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152章 合肥之战-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军攻坚初战不利?这我有什么办法?攻城这种事情,不都是硬碰硬的吗?又没谋士用计的空间。”
    一天之后,身在舒城的诸葛瑾,收到前方刘备送来的“将士使用攻城武器教训汇总”后,顿时就觉得一阵郁闷。
    这种事情他有什么办法?
    尤其是当他仔细看了几眼关羽提的建议,要求“给井阑增加能在战场上安全上下车斗的梯子”,诸葛瑾的第一反应就是:
    井阑不都出现好几百年了嘛?大汉四百年,不是一直这么用下来了么?
    今天要是没有诸葛兄弟的存在,关羽依然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又会去找谁解决呢?还是“忍一忍凑合凑合就过去了”。
    “唉,看来是我和二弟太能者多劳。现在的前线将士,对手头装备稍微觉得用着不舒服、有隐痛,就想着能不能再改改。
    算了,再扛一次,下次就让阿亮搞定,实在不行就把月英也点拨点拨,让她帮阿亮分摊。”
    诸葛瑾独自心理建设了一番,才算是鼓起了干劲。他觉得自己这个规划还是很机智的。
    他自己本来就该专注于那种有历史答案可以抄的改良,那才是他的长项。
    至于这种应用技术层面的微创新、小改良,历史书上不会记载,诸葛瑾也没答案可抄,让他亲自干,他也得从原理从逻辑出发,一点点分析一点点设计,工作效率也不比丢给黄月英或者刘晔更高。
    那还不如把徒弟好好培养出山了,师傅可以闲一点。黄月英没太多机会当面向自己请教,还可以通过阿亮转述嘛。
    ……
    揽下了这个火线改良的活儿之后,诸葛瑾在舒城也坐不住了。有些事情还是到前线现场办公比较好,所以他立刻就启程去了合肥围城营地。
    此后几天,他忙前忙后,首先搞定井阑的“无法在战场上补充士兵、运下伤员”问题。
    关羽提出的需求是合理的,但他提出的解决建议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诸葛瑾也不会完全惯着关羽来设计,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来拆解、满足关羽提的需求。
    三天之后,他就拿出了成果,请关羽来参观。
    关羽兴冲冲地来到围城工坊,还特地提了礼物。结果乍一看,发现那架井阑车还是跟前几天的一模一样,完全没变化。关羽脸色便有些尴尬,还以为自己被耍了,抑或是难度实在太大,子瑜想随便糊弄了。
    “这……如果关某没看错的话,这架井阑好像还是跟五天前攻城时用的一模一样啊。”出于对诸葛这个姓的信任,关羽在质疑之前,还是先礼貌地确认了几句。
    诸葛瑾直接指出:“你要求直接给原本上下车斗的梯子加装甲,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井阑本来就很难推动了,加重后更难推,而且重心变化很容易倒。
    所以,我选了不改造车体,只在车斗后面打了两個孔,重新加固,然后造了这个两截式可以伸缩的梯子,可以跟车体分开运输,车体推到射击阵地上之后,再派几个士兵扛着梯子挂上去。
    这个两段式的梯体,上面一段是带了装甲的。因为是井阑移动到位后才挂上,不用带着梯子移动,重心稍微偏一点也没关系。
    下面这段伸缩,是为了确保梯子挂上去后,如果稍微短了一点,可以把伸缩部分放长,确保撑住地面,然后再绑紧。这样梯子本身的重量就靠梯子腿承受了,不用靠井阑的车斗来承受这个‘挂’力,重心会更稳。”
    诸葛瑾非常清楚:客户要的不是锤子,客户要的只是能在墙上钉钉子。
    关羽要的也只是功能,至于怎么实现这个功能,不能听关羽的。
    关羽看了诸葛瑾的解决方案后,一开始有些迷惑,但很快就豁然开朗,认识到这个分体式设计的好处:
    这样重心确实更稳了,静态受力时重心有偏移,危害远不如移动中重心有偏移来得大。
    而且哪一部分被打坏了还可以单独换,非常适合消耗战。
    “行,那我下次只说需求,不建议应该怎么改了,一切全凭先生。”关羽非常诚恳地调整了态度,对诸葛瑾致谢。
    诸葛瑾不禁一愣:我特么是不是被绕进去了?这些甲方以后不会需求越来越笼统吧?不管了,以后就是阿亮和黄月英操心的了。
    ……
    诸葛瑾如是者三,又稍稍微调改良了投石机的防箭矢护盾,也是做成分体式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插槽固定到投石车车体上。
    总之前方将领提的一切要求,诸葛瑾都是按照“能模块化就尽量模块化,能加装一个可拆卸的附件来实现,就尽量不动本体”的思路原则,用最低成本和最灵活的方式去实现。
