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第731章 子龙终能出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议在充分做足准备后,终于辞别诸葛司徒,踏上了探索东北的远航之路。
    船队于建安十五年的五月下旬,从广陵郡的海陵港拔锚起航,顺流出长江口,抢在台风季之前,一路往东北逶迤而去。
    仲夏的南风,持久而强劲,但又不至于如六七月台风季那般暴躁,正是向北远航的好时节。
    船队的最下层船舱里,装载了不少钢铁器具、刀剑武器,还有其他看上去光鲜亮丽的铜器、银器、水晶等作为压舱货。
    这些东西,有的是随船水军自卫、开荒探索用的武器,有的则是为了跟沿途可能遇到的蛮夷贸易的。
    大汉铸造的金属器,在蛮荒之地注定会得到极高的追捧,一旦陆议探险过远,自运的给养不足,只要遇到土人,随便拿出一点来,就能交易到大量生存物资。
    而且只要保证交易量不大,也不至于让当地蛮夷做大做强。百十把钢铁兵器、工具并不足以改变什么,最多导致那种千百户规模的蛮夷部族加速互相兼并罢了。
    而且,能够不卖武器、工具的情况下,就尽量不卖,随船携带的铜器、银器才是主要的交易品。
    诸葛瑾也算熟悉历史,他知道历史上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早期,去黑非洲探险,主要就是靠玻璃珠、扑克牌之类实际价值不高,但看着样子花里胡哨的东西,问黑人买到了大量物资。
    当然,东亚文化圈里,当时没有足够廉价的玻璃珠,用珠玉黄金去收买蛮夷又太浪费了。
    《后汉书》里就有记载过汉末公孙康掌握辽东时,扶桑列岛上的邪马台国来朝,公孙康赏赐了邪马台人一百面打磨光滑的铜镜,邪马台人拿到后,顿时惊为神物。
    据说后来扶桑人的《古事记》和《日本书记》里提到的“倭国三神器”,也就是八咫镜、八尺琼勾玉、草薙剑,其中的八咫镜就是邪马台人从东汉和后来曹魏那儿受赏得到的铜镜。
    所以,为了便于用较低成本获取大量物资,诸葛瑾就提前让人给陆议准备了铜银镜等器具,实不实用不重要,总之一定要花里胡哨漂亮。
    部分高端货,诸葛瑾甚至让人镶嵌了水晶作为外壳,尽量隔绝空气防止铜和银过快氧化。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蛮夷拿到后,还不得当神器供奉起来。
    铜、银器毕竟还是贵重,这些东西在汉地也能卖上高价,甚至是硬通货,所以装运的量肯定不会太多。
    底层船舱需要的压舱货不够分量,剩余的空间就用罐头瓷坛填充,顺带也能多运些腌菜腌果,为航海物资提供额外补充。
    再往上,中层的船舱可以装载点相对轻的货物,就用于堆放水军们的御寒衣物,以及一些绸缎。
    最上层的舱室只能装轻抛货,而且上层通风好,不如中下层潮湿,就运些蛮夷之地罕见的、同时又不耐潮湿的货物。
    后世大航海时代,华夏去往西方的商船,很多都是瓷、绸、茶三类货物混装,几乎数百年没变过。而事实上,丝绸、茶叶和瓷器的需求量、畅销度、利润率都是大不相同的。尤其是瓷器,量非常大,利润又远不如丝绸,销路也不如茶叶卖得快。
    如果跟玩《大航海时代》游戏的玩家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话,很多船应该都会选择只运送利润最高最好卖的东西才对,瓷器这种东西就不该有那么大贸易量。
