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36章 赵云:凭什么又是我诱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备和诸葛瑾、鲁肃商讨定了讨袁的四路进兵方略后,各自回去准备实施。
    因为刘备的地盘过于狭长,还是飞地,从计划制定到开战,肯定要留足非常充裕的时间。
    别的不说,单说诸葛瑾在广陵开完战前军事会议,坐船逆长江而上赶回柴桑,可能就要十几天。
    如果为了欺骗袁术,部队在调动经过某些敏感河段时,还得昼伏夜出、白天在南岸港汊靠岸隐蔽,那半个多月走完全程都是正常的。
    回到柴桑后他还要集结豫章各地的部队。在开战之前,豫章相当一部分兵力被放在南边山区各县,肃清残余盗贼,彻查当地隐户逃民,都得开战时再集结回来。
    这种剿匪的活儿,一两年干不完都是正常的,去年年初笮融死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僧兵狂信徒都化整为零跑到赣南山区了。诸葛瑾能用三年彻底肃清,那都算是内政抚民天才了。
    集结部队至少要花大半个月时间。集结完成后,还要短暂磨合操练一下,让将士们花几天适应新的指挥体系,还要查漏补缺后勤问题,这些加起来也是半个月。
    所以最终敲定的开战日期,至少是军事会议后一個半月,再快绝对是赶不上的。
    刘备军于二月二十结束全部军议讨论,最终的第一波进攻日,就被定在了四十多天后的四月初十。
    赵云会在四月初十这天捅出此次讨袁的第一枪,由盱眙县进攻淮陵县。
    七天之后的四月十七,张飞会从滁县出击进攻乌江——七天看似有点久,但实际上刘备军必须留足时间给袁术的部队反应,让他们误判赵云那边是主攻方向,从而把其他各个方向的军队调动起来。
    再短的话,袁术后方的部队根本来不及调动。
    而第第三、第四波攻势,跟第二波之间,就没必要间隔太久了,刘备军只留了五天的间隔。
    四月二十二这天,关羽和太史慈、甘宁就会在上下游相隔六百多里的长江江面上,同时发难。
    四路进攻兵力的分配方面,赵云只有五千部队,张飞也是五千,诸葛瑾那边最多,有足足一万五千人,刘备和关羽那边,则有一万人。
    总共四万五千战兵,出击的有三万五,还要留出一万人守家,并且辅之以临时的壮丁、乡勇。毕竟吕布和孙策也不是吃素的,要是完全不留精兵守城全靠乡勇,老家也会有被偷的风险。
    即使那三万五千进攻部队,也不是全部都投入上岸陆战的,诸葛瑾建议刘备分出了至少五千人专门负责水师巡航,保持长江航道的安全,也可以阻止孙策可能出现的渡江。
    ……
    各部人马回到各自的出击根据地、秣马厉兵备战。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中旬,身在淮阴的第一路军统帅赵云,也基本上做好了出击前的其他日常准备。
    谁让他离得近呢,基本上不需要赶路和集结的时间,距离开战日还有二十天,赵云就已经无所事事了。
    不过,人人都有争胜立功之心。赵云一直担任拉仇恨的角色,去年就在盱眙和淮陵之间跟纪灵反复拉锯,他自己也腻味了这种日子。
    这次主公给他的任务,是进一步拿下淮陵,或者至少假装强攻淮陵,把纪灵的主力吸引过来,黏住在淮河战场上,防止纪灵增援他处。
    而在赵云的理解中,所谓的“至少假装强攻淮陵”当然是不存在的!起码要跟去年佯攻盱眙那样,实打实把盱眙城打下来,今年也必须把淮陵打下来!
