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二十七章 拍卖不锈钢工艺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了知县大人的鼎力支持,加上还有王三武等一帮人帮衬,李永吉也不迟疑,立刻开始明目张胆的在青浦县大卖不锈钢制品。
    这一次,李永吉没有去挨家挨户的找当铺跟珠宝行,而是直接找陈师爷出面,把青浦县有头有脸的当铺跟珠宝行的老板都请来吃饭,吃饭的地点是当地有名的**崔云阁,然后就在这所**的包厢里,来了个当场拍卖,拍卖的东西,则是一些精品不锈钢制品。
    这批不锈钢制品,主要是一些诸如不锈钢镜子,不锈钢首饰,不锈钢餐具之类的东西,像不锈钢怀表这样的东西却没有拿出来卖,毕竟怀表此时在中国还不是特别流行跟受欢迎,这东西他是要留着坑外国人的。
    当然,由于是当作奢侈品来卖,所以每样东西都不多,比如不锈钢镜子只有三面,不锈钢餐具只有六套,而不锈钢首饰,也只有六对耳环,六对镯子,三条项链,六枚戒指以及十二枚胸针。
    这里所有的不锈钢制品,其实都是做工精致的工艺品,不锈钢镜子跟餐具就不说了,在那些不锈钢首饰上,还都镶嵌有人造钻石跟人造水晶,在经过特殊打磨跟处理之后,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十分闪亮,一看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名贵奢华的不得了。
    所有的不锈钢制品,都单独放进一个卖相不错的人造水晶盒子里盛放,包装精美有档次,不说别的,光那水晶盒子,在此时也是价值不菲。
    总之,这些东西一拿出来,不止那些商人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就连旁边那些陪酒的小姐们,也都双眼放光的不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些不锈钢工艺品上。
    看到大家都是这个表情,李永吉就知道自己成功了一半。
    其实这样做,是李永吉明白到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反正不锈钢是属于这个世界还没出现的东西,而不锈钢制品本身的光泽亮度比金银器皿要好的多,又同样不容易生锈易保存,在这些特性下,如果选一些在后世也价格略高的工艺品,继而用上高档的包装,那么在不知道实际价值的这些人眼中,这不锈钢制品恐怕真就比黄金珠宝要贵的多,毕竟这些东西卖相更好,也显得更名贵。
    由于之前就得到过不锈钢饰品,所以陈师爷是最早回过神来的人,回过神来之后,不用李永军催促,他自己就十分卖力的帮忙推销起来。
    事情很简单,因为李永吉提前答应过,会给他提成,卖的价格越高,他的提成也越高,虽然提成只有百分之一,但看这情况,百分之一也是一大笔银子了。
    而且,这东西如果卖上价格了,他手里的不锈钢饰品也能卖个好价钱不是。毕竟对陈师爷来说,不锈钢饰品再好,顶多能讨老婆小妾的欢心,却不如换成银子更好使。
    什么?怎么还卖不锈钢镜子,不是跟汪云翼说好了让他独家卖镜子么?
    这个嘛,当时是情况特殊,汪云翼摆明了不怀好意,为了安全,才不得不虚与委蛇,再说酒后之言,怎能当真?就算说到讲信誉,李永吉现在卖的镜子跟卖给汪云翼那一面是不同款式的,汪云翼那个可没有镶嵌人造钻石,而这些镜子都是在边上镶嵌了一圈人造钻石的,顶多以后再给汪云翼同样款式的镜子就是了,这也不算违反协议。
    就这样,最后这批不锈钢制品,一共卖出了三万两银子的天价,这还是李永吉打了折扣的价格。
    三万两银子啊,这在清朝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而是一笔巨款,也就是这里是青浦县,这些人又是这里最富有的商人,所以才能轻易聚拢起这么大一笔钱。当然,这里也有李永吉营销策略的原因,李永吉如果拿出一大堆不锈钢制品,那绝对就卖不了这个价格,因为如果一次性放出来的数量太多,是绝对不可能当奢侈品卖的,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李永吉还是懂的。
    三万两银子,除去各种消耗,比如定**,办酒席,还有给陈师爷的好处费等,这样一算,李永吉实际得到了两万八千两银子。
    这两万八千两银子中,有八千两是以银票的形式支付,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各种费,其他的两万两,都以翡翠、珠宝、黄金以及物业来抵账。
    翡翠珠宝跟黄金好解释,都是要弄去现代社会的,但物业来抵账是个怎么回事儿?
