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214章 我们的态度是:只反杨丑,不反曹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备和诸葛兄弟一番简短探讨,便把袁曹之争的最新法理脉络、彻底梳理清楚了。
    不过,光想明白袁曹各自的考量和顾虑,还是远远不够的,刘备想要的是一套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行动方案。
    所以刘备毫不停歇地继续往下追问:“眼下袁曹都有顾虑,既想争斗又不敢完全撕破脸。依你之见,我们又该如何表态呢?助曹还是助袁,还是劝和,或者观望?”
    对于这个问题,诸葛瑾也没法立刻回答,毕竟兹事体大,要慎重。
    所以他下意识先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官渡之战前、袁曹双方的前期外交拉拢戏码,想摸索一下有没有现成的版本答案可以抄。
    然后他就依稀记起,在袁曹正式开战前,袁绍似乎是提前了半年左右,就开始使者四出、到处拉拢潜在盟友。
    比如曹操刚攻下的豫州南部腹地,主要是汝南、淮南一带,就被袁绍笼络出了刘辟、龚都这些人。
    虽然刘辟等人没能主动进攻曹操,但也让曹操前一年刚刚打下的袁术故地暂时无法帮上曹操,等于是废掉了曹操后方两个郡的战争动员潜力。
    另外袁绍还试图拉拢关中诸将、南阳张绣、荆州刘表……
    最后似乎只有刘表被袁绍成功拉动了。而关中诸将和张绣,同时也遭到了曹操的紧急拉拢,关中诸将最后选择了暂时中立观望,张绣更是直接被曹操拉进己方阵营,还堵了刘表北上的路。
    既然如此,诸葛瑾觉得,眼下刘备的地位,应该比历史同期的孙策更加重要,肯定也会等来袁绍的重点拉拢。
    于是诸葛瑾就持重地分析道:“主公若只是想介入袁曹之争以谋利的话,倒也不用太早急着表态。
    愚以为袁绍、曹操肯定都会派人来笼络主公,许以好处,以求稳住我军的。而且我断定这双方的使者,不用一个月就会抵达。我们越持重,等对方先开价,就越能待价而沽。
    不过具体还得看曹操这边如何应对麹义的进攻、后续战事进展如何。对了,公佑,可曾打探得曹操一方,派了谁去应付麹义么?”
    诸葛瑾最后半句话,是问一旁刚刚来通传消息的孙乾的。
    孙乾立刻补充道:“目前还未打探到曹操具体以谁为先锋,前往河内抵御。不过可以确定曹操非常重视,他本人已经从许都北上雒阳,坐镇孟津,隔河屯兵以为后援。”
    诸葛瑾对于这個回答也不奇怪,毕竟是袁绍一方先出兵的,第一手的消息,只有袁绍军的将帅构成,很正常。曹军的详细信息,估计要再过十天八天,才能确认。
    诸葛瑾见没有抓到更多有用信息,一时也分析不出进一步的对策了,便陷入了沉吟。
    而素来尊重大哥的诸葛亮,见大哥似乎智者千虑、偶有一失,陷入了沉默,他才惜字如金地敏锐补充道:“主公,我以为,既然曹操都亲自北上雒阳、屯兵孟津,那我们不该再待价而沽,等袁绍或曹操拉拢了,我们应该主动表态!”
    刘备诧异地看向诸葛亮,他最近很少见到诸葛亮直接反驳自己大哥的意见。
    毕竟过去这一年多里,诸葛亮主要是负责民政财政后勤这些工作,一直在劝农,大战略方面,确实没什么惊艳的建树。
    刘备闻言,还下意识朝诸葛瑾看去,表情略微有些意外和玩味,似乎在调侃“子瑜你最近不行啊,你弟弟都敢反驳你了。”
    好在诸葛瑾倒是反应很快,他立刻意识到,这种时候需要鼓励,因为他刚才的建议,只是基于历史原本的惯性做出的。但历史已经被蝴蝶效应改变了,说不定阿亮能实事求是拿出更好的意见呢。
    诸葛瑾便亲口鼓励:“哦?阿亮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诸葛亮这才调整了一下语气:“我以为,我们不该等袁曹开价,现在就可以实事求是、公允表态,而且还可以继续收获天下美名——因为咱不用攻讦曹操,只要谴责杨丑即可。
    不管曹操和袁绍谁对谁错,此前杨丑肆意弑杀其故主、朝廷钦封的大司马张杨,那就是大罪一桩。这个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说出来,还可以上表许都朝廷,请朝廷下诏将杨丑以反贼论处,还天下一个公道。
    我们这么说、虽然看上去和袁绍的观点一致,但实际上,却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无论谁讨伐国贼杨丑,我们都支持。袁绍表的司隶校尉麹义打杨丑,我们支持。天子实际准授的司隶校尉钟繇,如果也愿意纠察此事,我们也一样支持。
    我们甚至可以放言:故大司马张杨被弑,已历两月。事涉司隶畿辅重地,司隶校尉本当纠杀乱贼,还河内清平。只因前任司隶校尉丁冲,当时病在危笃,无力管辖,这才拖沓至今。
    如今既然朝廷已选出新的司隶校尉,此人自当勇于任事、戡乱反正,才有资格居此高位。若是尸位素餐,放任以下犯上的乱贼而不问,岂不是成了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徒、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朝廷威望何在?信用何在?”
