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223.第221章 郑克元时来运转摆脱囚徒困境,王承基治灾有功拟升济宁知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21章 郑克元时来运转摆脱囚徒困境,王承基治灾有功拟升济宁知府
    听完朱棡的这番话之后,郑克元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晋王的这个要求,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要将自己的弟弟推向绝路。
    然而面对眼前的困境,郑克元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不答应,不仅自己和家人会遭受灭顶之灾,甚至就连整个家族也可能陷入绝境。
    在经历了漫长的沉默之后,郑克元终于咬了咬牙,艰难地点头表示同意。
    “罪臣必定不负晋王殿下所托!”
    此刻的朱棡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威严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他的目光犹如星辰般明亮,闪烁着睿智与坚定的光芒。
    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
    站在那里的朱棡,此刻给人的感觉,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
    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威严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孤王听闻郑先生一直忙于公务,郑夫人罹患重病来函,才得以回家探视。
    然而家里实在太过贫困,没钱给郑夫人治病。
    甚至在郑夫人死后,你也没有钱为之安葬。
    五个儿子央求卖身葬母,最终还是深受感动的同僚亲友筹钱,郑先生才得以为妻子办好后事。”
    郑克元点头说道:“罪臣虽然因为‘朱桓贪污案’被陛下升至湖广按察使司佥事,但由于一直以来清廉正直,因此导致家人受苦。
    如今罪臣更是深陷囹圄,犬子此生恐怕都没有机会,再为我大明朝廷效力了。”
    从唐朝开始,囚犯子女虽然可以参加科举,但并不代表他们都能入朝为官。
    此后宋、元、明、清时期关于株连的律令,基本上都是以唐律为蓝本。
    只是因时势的不同,在轻、重、宽、严方面有出入而已。
    总之这些囚犯的家人,大多都会被朝廷问斩,或直接充公沦为贱籍。
    在这种情况下,连活着都是一种奢望,他们又怎能奢求光宗耀祖呢?
    在了解到郑克元的真实诉求之后,朱棡顿时想到了,正在筹备的“大明商务书局征文大赛”。
    “孤王记得郑先生乃是洪武四年中的进士,想必文学功底颇为深厚。
    这次孤王奉皇命赶赴泉州,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征文大赛为选拔大明商务书局选拔贤才。
    孤王素闻郑先生为官刚正廉洁,且行事一丝不苟。
    如今大明商务书局正值用人之际,孤王想让你暂代征文大赛主考官一职,所需人员可以从那些囚徒中自行挑选。”
    郑克元拱手作揖,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
    只见他低头谢恩道:“承蒙晋王殿下厚爱,下官必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此时的郑克元声音低沉而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了对朱棡的感激和忠诚。
    朱棡微微颔首,满意地点点头。
    他接着说道:“此次大赛事关重大,关系到朝廷选拔人才之事。
    必须确保公平公正,不得有任何徇私舞弊之举。
    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言语间朱棡的眼神犀利,语气严厉,让郑克元不禁感到一阵寒意。
    回过神来的郑克元神情严肃,双手抱拳。
    他面色恭敬地回应道:“下官明白,请晋王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会严格按照规则办事,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如有违反规定者,下官定会严惩不贷。”
    朱棡站起身来走到郑克元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信任和鼓励。
    “嗯,孤王相信你的能力。
    待征文大赛结束后,孤王会向父皇禀报你的功绩,到时定然少不了郑大人的赏赐。”
    郑克元再次躬身谢恩,激动得热泪盈眶。
    “多谢晋王殿下!”
    眼看着之前还是带罪之身的郑克元,只因得到朱棡的器重便时来运转,方克勤差点当场红温。
    “殿下,罪臣……”
    谁知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负责深入民间暗中调查溧水知县王承基风评的商暠和陆风,便在冯诚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臣商暠,前来复命。”
    “卑职陆风,前来复命。”
    看着风尘仆仆的两人,朱棡转头对冯诚说道:“将郑大人和方先生带下去休息,顺便再找个郎中为他们检查一下身体。”
    待身边只剩下商暠和陆风之后,朱棡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商大人深入民间考察,想必一定有所收获,不妨说来听听。”
    一身商贾打扮的商暠笑着说道:“根据调查王承基在任期间,救治灾荒、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着力建设。
    由于他政绩卓著,因此被巡抚、巡按推荐为‘循良第一’。”
    朱棡略显失望的说道:“巡抚、巡按的推荐只能作为参考,孤王想了解具体情况。
    比如王承基救治灾荒的过程,以及采取的一些措施。”
    陆风见状接过话头说道:“洪武初年,溧水自然灾害严重。
    王从善就任溧水知县时,县内父子相食,道殣相望。
    自从他一到任便深入农村视察灾情,回县城后立即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在王承基的义行感动下,溧水县富户也纷纷拿出存粮救灾,挽救了数万处于死亡线上的灾民。
    王另外王承基还动员富户雇人,掩埋各处灾民的尸体,又组织郎中抢救病人。
    洪武四年,王承基申请豁免因灾害而抛荒的田赋,解除了灾民的负担。
    洪武五年,他倡建先斯仓,修复预备仓。
    与此同时王承基在崇贤、邰村、洪蓝等地建立社仓,以便供输以救困乏。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溧水县的灾情这才得以控制,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恢复。”
    朱棡没想到看起来喜欢阿谀奉承的王承基,竟然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自从方克勤被牵扯进‘空印案’之后,济宁知府一职就空置了出来。
    既然王承基有循良之才,那孤王就奏请父皇提拔他暂代济宁知府一职。”
    明朝的知府,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
    上府知府属于从三品的官职,中府知府正四品的官职,下府知府则属于从四品的官职。
    即便是按照下府知府这个级别来算,从七品知县升至从四品的知府,对于王承基来说也属于破格提拔了。
    最为重要的是,明朝的知府从品级上来讲,已经属于高级官员的队伍了。
    任期满了之后,除了可以致仕回家、调任其他地方继续担任知府之外,甚至还有机会调至中央担任京官。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