    原来,李永吉在卖不锈钢制品的时候,说了自己很喜欢翡翠珠宝跟古玩,想开个珠宝行专门做这个,同时还想在本地开个钱庄,方便以后的钱账往来,但初来乍到没什么经验,想要大家帮帮忙。
    听到这里,买不锈钢制品最多的那个叫沈精白的年轻大土豪立刻大手一挥,说他在城里有个当铺,生意马马虎虎,但铺面位置还不错,如果李永吉想要,就作价三千两打包卖给他,那当铺稍微一改,就可以当钱庄了。
    这个打包,在此时是指连里面的办事人员也一起奉送的意思,新人接手的话,只需要换个招牌就能继续营业,情况跟后世的商业收购差不多。
    沈精白不但打包出售,而且还承诺,只要李永吉的钱庄开业,就可以加入以他家广丰号钱庄为主导的广丰行会,加入了这个行会,那么跟行会里的其他钱庄之间互相承认庄票,相互拆借跟汇兑钱款,等于立刻就抱了一根大粗腿。
    听到这里,李永吉忽然想起来,之前那个锦绣坊的齐掌柜找钱给自己的银票,就是广丰号的,原来居然是这家伙的。这样看来,这沈精白的身家比汪云翼只大不小。
    至于说沈精白为什么这么豪爽,一来就拉人入伙,一点也不怕竞争,这个么,就要说到此时清朝的票号制度了。
    清朝的票号,看起来跟银行也差不多,都是一种金融机构,但此时的清朝,却没有一家由国家主导的银行,也没有管理银行的机构,所以所谓的票号银号钱庄等机构,实际上都是民间自发出现的金融机构,没有官方的所谓银行法,靠的是行业自律,跟国外有法可依的银行是有区别的,规模跟经营范围也跟银行没法比。
    既然是民间自发的金融机构,那么抗风险能力跟信用级别肯定没法跟有政府扶持与约束的银行相比,而信用是这些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些票号机构往往都十分注重信用,也十分乐意扶持同盟。
    重视信用不用说了,所谓扶持同盟,是指他们不像其他行业,排斥外来者加入,恰恰相反,他们十分欢迎新人入行,因为只有加入票号的人多了,就可以把他们拉入自己的票号联营圈子,这样就等于多了盟友,等自己需要拆借钱款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帮手。
    此时的银号,由于还没有电报等先进设施,银票的兑换,都是靠各家票号的信用维持,有个名字也叫飞钱。
    举个例子,某人在a银号存了银子,获得银票,然后去另外一个地方的b银号取银子,这种异地取款,其实是挪用b银号的银子,事后呢,b银号只需要拿银票去a取银子就可以。
    为了方便,b银号通常都是在a取了银子就地用,比如买成布匹粮食等运回来,也可以直接雇佣镖局押运银子回去,不过通常都不会直接押运银子,因为那太惹眼。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清朝的银号,十分欢迎新人加入,同时对信用的看重也大于后世,因为他们在没有现代通讯设备的条件下,维持这个系统运转的唯一粘合剂,就是彼此之间的信用。
    看到李永吉真的很感兴趣,另外一个姓钱的家伙也立刻跟上,说他有个珠宝铺子,铺面跟沈家的钱庄紧挨着,专门经营珠宝古玩,也可以作价两千两打包卖给李永吉,并且还承诺,进货渠道跟卖货渠道可以互通,保证让李永吉换个招牌就能继续做,不会有一点问题。
    很明显,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也是看在陈师爷,以及陈师爷背后的贺知县的面子上,再者说,李永吉在城里还有三百人的团练呢,那就是手里有兵,以后指不定还有求人家的地方呢,要是翻脸,虽然未必怕对方,但肯定是自找麻烦。
    就这样,在一片愉快的氛围下,李永吉依靠几个在后世也就卖几千块钱的不锈钢制品,在清朝换了一万两银子,还有价值两万两银子的黄金珠宝以及两处商业旺铺,那商业旺铺还是连人带铺子一起买下来,已经不是买铺子,而是商业收购了。
    李永吉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交易完毕,李永吉立刻就派人接收了那两处铺面,并分别定制了新招牌。制定新招牌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李永吉的恶俗品质,比如银号他决定就叫中信钱庄,珠宝行呢,干脆就叫戴梦得,也算圆了当初因为买不起戴梦得,被前女友狠狠数落的小小心愿。
    铺面收了,名字也定了,剩下的,就是选个黄道吉日,好重新开张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