    但现实中的航海,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比游戏多得多了,就是因为要考虑压舱比重、是否怕潮湿变质,
    才需要瓷器来占据“又沉又不怕潮”这个生态位。让丝绸来占据“不沉也不怕潮”的生态位,最后把“不沉又怕潮”的舱位留给茶叶。
    哪怕不喜欢卖瓷器,就算倾销到瓷器降价了,为了压舱也非搭着运不可。瓷器出货量再大,总比运几块大石头压舱划算,好歹能赚点。
    这种配货规划,以汉朝人原有的航海贸易经验,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诸葛瑾有常识,陆议也多多少少有点远航履历,启航之前各方一起讨论,就事论事,倒也避了不少的坑。
    ……
    陆议有充分的规划,还有诸葛瑾帮他查漏补缺提点,所以一路上开始非常顺利。
    仅仅十天左右,六月上旬时,船队便精准抵达了耽罗岛。
    在远航的过程中,船队的士气肯定会逐步下降的,对于远海的恐惧、对于未知的新航行技术和航路选择的担忧,都会造成相当的心理压力。
    不过这也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只要扛过去了,这支水军整体的精气神面貌,都会永久性地上升一个台阶。将来再遇到同样程度的艰险和大风大浪时,心态就会坚强很多。
    而当海岛出现在海平线上的那一刻,之前的怀疑、恐惧,都在一瞬间化作乌有。船队上上下下水手的士气,全部回升到了刚启航时的巅峰状态。
    毕竟这可是在茫茫大海上、远航一千多里精确找到了一个岛。
    而这个岛的长度不过百余里,宽度才七八十里。也就是说只要方向误差超过百分之五,就有可能错过了。哪怕考虑到瞭望补偿,最多也就只能容忍误差百分之六、七。
    陆议来的时候,原本是做好心理准备,万一航线瞄不太准,错过了耽罗岛,好歹还能撞到朝鲜半岛的主陆地。
    朝鲜半岛比耽罗岛大几十倍尺寸,那是肯定不可能错过的,也是陆议的“保底”。
    没想到最后都不用动用保底,直接就把第一目标实现了,额外提振了一波士气。
    陆议抵达耽罗岛的时候,负责治理此地的邴原还特地来码头上迎接。并且给陆议提供了一些补给,也问陆议买了一些岛上紧缺的钢铁器具。
    邴原当初是公孙度、公孙康的幕僚,后来一直跟着忠于公孙家的武装撤到了朝险县,最后被周瑜带兵围攻,约定投降条件后才归顺。
    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晃也是在那时投降的刘备阵营,被安置在釜山盆地,还有另一名公孙家的旧臣刘政跟随辅佐。
    而邴原就被留在了耽罗岛上,耽罗岛和釜山县合起来,被设为一个新的郡,公孙晃名义上是太守,实际上日常政务治理都靠手下。
    陆议跟邴原交涉了一番,也深入了解了一下岛上的情况——这也是陆议此行的任务之一。
    他可不仅仅是来搞地理探索和物种发现的,远航一趟不容易,他也要顺便代诸葛瑾视察一下偏远郡县的治理情况,回去后要汇报的。
    邴原对此也有预料,就带着陆议到处跑了一圈,想看哪里都给看。
    陆议看着岛上茂盛的草场,还有大量种下去就不管的、自然繁衍的苜蓿原,一块块都被篱笆和木桩分割,无数牛马散布其间,他也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久闻耽罗岛当初不过是蛮荒野人之地,但草场却适宜畜牧。我久不曾来此,没想到短短五六年,竟能营建至如此井井有条。此岛如今每年可产多少牛马?为何却少见养羊?”