    诸葛亮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让刘备诸葛瑾孙乾都忍不住耳目为之一明。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既然这一世还没发生眭固反杀杨丑给张杨报仇,那杨丑至今还是乱贼啊!我们也可以痛打落水狗,有什么不好意思表态的呢?
    如此一来,曹操封钟繇为司隶校尉,如果钟繇不管司隶境内的这种下克上乱象,他就是朽木为官、禽兽食禄,德不配位了!唉,果然蝴蝶效应越来越猛,我的先知先觉有点不够用了……”诸葛瑾心中如是想着,刚才的迷茫也豁然贯通。
    自己的智商,终究是太依赖先知了!
    当蝴蝶效应越来越猛时,诸葛亮那种实打实的战略远见、见招拆招的真实智力,威力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诸葛瑾心中稍稍有一丝危机感。以后随着历史被越改越面目全非,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明显。将来再遇到没有答案可抄的事件,还是让阿亮先说意见吧。
    见诸葛瑾还在反思,刘备忍不住主动轻声询问:“子瑜,你以为此论如何?”
    “啊……确实高明,我刚才劝主公暂时待价而沽,倒是显得枉做小人了。或许是这两个月里,我脑中先入为主之念已深,所以突然听说情况有新的变化,一时竟不能随机应变,没把司隶校尉换人这个变量考虑进去。”
    诸葛瑾很干脆的承认了,还自我剖析了一下,把原因归咎于自己“路径依赖、惯性思维”。
    刘备一听,这很合理,便干脆拍板了:“既如此,我们就先上表,表达对戡乱杨丑的支持!只打杨丑,不提曹操!曹操只要改正,不再包庇杨丑,就还是忠君汉臣。
    如果曹操执迷不悟,那我们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先打击一下曹操的声望,将其讨袁术后攒起的‘大汉忠良’虚伪面具揭开!便于后续的行动!”
    刘备说完后,自然当天就得写奏表,表姿态,然后又要劳烦孙乾或者孙卲,跑一趟许都了。
    考虑到这次的奏表可能火药味会比较重,使者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刘备思之再三,还是选择了相对没那么亲近的孙卲,来干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让孙乾先歇歇。
    这个插曲并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两天之后,三人再次启程,分道扬镳南下。
    临别之时,诸葛瑾又最后交代了二弟几句:
    “阿亮,你们到了江夏之后,当以笼络荆州士人之心、彰显主公仁义、礼贤下士美名为重。刘表虚名溢美,但不能用人,流亡北士不得志者多如牛毛。武昌与汉阳仅一江之隔,好好用心,当大有可为。
    另外,我在豫章时,边境哨探斥候便有过越境探查,我曾总结过对面江夏的种种地质特征,觉得鄂县应该会有铁山。后来讨伐黄祖那两个月,我也抽时间视察过鄂县,进一步确定鄂县南边的那座山上有铁矿。
    伱赴任江夏太守后,可着力勘探,把开矿冶铁炼钢诸法再优化整顿一下。我这里有数卷心得,也都是去年在芜湖搞灌钢法和耐火熔炉时,总结出来的,你到鄂县后也能随时参详。
    至于到了南方后,改良农具、试点新的耕作农艺、改良烧瓷、炼铜铸币诸般巧思,我在豫章和丹阳搞就行了,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找矿、开矿、炼钢,有闲暇就关注一下育种,我们兄弟分工,正好事半功倍。”
    说着,诸葛瑾临别又送了几卷心得给二弟。
    而他口中提到的鄂县铁矿,便是后世湖北著名的“大冶铁矿”了。
    后世南方荆扬之地,规模最大的两个近代铁矿,无非就是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大冶了。
    偏偏当初诸葛瑾拿下豫章郡作为根据地的时候,马鞍山铁矿就在他领地边缘的芜湖县以北一点点,被孙策控制着。
    而大冶铁矿属于鄂县,在黄祖手上,这才导致诸葛瑾穿越至今三年,都没机会新开优质大铁矿。他在豫章时,主要是疯狂炼铜,还有其他贵重金属。
