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369章 出去的是身体,走不出去的是灵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69章 出去的是身体,走不出去的是灵魂
    李坨是《燕京文学》副主编,1982年前后停止小说写作并转向文学和电影批评,是文坛上很有名气的文学评论家。
    《延河》杂志现在风头正旺,刊登的小说先锋味道十足,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自然是他关注的对象。
    今天上班忙完工作,他就拿起最新出版的《延河》杂志,一边喝着茶一边看起来。
    他首先看的是主编推荐这个栏目。
    这是《延河》杂志的“重头戏”,刊登的小说都是这期杂志重点推荐的,而且作为《延河》杂志主编的方明华都会对其进行详细点评。
    看方明华对小说的点评也是件很愉快的事。
    不同于上一期,这期《延河》主编推荐栏目竟然刊登了两篇小说!
    第一篇是余桦的《四月三日事件》。
    余桦这个名字,李坨并不陌生,先后写了好几篇很有质量的先锋类小说,是文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这期杂志刊登他写的这篇《四月三日事件》亦如他以前发表的小说一样,对人性尖锐冷酷的审视,先锋味道十足。
    这家伙,竟然是个怎么样的人?本人是不是和他写的小说一样,不苟言笑,冷冽?
    李坨端着搪瓷缸边喝边想。
    当他看到第二篇推荐的小说《烦恼人生》时,看着看着愣住了。
    作者池莉?
    名不见经传。
    不过现在文坛上这种青年作家太多,他没听说过自然也很正常。
    只是她写的这篇《烦恼人生》显得有些另类。
    很明显,不是先锋类作品而是现实类小说,可是和传统的现实类小说有所不同。
    没有传统现实类小说里的惊心动魄或者缠绵缱绻,而是挣扎于原生态的日常琐事之中。
    在这篇小说里没有高大上的英雄,也没有大奸大恶之辈,只是如主人公印家厚这种普通人,普通人一天的生活流程。
    但读起来却让人津津有味。
    李坨认真读了一遍之后,又看方明华的点评。
    他是这么说写的:
    《烦恼人生》是青年女作家池莉的最新作品。
    她以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叙写主人公印家厚一天的平凡经历,刻画他在生活的重负下不胜烦恼而又不失希望、隐忍不言而又愤慨抗争的复杂心态,真实地展示了处于改革时代的普通中国公民的生存处境,是一篇意蕴深邃的新写实主义小说。
    新写实主义小说!
    李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想想。
    方明华起的这个名字还很贴切。
    有意思。
    中午吃完饭后他又阅读了其它几篇小说《走进意外》《站台》《罂粟花与白月光》《北国一片苍茫》,越看越惊讶。
    几乎是同一类型的,新写实小说。
    特别是方明华亲自写的《站台》,几个县文工团青年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群小人物的际遇,在整个八十年代的过程中历经青春和成长的迷惘与困惑,最终皈依平静的世俗生活的生命历程。
    这让李坨突然想起方明华在前几年前写的那部小说《芳华》,同样是描述文工团的故事,但却如此不同。
    前者是革命英雄主义,一群用热血和青春铸就的芳华岁月,而这篇《站台》里的文工团成员们跟随着大时代的潮流苦苦挣扎,
    出去的是身体,走不出去的是灵魂,小说中的这座城市,如同卡夫卡的城堡,如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
    有意思。
    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小说写作潮流?
    李坨突然激动起来。
    他准备写一篇文学评论,针对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明华的《站台》。
    方明华看到李坨写的这篇文学评论,是发表在《文艺报》上的。
    《文艺报》在文学评论方面很权威,而且作为报纸发行频率要比一般杂志高,所以能及时洞察当今文坛新动向。
    现在已经进入夏天,喝热茶似乎有些不适宜,但方明华依旧还是喜欢,喝着热气腾腾的龙井,浑身出汗,他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反正在自己宿舍也没人看到。
    嗯,李坨的洞察力还是很高的。
    很快文坛上就会崛起另一种类型的小说啦。
    只是文章中对自己写的《站台》评价颇高,而对池莉写的《烦恼人生》评价一般。
    或许是《烦恼人生》里的主人公印家厚生活过于窝囊?
    半夜儿子跌下床,老婆恶声恶气地与他争吵,早晨在拥挤的公共卫生间排队洗漱,焦急而无奈带着儿子上班挤公共汽车,遭女青年嘲侮,接着是抢上渡轮,匆匆吃早餐、急急送儿子上幼儿园、慌慌跑步去车间
    其实这才一个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中年男人真实的生活啊。
    而对于《站台》,李坨对于文工团几个男女的遭遇,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无可奈何的奋斗,令人唏嘘。
    最后还引用了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段话评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文章写的不错!
    难怪后世在文坛上被尊称为坨爷呢。
    方明华津津有味看着报纸,突然听到有人在敲自己的门。
    “门又没关,进来就是。”方明华头也不抬说了句。
    大热天的,谁关门?
    怎么没声音?
    方明华一抬头,看到的是余桦,笑嘻嘻站在门口。
    “你来还敲什么门?进来得了呗。”方明华没有动,又看报纸。
    结果余桦站在门口也没直接进来,一歪头,后面竟然跟着两个姑娘。
    “你们这是?”
    方明华赶紧穿上外套。
    “是这样,最近不是在上映西影厂吴天民拍的《老井》吗?好多人看说这部电影拍的特别好,所以我们也请你今晚看那这场电影。”余桦说道。
    听了余桦的话,方明华瞅了他一眼。
    这部电影是拍的挺好的。
    方明华在穿越前网上看过一遍,不过早就没印象,来这个时代自然是想看看。
    但问题是,为什么咱们四个?
    是不是伱这小子主动买票的?
    你将来是要换老婆的,我可没这个打算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