    当年赵云东征辽东,搞定公孙家,是建安九年,也就是204年动的手,此后一两年内,才彻底搞定。
    那个时机是诸葛瑾帮着精挑细选的,当时找了一大堆借口、分析推理得煞有介事。但实际上诸葛瑾就是为了抄先知先觉的历史答案、凑公孙度病老而亡的节骨眼。
    最后果然被他凑上,然后幽州文武便都觉得“主公和大汉果然是被天命庇佑,司徒说选什么时间对付公孙家,果然一出手公孙度就受惊暴毙了”。
    如今已是建安十五年,算算距离当初征服耽罗岛,可不是过去五六年了么。这地方本身自然环境条件还可以,有充分的航海运输支持,再加上管够的钢铁材质生产工具,要把牧场、渔港建设起来,难度还是很小的。
    岛上的牧场,分割得都比较粗放,每一片草地至少是方圆数里,牛马长成后要驱赶捕捉还挺费事,需要不少人手配合围堵。
    陆议巡视时,还能看到一群骑马的牧民挥舞着长鞭、旋转着套索,甚至还需要骑枪和刺剑,遇到乱冲的牛马就轻轻给一下,利用刺痛逼回去。一切看起来都越来越专业高效了。
    邴原也知道陆议的这些疑问是代替诸葛瑾问的,所以他也丝毫没敢轻忽,认认真真答道:
    “此岛如今每年可繁育耕牛两万头,马一万余匹。常住牧民两千户,渔民三千户,其余农、匠等一千余户。繁育的牛马到了岁数,足可役使,便会用海船运去带方郡等地,有时也运往釜山县。
    将来将军能以海船直航东海郡、广陵郡,这边的牛也可越海运送了,或许也就十几日航程。倒是马匹难以如此远途运输,只因马匹不耐颠簸,还是走陆上为好,自行驱策奔驰赶路。
    至于不养羊,一来本岛所畜牛马,都不是为了吃肉,只是为了役使。羊却不能役使,只能拿来吃,而本岛百姓有足够的渔获,不用其余肉食补充,稍稍种些粮食也就能温饱了。
    另外我们先前也试过养羊,但羊喜食草根,所过之处,往往草场要重新温养数年。而耽罗岛海风甚大,一旦草根被啃,草场裸露,便易形成风沙,肥土流失,故而如今已禁绝养羊。”
    牛马吃草是吃表层的,羊却喜欢刨草根一起吃,在海风很大的岛屿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这些科学知识邴原和陆议之前当然都不知道,不过稍微干几年,就总结出经验了。
    耽罗岛已经治理了五六年,该磨合的认识早就磨合了。
    临走时,邴原还破例给陆议补给了相当数量的牛肉干和马肉干,并且给了他一批适合山地颠簸、也相对不惧海上风浪的战马,算是帮助陆议后续深入内陆探险。
    陆议要寻找新物种,搞地理探险,也不能完全贴着海岸线走,那样收获太小了,遇到适合靠岸的天然良港,总要上岸深入看看。
    陆议一开始担心马匹晕船,但亲自试过邴原提供的战马后,他立刻就收起了这个担心。
    然后他又谦虚、不该杀牛马吃肉。对此邴原也让他安心,岛上牛马太多了,总有年老衰弱实在养不住的,趁着还没死先新鲜杀了腌制,这都属于合理的自然损耗。
    陆议这才没再说什么,很快又继续上路。
    又五六日,陆议抵达釜山县,也得到了公孙晃前来迎接。
    陆议代表诸葛瑾,稍稍敲打了公孙晃,告诉公孙晃他父亲和二弟如今在扶余国,似乎又有过分举动。
    公孙晃已无实权,只能表示“太尉尽管放手去做,相信太尉都是为了大汉好”。
    陆议在釜山停留数日,同时在当地广征远方来的客人作为向导,倒也被他招募到了一些人。
    这些人里,有从扶桑列岛渡过海峡来此的,也有更偏远的虾夷蛮人,甚至是毛人。
    陆议稍加甄别,确认这些人没有疾病在身,而且会说点汉话,就放他们上船了。
    从这些向导口中,陆议打探到了釜山对面的海峡航道情况,也得知海峡当中那几个可以作为中继的岛屿方位。
    七月初他便再次启航,经对马岛抵达邪马台。
    邪马台这个国家,在很多三国题材的游戏里都有体现,总的来说,一般认为那是一个在北九州沿海的国家,不太可能在后世日本的畿内。
    如今的九州岛上,北边有个邪马台,距离朝鲜半岛最近,南边还有些熊袭蛮,开化程度更低。
    而本州岛上那些土著蛮族部落,也比邪马台更差,而且因为被邪马台垄断了和大陆贸易的通道,就更难获取先进生产技术和军事科技。
    所以眼下只要能征服九州岛,基本上就等于征服后世的倭国了。
    按照后世史书记载的传说,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活了将近九十岁,从汉桓帝时一直活到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杀曹爽前夕——以古人的寿命,这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按常理推断,可能“卑弥呼”这个名字并不是指代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个部族、家族的统治期间。
