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01章 101就登征稿启事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01章 101就登征稿启事吧
    全国优秀中篇和短篇小说评选是中国作协主办的,优秀短篇每年举办一次,从1977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有大批优秀短篇小说获奖。
    像刘心武的《班主任》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陈中时的《信任》张先亮的《灵与肉》等都获此殊荣。
    优秀中篇小说已经举办一届,1977—1980众多全国中篇小说中,评选了15篇,分获一二三等奖。
    湛容的《人到中年》王濛的《蝴蝶》等5篇小说获得一等奖,其中陆遥的那篇《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三等奖。
    和两年一度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一样,成为国内文坛一大盛事,由于推荐名额有限,各个杂志社都精心准备推荐自己刊登的最优秀的两到三篇小说。
    看到大家议论纷纷,张主编赶紧敲了敲桌子,“静一静,同志们静一静,听黄社长继续讲话!”
    会议室安静下来,黄社长继续说道:
    “77—79年这一届,获得优秀短篇小说里还有我们《延河》推荐的作品,但80、81年已经连续两年我们社推荐的小说都没有获奖。”
    “中篇小说也没有我们《延河》推荐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已经落后了!”
    黄社长说完,大家又议论起来,矛头直接指向小说组,纷纷说小说组选稿质量有问题,导致连一篇作品都不能获奖。
    李天芳没有辩解。
    虽然她以前不是小说组组长,但毕竟也是小说组编辑,这多多少少和她有一定的关系。
    白苗年轻气盛忍不住了,反正他是今年才调来也没啥包袱,站起来大声说道:“也不能完全怪我们小说组吧?你们看看投稿的质量!没有好作家写出好作品投稿,我们有什么办法?”
    “我早就给编辑部提议,举办一次小说征文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只要奖金到位,我就不信那些大作家们不动心,可是社里说没钱!那我们有什么办法?!
    黄社长一听有些尴尬。
    这个提议是他否定的。
    因为,真的没钱。
    马上到年底,一大堆职工福利都没兑现,想起这事就脑壳疼,还有钱举办什么征文大赛?
    设立奖金,请文坛大佬来当评委压阵——这样才有权威性,可这都需要钱啊。
    坐在白苗边上的方明华听了忍不住微微摇摇头。
    没钱?
    这部不简单嘛,去拉赞助啊。
    西京知名国企一大堆。
    蝴蝶表厂、生产华山牌相机的西北光学仪器厂、生产山丹丹洗衣粉的西京日化
    随便找一家企业,写个xx杯小说征文大赛,弄个上万块钱不容易?
    可是方明华不敢说,太超前会挨砖头滴。
    不过这个细微动作被坐在领导席的黄社长看到,立刻点名?“小方,你有什么想法?”
    “我刚来编辑部,好多不懂,现在只是听大家讲,自己学习。”方明华非常谦虚。
    黄社长没再说什么。
    但已经很了解他的黄社长从他刚才细微的表情已经看出,这家伙肯定有什么主意!
    只是当着大伙面不好意思说而已。
    下去问问。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也没开出啥名堂,最后张主编还做了总结讲话,要大家努力工作,坚守岗位,努力发掘那些有潜力的作家优秀作品云云。
    正确的废话。
    散会后方明华回到自己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就被同事通知:“小方,黄社长让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方明华到了二楼敲开黄社长的办公室,对方看到他进来直接开门见山:“小方,我刚才看到伱在讨论会上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建议不方便在会上说?那就在这里说嘛。”
    方明华也没推脱,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黄社长。
    他觉得黄社长这人不错,最起码不会给你扣大帽子上纲上线。
    黄社长听了目瞪口呆。
    “什么?给征文大赛拉赞助?登广告?”
    过了会才缓缓说道:“小方,你这个方法好是好,但不太合适啊,现在人们对广告赞助之类争论很大,咱们《延河》可是严肃文学,咋能和铜臭味挂钩呢?“
    不过,黄社长说完自己就感觉很尴尬。
    明明是缺钱,还必须摆出一副视金钱为粪土的样子!
    “或许,过上几年就行,但现在不合适。”黄社长说出自己的结论,又看着方明华:”小方,你脑子活,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黄社长这态度,方明华一点也不惊讶。
    都赞美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勇气。
    可是谁知道这个人当初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大家都是凡人,没必要过多苟责黄社长的保守。
    “还有个办法,我们可以在报纸上,最好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一条征稿信息,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踊跃向《延河》投稿,稿费从优云云。”方明华说道。
    黄社长一听,眼睛亮了。
    “嗯,这法子好!小钱办大事!我马上联系《人民日报》驻秦记者站,争取早日登报!“黄社长兴致勃勃。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广告啊。
    但黄社长似乎不在意?
    杂志社动作也很快,四天之后,就在《人民日报》文艺板块不起眼的角落里登载了一则收稿的消息。
    不长,就几行字犹如一个豆腐块。
    方明华看着报纸。
    也不知道千里之外浙省小城里那个叫余桦的青年看到没有?
    如果看到就赶紧投稿《延河》,我保证绝对不会让你来西京改稿,文章立即刊登而且从头彻尾都可以不光明!
    来改稿也行,顺便来西京玩玩嘛,看看兵马俑逛逛大雁塔什么的
    可是让方明华不知道的是,千里之外的余桦根本都没看到这份《人民日报》!
    卫生院唯一一份《人民日报》还躺在院长办公室里睡大觉,他一个小小的牙医根本没资格看。
    此时的余桦正坐在自家的书桌前,认真修改着自己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第一宿舍》。
    看着已经改的乱七八糟的底稿,不由得叹了口气。
    前不久投稿《燕京文学》失败。
    算了,目标降低点吧。
    这次,他瞄准本省内的一家市属杂志《西湖》。
    俗话说的好,“有意栽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这份征稿启事没让南方一心想当作家的牙医看到,却引起鄂省一位女大学生的注意。
    鄂省,武大。
    感谢枯木小鸦、水有痕、瓷都细佬、帝师归来、jiamy1111投的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