    虽然这些东西统统没有现成的历史答案可抄,很多事情都是历史上没人做过的。
    但谁让诸葛瑾脑子好使,逻辑严密呢。
    他只靠自己超越古人一千八百年的工程管理思想、再加上一点点“奥卡姆剃刀原则”的设计理念,就把几个主要问题陆续解决了。
    虽然这么做也留下了一些副作用,因为他发现前线将领被他越养越懒了,提需求也越来越直击本源,再也不考虑如何实现。
    不过好在诸葛瑾还是有绝对的权威,对于太天马行空不可能实现的需求,他只要板着脸说“这事儿不可能做到”,甲方也会讪讪地接受。
    不至于跟后世it公司项目经理们面对码农时那么嚣张。
    因为他们都相信,如果诸葛瑾都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世上肯定没人能做到,最多再去诸葛亮那儿碰碰运气。
    ……
    攻城武器根据战场实战需求进一步改良后,此后半个多月内,刘备军也再次发起了数轮攻势。
    刘备也不会等全部改好才动手,都是改好一批就发动一次攻势,然后在实战中检验改良的效果,直接转化为对袁军的杀伤和消耗。发现有其他小问题,再继续搜集“一线用户反馈”。
    改良后成本更低、对乘员保护效果更好的冲车,在一次次佯攻中,几乎耗尽了合肥城内的火油。
    守军拿这种消耗品型的冲车毫无办法后,刘勋只好改变了计划,直接让人从城门洞内侧、用夯土和木料把南城门和东城门彻底堵死。确保汉军哪怕撞破城门,也只会看到门后是数丈厚的封死夯土堆。
    这样做虽然不用再担心破门了,但副作用也很严重,因为袁军无法再从东南两门开门杀出了。
    城门被堵死后,也意味着袁军将来从这个方向突围的念想也被断了。
    刘勋也正是因为还心存了一丝强行突围的想法,他才没敢把四门都堵死,还机动性地留下了破坏相对不太严重的西北二门,想留条后路。
    而在袁军实施堵门的那两侧,汉军就可以愈发肆无忌惮地让远程兵种搭建阵屋和藤盾等掩体,逼近到距离城墙较近的位置上放箭。
    包括汉军改良了可拆卸式防箭盾的投石机,也可以部署到更前沿,因为敌人压根儿不可能冲杀出城来捣毁投石机了。
    而随着合肥围城日久,外围护城河被破坏得越来越彻底。
    护城河从上游淝水获取水源补充的渠道,早就被汉军堵死了,下游放水口却被汉军引流开凿出去,导致护城河的水位越来越低。
    诸葛瑾发现这一情况后,就建议刘备把一部分投石机趁夜安装到新裸露出来的护城河河道内,只要稍稍把河床地面稍稍压实平整一下即可。
    如此一来就跟堑壕战一样,河沿直接成了防御箭矢和滚木礌石的最好掩体,而弹道高抛的投石机则可以在敌军射不到的地方无压力输出。
    而汉军的新式井阑车,也在消耗战中让刘勋更加绝望——原本每场战斗,只要确保井阑车斗内那十几个神箭手或死或伤,失去了战斗力,城墙上的袁军弓弩手就能缓口气了,不用再担心被敌人居高临下射。
    可是现在,车斗内的士兵一旦受伤,居然会被汉军用一个吊篮绞降下来治疗,而新补充的神射手,也能通过有装甲挡箭的悬梯重新爬上去。
    如此一来,只要没法把井阑用投石车远程砸断,袁军就得一直承受源源不断的居高临下弓弩压制,这对于士气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偏偏刘勋堵死了城门,导致他也没法从东南两侧派敢死队出城冲杀捣毁井阑,也没法破坏躲在水位下降后裸露河床上的投石机,一切都是环环相扣,要得城门不被撞破的利,就得相应承受其弊。
    被逼入了绝境的刘勋,居然还真就爆发出一些潜力,也开始琢磨投石机——虽然他不会改良投石机,但是落后的古法投石机还是可以造造的,无非准头烂一点,性能差一点。
    可惜仓促打造出来的烂货,指望远程砸烂汉军的井阑,或者投石机对射,是根本不可能了。
    粗制滥造的货射程都不够,准头也更烂。最后种瓜得豆,倒是发现这种粗浅的投石兵器,好歹可以用来就近砸断云梯和葛公车的搭板,算是聊胜于无。
    ……
    时间就这么推移到了七月下旬。
    距离汉军第一次强攻,已经过去了二十天。汉军在不断升级中,已经进行了五次猛攻。
    刘勋这边虽然也根据实战经验微调升级了一次装备,但幅度和效果比汉军差太远,完全是被动挨打消耗。
    随着汉军的磨合,每一次的攻城,交换比都在变得越来越悬殊。
    汉军的死伤早已远低于袁军,尤其是葛公车为诱饵,勾引出袁军大批弓弩手和长枪密集阵,再用井阑和投石机收割。
    偏偏刘勋明知是消耗还不能不应对,因为如果不应对敌人就真攻破合肥了。
    七月二十这天,刘勋的精神终于到了崩溃边缘,纵酒痛饮麻痹了自己一番,然后总算是脑子灵光一闪。
    第二天中午,宿醉醒来后的他,召集了麾下几个部将,宣布了自己孤注一掷的计划。
    只听他颇有气势地吩咐:“诸位,我这几日也想过了,敌军就是在用井阑和投石机消耗我们!冲车和那种巨型塔车,都只是逼得我们不得不应对的诱饵!