    就好比华夏上古史中的炎黄、尧舜都被记载活了一百多岁,不符合当时的医学条件常理。
    后世很多考证,都认为尧舜事实上指代的是“某个部落担任华夏部落联盟盟主的时期”,也就是尧部落统治了近百年、舜部落又“轮值”统治了近百年。
    卑弥呼可能也是一个母女相传的母系家族、好几代人共同统治了八十多年。只不过历史上她们237年遣使者去朝贡曹睿那一次,倒是有非常明确的记载、曹魏和邪马台赏赐/进贡的礼单都有史料,所以237年时活着的那个卑弥呼应该是真的。
    而眼下才211年,陆议登陆时,当地那个部落联盟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卑弥呼的母亲,她本人现在还是个小姑娘。
    邪马台人看到汉人的探险商船队,自然是惊为天人。
    尤其是看到陆议拿出铜镜等物贸易,立刻就被邪马台人不惜重金买下,当成神器供奉,后来也果然成了当地传说中的神器。
    他们所出的“重金”,也确实是实打实的重金,不是虚指,因为扶桑列岛自古本来就多产黄金。
    作为一个火山列岛,哪怕这个时代还没发现佐渡金山,光靠扶桑复杂的地质活动,发现些自然金都是很正常的。
    九州岛中央的阿苏山就是一座始终活跃的大火山,经常有当地熊袭蛮进山捡到狗头金。
    陆议原本还担心到了蛮荒之地会不会需要动兵征服,没想到这些蛮子那么没见过世面,稍微一点镜子就让他们跪了。
    陆议也懒得再乱造杀孽,只是让那些蛮夷给他带路,他也偶尔分出一些骑兵上岸骑马探索。
    如是走走停停,一两个月,陆议倒也把扶桑列岛的海岸线大致测绘了出来,也用诸葛瑾教授的方格法作了一幅朦胧的草图。
    中秋时节,陆议一路探索到了后世的北海道,也与当地的虾夷人,甚至是库页岛的毛人搭上了关系。
    一路都是铜镜和钢铁工具开道,偶尔用水晶收买当地豪酋族长,几乎没有动兵。
    还顺便招募了各族向导总计数百人,准备等返航时全部带回去,给主公刘备和司徒诸葛瑾瞧瞧,也好向主公当面讲解这些未知之地的风土人情、物产地理。
    在北海道和库页岛的探索中,陆议也先后发现了北海道种的耐寒水稻,以及后世老毛子常种的黑麦。
    后世东北腹地种植的耐寒水稻,很多就是从北海道稻逐步筛选改良得来。
    而黑麦也比小麦、大麦更耐寒,更能蛰伏,后世老毛子在西伯利亚南部都能种活这种作物。
    陆议没有时间观察这些作物的实际生长,所以他只是通过眼看已经成熟的作物,或是听当地蛮夷口头描述。
    发现这两样东西确实很可能有大用后,陆议自然是如获至宝,想尽办法多弄一点,并且妥善保存。
    一直拖到九月底,陆议也把库页岛彻底绕行探索过了,甚至还在后世鄂霍次克海沿岸发现了黑龙江的出海口,这才开始返航——只不过如今陆议并不知道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大河,如今压根儿没有黑龙江这个地理名词,汉人之前也从没来过那么远。
    返航途中,陆议没打算再走重复老路,就沿着日本海的大陆一侧海岸南下,最后经过后世的海参崴,再贴着半岛东岸南下。在日本海沿岸的航行途中,他也确实又发现了一些新物种,具体千头万绪也没什么可赘述的。
    历经艰险,回到带方郡后,陆议很快把自己的收获,都先移交一部分给执掌幽州的赵云。然后他本人略作休整,才继续折返南归,去向诸葛瑾当面汇报情况。
    诸葛瑾也立刻吩咐,让赵云在这个冬天,尝试越冬种植陆议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实事求是测试一下这些东西的耐寒性,以备来年打下扶余国后尽快推广。
    诸葛瑾并没有想凭自己那点印象、拍脑门决定这种大事。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而且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既然陆议拿回来那么多东西,每种都竭尽全力试着种一种,又耗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而只要能找到一点点成果,那都是一本万利的。
    最终,经过数月的准备,陆议还真就验证了,北海道稻种和库页岛黑麦,都是可以在东北腹地良好生长的。
    这口饭已经喂到赵云嘴边了,就等赵云咀嚼几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