    甚至有可能的话,自己还要想办法扩大战果。
    三月初十这天,做完一切准备,因为无所事事,赵云提前从郡都尉的官署回家。还吩咐人多送一些酒肉到家里,准备趁着晚上有闲暇,陪刚刚新婚了两个月的妻子诸葛芷小酌一番。
    之前几天他忙于军务筹备,连晚饭都没能回家跟妻子一起吃。
    谁让赵云从来不是拖延症呢,这一点跟张飞正好相反。凡是上面给了他一项任务,四十天时间准备,赵云都是二十到三十天就全搞定了,宁可最后闲下来。
    浑然像一个刚放暑假就先把暑假作业做完的中学生。
    诸葛芷难得见夫君早回来,也有些羞涩,连忙去张罗水食洗漱,伺候赵云收拾干净再吃酒。
    赵云陪妻子喝了几杯,忽然下意识叹了口气,诸葛芷观察敏锐,便问是否军务上有什么不顺心。
    赵云倒也没敢多说,只是叹息:“子瑜已经很帮我了,只恨我自己不擅水战,而此番讨袁,又是水路最容易建功。
    按说攻打淮陵也不算差,至少比益德的任务容易出彩了。益德攻下乌江后,便没有水路可以推进,带不了重型器械,无用武之地,只能指望有敌军去救援乌江、好逮住机会野战。
    我此番进攻淮陵,如若顺利,后续还能继续沿淮河逆流而上。有了淮河水运,还能随船运些重型的攻城器械到前线,只要本事大,攻到寿春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我自己实力不济,兵力也不足,如何怨得旁人。”
    诸葛芷不是很懂军事,所以只是静静听着。
    不过她毕竟是诸葛家人,而且跟着二弟一起,被大哥的密卷调教过,也学了不少算学和常识。听完赵云的感叹后,诸葛芷很快抓住了一个重点:
    “所以,夫君这一路比张将军那一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船携带、转运重型器械,便于攻坚得手?那淮陵城,莫非是直接濒临淮河筑城的么?码头上战船靠岸把器械卸下,直接就能投入战场?不知我军如今最大的战船又有多大?”
    赵云听妻子居然点出了问题的关键,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见识,但作为一个妇人能认识到这点,已经让赵云眼前一亮。
    不愧是诸葛兄弟的姐妹,不一般呐。
    赵云端起酒杯喝了一杯,随口回答:“如今淮河水军配备的船只,最大的依然跟五百人斗舰差不多,只是没有设置那么多层船舱。
    去年孔明在海西、指点糜家人按照龙骨法造新船,说是要造重心低、平稳的船。所以最近刚造出了几条跟五百人斗舰一样大小的新船,但中段没有上层舱室,只有首尾有船楼和女墙。
    这种新船,中间的甲板可以承载重型器械,便是云梯都能直接推上船,只要码头栈桥和船甲板刚好高度平行就行。我不甘心佯攻吸引纪灵,所以让人准备了两架不算大的云梯车,已经试过了,可以装在甲板上,到了码头直接铺板卸货即可攻城。”
    赵云对于目前的装备情况,其实也算是满意了。如果没有诸葛亮去年在广陵郡的造船业方面先开些小挂试点,造出有龙骨的低甲板船只,赵云连船运云梯都做不到。
    传统斗舰的上层建筑太碍事了,甲板上都没地方放云梯,就算硬放也会重心过高,可能一个浪打过来或者一阵风,船就翻了。
    诸葛亮试造的新船,在装上云梯后依然晃晃悠悠的,需要风平浪静的日子才能安全行军,风浪大同样不行,就算船不翻,甲板上放的云梯车也会在船体倾斜时掉进河里,哪怕在轮子两侧卡木楔也扛不住。
    而且目前似乎只能运载一丈五尺的器械,最高不超过一丈七八尺,否则就危险了。
    诸葛芷静静听着夫君的解释,听完后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既然船短时间内改不了,那能不能找阿亮看看,把云梯车改改?如果能有更好的攻城器械,而且能直接运到城外码头,一卸货就突然奇袭,袁军定然猝不及防。”
    赵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云梯车从战国公输班研制,至今已七八百年,后人虽有改动,但也只是略微调整。指望孔明先生十几天内有新的改良,也强人所难了吧?”
    诸葛芷想了想:“不试试怎么知道,我记得大哥给过阿亮几个密卷,多有工巧奇思之学,说不定阿亮能举一反三呢?
    再说了,我大哥居然给妹夫分配佯攻的差事,那就得负责到底嘛。大哥负责不了的,让阿亮搭把手也是应该的。”
    赵云不想太麻烦,只是低声说:“孔明先生这两个月忙于育秧,会不会太劳烦了?”