    现在江夏郡打下来一半,大冶铁矿算是先到手了,南方开矿半壁江山已经入手。
    而且大冶是比较容易挖的浅层矿脉,原本历史上就是孙权称帝前三年(226年),被孙权率先开采的。距离现在也就二十多年。
    刘备军如今的挖矿技术,只需诸葛兄弟稍稍点拨一两句,就能超越原本二十几年后孙权的能力了。找到和冶炼大冶的矿石,简直绰绰有余。
    诸葛亮记下了大哥的嘱咐,兄弟二人终于分道扬镳,各自上路。
    ……
    诸葛瑾抵达芜湖,大约还要五六日行程,刘备和诸葛亮去武昌,至少要十几天。
    刘备请求惩办杨丑的奏表,也在同时不紧不慢地往许都送。
    不过,刘备的奏表还没送到,已经来到雒阳的曹操,就率先感受到了一阵焦头烂额的压力。
    因为杨丑自带的河内军,就在前几天刚刚被麹义打得惨败,杨丑麾下好几个嫡系部将也战死了,实力大损。残部只好退入河内郡治怀县和战略要地野王县,河内郡东部半壁已经被麹义攻破了。
    说到底,还是杨丑的部队缺乏勇将,而且士气低落、兵无战心。他的部队就是原先张杨的兵马、杨丑杀了张杨后继承过来的。士兵中不少人还心怀张杨,不愿为杨丑拼命。
    而麹义按袁绍的指示,打出了为张杨报仇、戡乱反正的旗号,杨丑军便纷纷倒戈。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仓促间只能让雒阳周边的一支朝廷守军、紧急北渡黄河去增援杨丑,结果再次被麹义击溃,折损了两千余军队,还被杀了两个都尉、几个军司马。
    不过这些将领倒也没白死,因为他们的死换来了一个重要情报:
    麹义麾下,有袁绍阵营猛将颜良作为先锋!杨丑和曹操那些第一批次折损的将领,有好几个都是被颜良阵斩的!
    得到这个消息后,坐镇孟津的曹操,立刻召集随军的曹洪、曹纯和郭嘉商议:
    “久闻颜良威名,今日方知盛名之下,果然无虚。杨丑军心不稳,势必不能久守。我们必须主动与麹义、颜良野战,将其击退,才能保住河内。
    可颜良如此骁勇,我看远在文则、文谦之上。而且文则眼下还得提防张绣、刘表,抽身不得,妙才也需在徐州监视刘备。我最多从汝南调回公明,他可能敌得过颜良?”
    一旁的曹洪、曹纯皆自负勇武,不觉得曹操所言有多严重。
    而郭嘉倒是冷静不少,他直接建议:“司空担心缺乏勇武之士,突阵斩将,何不用吕布?反正吕布已经被褫夺了兵权,当初归降之时,他自己都说了,愿为一骑将足矣,那就成全他好了!
    吕布之勇,天下谁人不知?如果是怕颜良畏惧不敢战,大不了不提前打出吕布旗号便是。我们只是寻求野战混战,又不是堂堂正正斗将,没什么不光彩的。”
    曹操摸着胡子沉吟:“吕布确实用着不放心,不用又可惜。只是他若是真的立功了,我也不好赏罚不分,而侯成宋宪魏续三将,向来惧怕吕布重新立功升迁,将来找他们麻烦。
    我不能为用吕布,而置‘首义者赏、末降者罚’的美名于不顾,那样会寒了将来欲降之人的心的。”
    郭嘉意识到曹操所言确实也有道理,用吕布是必须考虑侯成宋宪这些人的感受的。
    郭嘉便顺着曹操的话,用探讨的语气说:“既如此,明公何不先跟侯成、宋宪等人说一声,就开诚布公,直说是军中缺乏悍不畏死的猛将,才不得不用吕布解一时之急,让他们不必多虑。
    如若他们不能想到别的办法为明公分忧,明公再不得不用吕布,也怨不得人了。”
    “此论倒是可行。”曹操点了点头,立刻吩咐人去送信传令。
    军令和书信以日行四五百里的速度往返,不过三五天时间,雒阳这儿就收到了许都的回复:
    吕布已经被调来了雒阳,但暂时还没决定要不要用,只是先作为一个备胎放在那儿。
    而侯成、宋宪、魏续三将,却是赌咒发誓地上书自吹自擂,请司空勿忧,说区区颜良不足为惧,他们作为吕布麾下猛将,曾经打遍黄河南北,袁绍诸将武艺都不如他们,他们愿意主动请战,斩杀颜良。
    曹操看着侯成三将的请战书,有点不敢相信。
    但他也知道,侯成等人为了防止吕布得到重用、防止吕布再重新立功升官、爬到他们头上报复,也是有够拼的了。
    “也罢,就信他们一次。要是这三将真能杀了颜良,最好再杀了麹义,无论用什么手段,群殴也罢。那他们的功劳也足够大了,给他们再好好升一次官,吕布应该一辈子都追不上他们的官职了。”
    曹操心中暗忖,决定给侯成三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不行,再让吕布偷偷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