在此,臣请陛下一观。”
    这件事情,是朱由检不知道的。他只知道阮大铖和阉党有牵连,却不清楚具体的事情。
    如今听刘宗周所言,才知道阮大铖是魏大中之死的主使者。这个罪名可就大了,按照他之前定下的处置方针,阮大铖这种导致人死亡的,即使不判死刑,也得罢官流放。
    想到自己年前任命阮大铖担任鸿胪寺少卿,朱由检眉头紧皱,知道自己若处理了阮大铖的话,之前任命的官员,都有可能被弹劾下来。
    所以他的心中,是不想在这时处理阮大铖的。更别说阮大铖有点才学,称得上戏剧人才。
    但是刘宗周的弹劾,他又不能不理,只能接过他呈上来的书信,仔细看了起来。(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