    诸葛芷不由笑了,她显然比赵云更了解弟弟的近况:
    “放心吧,三四月间算是一个相对清闲的时候,育秧要在二月中开始育,要到四五月间往田里漫灌大水、把土壤松动,便于稻子秧苗的根系松动,好把手伸到根底部、连根整个拔起来,不损伤根挪到大田里改种。
    现在刚好是秧苗在小田里生长的阶段,还没到灌水拔苗移栽的时候,阿亮应该能有半个月空闲。”
    赵云闻言,不由肃然起敬。
    他一直以为,自古以来就没有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稻麦轮种两季的情况。诸葛兄弟能想到此法,还能实验,已经是天人之才。
    没想到,自己妻子一介女流,也这么爱学习,能把育秧拔苗插秧的务农手艺了解得这么清楚,不愧是诸葛家的女儿。
    有了妻子的背书,确保不会耽误诸葛亮的神农大业,赵云终于壮起胆子,第二天一早提了一些礼物,带着妻子去小舅子那儿,诚恳求教。
    诸葛亮如今负责育秧工作,同样是住在淮阴,因为淮阴地处射阳和海西之间,两头都照顾得到。忙的日子诸葛亮会在外面下田视察,闲的时候就回到淮阴小住。
    ……
    次日上午,赵云和诸葛芷来到诸葛亮住处,但却依然没见到诸葛亮,反而是黄月英来接待他们。
    这着实让赵云有些忐忑:“先生可是公务繁忙么?听说最近育秧闲暇,尚未到拔苗之时……”
    黄月英倒是爽朗,她身上同样洋溢着新婚后的神清气爽,言笑晏晏地说:“没有!这十几日都不忙,但阿亮他向来闲不住,说前些天腰累得弯了,一大早遛马去了校场,说骑骑马射射箭,松弛一下筋骨。”
    赵云一听,顿时找到了报恩的机会:“不早说!是我疏忽了,先生要强身健体,自来找我便是,我定然悉心教导。如今还在校场么?不如我立刻赶去……”
    黄月英:“不必了,阿亮说了要回来用午膳的,没多久了,赵将军现在去,说不定反而错过。”
    赵云也就没再言语,只是恭恭敬敬把礼物放下,让诸葛芷陪着黄月英聊了一会儿天,他自己去院子里打熬气力,等到午时初刻,诸葛亮果然回来了。
    诸葛亮看到赵云登门,也有些尴尬。这还是赵云成亲后第一次登门,如今毕竟算是他姐夫了,如有所求,也不好意思拒绝。
    跟几个月前,去邺城时相比,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诸葛亮留赵云吃了饭,赵云才寻机说明来意。
    “……大致便是如此,我想着如今既然有战船,可以运输一丈五尺以下的攻城器械,而且淮陵濒临淮河,城池也矮小,不知有没有办法改良一下云梯,便于奇袭淮陵就好。而且时间也不能太久,最多半个月。”
    赵云说的时候,也没抱太大期望,反正些许微调,只要有帮助,也是好的。
    然而,诸葛亮听了之后,却是忽然灵光一闪:“我记得去年在豫章攻战之时,每每攻坚不利,回去都会跟大哥聊起攻城器械的弊病。
    大哥当时倒也总结过,说云梯攻城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云梯太过狭长,梯体又不能过高,最上面伸出去那段梯子依然太斜,需要双手握住横档攀爬,极易被守兵击落。
    后来我倒也想过,如果把梯体改成分段式螺旋向上的、四周有木板遮护,而不是一步到顶,或许能把梯体造得更高。
    而且末段的坡度就不用那么大了,如此便可将末端改成实心的木板,士卒直接踩在上面冲锋攻城,因为双手可以握持兵器和盾牌,面对守兵时的不利也能大大减轻……”
    诸葛亮大致描述着自己的思路,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弄出来的这种新东西,是一种介于传统云梯车、和后世“临冲吕公车”与西方“攻城塔”之间的试验品。
    因为时间仓促,就算诸葛亮在云梯的基础上改出来,肯定也达不到正牌攻城塔和吕公车的效果。
    攻城塔在西方同时期,倒是早已出现了。而华夏的吕公车,原本大约要南北朝末期到隋朝初年才出现。至少在《隋书》上已经有明确记载,隋炀帝三攻高句丽的时候,隋军猛将就有靠吕公车先登辽东城(辽阳)的记载。
    不过淮陵小城,城墙高度也只有一丈半到两丈之间,具体没有丈量过。淮陵再往上游到钟离、义成(蚌埠),普遍也城池不算高峻。
    如果改良器械能快速偷袭得手,或许不仅能夺下淮陵,还能在袁术的淮南郡境内获取一两个桥头堡,后续至少得是曲阳、下蔡这样的重镇,才能抵挡住赵云了。
    如此一来,赵云的佯攻诱敌任务还不完美完成?绝对能吸引更多袁军主力回防寿春,死守下蔡的好吧!
    诸葛亮想了想,觉得这事儿有搞头,反正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只是花半个月改良两座云梯车,再在车体侧面加装一些防箭的挡板而已。
    这些挡板既可以便于安装固定螺旋上升的楼梯,也可以防止士兵们在这些螺旋楼梯上攀爬时、成为城头弓弩的活靶子。
    “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便以半个月为期,再久我也没时间了,得回去操心拔苗插秧的事儿。无论能改良到哪一步,子龙兄都先用着吧。”
    赵云大喜过望:“岂敢奢求!但凡先生肯偶施妙手,略有增益,便感激不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