    再这样打下去,我军迟早全军覆没在合肥!月底之前肯定会被破城的!绝对不能再消耗了!我也已经看过,城中尚能战斗的士卒已不足万人,其余就算活着,也多多少少有点伤病!
    所以,我决定孤注一掷,出城反击!”
    麾下部将闻言无不大惊:“反击?将军!敌强我弱,眼下还怎么反击?那是送死啊!”
    刘勋这次倒是没有动摇,显然他是深思熟虑后才提出的,只见他往城南的关羽阵地方向遥遥一指,说道:
    “自从我军堵了东南几座城门,这个消息被关羽知道后,他就越来越嚣张,都敢把投石机部署到护城河水位放低后露出的河床上了!
    他明知我没法再开城门以敢死队反击,把越来越多消耗我们的器械,部署到离城墙越来越近的低洼位置!诸位久在合肥,也该知道,合肥城整体地势低洼,平时要靠逍遥津的堤堰,控制护城河水位。
    一旦逍遥津的淝水大堤出现垮塌,别说护城河会被灌满溢出来,便是城东南两侧低洼之处,也会全部被淹!所以我决定了,明日凌晨,带领城中全部骑兵,殊死一搏。
    开北门冲杀张飞的营寨,破坏城北的逍遥津大堤,放水把关羽、甘宁部全部淹灭!如此我军方有一线生机!”
    刘勋这番策略,外行人或许乍一听听不出其中对错。
    但如果是玩过《三国志11》的玩家,应该都不陌生:游戏里设定,寿春城东南方向有几格“堤坝”地形,一旦派部队把堤坝打了,洪水释放出来,就能把寿春城外低洼处的部队直接全灭。
    这也是《三国志11》里极少数几个允许水攻的地形了。游戏这样做,只是为了简化了地理,一个郡只有一座城,合肥因为太小,在游戏里没有单独做成城,只是作为寿春的附属地块出现了。
    而事实上,凡是淮河到巢湖之间的淝水沿岸城市,多多少少都有点这样的问题,即淝水的河面有可能高于临河城市的地面,形成一定的悬河。
    这是自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修芍陂(que-bei)水利工程后,就渐渐积累的问题。
    所以刘勋的这个计策,在地理上是没毛病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有没有这个实力去实现。
    诸将听闻后,也都觉得过于大胆,面面相觑,其中一个部将便提醒:“将军,城北的张飞也不是易于之辈,不可鲁莽啊!”
    刘勋却再也不受劝谏,大手一挥示意大家住口:“我军两万七千多人,折损早已过万,如今只剩两千骑兵尚且算是完好,之前守城也用不到骑兵。
    既是养精蓄锐多日,敌军已经麻痹,确认我们已经胆寒不敢开门反击,夜里或许能抓到机会。而且听说张飞嗜酒误事,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逍遥津驻扎重兵。
    我们观察一个张飞攻城部队调动有空档的机会,生死在此一搏!”
    说完后,他再不容置疑,又观望等待了一个机会,终于选了一天半夜时分,三更造饭、四更开北城门,带着合肥城内全部两千骑兵,前去偷袭逍遥津,毁堤淹关羽甘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