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378章 服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国志》在诸夏侯曹传之后的传中只列了三个人。
    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
    世人提起荀攸时,总会忍不住将他同荀彧对比,普遍的评价是他略逊于荀彧。
    但这是因为荀彧更强,而非荀攸不足。
    在历史上,荀彧往往留守后方,荀攸则常常随军出征,为曹操出谋划策。
    荀攸既不缺乏谋略,临战也不缺乏果断的一面。
    面对严颜,荀攸在虚席以待的同时只说了三句话,便让义士归心。
    首先,荀攸告诉严颜,已经有人在自己面前恶意中伤他,但这种中伤放在荀攸的面前,却是一份荐书。
    其次,荀攸说出了严颜从担任郡吏后的种种政绩。
    最后,在肯定了品德和能力之后,荀攸邀请严颜与自己共成大事,且觅封侯!
    似严颜这般能坚守气节之人,必然有大志向,而严颜岂会不愿做一番大事业?
    是日,严颜见荀攸又要跟那些被他征募来的賨人交谈,连忙跟上。
    賨人虽多朴实,近些日子看着对荀府君也很拥戴,但总要防着有那么几个思想出了问题的人存在,过去也不是没有这种例子,严颜立马跟上。
    途中,严颜注意到功曹谢益看自己的眼神,立刻反盯回去,直到谢益避开了他的炯炯目光。
    严颜哪里猜不到谢益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说起种地,俺们中也有人在山上也种了些,只不过没有山下人种的好。”
    在被征募的板楯蛮兵看来,荀府君是个很好的听众。面对他们时的态度,和那些小吏商人完全不同。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荀府君才是太守的原因吧!
    “你们在山中会种些什么啊?”荀攸语气温和地问道。
    “有稻……还有豆……”
    荀攸颔首,又问道:“那你们有没有去找过山下人问问种的好的原因?”
    “才不去哩,在程县长到之前,俺们下山经常会被欺负,就算问,他们也不会说实话的……”
    ……
    再次与板楯蛮士卒聊完天,荀攸在与严颜回去的路上对他说道:“屯田在巴郡……至少在賨人中绝对可行!”
    这是荀攸在与程畿、賨人们的交谈和实地探访之后得出的结论。
    可出身阆中的程畿在賨人中威信还要高过其所展现的,但他组织屯田依旧失败了,其失败并非程畿不尽力,而是他缺乏足够的支持。
    当初皇甫嵩在三辅推行屯田,一手持刀兵,一手握钱粮。但归根结底,最终让羌人归心的,还得是实打实的粮食、田亩、房屋。
    要让巴郡蛮人感受到屯田相较于渔猎的优势,实打实的钱粮胜过千万句虚言。
    先投入,才能有回报。
    而钱粮从哪里来?
    荀攸当了这几年的黄门侍郎可不是白当的,天子早就表演了无数次。
    严颜回应道:“府君,下官近日常见谢益等人在路途中互相联系,不知在商议着什么……”
    “不必担忧,他们所议者,无外乎是想要劝我远离板楯蛮兵,不出意外的话,马上他们就该来找我了。”
    严颜不知道荀攸所言是猜测还是早就收到了风声,但当他陪着荀攸回到临时住处时,的确见到了以谢益为首的多位郡吏,其所求的确是认为荀攸堂堂二千石,替天子牧守一方,岂能与蛮兵厮混?
    失了个人体面事小,坏了朝廷威仪事大。
    面对这样一顶大帽子,荀攸却面不改色地说道:“吾此前并未担任过二千石,自受命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有丝()
    毫懈怠,唯恐辜负天子所托。”
    谢益听到此话,心中暗想,有大义在前,这下你荀攸总该服软了吧?
    严颜却对荀攸很有信心,不觉得这三言两语就能让荀攸认错。
    “是以自上任之后,事事效仿天子之故事……”荀攸望着自己面前的一众郡吏,似是要将他们的面孔一一记下。
    “昔日天子观北军、西园军演武,召士卒相谈,其中亦有胡人义从。后平复凉州之战,彼辈争相杀敌,以报天子之厚遇……现在,君等还觉得吾之所为坏了朝廷威仪吗?”
    生怕自己的前一句话不够暴力,荀攸又补充道:“《扶风赋》尔等可曾听过?何伯求何公著之。然诸君当知,昔日何伯求为北军中候,之所以免官者,只因其鄙视军中义从,而使军中愤恨。”
    一众郡吏们哪里听不出荀攸的言外之意?荀攸固然不能与天子相比,他们难道就能和何颙作比了?
    以汉家太守的权威,想要拿捏郡吏,不比天子拿捏内臣来得复杂。
    巴郡的豪族豪强如今可没有驱赶长吏的勇气。
    几乎是荀攸话音刚落,议曹掾上官胜便说道:“府君之言,下官受教矣!”
    他的话仿佛提醒了一众郡吏。
    谢益听着身后不断传来的声音,每出现一个声音就代表着一个人倒戈。
    他心中哀叹,来时明明不是这么说的啊!
    谢益连回头怒视都不敢,忽然,他看向神色平静的荀攸,猛然拱手下拜,向前推手,即所谓的天揖,算是揖手礼中最重的了。
    “益久在乡野,此生不识雒阳,不知府君言行之深意,贸然言之,实在是大过!然今日从府君口中得知天子之德行,必铭记肺腑,便是回乡教书育人,亦无憾矣。”
    谢益说完,却见一双有力的手正在将他拉起。
    顺势起身后,见正是荀攸,他心中松了口气。
    却听荀攸说道:“诸君身负朝廷信重,以为郡吏,切不可辜负皇恩……往日种种,吾不愿过多计较,然巴郡诸般现状已至变革之时,此亦合天子之大政。”
    郡吏们想借用大义的名头,却反过来被荀攸将军,而今听到荀攸又提起天子,只能附和。
    “如此,今日之后,诸君当众志成城,为家乡父老尽一份心力!可丑话说在前头,若有人忘了圣贤教诲、汉律法规,莫怪吾不留情面!”
    谢益等人一时凛然。
    荀攸又道:“据吾所知,巴郡府库之中,当有谷粮逾十万石,待吾自临江县一行后,至江州县,首先便要去府库一观!”
    当即就有心虚者咽了口口水。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